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二章 三路大軍
公元197年正月初十,大漢衛(wèi)將軍、荊州牧、洮陽侯王旭登壇宣讀繳文,以劉璋陰謀侵襲他郡、謀害朝廷大員、未經(jīng)朝廷任命而自領益州牧三大罪責為名,起兵討伐,同時派人快馬表奏朝廷,以名正言順。
總計共發(fā)騎步兵十二萬,并兩萬水軍,征調(diào)民夫和后勤人員十多萬,號三十萬大軍,分水路兩線進擊,浩浩蕩蕩開往益州,威勢震驚天下。
水路由趙云領軍,軍師郭嘉為監(jiān)軍,徐晃、張靖、周智、管亥、宋謙等荊州大將為副,攜五萬步兵、兩萬水軍沿江而上,出江州,兵進犍為郡符節(jié),江陽等重地。
預計從江陽北上,過漢安,然后兵分兩路,分別從資中和武陽進發(fā),從南邊攻打成都。
陸路則是由張遼、高順二將分別領軍,王飛、黃忠、徐盛、韓猛等大將為副,副軍師徐庶、別駕從事田豐為監(jiān)軍,統(tǒng)馬步兵七萬,從江州往北進發(fā),預計奪取巴郡墊江、從東邊進入廣漢郡,過德陽和廣漢等縣,強勢西進成都。
王旭這次隨陸軍行進,但仍總督兩路大軍兵事。
此外,遠在漢中的魏延,也奉命率領一萬五千兵士出征,從北線兵進白水關,不管成敗,只為牽制益州軍力。
霍峻之兄霍篤率兵一萬留鎮(zhèn)漢中,鮑隆率兵五千奔赴陽平關,以防備涼州武都郡那邊有人趁漢中空虛而偷襲。
可以說,這是黃巾起義之后,南方首次出現(xiàn)如此大規(guī)模的軍事行動。即便是北方的曹操和袁紹。也無不睜大了眼睛看著這里。只因王旭若得益州,那必然成就大勢。
一時間,在荊州潛伏的各方細作前所未有的活躍,徐淑果斷下令,讓凌婉清和單懷,將散布天下的諜影部眾大量調(diào)回,黑暗中的戰(zhàn)斗依舊激烈。
水路要比陸路快很多,趙云統(tǒng)軍于正月二十從南郡江陵的港口登船。加上人員的調(diào)派時間,也只用了十天,就抵達符節(jié),更是在五天就快船抵達。
此符節(jié)在后世名為合江縣,乃是赤水河與長江的交匯口,戰(zhàn)略位置非常重要,也是從水路進軍江陽的必經(jīng)之路。
只可惜這一次,荊州兵力極其雄厚,益州那邊擔心分兵駐守會導致各個擊破,于是將駐扎在符節(jié)的一萬人撤回了江陽。期望以準備更為充足的重鎮(zhèn)江陽來抵擋。
因此,先鋒管亥與宋謙不費吹灰之力。便取得了符節(jié)。
不得不說,益州這個舉措是絕對錯誤的,若是符節(jié)不失守,那荊州軍將沒有一個安全而穩(wěn)固的后勤物資集中地,只能在更東邊的一些鄉(xiāng)鎮(zhèn)設立集中點。
但這些集中點怎會有符節(jié)那般險峻的城防,荊州這邊必然時刻擔心著糧道和補給地,后勤人員的安全也很難保證,甚至傷員的輸送都很成問題。同時,對于益州來說,也會有非常大的反擊空間和戰(zhàn)術施展空間。
相比起被各個擊破的危險性,扼守符節(jié)將更為有利,況且有了符節(jié)這個縱深地,江陽的兵士隨時可以調(diào)動,支援符節(jié)也并不耽擱多長時間,還能依靠符節(jié)拖住荊州軍很長時日,以磨滅銳氣。
益州這般舉動,讓趙云、郭嘉等人喜出望外,不知其是怎么想的,等于白白送給荊州軍一個重要立足點,而且堅固耐用,起初管亥和宋謙不費吹灰之力打進去的時候,郭嘉還憂心那邊是不是有陰謀,但沒想全然無事。
經(jīng)過細作打探,得到的消息更令人不可思議,此處守將乃是鄧賢、吳蘭、雷銅三人,而收攏軍隊堅守江陽的計劃,卻不是三人的想法,而是曾在漢中差點令荊州一敗涂地的法正。
自從漢中一戰(zhàn)后,法正以謀略和功勞得到劉璋重用,調(diào)入益州牧府,如今被再次派來與荊州軍對敵。鄧賢本來對這個決斷很反對,但吳蘭、雷銅卻非常信任法正,強力支持。
鄧賢即便是主將,也不得不考慮兩個副將的意見,況且當初漢中一戰(zhàn),確實證明法正有擊敗荊州的謀略,再加上法正有理有據(jù)的勸說,以及所謂的全盤計劃和考慮,最終還是說服他點頭同意。
當郭嘉隨著主力部隊抵達符節(jié)港口,下船登岸那一刻,還獨自有些不可思議。“趙將軍,當初漢中那一戰(zhàn),真的是那法正獻策?”
