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策論(1)
    “安南又有軍報過來!”
    乾清宮小朝會,待群臣進來之后,寶座上的朱允熥才緩緩開口。
    聽聞是安南的軍務(wù),所以眾人的神色也都鄭重許多。誰都知道,如今安南的戰(zhàn)事已經(jīng)進入到了最關(guān)鍵的時刻。
    “安南黎賊期了安南東西兩都出逃海上,勇毅親徐徐推進!”
    朱允熥見臣子們低頭看著戰(zhàn)報,也緩緩開口道,“據(jù)錦衣衛(wèi)在安南的哨探奏報,黎賊一面命繼續(xù)沿江布守,一面組織后備大軍!”
    “據(jù)說,傾盡全力有七萬可戰(zhàn)之兵,對外號稱二十一萬!另有戰(zhàn)艦千艘!”
    說著,朱允熥一笑,“黎賊這是要拼命了呀!”
    見皇帝的語氣輕松,文官們也都跟著笑了起來。雖說打仗沒他們什么事,但畢竟他們在后方運作各種軍需,跟地方上扯皮征發(fā)民夫調(diào)動物資等等,也一直緊繃著一根弦。
    幸好戰(zhàn)事一切順利,等占領(lǐng)安南全境之后,他們這些文官們也能分潤一筆功勞。
    而武官們則是微微蹙眉,彼此眼神交流之中,都帶著些許的憂色。
    安南人要拼命了,那大明將士的傷亡也必然增多。
    他們不單是大明的士卒,還是為人子為人父的家庭棟梁。即便朝廷給的撫恤優(yōu)厚,可畢竟是戰(zhàn)死他鄉(xiāng)....
    而且,殿中的武臣們都知道大明的軍隊是什么德行。
    若是戰(zhàn)死的袍澤多了,前線的將士們一股火憋在心里,必然又要行那屠城劫掠之事。
    這可跟皇上所說的,戰(zhàn)后善待安南百姓的政策不合呀?
    一旦要是殺狠了,在安南人心中埋下仇恨?而日后朝廷還要設(shè)置郡縣,本來那地方就跟中原離心離德數(shù)百年之久...
    “滅國容易,降服難!”
    眾武臣心中暗道,“日后大規(guī)模的叛亂或許不會有,但小規(guī)模的反叛,卻一定層出不窮!”
    ~
    “皇上!”
    就這時,李至剛忽然開口道,“按照這個速度,臣估摸著過年之前,我天朝大軍必能掃清安南全境!”
    說著,他頓了頓,看向朱允熥,“所謂未雨綢繆!既然朝廷日后要在安南設(shè)置郡縣,那安南的州府劃分,官員選拔調(diào)配,賦稅海關(guān),駐軍等等,是不是可以現(xiàn)在就提到日程上來!”
    此時,他又笑笑,“現(xiàn)在有個預(yù)案,到時候推行起來也是事半功倍!”
    “李愛卿言之有理!”朱允熥笑道,“朕就是喜歡你這種未雨綢繆快人一步的態(tài)度!”
    “臣不敢!”李至剛俯身行禮。
    重新坐下之后,卻是看著身邊的文臣同僚們傲然一笑,頗有幾分得意,又在無聲之中開啟了嘲諷。
    安南之戰(zhàn),就憑他在江南四省籌措了快一千萬的軍餉,就是大功一件。Xιèωèи.CoM
    而此時他快人一步,把日后的善后和治理先提出來,更是在告訴其他同僚們,你們都是無能之輩!
    救我!
    李至剛!
    大明第一能臣!
    你們心里是不是在想著戰(zhàn)后敘功呢?
    我已經(jīng)想到戰(zhàn)后如何處理地方設(shè)置郡縣了!
    差距!這就是差距!
    “戰(zhàn)容易!治卻難!”
    朱允熥又道,“安南脫離中原數(shù)百年自成一國,又有山川之險。且安南人桀驁不馴,難以管束..日后如何治理,還真是個大問題!”說著,他笑笑,看向群臣,“諸位愛卿,可暢所欲言!”
    “皇上所言極是!”
