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八章 二郡之地
    馬玩、楊秋率顏俊、和鸞、鞠演、蔣石四員副將,合共萬余人從氏道回救,張遼豈能沒有準(zhǔn)備。
    韓猛、王雄早已率部在半途阻截,因為涼州軍所率多為騎兵,韓猛和王雄二人便在半途一片谷地設(shè)置了諸多陷阱,在涼州眾將趕至之前,韓猛率少部兵馬迎戰(zhàn),迅速不敵退走,同時也漸漸將涼州軍引入陷阱密布的地帶。
    涼州軍氣勢正盛,又急于營救西縣,料想追著韓猛應(yīng)該不會遭到埋伏,因而緊追不舍。
    可他如何能想到,此次楚國根本不是欲設(shè)伏取勝!
    韓猛因為人少,又帶的是自己本部的黑鐵槍衛(wèi),因而行動迅捷,如臂使指。他們分成數(shù)十部從那些陷阱的間隔地帶撤走,涼州軍還以為是其已經(jīng)越加混亂,發(fā)力猛追。
    剎那間,其前部遭到可怕的惡果,大量的深坑、大量的尖刺、埋在大地表層的陷馬釘,讓他們前部成排倒下。更可怕的是,涼州騎兵處于快速的行進中,馬兒奔跑時可不是說停就能停,那場景幾乎就是對方直接悶頭往坑里跳,成排的自殺。
    沒過多久,涼州軍還未從這種混亂中穩(wěn)住陣腳時,一個個楚國的步兵方陣,又從各處山丘的夾縫中迅速襲來。
    密集的火箭射擊,使得受到驚嚇的馬匹更加狂躁,在軍陣中四處亂串,根本難以駕馭。
    隨后,楚國步卒從四面八方奮勇殺出,以靈活的身體,開始了絞殺。
    有句名言:當(dāng)騎兵混亂。并且失去機動力的時候。那么將會是一場噩夢!
    這話著實不假。涼州騎兵的馬兒受到驚訝,身周四處又都是陷阱,隊列完全混亂,他們根本就不知道該怎么辦,當(dāng)然也不可能有人知道該怎么辦,已經(jīng)到了這個時候,就算換成任何一個名將,都沒轍!
    這種局勢下。他們就是待宰的羔羊!
    楚國步卒的戰(zhàn)斗力向來就足夠強大,那些騎在馬兒背上的兵士,因為失去移動空間,彼此擁擠,根本就無法靈活戰(zhàn)斗,如何能抵擋?只見楚國步兵以十人為一組,互相配合,在敵陣中就猶如切割機一般,好多涼州騎兵甚至都沒看到哪兒來的刀,就被殺死了。
    “下馬!快下馬!”
    “各部將校就地組織迎敵!就地組織迎敵!”
    涼州軍中不斷發(fā)出這樣的叫喊。可事實上談何容易,混亂的隊形。彼此的踐踏,指揮的失靈,讓兵士根本就無所適從,況且此時楚國步兵的打法也頗為奇怪,十人為一組,彼此分割卻又彼此呼應(yīng),進退有序,看上去沒什么,可殺傷力卻很大。
    這種戰(zhàn)法正是王雄提出的,他曾在交州征戰(zhàn)多年,經(jīng)常面對那些百越族人和獵人,從他們那里,他總結(jié)出了很多實用而有效的步兵戰(zhàn)法,或許談不上正統(tǒng)或者大規(guī)模使用,可在這種特殊的戰(zhàn)局中,卻有著難以想象的威力。
    戰(zhàn)斗并沒有持續(xù)太長的時間,韓猛和王雄聯(lián)手打出了一場漂亮的殲滅戰(zhàn),涼州軍慘敗,幾乎連逃都沒地方逃。
    為首的幾個涼州將領(lǐng)也不能幸免,先鋒鞠演自己沖入陷阱,本來也勉強可以憑借自身武藝縱越逃生,卻瞬間被后排的騎兵壓下去。
    顏俊呼喊著組織迎戰(zhàn),為王雄發(fā)現(xiàn),斬殺當(dāng)場。
    蔣石、和鸞徒步奮戰(zhàn),死在楚國軍士的圍攻之下。
    涼州八健將之一的馬玩意欲突圍,卻被韓猛率部截住,激戰(zhàn)三十余合,驚慌中為韓猛一槍刺死。
    只有楊秋率著少部分人倉惶逃脫,這還是因為楊秋當(dāng)時統(tǒng)鎮(zhèn)后部,有較長的反應(yīng)時間。
    這場戰(zhàn)役雖然只是一場局部的阻擊戰(zhàn),可因為其輝煌的勝果,再加上是步兵對陣騎兵,并獲得全勝的典型之一,因此也在歷史上留下了一筆,記入韓猛和王雄二人的傳記中。
    史稱氏道阻擊!
