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 幾處早鶯爭暖樹。
第五十五章。|幾處早鶯爭暖樹。
陸戎從十四歲開始,就已經(jīng)被他戎族的王當(dāng)做是繼承人在培養(yǎng),這是戎族公開的秘密,也是戎族的王最后的選擇。
他將兒子當(dāng)成蠱蟲一般在養(yǎng),到了最后就只剩下了陸戎一人能平安長大,這樣的情況下,戎族不交給陸戎繼承,又該交給誰?
陸戎在人前也一直對戎族的王位表現(xiàn)得勢在必得,屠戮起兄弟來毫不手軟。然而讓眾人大跌眼鏡的事情是,在戎族的王登天極樂的時候,陸戎沒有選擇成為戎族的下一任王,而是將一個只要三個月大奶娃娃推上了皇位。
那是他唯一剩下的弟弟,陸戎對外的解釋是“王二十六子,乃王之老來子也,王深愛之,許之以國。”這樣的話堂而皇之的寫在傳位的詔書上,可是戎族上下可曾有真正相信這屁話的人?
可是他們不相信也沒有辦法,彼時戎族已然被牢牢掌控在陸戎手中,陸戎說自己要當(dāng)攝政王,那么眾人便不敢喚他一聲“大王”。因此,那三個月大的,讓人懷疑戎族老汗王是否真的見過的奶娃娃就被推上了皇位,而陸戎退居幕后,成為所謂的攝政王。
戎族如今式微,早已沒有了當(dāng)年直破大安城門的銳氣。他們連年災(zāi)禍,反倒是大安國泰民安,十年之中,大安和戎族的關(guān)系仿佛已經(jīng)發(fā)生了些許變化,原本實力相當(dāng)?shù)膬蓚€比鄰國家,如今戎族已經(jīng)不得不派使臣來向大安皇帝朝賀,以示臣服了。
這對戎族上下來說都是一件異常屈辱的事情,然而這件事情他們必須做。就在戎族上下為了“誰出使大安”這件事吵得不可開交的時候,陸戎將這件事情接了下來。陸戎才是戎族真正的王,陸戎這話一說,當(dāng)即就在朝中掀起了一陣反對之色。
然而這些反對的聲音并沒有攔住陸戎,他還是點了自己的幾位心腹,一道與他們組成了出使的隊伍,一道往大安而去。
陸戎冒著這么大的危險,費了這么大的力氣,顛沛了這樣遠(yuǎn)的距離,他當(dāng)然不是為了和大安的皇帝敘舊的,而是另有所謀。
戎族的那些蠢貨們?nèi)缃褚姷阶约倚问讲缓茫愣技娂娊袊讨痛蟀猜?lián)姻。而用來聯(lián)姻的對象,自然不可能是只有三個月大的小汗王,因此,戎族的人十分一致的將目光落在了他們風(fēng)華正茂的攝政王陸戎身上。
陸戎聽著這幫人狀若大義凌然,實際上都暗藏私心的“高談闊論”,他沒有答應(yīng),卻也沒有反駁,反而是拋出了另一個問題:“那依諸位所見,本王該求娶大安的哪家貴女為攝政王妃呢?”
“錦城貴女”這四個字,對于戎族的某些老臣來說不亞于絕佳的興奮劑。他們生得早了一些,恰逢大安積弱,以聯(lián)姻的方式謀求一夕和平。那個時候錦城貴女大規(guī)模的遠(yuǎn)嫁聯(lián)姻,對于大安的君王和百姓來說是不可磨滅的恥辱和傷痛,可是對于這些戎族老臣來說,卻是那時戎族強(qiáng)大的證明。
時至今日,“錦城貴女”這四個字夾雜著女人的眼淚,還會讓他們興奮莫名。陸戎是故意用這詞的,可是這個詞從陸戎鋒利的唇吐露出來,卻帶著一種異樣的諷刺。
他不接受戎族的王位,因為王是要與戎族共存亡的。這個國家徹頭徹尾的就讓他感覺到惡心,自從祖母去后,戎族除卻權(quán)勢,已然沒有他眷顧的東西了。所以,陸戎攫取了身為戎族的王才能享有的權(quán)力,卻毫不猶豫的將這個名頭丟給了其他人。
陸戎承認(rèn)自己壞,可是恰恰是這種“壞”,讓他在戎族才能安然無恙的生存下來。
那些戎族愚蠢的老者果然中計,可是七嘴八舌的“出謀劃策”了起來。
“應(yīng)該娶一個公主回來。”
“呸,大安唯一還沒有嫁人的公主,是出家為尼的那個,而且今年已經(jīng)八十歲了!”