    出乎所有人意料,先開口的卻是東宮大學士解晉,“安南人現(xiàn)在心向我朝,是因為我朝發(fā)兵是為了鏟除篡位黎賊,還安南正本朝綱!”
    “一旦我朝要設(shè)置郡縣,屆時安南人必視我天朝為仇寇,誓不兩立!”
    “且安南和天朝政體本有不同!各地豪族勢力龐大,登高一呼黔首響應(yīng)....抗捐抗稅乃至占領(lǐng)州府起兵造反,都是有可能的!”
    聞言,別人還沒說什么,李至剛已冷笑道,“解學士未免有些太危言聳聽了!怎么?難不成怕他們?nèi)蘸笤旆?,就不治理了?怕他們造反,就把占領(lǐng)的土地吐出去?”
    解晉淡淡的一笑,“李少保,我何時說過不治理?為人臣者,不能只說好聽的,也不能只想好的。總要把這些有可能發(fā)生的壞事,也想到吧?”
    “哼!”李至剛還要再說,卻瞬間寒毛都立了起來。
    因為他的余光清楚的看見,皇帝剛才看向他時,微微瞇眼且?guī)е┎粷M。
    “解愛卿說的是,任何事都要先把壞的想周全!”朱允熥道,“你說下去!”
    “臣有幾個不成熟的建議!”解晉低聲道,“第一,戰(zhàn)后不能馬上把大軍撤回,必須在安南各州府布置駐軍,且必須都是精兵強將!”
    “嗯!”朱允熥點頭,“朕亦有此意!”
    他要把朱棣那一家分封在安南的用意就是如此,給安南人留一個活閻王。而朱棣對于大明而言,則是朱允熥手中的雙花紅棍.....
    有事?上!
    “第二,各州府的官員選拔!”解晉又道,“能不用原來的官員就不用原來的官員!”說著,他行禮道,“此處,臣額外還有話....”
    “一并奏來!”朱允熥笑道。
    “安南原先的官員不能用!彼等投降天朝非是懼怕天威,而是擔心戰(zhàn)火涂炭治下!”解晉繼續(xù)道,“這些人毫無操守可言!”
    “嗯嗯!”朱允熥不住點頭。
    “但若從吏部選派官員過去,且不說我大明的讀書人愿不愿意去安南做官!”解晉又道,“即便他們?nèi)チ?,語言不通,民俗不同,又是外來者,必定被人架空!”
    有見識!
    遠見卓識!
    聞言,殿中群臣看向解晉,滿是贊許的目光。
    打下來的地方再大,也需要有人治理。
    安南數(shù)百年來孤懸海外,許多人心里壓根就不認同大明!那怎么管?
    用原來的官兒?那就等著別人造反吧!有人造反的時候這些官不但不鎮(zhèn)壓,說不得還要幫忙掩護提供糧草。
    可是不用,無人可用!
    硬是從大明選派官員,不但適得其反,而且還會加劇當?shù)厝说牟粷M。
    “所以臣覺得,設(shè)置郡縣可以稍稍往后推遲那么幾個月.....”
    “你他媽的誠心跟我過不去是不是?”
    李至剛心中大罵,“我剛提出來要設(shè)置州府,選派官員,你就跟皇上說推后?”
    朱允熥沉吟片刻,“怎么個推后法?”
    “臣請皇上在安南設(shè)置州府之前!”解晉沉吟片刻,“先開科舉!”
    “嗯?”頓時,眾人眼睛一亮。
    “這里還涉及到一個問題!”解晉又道,“那就是戰(zhàn)后,我朝在安南設(shè)置郡縣之后,賦稅的問題!”
    “臣不知皇上是想額外開恩,在安南行輕稅還是要跟我大明州府一樣一視同仁呢?”解晉又道,“但無論如何,這二者都有弊!”
    “稅輕了,安南人不把中樞當回事!稅重了,安南人要鬧!”
    說到此處,解晉頓了頓,又道,“不管稅收輕重,當?shù)氐墓賳T和地方豪族都一定會串通一氣,對抗朝廷的法令!”
    “所以臣認為,最好行分化之策,開科舉!而且是讓安南的讀書人,選其中良善之人,入京參加我大明的科舉,成為皇上的天子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