趙云身著亮銀甲,紅色戰(zhàn)袍隨著江風飛舞,反手按劍,端是英武不凡。
聞聽郭嘉的質(zhì)疑,不由笑道:“不瞞軍師,確實是法正之謀,我也正奇怪,今日這般作為實不像出自其手。”
“這就怪了!”郭嘉越來越疑惑。“從法正當初的布局來看,其人應該是深悉謀略之輩,怎可能用著堅守的笨辦法?待我軍抵達江陽,他們將不得不與我們正面對決,困死在江陽一地,毫無縱深可言,為何如此?”
“哈哈哈”徐晃剛巧興沖沖地走過來,遠遠聽到兩人談話已是大笑著道:“或許是天助我荊州吧!”
“公明來了!”
“徐將軍!”
趙云和郭嘉先后回身打招呼。
徐晃爽朗一笑,奔至近前。“軍師、子龍,符節(jié)的駐防已經(jīng)安排好了。”
對于徐晃,郭嘉和趙云都是極其放心的,論起嚴謹,他在荊州大將中首屈一指。
趙云笑道:“公明,那準備一下吧,兩日后,你我同率先鋒去江陽探探底。”
“好!”徐晃高興地點點頭,但隨即又皺眉接道:“子龍,剛才我說天助只是戲言,此次益州行動確實有些詭異,還是小心應對為好,那法正不是尋常之輩!”
趙云謙虛地說道:“我一定注意,若有遺漏之處,公明可要多多提點。”
“哈哈哈”徐晃開懷一笑:“軍師在此,哪用我等費心!”
“誒!”郭嘉急忙擺手,插話道:“徐將軍何以如此謙虛,我也不過常人而已,此戰(zhàn)事關重大,還要靠大家齊心協(xié)力,才能成就大事。”
“是啊!”趙云適時笑著調(diào)侃:“出征的時候,可是與張遼、高順他們有過約定,比比誰先打到成都,可別輸了,主公弄來那幾匹寶馬也不容易!”
“哈哈哈”
郭嘉和徐晃同時大笑,三人彼此對望,都對接下來的戰(zhàn)事充滿信心。
二月初五,王旭率大軍緩緩抵達江州,與駐守此地的田豐、王飛、韓猛等人匯合。
只是在得知趙云等人已經(jīng)在符節(jié)立穩(wěn)腳跟后,這邊的將領們個個急不可耐,他們可還沒能起行。
這并非完全因為那個賭局,也不是為了王旭搞來作為賭注的幾匹寶馬,而是那種戰(zhàn)意,那種爭勝的欲望。
對于他們的請戰(zhàn),王旭心里很愉悅,但并未著急,陸路不比水路,不可能破風乘水,需一步一個腳印的走,而每一步,都必然危機四伏。
在江州進行了一次全軍的整頓,并且等到大量醫(yī)官抵達江州,他才終于松口,命王飛、韓猛二人統(tǒng)領馬步兵一萬為先鋒,兵進墊江。
其余大軍則由張遼、高順二人統(tǒng)領,在第二日上午起行。
他倒是不急著走,自己知道自己的問題,他如今的身體,是能夠減少奔波便減少奔波,況且如此大規(guī)模的戰(zhàn)役,也需要一個在后方進行調(diào)度的人,所以便與田豐暫時留在了江州。
這日,王旭在田豐和嚴顏的陪同下巡視城墻,看著當年被自己打得殘破的江州,如今卻更為繁華堅固,城池面積也擴大很多,心情非常不錯。
“嚴將軍,這些年,江州治理的很好,辛苦你們了!”
嚴顏拱手笑道:“主公過獎了,這些并非末將等江州官員之功,還多虧了田別駕他們大力幫助,江州百姓的勤勞奮作!”
“嚴將軍可別這么說!”田豐輕撫頜下短須。“吾主要精力都在防備益州,并未太多參加江州建設,何來功勞之說!”
嚴顏是個直性子的人,當即出聲反駁:“田別駕時常諫言于末將,更曾親自帶著眾人建設,作為表率,怎能說是無功呢?”
眼見二人反為推卸功勞而爭執(zhí)起來,王旭深感欣慰,臉上露出笑容:“二位都是荊州棟梁,無需爭執(zhí),皆是有功的,無論是我,還是荊州百姓,都必銘記在心!”
說著,不欲在此事上多做糾纏,轉(zhuǎn)而問道:“對了,之前我曾看到閬水和長江匯合處,興建起了一個沒有城墻的新城,這是怎么回事?”
“那是因為貿(mào)易而興起的!”嚴顏微笑著回道:“早前,那里只是一個小鄉(xiāng),因為主公大力支持水上行商和商業(yè)往來,作為四通八達之地,便就此興盛起來,如今末將正欲將其歸位江州一個附屬小城,興建城墻,也可與江州主城彼此照應。”
說著,嚴顏更是很有興致地接道:“主公,那小城如今也還沒有定下名字,不如主公賜名如何?”
“這”
王旭猶豫了一下,腦中突然想起了江州在后世的名稱,重慶!
可重慶又是整個江州的統(tǒng)稱,似乎也不太妥當,想了想,突然驚愕,閬水應該是后世的嘉陵江吧!兩江匯合處?
突然間,一個名詞印入腦海,他嘴角露出若有若無的笑意,既然老天讓我到這個該死的年代,又讓自己輾轉(zhuǎn)波折,沒幾天好日子過,那就干脆也小小的戲弄一把。
仿似嘲諷該死的命運輪回般,他突然以不容置疑地聲音道:“就叫渝中區(qū),那個兩江匯合處的繁茂集市,給我取名叫朝天門!”(未完待續(xù)。。)</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