“那娶也如同咱們的先祖一般,讓攝政王娶一個錦城貴女回來吧。”
“不妥不妥,錦城貴女在尊貴也不是皇族,不入大安玉碟的,怎么配得上我們攝政王大人?攝政王可是先可汗的親兒子!”
“那娶個郡主回來吧。”
“大安哪有……”郡主。
那大臣剛想要反駁,卻忽然頓住,他雙眸亮了亮,思索了一會兒,而后猛的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腿,那大臣有些興奮的對眾人道:“對啊,咱們怎么給忘了,大安可不是就有一個郡主么?還說那郡主天生帶福,貴不可言,所以才被大安的皇帝封為超品郡主的!”
“貴不可言”四個字一出,戎族的人心里都泛起了嘀咕,不過他們很快統(tǒng)一了戰(zhàn)線,紛紛要求陸戎求娶這位錦鸞郡主。
陸戎瞇了瞇眼睛,唇邊是一抹冷笑。
他有的時候真的懷疑這些老頭子是年紀(jì)太大了,以至于已經(jīng)失憶了。這才過去十年,難道他們就忘了,自己所以繼承人的地位險些被動搖,可不就是因為在大安作亂,最終被人遣送回來了么?而他那作亂的真正原因,整個戎族誰不知道就是因為這錦鸞郡主?
不過也好,借此機(jī)會看看這些人到底是什么嘴臉,陸戎打定了主意,親自領(lǐng)著使團(tuán)向大安而去。
陸戎的在此求娶讓成帝有些意外,而且他還特地點出自己“第二次”“誠心”求娶張家十七姑娘,也就是錦鸞郡主。
剛剛有一些小國表示了愿意成為大安的附屬國,陸戎算準(zhǔn)了這種情況之下,成帝總會打腫臉充胖子的表達(dá)他的“寬容大量,仁慈慷慨”的,因此陸戎選擇了這樣的一個時機(jī)提出這樣的要求,就是明晃晃的給成帝挖了一個坑,無論成帝是答應(yīng)還是不答應(yīng),陸戎終歸是不吃虧的。
成帝知道陸戎的用心,若非他登基多年,已經(jīng)練就了一身極佳的養(yǎng)氣功夫,恐怕此刻成帝已經(jīng)發(fā)作,直接讓人將陸戎叉出去砍了才是。
將妙妙視作自己的小閨女,成帝自然不會用她的婚姻去換取什么。因此,在眾目睽睽之下,陸戎提出那個要求的時候,成帝面上只是些許遺憾,而后一臉惋惜的對陸戎道:“可惜戎族的攝政王來來晚了一步,朕和皇后的小錦鸞,已經(jīng)被顧家的二公子定下了。他們二人自幼青梅竹馬,之后更是傾心相許,如今顧尋川和錦鸞已經(jīng)定親,想必攝政王是做不出橫刀奪愛的事情的吧?”
“橫刀奪愛戎倒是不敢,不過小王和錦鸞郡主也算是有一段故交,若論青梅竹馬,小王和錦鸞郡主也是青梅竹馬。”陸戎聽明白了成帝的弦外之音,卻佯裝自己聽不懂,生生將當(d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