第一百五十八章:落雁山腳(一)
,大漢王朝 !
第一百五十八章:落雁山腳(一)
連綿不絕的落雁山脈貫穿南北數(shù)百里,東邊是卡洛斯大陸的貴族莊園、農(nóng)田,西邊是廣袤的草地、牧場,這道天然的屏障涇渭分明地將兩種文明隔絕開來。
此時的落雁西麓山腳下,一支支十騎隊看似飄忽不定、神出鬼沒游離著,從天空上看,卻發(fā)現(xiàn)這些游騎的巡邏警戒很有規(guī)律,沿著某一個中心點擴散開去,三十里的半徑呈圓形環(huán)繞警戒,守衛(wèi)著圈內(nèi)的部落貴人。
“錫達大叔,這柳條澤周圍地帶,你以前來過沒有啊?”聽這聲音,開口詢問的竟然是柔黎部首領(lǐng)巴伯蘭·赫離,語氣一絲調(diào)侃之意,似是要考究一番錫達的淵博知識。
錫達聞言,沒好氣地瞪了他一眼,這小兔崽子還真以為我什么知道呢,我也不過是像你這般大的時候,多讀了一些羊皮書籍,多記住了幾句部落智者的話語,多去騰格里大草原轉(zhuǎn)了幾圈。縱使錫達看過了朵木瀾雪山的白雪皚皚,橫穿過烏素蘭沙漠的千里戈壁,踏足過薩拉米沙漠的綠洲;欣賞過南漠草原的特色草原舞蹈,痛飲過河谷部落的釀造美酒,感受過狂沙風雪的恐怖氣勢,可是并不意味著他什么都知道啊。柳條澤,豆丁大的一塊貧瘠草場,除了游牧在周圍的小部落,就連莫頓河流域的各個部族或許都不知道這么一個地名呢。
騰格里大草原入夏的第二個月,土訖水城邑的事情處理得七七八八,共有六千屬民搬進了柔黎部的第一座城邑安頓下來。隨后,柔黎部首領(lǐng)、斷事官大人,趁著尚未入秋的閑暇時間,共同動身巡視新納入柔黎部統(tǒng)治的北部領(lǐng)地,包括莫頓河中下游草場、柳條澤一帶,至于還在這上邊草原游牧的諸部落是否承認柔黎部對這些草場的歸屬權(quán),只能通過血與火或者屈膝臣服來決定了。
不過,赫離并沒有盲目自大到這種程度,認為憑借著七千常備軍就可以一口氣橫掃莫頓河周圍千里草原,逐一將數(shù)十個中小部落挑落馬下。一則,鐵礦、城邑還需要一支大軍長期震懾、守衛(wèi),畢竟土訖水如今是柔黎部的主帳所在,一旦出事,牽一發(fā)而動全身啊!二則,常備軍如今主要分散在土訖水草場、妥兒川森林外圍兩大區(qū)域,若是算上螺貝山谷、月牙湖東岸等地方的邊境百騎隊,以及半個月前才剛剛抵達柳條澤以北的拉姆可千騎,不打亂兵力部署和征召青壯牧民的情況下,赫離能夠抽調(diào)出的常備軍為三千余騎。
對著擺設(shè)在大帳內(nèi)的新沙盤冥思苦想幾天之后,赫離還是決定暫時按照“悶聲發(fā)大財、悄悄進村”策略,草場上——逐步蠶食、穩(wěn)固北邊,牲畜、人口——主要瞄準北邊的馬賊隊伍,黃雀在后,大肆掠奪各種物資,維持常備軍的龐大消耗。
這次巡視北邊草原,與其說是巡視,倒不如說是兩位部落貴人親自勘察地形地勢、部落草場、水源,方便日后謀劃于帷帳之內(nèi),決勝于千里之外,最為關(guān)鍵的一點則是,為部落明年的大動作做好準備。
據(jù)前些天在駝繩子平原交易區(qū)的格根傳回來的消息,西部草原已經(jīng)烽煙四起、戰(zhàn)亂頻發(fā)、流血不止。在乞迪王庭,乞迪二王子狐焉碌出動了三萬大軍牽制了達雅葉護的大軍,千人規(guī)模的已經(jīng)不算是戰(zhàn)役了,只能叫做接觸戰(zhàn);焉山草場以東,突然殺到的欽達烈人數(shù)萬大軍氣勢洶涌,步步緊逼,朝著乞迪達雅的老巢沖去。特別是在西拉沙地、多罕平原兩次擊敗葉護軍,納哈良部殺敵總計上萬人,一下子就扭轉(zhuǎn)了狐焉碌在虎牙原戰(zhàn)役后失落的士氣,戰(zhàn)爭的天平已經(jīng)傾斜在狐焉碌這邊。
“首領(lǐng)、斷事官大人,那下邊的就是上次我們襲擊的乃脩部的營盤!”邱卡姆百騎長策馬靠了過來,手執(zhí)馬鞭,指出自己等人上次的屠戮之地。
聞言,剛拐過了一個彎的赫離、錫達放緩了馬速,眺望過去,依稀可見殘存營盤的痕跡,斷裂的木樁子、殘破的氈布、橫七豎八的木條、大火燒過的積灰。
“邱卡姆,你上次最遠就是到了這邊嗎?”赫離開口問道。
“首領(lǐng),再過五十里左右的山崗就是我們上次探查的終點了,記錄下來之后,我們幾十名兒郎就準備返回土訖水營地,誰料到,乃脩部竟然如此大膽,襲擊我們,害得那么多兄弟戰(zhàn)死。”邱卡姆一想到損失那么多袍澤,就恨得牙癢癢,心中對乃脩部的那股怒氣再次被激發(fā)出來。
