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二章 選秀落幕
第四百八十二章 選秀落幕
</br>
</br>其她的秀女齊珞并沒有多留意。只是在見到棟鄂氏時出言多問了兩句,命宮女將她的詩詞和繡活拿到近前,仔細看了半晌,滿意的說道“這詩詞雖然說不上把尖兒,但繡功著實不錯。”
</br>
</br>“我瞧著也不錯,性子也很穩(wěn)重。”三福晉看了一眼棟鄂氏繡的荷包,開口道“針腳又細又密,圖案樣式也好,實屬難得,八旗秀色也不見得都是只擅長詩詞歌賦,四弟妹若是用心,興許將來能教教棟鄂氏呢。”
</br>
</br>齊珞并沒有理會三福晉的挑釁,直接開口說道“額娘,宜妃娘娘,這棟鄂氏我瞧著很是喜歡,應(yīng)該留。”德妃細細看看棟鄂氏,見她品貌出身都不錯,也曉得她反對也沒有用處,點點頭“既然雍親王福晉開口,那就留下她吧。”
</br>
</br>棟鄂氏在眾多秀女羨慕的目光中,低頭行禮。齊珞暗自嘆氣。自己才多大呀,這就是要當婆婆的人了?控制住輕撫面容的沖動,一定要更加注重保養(yǎng)。隨后那些秀女的閱看,齊珞就在暗自發(fā)呆中度過。等到復(fù)選結(jié)束后,齊珞同三福晉一同出宮,三福晉再次提起了酷似那拉氏的秀女,不停的說她同胤禛嫡福晉品貌上有多么的相似,甚至說起了,那拉氏同她相處時的情形,齊珞認真的聽著,既不反駁也不嫉妒,仿佛這事根本同她無干。
</br>
</br>出了宮門,在快要臨別時,齊珞才開口道“三嫂,既然如此看重伯爵府的秀女,又對那拉福晉妯娌情深,不妨將向皇阿瑪請旨。”不再理會張嘴結(jié)舌的三福晉,向身邊眼里含著笑意的五福晉點頭告別,踩著凳子上了馬車,吩咐“回雍親王府。”
</br>
</br>紫英透過車簾看了一眼還站在原地的三福晉,滿臉的不悅“福晉,她怎么偏偏總是為難您?”
</br>
</br>“被長媳的名分弄暈了頭,不提她了,也是個被皇...被玩弄于股掌的可憐人。”
</br>
</br>“那拉氏家那兩個秀女,真的會...”齊珞斜了紫英一眼,伸出食指放在嘴邊輕點了兩下,嘴角向上翹起。眼里卻透著一分的算計,喃喃的感嘆道“這出戲可是越來越好看了,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伯爵府選秀之后,恐怕會被奪爵。”
</br>
</br>等待最后閱選的日子,齊珞從不曾在胤禛面前提起那拉家那兩個秀女,也極少外出,平淡安靜的樣子倒是讓有心看熱鬧的人很失望。
</br>
</br>康熙駕臨最終閱看秀女之地,德妃宜妃帶著三個皇子福晉跪地請安,康熙坐在御座之上,沉聲道“平身。”齊珞起身,偷瞄了一眼康熙,他還是很不服老的,發(fā)辮重新的梳理過,身著九龍皇帝常服,腰間帶著明黃的荷包等小物什,食指上帶著碩大的翠玉扳指,皇帝的裝束給年邁的康熙帶來幾許威嚴氣勢,讓人忽視他的年歲。
</br>
</br>“開始吧。”康熙并不多話,德妃宜妃分別坐在康熙的兩側(cè),齊珞等三個親王福晉離著康熙稍遠一些。面對八旗秀色。康熙并沒有任何驚艷的神色露出,只是在閱看到棟鄂氏時看了齊珞一眼,低聲問道“就是她嗎?”