    隨后,韓猛和王雄火速奔赴氏道縣城,而此時留守氏道的已經(jīng)只有黃昂一員將領(lǐng)!
    歷史上此人出身酒泉郡豪族,時任太守徐揖誅殺郡內(nèi)豪強黃氏宗族,唯獨黃昂在外而幸免,其為復(fù)仇,便用盡余財募集千余人,親自揮軍攻破郡城,成功殺了徐揖。可這徐揖在百姓中甚有名望,同郡人楊豐覺得黃昂所為不義,便求救時任武威太守,隨后單槍匹馬去往南方羌族之中,說得千余人跟隨,反身又回至酒泉殺了黃昂。
    此時的黃昂,僅僅只帶著三千多人留駐氏道縣城,再加上看到慘敗歸來的楊秋那傷情后,哪還敢出擊,韓猛和王雄便趁機在重要的三叉口扎下營寨,迅速搭起了簡易的防御共事。
    他們之所以這么大費周章,當(dāng)然是因為氏道的位置很重要,其南北兩面都是山脈,西通隴西臨洮,西北通隴西襄武,東接漢陽西縣,是好幾條大路的交叉口,且地勢最高,只要遏制住這里,那么才能保證張遼的主力能全心圍攻西縣。
    次日午時,龐德從臨洮率領(lǐng)大軍抵達氏道,卻見楚軍已立好營寨,立住腳跟,占據(jù)兩處高地,遏制住馳援西縣的必經(jīng)之道,瞬間大怒,斥問黃昂為何任由楚軍控制住要道,即便不敵,也應(yīng)該出兵襲擾,使其不能從容立營,等待他率軍趕來。
    黃昂無言以對,險些被憤怒地龐德給拖出去斬了。
    西縣的安危關(guān)乎到整個南部戰(zhàn)場,龐德沒有辦法,只能設(shè)法打過去,他兵力強盛,本來強行通過倒也可以,只是如此一來,他的后方就等于是有了兩顆釘子,待他打至西縣時候,若被張遼所阻,韓猛和王雄隨時都可以從后方回擊,讓他首尾難顧,這是兵家大忌,他不敢冒這種險。并且糧草的運輸線隨時都面臨著危險。
    半日的休整后。龐德終于開始發(fā)動對楚軍的兇猛攻打。日夜不停
    只是一切都已經(jīng)晚了,龐德從臨洮趕來,雖然帶著大軍,可攻堅是需要時間的,韓猛和王雄借助有利的地形和豐富的防守經(jīng)驗,在這里整整拖住了他三天半,而從張遼發(fā)起攻打西縣已經(jīng)足足有五日五夜。
    五月初一上午,張遼之子張虎與典韋之子典滿二人。率先突破西縣城樓。
    西縣守將楊豐力戰(zhàn)而亡、梁寬、趙衢為張遼所殺,主將梁興突圍北上,卻在城外遇到張遼早前安排的弓弩手,死于亂箭之下。
    半日后,張遼親率四萬人西進,共分五批殺向氏道。
    龐德不甘失敗,兩軍對陣時,以言語激怒張遼與其對陣,企圖將其斬殺,做最后一搏。
    張遼為進一步振奮軍威。怡然不懼,手持問天槍慷慨應(yīng)戰(zhàn)。
    兩人激戰(zhàn)七十余合。不分勝負!
    龐德見張遼勇力非凡,難以取勝,而涼州軍如今又全然陷入勢弱,不敢再過多耽誤,隨之引兵撤退。
    至此,西縣失守成為定局,整個南線戰(zhàn)場形勢大變!
