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章 進宮請安
第四百三十章 進宮請安
</br>
</br>康熙五十六年可以說是個多事發(fā)生的一年。初夏太后的身子就不是太好,上了年歲總會身子總會有毛病,自從董氏得知太后的病情,第二日就遞牌子進宮請安,太后自然召見,看見董氏眼里含著真誠的擔(dān)憂掛念,彷如對母親一般的孝順,同康熙的嬪妃截然不同,太后年輕時在宮中經(jīng)歷許多,又被孝莊親自教導(dǎo)過,又怎么會瞧不出哪個是真心,哪個又是虛情假意?她早年入宮不得順治帝的寵愛,甚至一度連皇后的名分都保不住,自然沒有機會有親生兒女,雖然康熙對她十分的孝順,但皇家的親情一向牽扯了許多的權(quán)利和紛爭,幾經(jīng)宮廷沉浮的太后深刻明了,康熙先是天下之主,才是兒子,是容不得任何的違背,所以她對董氏多了幾分發(fā)自內(nèi)心的疼愛之情。
</br>
</br>太后曉得自個兒的身子狀況。恐怕不會熬過這年,忍讓沉默一輩子,沒有享受到兒女侍奉的她,下了一道懿旨,讓董氏進宮陪伴。康熙聽后也只是虛席感嘆,又瞧見太后在董氏的陪伴下,神情不再****,身子也好上幾分,自然應(yīng)允。
</br>
</br>但落在有心人的眼中就琢磨出更多的八卦,畢竟自從發(fā)生董鄂妃進宮侍疾被順治帝看重納進宮為妃的事情,當(dāng)年的孝莊太后就停了貴婦入宮侍疾這個規(guī)矩,此時董氏封懿旨居住慈寧宮,雖然是偏殿,但也引得眾人側(cè)目,好在董氏已經(jīng)年近知天命之齡,雖然保養(yǎng)得當(dāng),看著年輕幾歲,但容貌也只是中人之資,再加上康熙的后宮極龐大,有正值花期的眾多貴人答應(yīng),又有侍候他已久的四妃,因此也只是有稍稍泛酸羨慕之言,倒也沒引起多大的風(fēng)浪,只是傳進凌柱耳朵里,心下覺得郁悶,真心盼望著太后的病早些好。
</br>
</br>可另一個傳言,卻越穿越離譜。相信的人也越發(fā)的多。董氏的娘家雖然身世清白,早年也曾為過四品小官,但董氏的父親卻早早的辭官不做,將女兒嫁給凌柱之后,便舉家南遷,只留下豐厚的嫁妝就杳無音信,若放在旁人身上,這恐怕也無妨,嫁出的女兒潑出的水,可太后對董氏的真心疼愛,凌柱的圣寵,讓閑人活躍起來,開始繪聲繪色的編排起董氏的身份,什么本是宮中貴人之女,甚至還有人私下議論董氏先帝血脈,只因犯了忌諱才養(yǎng)在大臣之家,若不然怎么親生的兒女都尊貴非常?甚至就連皇子們也有些疑惑,紛紛派遣可信之人打探消息。
</br>
</br>面對這種越傳越盛的無稽之言,凌柱除了苦笑之外,更是對這些人的總結(jié)八卦能力佩服不已,他們的想象力用在別處應(yīng)該更好。
</br>
</br>齊珞自然也聽到了這些傳言。第一個反映就是想到了在現(xiàn)代看得那本重生于康熙末年的小說,當(dāng)初她還一直追著看,穿越時還沒瞧見結(jié)局讓她頗為遺憾,自己母親的情況倒是能同小說套在一起,尤其是她們穿越以來,隨著凌柱接連的升官封爵,整個大清朝的百姓不曉得致遠公的人也數(shù)不出來幾個,在加上齊玨一戰(zhàn)成名,就是這樣突然崛起的新貴寵臣,董氏娘家的人竟然一個人都沒瞧見?而且自己的母親的原身體的記憶也并不完整,天曉得到底是怎么回事?
