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七章 野心的膨脹
“大將軍?”曹操似笑非笑地側(cè)頭看向荀攸。“公達,今日可是你有些大意了!”
“主公,您是指”
荀攸一時沒理解曹操想說什么,干脆直接詢問,他明白曹操其實很享受這種感覺。
“如今時局,一個大將軍豈能讓孫堅滿足?焉能讓他心中有些迫不及待?”曹操微微笑道。
“嗖!”
荀攸的目光瞬間變得愕然,隨之慢慢變得復(fù)雜,他從曹操這句話中,突然想到了很多!
可是他很快就讓自己平靜下來,深吸口氣:“主公莫非想上表天子,以孫堅為王?”
“怎么?有什么不妥嗎?”曹操望著荀攸,皺眉問:“只有封王,才能使得孫堅迫不及待,甚至渴望更進一步。因而,當(dāng)孤平定北方之際,其必設(shè)法全心圖謀失去楚王的荊州,以成大勢。”
“如此,方能使得楚國始終處在內(nèi)憂外患之境地,我等則只需遙作掌控,便可得到寶貴的時間,待平定并州,勵精圖治兩三年,揮百萬大軍南下,何人能敵?”
“主公之策甚妙!”
荀攸聰明的先恭維一句,才定了定神,深深地凝望著曹操,以不肯定的語氣說出自己想法:“可是,主公此策雖妙,卻意味良多,主公以為,封王之事是否為時過早?”
“你以為呢?”曹操的眼睛突然瞇起,非常平靜地與荀攸對視,看上去似乎就是隨口一問。
可荀攸這會兒卻明白了,曹操已經(jīng)下定決心。而且是很強烈的決心。不可更改。現(xiàn)在這看似隨意的詢問,其實是在試探自己。
其實,這個問題荀攸不是沒想過,相反很早以前就想過,只是曹操的手段很深,許多時候讓人摸不清究竟是否有那個意思,而從現(xiàn)在的對話,他已經(jīng)明白曹操的真實想法。
事實上。他本身對于曹操的想法,是沒什么意見的,甚至是偏向于支持,可他知道,肯定有很多人不支持。
因為他能看出,曹操執(zhí)意要給孫堅封王的原因,并不僅僅是為了促使其與楚國交戰(zhàn),如果那樣,未必一定要封王,雖說封王的效果更好。可從另一個層面來講,對曹操平定天下也是不利的。
至少從今往后。所謂天子,所謂朝廷就徹底遭到廢棄,孫堅將可以名正言順,以王者之身教化百姓。
相反,曹操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卻是那些因朝廷名義而聚集起來的內(nèi)部勢力。
因此,若單純從謀劃出發(fā),肯定是弊大于利。
可曹操卻這般執(zhí)意,即便在他用“是否為時過早”來婉言提醒后,還反口探問,足以說明一切。
那就是曹操自己已經(jīng)想稱王!
荀攸心里對此并不反對,只是覺得還是有些早,只因為曹操的情況與楚國不同。
曹操麾下除了心腹,很大一部分是靠著“挾天子而令諸侯”聚集起來的,其中更是有好些人,一直相信曹操只是想做個權(quán)臣,最終還是會將漢室江山交還天子。
不管天子究竟立誰,但終究還是大漢,曹操就好像伊尹、霍光那般。
可如果曹操稱王,那么頃刻間,這一切就會變成笑話,等同于告訴所有人,其實他也想推翻大漢的統(tǒng)治。
那么,可以說,當(dāng)曹操封王的那一刻,就是大漢真正滅亡的時候。
可以想見,朝中很多人都不會答應(yīng)!
荀攸此時心中最肯定的一個,就是那個年齡比他小,卻有王佐之才,一直盡心竭力為曹操坐鎮(zhèn)后方,掌控大局的叔父荀彧!
可是以曹操的性格,若是下定決心,那么就肯定是要徹底肅清內(nèi)部的一切。
荀攸甚至感覺,曹操突然升起這個想法,應(yīng)該是與楚王的死有關(guān),當(dāng)楚王死后,曹操以為自己最危險的敵人已經(jīng)不在,他不必?fù)?dān)心自己在肅清內(nèi)部的時候,天下大勢卻突然失控,因此才決定早早稱王,一勞永逸。
腦中電光火石般思考著種種,荀攸的回答卻也不慢。
“主公,臣雖以為時日有些過早,但若主公決心已下,臣自當(dāng)遵從。”
其實荀攸推測的一點不錯,曹操歷史上很遲才稱王,就是因為顧慮當(dāng)時的局勢,畢竟赤壁之前,還有皇室宗親劉備、劉表和劉璋等人手握重兵,再加上孫權(quán)。
雖然他不懼劉表等輩,可卻不想逼得他們聯(lián)合起來,也不敢妄動自己的根基,擔(dān)心為對方所趁。
不然,后來如何能有荊州的不戰(zhàn)而降!
若他早稱王,滅漢之心昭然若揭,荊州劉氏根本就不敢投降,那不明擺著送死嗎?之所以投降,就是被曹操只做權(quán)臣,不反漢的表象給迷惑了!
特別是后來赤壁戰(zhàn)敗,劉備崛起,孫劉聯(lián)盟,更是讓他急于團結(jié)所有力量,恢復(fù)和增強實力,因此一拖再拖,直至局勢穩(wěn)定。
可現(xiàn)在,楚王死了,楚國內(nèi)憂外患,單單剩下一個孫家,卻還想著取荊州為屏障,成就大勢。
因此,他認(rèn)為,短時期內(nèi)根本沒有真正能威脅他的勢力,從而決定趁早肅清內(nèi)部,剪除后顧之憂。
這想法完全沒錯,當(dāng)然,前提是楚王真的死了,楚國真會亂成一團!
曹操此刻聽到荀攸的回答,非常高興,當(dāng)場大笑不止,親自起身上前抓住荀攸的手,語重心長地道:“多年來,孤一直引你為心腹,這才實言相告,怕是太過突然,有些嚇著你了!”
“主公言重了,萬般皆有定數(shù),大漢氣數(shù)已盡,今日之局亦是天意!”荀攸微笑著回道。
沒想曹操卻隨之嘆了口氣,發(fā)自內(nèi)心地喋喋自語:“公達,其實這也并非孤之本意,當(dāng)年若非見天下諸侯個個陰險狡詐,各為私利,孤又如何會走到今日,若論清廉治政,忠君為國,天下之人,早年又有幾人能及我?一切只因心死而已!”
曹操這番話倒是發(fā)自肺腑,可惜荀攸信不信,就沒人知道了。
不多時,戲志才、程昱和眾多軍中大將也先后趕至廳內(nèi),曹操面色如常,很快與眾人定下了返回冀州,準(zhǔn)備討伐并州的各項事宜。
聚議簡短而直接,不過小半個時辰,就各自散去。
曹操唯獨留下了曹仁。
“子孝,有件事孤欲你去做,只是此事需要機警些,你可有自信辦好?”
“主公且說說看,末將若能,絕不推脫!”曹仁面對曹操那是死忠,語氣非常直接,也非常肯定。
“你且附耳過來!”
曹仁越加迷惑了,卻還是聽話的將頭湊了過去。
隨著曹操在其耳旁輕語,曹仁的眼神越來越驚訝,到最后已是目瞪口呆,許久都沒回過神來。
“主公,這樣真的好嗎?”曹仁有些不確定的問。
曹操眼放寒光,拍了拍曹仁的肩膀。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jié)!此二人心懷不軌,必除之!”(未完待續(xù)。。)</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