突然,前方傳回來一聲異響,耳尖的人一聽,就能夠聽出是部落探馬斥候使用的鳴笛發(fā)出來,用于傳遞警訊。
赫離、錫達周圍的騎兵迅速動了起來,策馬、抽盾、摘弓、取箭,訓(xùn)練過無數(shù)次的侍衛(wèi)軍此時如同機器般,一個接一個環(huán)節(jié),幾個呼吸的時間,將圈內(nèi)兩人圍得嚴嚴實實。
前行兩里地左右,赫離從凸出山嶺上看下去,發(fā)現(xiàn)有著兩幫人馬在纏斗著,都是騎兵的,規(guī)模上千人。
中間是四百來草原部落兵打扮的青壯牧民,個個握刀持矛,以百人隊為一個陣列,朝著幾個方向不斷沖殺過去,試圖突圍。外圍,六、七百馬賊將幾個草丘、山崗的出口牢牢堵住,其中五百來人正與中間的數(shù)百草原騎手廝殺在一起。剩下的兩百余馬賊則充當弓箭手,不斷朝著草原騎手方向不斷放冷箭,每一輪箭雨過后,總會掀落三、四十個草原騎手。
身陷包圍的草原騎手顯然也知道自己的兵力不足,又被困在山谷之間,無法排開沖鋒陣型,還要遭受對方弓箭手的冷箭,為首的一人下令加大沖鋒力度,以圖能夠沖進對方的陣列之中,進行近身廝殺為眾人博取一線生機。
其中一名膀大腰圓、身材魁梧的中年漢子手持大斧,那一柄大斧少說也得有二十來斤,舞動起來卻是沒有停滯、僵硬,每一下?lián)]動,都要帶走一條人或馬的性命,可謂是一個驍勇騎兵!突然,持斧騎兵臉色一變,發(fā)現(xiàn)幾處山丘上又沖下來數(shù)百馬賊,隨即對著身旁的幾個族人大吼一聲,仿佛是讓他們先走,自己率眾留下來斷后。
赫離凝神細看,發(fā)現(xiàn)中間被包圍的草原部落兵幾乎個個身穿一身破爛皮甲,像是某一個大部落的騎兵。可是,轉(zhuǎn)眼一想,不對啊,柳條澤一帶、莫頓河千里草場似乎都沒任何一個大部落啊。
草原牧民大多貧窮,家產(chǎn)甚少,一件羊皮襖穿上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父傳子,子傳孫都是有可能,更別說是珍貴皮甲了。可是數(shù)百件破破爛爛的皮甲就有些古怪了,似乎還是統(tǒng)一制式的,難不成他們是從草地里挖出來的?
山谷內(nèi),情況突變,持斧大漢一踢馬肚,猛然加快速度,急急領(lǐng)著一個百人隊,向西邊增援過來的馬賊殺去,決意要殺出一條生路來。在馬上靈活躲避幾支冷箭,持斧大漢口中吶喊鼓舞士氣,一望無畏的神色,要跟那些該死的馬賊同歸于盡,拼死也要拉多幾個墊底。
赫離津津有味地看著前方的戰(zhàn)爭表演,沒有留意身旁錫達大叔的神色變化。剛開始看到被圍困的草原部落兵馬身披的破爛皮甲時,錫達臉上也閃過如同赫離的疑惑之色,猜測著下面是哪部兵馬,隱約覺得這種樣式的皮甲在哪里看到過,努力回憶著到底是哪一個草原部落。
東部草原沒有什么大部落,西部和北部草原基本上是乞迪部落和其附屬部落的地盤,難不成乞迪部落宮帳軍?不對啊,樣式不對不說,堂堂乞迪部落宮帳軍怎么會披著如此殘破的皮甲,而且還出現(xiàn)在這偏僻地方呢?
直到聽到那持斧漢子對著身旁的幾名族人吼了幾聲的那一刻,錫達微微瞇著的雙眼猛地一睜,眼睛死死地盯著那名持斧騎兵,眼角不知怎的有些濕潤,握著韁繩的手中些微顫抖,瞬時間口干舌燥。
“赫離,救下他們,救下他們!”錫達眼中就露出悲傷、激動、追憶的復(fù)雜目光,讓赫離不由感受到這位叔叔心中深處的悲酸。
“谷卑希,準備進攻,敵人是外圍的馬賊,救下被包圍的那伙人!”本來還想看會戲,試試能不能坐收漁翁之利的赫離當即下令,不管為什么錫達大叔會請求自己出兵救人,可他相信這位大叔絕不是無的放矢,剛才那一抹悲傷的神情,必然是想起了什么痛苦的往事。
為了安全起見,赫離隨即囑咐一名傳訊侍衛(wèi),手持首領(lǐng)令牌,督促拉姆可千騎馬上朝著柳條澤以北移動。隨行護衛(wèi)首領(lǐng)的侍衛(wèi)軍騎兵三百來人,侍衛(wèi)騎兵強悍的戰(zhàn)斗力,哪怕對上一倍、兩倍的敵人,都能夠穩(wěn)占上風。可是,赫離一行人對柳條澤以北的部落、馬賊情況不太了解,怕就怕出現(xiàn)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