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書房定計
隨著賴恭說出的名字,王旭頓時愣住,毛筆已經(jīng)掉落在地卻是仿若未覺,手仍然保持著握筆的姿勢。
這蔣琬可不簡單啊,年輕的時候,便與他的表弟劉敏聞名一方。只不過,在風云突變的三國初期,人才遍地都是,他年紀輕,資歷淺,再加上背景不是特別好,所以未能嶄露頭角。直到赤壁之戰(zhàn)以后,才隨著劉備入蜀,做了廣都這個小縣的縣令。只不過,那時候的他已經(jīng)是胸藏韜略,已近中年而又懷才不遇,所以對于治理縣務(wù)并不上心。不久,這事被劉備知曉,還險些治罪。好在諸葛亮略知此人才學,竭力保奏,再加上劉備想起陣亡多年的龐統(tǒng),在當年也出過類似的情況,所以這才心有所感,放了他一馬。
后來,蔣琬因為諸葛亮的看重和提拔,這才時來運轉(zhuǎn),官運亨通,青云直上。而他也沒有辜負諸葛亮的信任,盡心輔佐,每當諸葛亮北伐之時,皆是將蜀國內(nèi)事交托于他。以諸葛亮為人之謹慎小心,能將自己背后假托給他,足可見蔣琬的才學品行是如何出眾了。
到最后,諸葛亮為了蜀漢鞠躬盡瘁,活活累死,他便成了諸葛亮定好的第一代接班人之一,升任蜀國大將軍。甚至還費盡心思改良諸葛亮的北伐策略,揮師伐魏。可惜,盡管竭盡所能,卻也難以達成目標,北伐未成,卻含恨辭世。但這卻不能怪他沒有本事,魏國司馬懿不是吃干飯的,而且相對于蜀國來說,魏國的人才儲備可不只多一層兩層。再加上后主劉禪無能,老一輩打江山的文臣武將紛紛去世,諸葛亮死后,本就遠遠弱于魏國的蜀漢更沒什么希望,他一個行將就木的老頭能做到那種地步,足以名垂青史。
可以說,蔣琬雖然前期沒有什么卓越的表現(xiàn),但此人對于蜀漢的建立卻有不可磨滅的貢獻。而且,能撐起沒落的蜀漢,即便比不上諸葛亮、曹操、司馬懿這樣的妖人,但被歷史評價為卓越的政治家、軍事家卻是當之無愧。在姜維尚沒有完全成長起來之時,他就是中間的過渡人,也是奠基人。沒有他,蜀漢擋不擋得住司馬懿還是兩說,早幾十年亡國,也并非不可能
“主公!主公?”就在王旭出神的思考之時,賴恭見其久久不曾說話,心中疑惑,遲疑了好半天,終于還是忍不住呼喚起來。
“嗯?”回過神來的王旭,看了看賴恭,這才反應(yīng)到自己失態(tài)了。當即不由微微一笑,略帶歉意地說:“噢!剛才突然想到一事,所以出神,文敬切莫見怪。”
說著,沒等賴恭回話,便已是急切地問道:“文敬,這蔣琬才學如何?”
聞言,賴恭有些詫異地看了看王旭,也是隱隱推斷出王旭的意圖。低頭思慮片刻之后,才慎重地拱手回道:“回主公,公琰才學出眾,在荊州年輕一輩中,是非常出色的人物。只不過,因為年少得志,性子過于剛強,思慮也不夠穩(wěn)重,所以暫時還難以堪當大任。但如若磨礪兩年,增長一些經(jīng)驗,絕對可做主公左膀右臂。”
“這樣啊”聽到這話,王旭倒是隱有些失望,但隨即便釋然一笑。畢竟這都在情理之中,人的成長終究需要一個過程,像郭嘉、諸葛亮這樣年紀輕輕就通曉治國安邦的人,終究只是鳳毛麟角。
可是,蔣琬既然是個有潛力的人,那當然是越早逼出來越好。今后打天下,田豐、郭嘉等人少不了要跟著自己南征北戰(zhàn),后方能多有幾個蔣琬這種人留守,那才能真正免除后顧之憂。想到這點,王旭猶豫了好一番,才緩緩開口道:“文敬,其實蔣琬之名,我也曾有耳聞,現(xiàn)在你又如此高評于他,我看不如提拔提拔他,讓其得到歷練,今后好擔當大任,如何?”
“這是好事啊,蔣琬如能得到合適的指引和鍛煉,將來必成大器。”賴恭頓時大喜,顯得非常興奮。
王旭看了看賴恭,卻是靈機一動,若有深意地笑道:“呵呵!既然你也贊成,那不如就接替你的職務(wù),遷升為寧遠縣令,別部司馬,總督零陵郡蠻族事宜。至于你,我打算讓你暫時代理武陵郡太守職務(wù),如何?”
