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8章 各地郡守
臘月二十,秦王宮。
巍峨雄偉的殿宇,腰桿筆直的禁軍。
百層臺階下,一眾官員和將領(lǐng),皆身穿官服,正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攀談著。
“張大人,多日不見,風(fēng)采依舊啊……”
“啊,王大人別來無恙啊……”
“聽說永安商業(yè)發(fā)達,糧產(chǎn)豐盛,李兄政績斐然,今年有望高升啊……”
“哎?哪里哪里,都是為大王效力,為我大秦效力嘛……”
就在眾官員互相恭維客套的時候,一名宦官也站到臺階之上的殿門前,高聲宣道:
“大王令,百官入朝~~~~”
聽到這聲吟唱,所有人都不約而同的停止了交談,接著連忙整理了一下官服,紛紛邁步走上臺階。
不多時,百官入殿。
蕭遠也身穿黑紅相間的王服,頭戴王冕,額前九串玉珠,腰掛秦王劍,邁步走上了王座。
眾臣齊齊跪地,異口同聲:“臣等參見大王,我王萬年——”
“眾卿平身。”蕭遠微揮袖袍,于王位落座。
“謝大王——”人們再次齊呼,起身之后,亦分列兩邊,躬身而站。
盡管朝議大殿已經(jīng)足夠恢宏了,可這一次年終大朝,官員實在太多了,不僅站滿了數(shù)列,一些級別較低的,甚至都快離近殿門了。
掃視一周后,蕭遠開口說道:“眾卿都是國之棟梁,此次大朝,亦為各地方軍政要員回都述職,不過在此之前,本王要先說一件事。”
“什么是官?”
“對此,百姓有百姓的看法,眾卿有眾卿的看法,本王亦有本王的看法。”
“有些人認為,為官之道,講究一個左右逢源,迂回求進。”
“有些人認為,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有些人恪守中庸之道。”
“這些為官論,眾卿沒少研究吧?乍一聽,合情合理。”
蕭遠說著,再次看了眼眾臣,含笑道:
“可在本王看來,這些都不重要。”
“一個官員,如果認為自己不犯錯,就是個好官,那本王告訴眾卿,庸才懶政,實比貪官更加可恨!”
“只有心系民眾,為社稷著想,才是我秦國官員。”
他話音一落,眾臣已是異口同聲道:“臣等謹(jǐn)遵大王教誨——”
“好了。”蕭遠抬了抬手,又道:“還有一事,秦州城河,眾卿在入都之時,都看到了吧?”
“我們的郡縣,有不少城池,都是有清河的,回去之后,都看看吧,看看城內(nèi)的清河,是否還在造福百姓。”
“秦國從荒涼貧瘠之地,發(fā)展至今,逐步強大,但無論國家是否富強,民生,仍為我國政之首要。”
這話說完之后,永安郡守李明貴也馬上站了出來,彎腰拱手道:“大王句句金言,微臣回去之后,定當(dāng)走訪察看,更進一步的了解郡內(nèi)民生狀況。”
“恩,這話說的好。”蕭遠指了指他道:“我們的官員,就該像李大人一樣,多去民間看看,多去那些鄉(xiāng)縣村落瞧瞧,不要以為自己是郡守,多大的官。之前,就有一些蜀中縣令,一肚子怨言,不肯體察民情,走點山路,生怕臟了自己的腳!你問他所治縣內(nèi),人口多少,他都答不上來,諸如此類,如何為官!朝廷又如何放心將地方交給他們!”
“大王所言極是啊,像這樣的縣令,心中毫無民生,只想著自己圖樂,對此,我們就該革職查辦!”李明貴連忙附和。
“當(dāng)然,秦國也不需要這樣的官員。”
蕭遠說著,亦再轉(zhuǎn)話題道:“還有,根據(jù)戶部張大人的上奏,闡述了全國人口戶籍問題,一直沒有得到真正的落實,關(guān)于這一點,你們各地郡守,應(yīng)該都對轄內(nèi)子民有個大概吧?”
聽到這話,梓潼郡守馬上站了出來:“回大王,梓潼下轄七縣之地,加上郡城人口,原有子民一百余萬,不過近年,人口應(yīng)該有所增多,且許多較為偏僻的村落,都沒有得到登記。”
“恩。”蕭遠點了點頭,道:“這就是戶部所提的問題,梓潼如此,想必其他郡縣也都差不多,因而,要做到人口的普查,家家戶戶皆要登記在冊,保證戶籍的完善。這一點,還需你們各地郡守回去之后,親自督辦。”
“臣等遵命——”眾臣再次齊聲。
“好了,現(xiàn)在說說各郡的治理情況吧。”
提到這個,北嶺郡守連忙站了出來,似乎生怕被別人搶先似得:“稟大王,經(jīng)過這兩年的發(fā)展,北嶺不僅人口增多,在糧產(chǎn)方面,每一年,較之過往,都有所提高,今年更是提高了整整兩成,且商旅來往頻繁,府庫稅收穩(wěn)定,欣欣向榮。”
他這明顯是在表政績。
要知道,這一次的大朝,對各地郡守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政績再加上表現(xiàn)好的話,是極有可能獲得升遷的。
而北嶺郡守話音一落,就另有人跟著站了出來,同樣開始匯報自己的政績。
現(xiàn)場的官員,開始一個接一個的出列。
不多時,宜陽郡守章公佑站了出來,拱手施禮后,先是向蕭遠匯報了宜陽一系列情況,接著卻是話鋒一轉(zhuǎn),正色說道:“在述職之余,臣,還要向大王參宜陽學(xué)士一本。”
宜陽學(xué)士,乃學(xué)府主官,簡單點說,就是地方教育局長。
蕭遠聞言,多少有些意外,不由挑眉問道:“哦?是何緣由?”
章公佑道:“宜陽學(xué)士馮紀(jì),身為學(xué)府主事,他的個人道德,關(guān)乎整個學(xué)府,可其人,卻不盡孝道,不僅未曾贍養(yǎng),更是留年邁老母于破落草屋,以致凍餓而死。”
“什么!?”蕭遠眉頭大皺。
章公佑繼續(xù)道:“大王創(chuàng)辦各地學(xué)府,以供士子讀書,朝廷在這方面,以百姓識字之初,更是首推孝經(jīng),可馮紀(jì),學(xué)府長官啊,府內(nèi)盡皆學(xué)子,孝經(jīng)在這里,可笑不可笑!”
“此事當(dāng)真!?”
“臣,句句實言,大王若有疑慮,大可著人查察。”章公佑正色回到。
“豈有此理!”蕭遠怒火中燒:“傳令都衛(wèi)營,將馮紀(jì)給我押回都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