    漢陽郡府冀縣,也是馬義所在的指揮中樞,徹底陷入兩面受敵的窘境,南方是張遼所率的楚國南路大軍,東北是王旭親自坐鎮(zhèn)的中路大軍,沒有屏障,沒有策應(yīng),沒有縱深,可謂形勢嚴峻。
    一日后,隴縣的王旭得到戰(zhàn)報,根本沒有猶豫,只看了一眼,就急令魏延率兵兩萬兵進冀縣北部的顯親、甘寧率部兩萬兵進冀縣東部的望垣,他本人則親率中軍直奔冀縣。
    如此作為,無須多說,明顯是要將馬義給包成餃子。
    冀縣是馬義在這邊的指揮中樞,早前在此地,他東面可以支援街亭、隴關(guān),南面可以支援龐德的南部防線,可謂是上佳的位置,可現(xiàn)如今隨著兩線邊關(guān)盡皆失守,冀縣便成了一座孤城,隨時有覆滅之危。
    事實上,馬義應(yīng)該慶幸,他最初并沒有將賭注壓到邊境防線,而是將直屬主力轉(zhuǎn)移到冀縣,隨時策應(yīng)兩方防線,提前部署了戰(zhàn)略縱深和防御梯度,不然他的主力恐怕就得全交代在兩次戰(zhàn)役中。
    王旭的兵馬動向,同樣在極短的時間就傳至馬義手中,其當(dāng)即緊急召集群臣商議對策,希望能有個好的辦法。
    這場軍議并沒有持續(xù)多久,甚至無須馬義太過煩惱,只是或許內(nèi)心會很苦澀。
    因為對于現(xiàn)在的涼州來說,哪里還有選擇的余地,冀縣失守,馬義在漢陽郡內(nèi)還能退去哪兒?
    退往漢陽北部的幾縣,沒有意義,因為沒有險隘可以守了,同時也無法得到支援,并且楚國兩路大軍肯定會追著打過去,緊緊咬著他,而他現(xiàn)在必須重整兵馬,需要時間和統(tǒng)一的調(diào)度,部曲都打散了,不重新部署,沒法打。
    若是退往隴西,那倒是可行,但楚國占據(jù)整個漢陽郡后,馬義這邊和馬騰那邊可就被徹底分隔,同時也將北上武威的道路給讓了出來,這絕對是不可能的,涼州州府可就在武威姑臧,只要馬義沒有傻,肯定不會那么做。
    因此,馬義的主力軍必須遏制楚國北上的路,那么其唯一的選擇,就是退出安定,退至武威南部的祖厲縣和漢陽最北邊的勇士縣,只要此二地不失,那么楚國就沒有北上的路,并且楚國也不可能持續(xù)跟進那么遠,因為這是涼州的地盤,楚軍的后勤供給不可能有軍隊前進那么快。
    只是,馬義若率主力退往北方,那么隴西的兵馬就只能跟著退,不然楚國只需分兵西進,掐斷隴西兵馬的后路,徐徐包圍,那隴西的涼州軍還怎么堅持,沒有救援,沒有補給,沒有策應(yīng),可謂砧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
    除非涼州的兵力比楚國更加強盛,隴西單獨就能擋住楚國大軍,那么便沒有退的必要。
    可那只是假設(shè),兵力本就更遜一籌的涼州,沒有那么多人,馬義率部撤走后,隴西剩下那幾萬人的孤軍,怎么面對楚國成功匯合的兩路合計二十多萬大軍圍剿?
    不說二十萬,只需張遼率十萬人,分四路占據(jù)隴西軍的周邊要道,斷其補給,斷其后路,控制其活動范圍,逐步推進,不需多久,就能打的其服服帖帖的,龐德如今率領(lǐng)的隴西軍能打開缺口突圍北逃,就算是驚人之舉了!
    可與其如此,何不早退而保留有生力量,重新做出部署呢?
    馬義明白這點,王旭也明白這點!
    此次王旭出征的態(tài)勢,根本就不是準(zhǔn)備打,他知道馬義肯定在他抵達前就要撤,反正追不上,持續(xù)推進就行了。
    可馬義卻要為此而讓出漢陽全郡和隴西大部地區(qū),如何能不苦澀?(未完待續(xù)。。)</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