這話一出,本來還很高興的賴恭,卻是陡然遲疑起來。
“怎么,莫非文敬還不愿意?”王旭頓時好奇地道。
“主公這是何話,主公提拔栽培,哪有不愿意之理。別說是升遷,哪怕是降職差遣,只要能對主公有益,賴恭也絕不說二話。末將遲疑乃是因為蔣琬,他雖有才,但經(jīng)驗卻不足,蠻族之事不好處理,恐他出了差錯!況且,我之前就曾說,蔣琬年少得志,心高氣傲,如若突然升遷,擔心他將來難以遏制自己,毀了大好前程!”
聽到賴恭這一席肺腑直言,王旭更是欣喜異常,賴恭見到高官厚祿不為所動,反而能從大局出發(fā),思慮周全,正是可以信任的人。當即再無遲疑,肯定地道:“文敬,你說得也有些道理。不過,你前往武陵代理太守職務(wù),已是將軍府商量后做出的決定,所以,勢必要找一個接任之人,可有別的好人選?”
“這”聞言,賴恭倒是有些為難起來,皺眉思考半晌之后,才略帶歉意地道:“主公,實不相瞞,可以勝任的人才,我倒知道一人。但此職務(wù)非同小可,那人雖然與我交厚,但卻未必會輕易全心輔佐主公,所以屬下也不敢妄言。”
“既然如此,那干脆就讓蔣琬試試吧!我親自書信一封,警醒于他,同時也讓元皓他們今后多與其通信交流,只要他真有德行,知書明理,那遲早也會改過來的。反正我等已盡心,至于他將來能怎樣,就看他自己的造化了。”
見王旭主意已定,賴恭又想不到更好的人選,也是無可奈何,遲疑了一下,便嘆聲道:“也只能如此了。”
既然決定了要用,王旭也不再反復(fù),想了想,卻是忍不住問道:“對了,文敬剛剛說你知道有可以勝任的人才,不知是何方高人?”
“噢!此人與我乃是好友,南郡枝江人,姓董,名和,字幼宰。才學出眾,知文事,曉武略,在荊北也是頗有名望。前些日子,刺史劉表曾寫下公文,辟召其為曹掾,但他曾有遷往益州,躲避亂世的想法,所以一直遲疑未決。寫信問我,我則邀他前來為主公效力,但目前卻仍在猶豫之中。”賴恭微微笑道。
“南郡董和?”輕輕念叨著這個名字,王旭腦中靈光一閃,已是喜不自制。
真想不到啊,讓賴恭進一趟府,竟然就得到了兩個人才的消息,一個年輕的蔣琬,一個成熟的董和。
這董和可也是個很不錯的人才,歷史上,他在漢末時候,舉家遷到益州巴郡避禍。后來效力于劉焉的兒子劉璋,是劉璋手下最得力的臣子之一,為官清廉公正,生活簡樸,不畏豪強,善待外族。在劉璋眾叛親離的時候,他是極少數(shù)堅持到最后也不肯投降的人,但后來劉璋這個主公都投降了,他還能怎么樣。
而當時的劉備官至左將軍,知道董和的能力和品行,也是非常器重,誠懇地請他出任掌軍中郎將,協(xié)助諸葛亮管理將軍府事務(wù)。后來,董和病死,諸葛亮曾非常緬懷,嘆其少了一個得力的助手,還將他與徐庶,崔州平等老友相提并論。
這樣的人才,怎么能放過?想到這些,王旭幾乎是沒有任何遲疑,當即便轉(zhuǎn)過了頭來。
正欲讓賴恭務(wù)必請其出山相助,賴恭卻已看出他的意圖,搶先笑道:“主公,莫非您對董幼宰有意?”
王旭愣了愣,但隨即便大笑起來:“哈哈!文敬真知我心也!不錯,目前將軍府正缺賢才,不知文敬可有辦法,讓董和來此效力?我待他,絕不比劉表差,而且必讓其一展胸中才學。”
“呵呵!既然主公有此心就好辦了。之前相邀,沒有主公首肯,不敢保證太多,所以難以成事。”說著,賴恭笑意盈盈地看了看王旭,才緩緩接道:“而現(xiàn)在嘛,游說他來,只是舉手之勞爾!”
“那好!這事兒如果辦成,定要再記你一功。”王旭也是立刻大方地做出允諾。
“區(qū)區(qū)小事,哪有功勞可言。再說,屬下與他本是好友,能同佐一君,乃是大幸,主公不用放在心上。”說著,賴恭似乎不想再談?wù)撨@個,當即轉(zhuǎn)移了話題,皺眉問道:“主公,倒是武陵之事究竟是什么情況?為何主公讓我前去代理太守職務(wù)呢?”