</br>
</br>本當(dāng)笑話聽的齊珞猛然起身,近親成親是要不得的,開始細細的回想自己生的兒女有沒有什么毛病?現(xiàn)在還看不出來,難道是隱形基因?想了半晌,在秦嬤嬤詫異的目光中,狠狠垂垂腦袋,搖頭暗笑自個兒的白癡,怎么可能會出現(xiàn)那種事情,自己一家能得到如今的地位恩寵,依靠得是父母的努力,若真如傳言,那穿越前凌柱一家還能窮成那樣?靠典當(dāng)過日子?
</br>
</br>“福晉,你是不是準(zhǔn)備進宮?”齊珞證了一下,心中慚愧,光想八卦了,太后對她還是不錯的,連連點頭,秦嬤嬤再次開口“是不是帶弘歷阿哥進宮?”
</br>
</br>“那倒不用,弘歷太過調(diào)皮。吵到太后娘娘就不好了。”齊珞并不放心帶弘歷進宮,畢竟去宮里請安的會不少,傷到弘歷或者在像在公爵府時那樣,太過出名對有些自大的弘歷并沒有好處。
</br>
</br>由于太后生病,也不能穿的喜慶,齊珞費了半天的心思才收拾齊整,湖水蘭用綠線繡著滾邊的旗袍,帶上珍珠制成的首飾,在炎熱的夏日顯得十分的清爽。臨行之前,齊珞突然覺得還是應(yīng)該讓宋氏也去,一是她晉位后從來沒有進過皇宮請安,自己退了一步,怎么也要讓康熙明白,二是進了宮也能看出她到底有沒有別的想法,真出事也好拿捏,省的弄得像富察氏那樣錯手不及。
</br>
</br>“你去只會一聲宋側(cè)福晉,讓她也隨我進宮請安。”紫英眼里透著一絲疑惑,還是依命去傳話,不一會宋氏就帶著嫻靜到了,請安后,宋氏低頭恭敬的說道“多謝福晉的太愛,但妾生性愚鈍,恐饒到太后娘娘失了王府的體面。您帶著嫻靜進宮請安,妾還是在府中候著就好。”
</br>
</br>嫻靜弱弱的看了抬頭看了一眼齊珞,馬上低下頭,瘦弱的身子向宋氏靠了靠,齊珞微微皺眉“宋側(cè)福晉,我既然讓你進宮請安,就不用說那些沒用的,你一向穩(wěn)妥,自會曉得如何處事對王府有益處,這要謹(jǐn)記你是雍親王的側(cè)福晉就出不了岔子。”
</br>
</br>“妾依福晉之命,若妾有不妥之處。請福晉訓(xùn)斥。”
</br>
</br>齊珞的本意并不想帶嫻靜,帶上她不帶舞曦也不妥當(dāng),對著秦嬤嬤說道“你不瞧瞧舞曦,還沒收拾整齊?也不好單單就等她一個。”
</br>
</br>秦嬤嬤點頭會意“奴婢去瞧瞧舞曦格格。”宋氏拉著嫻靜陪著齊珞說了一會的話,舞曦打扮整齊的走了進來,“給宋側(cè)福晉請安。”宋氏忙說道“格格免禮。”并推推嫻靜,“舞曦姐姐安。”
</br>
</br>“妹妹安。”舞曦笑了一下,來到齊珞的近前嬌聲道“女兒讓額娘久候,是女兒的不是。”
</br>
</br>齊珞心中滿意,覺得還是女兒貼心,更何況看著舞曦紅潤健康的臉色,同嫻靜的蒼白瘦弱相較,更是顯得甜美上幾分。
</br>
</br>“累到宋側(cè)福晉久侯,以后還要多當(dāng)心一些。”齊珞向舞曦微微的眨眨眼,“無妨,無妨。”雖然宋氏如此說,但是舞曦還是再次向她行禮“宋側(cè)福晉是舞曦的不是,請你勿怪。”
</br>