</br>
</br>齊珞愣了一下,輕輕點頭。康熙叫住棟鄂氏破例開口問了兩句關(guān)于孝道的事,其實此時所有人已經(jīng)明了棟鄂氏不出意外的話應(yīng)該是被指婚給雍親王長子為福晉,秀女們低頭斂去眼底的那分羨慕,畢竟如今雍親王得康熙倚重,是繼承大統(tǒng)的熱門人選,弘時雖然是庶子,但也算得上是庶長子,應(yīng)是好個好歸宿。
</br>
</br>棟鄂氏低聲沉穩(wěn)的回答康熙的問話,康熙點點頭“記得你今日所言,下去等恩旨吧。”
</br>
</br>康熙畢竟上了年歲,覺得有幾分困乏,輕揉了一下額頭,越過德妃開口問道“宜妃,還有幾人?讓她們一同近前。”
</br>
</br>“遵旨。”宜妃眼里透著喜色,吩咐其余的秀女上前,德妃看著康熙輕聲說道“皇上,臣妾也想為老十四挑個人。”
</br>
</br>康熙寬著茶水,帶著幾分興致道“老十四如今遠在青海,你還惦記著給他挑人?”
</br>
</br>“這也是老十四福晉的意思,老十四正值壯年,先將秀女放在皇子府里學(xué)規(guī)矩,等老十四凱旋回京,到時必會曉得進退。”
</br>
</br>“老十四福晉能有此心,朕很欣慰。”康熙喝了一口濃茶,提了提神,“德妃瞧重哪個秀女。朕也參詳參詳,老十四為朕統(tǒng)兵平叛,朕也不能虧待他,多挑兩個懂事穩(wěn)重的,也使得。”
</br>
</br>“臣妾代胤禎叩謝皇上恩典。”德妃起身向康熙盈盈下拜,宜妃微微撇嘴,暗道自己兩個兒子不爭氣,同皇位無緣。
</br>
</br>德妃重新坐好后,沉聲說道“那拉氏上前。”康熙眉骨一跳,茶杯輕晃一下,眾人的目光都集中那兩名秀女身上,自然沒有瞧見康熙的臉色已經(jīng)有幾分陰沉。
</br>
</br>齊珞反倒看得清楚,用絹帕擋住了上翹的嘴角,雙手規(guī)矩的放在膝蓋上,挺直了腰背,端出親王福晉的派頭,她是不會給想要看她失態(tài)的人一分機會,哪個才是真正看戲之人還不一定呢。
</br>
</br>“德妃,她們兩人之間你看重哪個?還是都準備給老十四。”德妃覺察到康熙的語氣同剛剛好像不同,暗生警覺,但想到胤禎的不服氣,又看了看那個害羞靦腆的那拉氏,再瞧瞧如今端莊沉靜的雍親王福晉。興許她將來也會長成那樣,容貌上可能比不過,但要是有幾分神韻,也可以寬慰胤禎的心。
</br>
</br>“回皇上,臣妾看中的是妹妹。”那拉氏臉上飄出兩簇紅暈,如水的雙目里含著幾縷羞澀,幾縷欣喜,一副小女兒般的神態(tài)盡顯。齊珞此時心中冒冷汗,雖然容貌也只是相似一分,可是她在眾人眼中就是這種做作的模樣?眨眨眼睛,自己應(yīng)該比她真誠。起碼沒有她眼底的那分算計。
</br>
</br>“那另一個呢?”康熙此時反而臉上帶著幾分欣慰的笑意,低聲仿佛很感懷一般的說道“那拉氏,當初那也是朕親自挑的兒媳,只是...只是...”
</br>
</br>德妃試探般的開口“皇上,那將她指給胤禛?老四福晉同臣妾說起過,此次選秀不會再抬秀女進府,若是皇上看重胤禛嫡福晉,不妨將她賜給胤禛也是皇家恩典,也全了胤禛對嫡福晉的情意。”
</br>
</br>“雍親王福晉,你怎么說。”康熙目光落在齊珞身上,齊珞沉穩(wěn)的起身,跪地道“王爺政務(wù)繁忙,一心為皇阿瑪解憂,內(nèi)宅極少踏足,兒媳擔憂他的身子,所以不請旨,更何況她是伯爵府嫡女,怎能到雍親王府為格格?那不合規(guī)矩。”
</br>
</br>“把她做的詩詞拿給朕。”康熙用手一指酷似那拉氏的秀女,李德全翻出了兩張紙遞了上去,康熙看了一眼,對著齊珞說道“胤禛福晉,你先起身,此事朕自有主張。”
</br>
</br>齊珞起身退到一旁,眾人已經(jīng)覺察到康熙身上隱隱透出來的那分怒意,不敢再吭聲,康熙將茶杯重重放在桌案上,啪的一聲,讓眾人的神情繃得更緊。
</br>
</br>“當日朕遇刺,那拉氏救駕而亡,雖然孝心可嘉,但卻讓朕的御前侍衛(wèi)失了先機,朕念著她的忠孝厚賞其親族為伯爵,可他們竟然辜負朕之恩典,獻上此女所為何來難道朕還不曉得?”