見賴恭問起這個,王旭倒也不隱瞞,當即便把曹寅參與了上次刺殺事件的事情給賴恭說了,而且也隱晦地將朝中動蕩之事,講了出來。
隨著王旭的敘述,賴恭的眉頭也是越皺越緊,待聽完之后,卻是長長一嘆:“哎!末將其實也看出天下將亂,只可惜,卻不知道竟然已到這種程度,實在可悲啊!”
王旭倒也不急,靜靜地等著賴恭感嘆,有些東西還是要賴恭主動問出來才好。
不過賴恭當然也不傻,沉默了一會兒,也是迅速反應(yīng)過來,驚疑不定地望著王旭道:“主公,照這樣看來,您的意思是讓我”
“不錯!”見賴恭已經(jīng)明白,王旭也不遲疑,立刻肯定地點了點頭。“文敬忠正耿直,我也就不瞞你。實話說吧,天下大亂已是不可更改的事實,我也曾努力勸誡過陛下,但并無效果。現(xiàn)在,這荊南就是我的根基,只有掌握住這里,將來才能伺機而動,尋找機會清除閹黨,剿滅國賊,還我太平天下!”
聽到這番話,賴恭也是心血沸騰,當即便俯身磕頭。“主公有此大志,臣等豈敢不效死力?”
“呵呵,文敬不用如此多禮,先起來吧!”說著,王旭伸手輕輕扶起賴恭,才微笑著接道:“此番讓你去武陵,任務(wù)可不輕松,你不但要安撫武陵蠻族,將我的各項政策實施下去,治理好武陵。同時,還要給我把武陵的權(quán)利牢牢握住,不管你用什么方法,什么手段,我都會全力支持。明白嗎?”
“屬下定不負將軍之望。”賴恭當即堅定地拱手道。
“嗯!我相信你。”王旭先是贊賞地點了點頭,隨后才輕聲叮囑道:“不過,你行動一定要快。欲成大事,絕不能婦人之仁,必要之時,你可便宜行事,該殺的殺,該斬的斬,朝廷那邊我自然會應(yīng)付。明白嗎?”
這次,賴恭倒是頓了頓,但隨即還是咬牙回道:“末將明白!”
“好!既然如此,那我明日便上書,將新的任命向朝廷稟報。蔣琬那里是小任命,應(yīng)該不會有什么問題,但保奏你做太守,很可能遭到某些權(quán)臣的反對,到時候說不定朝廷會立刻派遣新任太守過來。算下時間,最遲兩個月,最快可能一個月,新太守就會來。所以,我給你一個月時間奪權(quán),夠不夠?”
“夠了!”既然已經(jīng)下定了決心,賴恭也不含糊,雙目精光閃爍,肯定地道:“武陵現(xiàn)在沒有主事者,屬下過去之后可以借助曹寅之事,以此為借口將其黨羽全部驅(qū)逐出官府。至于其他人,有主公這邊的支持,或拉攏,或利誘,或威逼,應(yīng)該不會有太大問題。只不過,不知屬下能斬什么級別以下的官員?”
“除了縣令等需要上奏朝廷審批,才能正式任免的官吏之外。其余官員,包括太守府曹掾,郡府軍中將官都可以殺。但這之中若有人是朝廷親自任命的,殺是可以殺,但務(wù)必要暫時瞞下來,而且找好借口!”王旭皺著思慮了半晌,才緩緩叮囑道。
“嗯!”聞言,賴恭也是長長地舒了口氣,王旭能放下這么大的權(quán)利,那難度可是大大減小。不過,思考片刻之后,卻又忍不住接道:“那郡府官員或被殺、或被免職、或被驅(qū)逐,必然有大量職務(wù)空缺,屬下?lián)目じ粘J聞?wù)陷入癱瘓!”
“癱瘓也不怕,這一個月,你什么都不用管,只管想辦法奪權(quán),并且安撫好當?shù)氐牡刂骷易寰托小5葟氐渍瓶亓宋淞辏菚r,不只武陵,包括桂陽和零陵兩郡的官吏都任由你選用提拔。”說著,王旭笑了笑,也不由補充道:“不過,老規(guī)矩可別忘了,所有官員必須在將軍府備案。縣丞以上的官員,包括太守府掾吏,以及郡府兵軍侯以上職務(wù),要先提交將軍府審批。今后可是統(tǒng)一發(fā)放俸祿,要是誰的少了,可別來找我要!”
“呵呵,末將明白!”聽王旭說得有趣,賴恭也是忍不住莞爾一笑。
但隨即,見王旭似乎沒有事情說,當即不由起身道:“將軍,既然時間緊迫,那我就不耽擱了,不如現(xiàn)在就起程吧!”
“嗯!也好。”說著,王旭想了想,卻是開口道:“不過,你一人去不合適,我給你一道調(diào)令。你去軍中找徐盛,讓他調(diào)撥一千甲士給你,有一支親信部隊,過去才好辦事。”
“諾!”賴恭也不推遲,當即便拱手應(yīng)命。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