</br>“好了,咱們還是快進宮去吧,也別耽擱功夫了。”齊珞起身,對著宋氏說道“你晉位后頭次進宮,必會惹人注意,雖然性子沉穩(wěn),但還是要仔細一些才是。”
</br>
</br>宋氏點頭,舞曦主動的拉住嫻靜,輕聲說著話,齊珞帶著她們坐上馬車,嫻靜雖然靦腆,但在舞曦的帶動下,也能說上幾句,不像剛剛得害羞害怕,齊珞瞧見宋氏眼里透出的笑意,心中覺得可能她真的把嫻靜當(dāng)成親生女兒在疼吧。
</br>
</br>進了宮,齊珞覺得還是先去一趟永和宮的好,德妃再偏心,在眾人眼里她還是胤禛的生母,哪知到了才曉得德妃已經(jīng)去慈寧宮侍疾請安去了。齊珞由于不用單獨面對德妃心里輕松不少。帶著舞曦等向慈寧宮走去。
</br>
</br>嫻靜是頭次進宮,難免好奇,舞曦在旁邊悄聲指點著,宋氏規(guī)矩的微低著頭跟在齊珞身后,不敢四處觀瞧,齊珞回頭掃了一眼,她倒是一絲錯都抓不到,心中更是有了幾分警惕。
</br>
</br>夏日當(dāng)空,宮中的亭臺殿宇金色的瓦片,被火熱的日頭照曬的更是耀人雙目,仿佛都能發(fā)出金光一般。來到慈寧宮,等候傳召時,齊珞仔細的整理了舞曦和嫻靜的衣服上的褶皺,嫻靜一副害羞的神情,臉上多了幾許紅暈,輕佻了一下她佩戴的流蘇“你不用如此擔(dān)憂,太后娘娘很是和藹,會喜歡你的。”
</br>
</br>“四福晉太后娘娘請您進去。”齊珞低頭看看身上的穿著沒有不妥當(dāng),才輕聲問道“德妃娘娘也在慈寧宮?”
</br>
</br>“回四福晉,真是趕巧,德妃娘娘,宜妃娘娘等都在,八福晉和十四福晉也都向太后娘娘問安。”宮女對齊珞很是恭敬,董氏住在慈寧宮,她們這些宮女自然曉得太后對董氏的和善,自然不敢慢待她。
</br>
</br>齊珞暗自搖頭,今個兒還真是好日子,怎么又撞到一起?向舞曦使了一個眼色,讓她小心。舞曦仰臉向齊珞輕笑的點頭,弘旻等都很爭氣,她是長姐,怎么會讓額娘擔(dān)憂?
</br>
</br>邁進了慈寧宮,里面幾許笑聲傳來,貴妃,宜妃德妃圍坐在太后身邊,在她們下手矮墩上三福晉,八福晉和十四福晉。太后歪著的紅木嵌金的塌上,鋪陳著青翠軟竹編織的席子,慈寧宮幾扇窗戶全都打開,殿內(nèi)明亮清新,透著淡淡的花香味。
</br>
</br>“孫媳給皇瑪母請安。”齊珞并沒有瞧見董氏,但她從殿里的擺設(shè)鋪陳,可以瞧出也應(yīng)該參考了董氏的意見,起碼沒有聞到濃烈的熏香。
</br>
</br>太后眼里閃著笑意,支起身子,旁邊的嬤嬤上前將填充著棉花,水藍色的軟墊放在她身后“快起來,剛剛哀家還念叨你。”
</br>
</br>“謝皇瑪母。”齊珞繼續(xù)向宜妃等行禮問安,八福晉等都起身同齊珞見禮,一時間慈寧宮沒有了剛剛的熱鬧,只聞?wù)埌仓暋}R珞雖然心中有些不耐,但這就是皇家的規(guī)矩,哪個都得遵守。
</br>
</br>ps我可以當(dāng)?shù)蒙鲜请娔X殺手了,已經(jīng)弄壞兩個了,汗。</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