</br>
</br>“皇上,奴婢只是按照規(guī)矩選秀,并沒有旁的心思,請皇上明鑒。”那拉氏連連磕頭。
</br>
</br>“沒有旁得心思?憑你的品貌哪一點配指給朕的四阿哥?”康熙瞪圓雙目。眼里透著嫌惡,左手一指齊珞“她才是朕給四阿哥挑選的福晉,當初在莊子上用火硝殺反賊救駕救父,臨危不亂用沒彈藥的火硝逼迫住反賊,你能做到?你們哪個能做到?”掃了一眼殿內(nèi)的眾人,第一次將在莊子上遇刺的事情公布于眾。
</br>
</br>仿佛覺得震撼還不大,康熙站起身,接著說道“自從嫁給朕的四阿哥,連生嫡子,解了胤禛血脈單薄之危,孝順賢惠將雍親王府打理的規(guī)矩妥當,更有千里侍疾,塞外擋火硝,木蘭圍場救子,這些才是朕看重她疼惜她的緣由。”將桌子上放的詩詞扔在地上,“就憑這兩首詩?那拉氏,你難道不曉得雍親王福晉的才名?班門弄斧,跳梁小丑而已。”
</br>
</br>那拉氏已經(jīng)癱軟在地上,留著眼淚不可置信一般的搖頭,康熙居高臨下。眼中閃過不屑,蒼老的臉上帶著幾許的猙獰,語氣越發(fā)的陰狠“而你們竟然枉負圣恩,當初朕在塞****刺之時,火硝來源于何處,難道你們不曉得?還敢妄議朕的致遠公,膽大包天的奴才眼里還有沒有朕?李德全傳旨。”
</br>
</br>李德全跪在地上恭聽圣旨,康熙將手背在身后,緊緊攥著佛珠,目光落在平靜如常的齊珞身上,停頓了半晌深吸一口氣“奪朕恩賞的二等伯爵,降為三等男,遇赦不赦,爵位不得晉升。”
</br>
</br>“遵旨。”李德全起身飛快的命人去傳旨,康熙輕蔑的一笑“即使你沒有旁的心思,你命格不好,克父克夫,品行奸猾,宜妃撂牌子。”
</br>
</br>康熙看了一眼神色茫然的德妃,開口說道“朕雖瞧不上東施效顰,但既然入了德妃你的眼,朕就將那拉氏賞給老十四做格格,朕想等老十四回京,一定會好生感激你對他的偏疼。”
</br>
</br>康熙沒有瞧德妃一眼,走到大殿門口,停了下來,語氣中隱去剛剛那分憤怒和嘲諷,透著莊重的命令道“胤禛福晉,你同朕來。”
</br>
</br>“遵旨。”齊珞在眾人的注視下,隨著康熙離去。宜妃扶著搖搖欲墜的德妃,輕聲恭賀了兩句,德妃緊咬著嘴唇應(yīng)對著她暗含的嘲諷,宮女將哭昏厥的那拉氏抬走,眾秀女慢慢的散去,康熙此言此舉不用到明日就會傳遍整個京城。
</br>
</br>Ps選秀終于結(jié)束,康熙的旨意很有看頭的,親們能了解嗎?關(guān)鍵在于爵位不得晉升,呵呵,我想我寫的這么明白,大家應(yīng)該懂,呵呵,我解釋一下,德妃給齊玨的通房不是秀女,而是在她身邊的宮女,那些都是小選入宮的,不是正經(jīng)的八旗秀色,還有就是胤禛,我始終覺得康熙在晚年已經(jīng)透漏出要傳位給胤禛的意思,若是此時他再不冒頭,那將來他登基豈不是不名正言順,我的故事就是為了給胤禛正名,呵呵,雖讓我心疼雍正呢,還有一點就是齊珞在此章也是用了心機的,呵呵,其實她也是有些在意名分的,康熙會教訓(xùn)齊珞一頓,下一章就會寫到。改錯字中。</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