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秦軍接應(yīng)
    第二天,秦軍眾將齊聚,開始議兵。
    大帳內(nèi),蕭遠位于沙盤前,直接提出了宣王北線突圍的事情。
    他說道:“此役,我們必須接應(yīng)宣軍,否則岳征戰(zhàn)略目的達到,盟軍大勢將去。”
    聽他這么說,眾將皆對視了一眼,連嘯道:“宣軍即便突圍,宣王不選擇后方,也不選擇向我軍這邊,而偏偏選了北線炎軍主力所在,大王,是不是謝紅菱消息有誤。”
    “當然不是。”蕭遠接到:“謝紅菱千軍萬馬之中,九死一生,好不容易殺出一條血路,怎么可能帶錯消息,這只能說明,宣王另有打算。”
    “大王的意思是”連嘯凝聲問了一句。
    蘇毅則是眉頭微皺,試探性道:“若是如此,那宣王的目的,應(yīng)該是想先和我軍連成一線。”
    蕭遠點了點頭:“蘇毅分析的沒錯,如果是這樣的話,宣王應(yīng)該是想先退炎軍主力,再配合我軍,對身后的李破一部,進行反包圍。”
    蘇毅想了想道:“如此部署,倒確實可行啊。”
    “這個女王,困境之下,還在謀算反擊,不可小覷啊。”
    蕭遠微微感嘆了一聲,繼而環(huán)視眾將:
    “聽令,八月初九,辰時一到,我軍即由丘陵平原,向炎軍主力進擊!”
    “以步軍正面壓進,策應(yīng)宣軍北線。”
    “連嘯領(lǐng)騎兵,由右翼進行迂回。”
    “各部將領(lǐng),速速下去整軍備戰(zhàn)!”
    “此役,事關(guān)重大,告訴下面的將士們,務(wù)必撕開炎軍防線!”
    “諾!”他話一說完,眾將齊齊抱拳。
    另一邊,炎軍主力所在。
    此時,岳征正在這里,同樣也在與眾將議兵。
    有人說道:“根據(jù)情報傳回,宣軍以一萬精銳,不惜一切代價,從關(guān)山方向,拼死送出了謝紅菱。”
    “如何得知是謝紅菱?”
    “那女將軍有上將之勇,宣軍之中,除了謝紅菱,無第二人。”
    “恩。”岳征點了點頭,道:“宣王既然以如此代價,不惜上將生命之危,看來,她是想和秦軍有所聯(lián)系,繼而突圍啊。”
    副將表示贊同道:“只是現(xiàn)在,我方根本不知道宣王選擇的突圍方向,也不知道他們何時突圍。”
    聽到這話,岳征看了眾將一眼,突然說道:“諸位覺得,宣王會選擇這里嗎?”
    說著,他還指了指腳下。
    見狀,一眾偏將不由對視了一眼,由副將說道:“岳帥,北線乃我軍主力所在,宣王如果選擇這里,那,那實在沒有道理啊。”
    他說的沒錯,正常邏輯下,有了策應(yīng),肯定是選擇最輕松的地方突圍。
    而且這邊,除各處要道設(shè)伏的兵力之外,炎軍主力,可是足有二十多萬眾,宣王一個不好,是會被大軍包夾的。
    見岳征不說話,副將又道:“岳帥,以末將之見,宣王突圍之地,極有可能是李破將軍和秦軍方位,要不,我們調(diào)集部分兵力過去,以防萬一。”
    “不不不。”岳征搖了搖手,道:“這是個很難猜測的問題,與其胡想,不如做好防守工作吧,主力這邊,最好不要妄動,傳令各處,小心應(yīng)對吧。”
    “這是!”
    岳征這邊,無法確定宣軍從哪里打,有所顧慮,不敢輕易調(diào)動兵力,可無論他的主力動不動,宣王決斷已下,是根本不可能改變的。
    八月初九,卯時。
    再過一個時辰,就是約定時間了。
    此時宣軍眾將早已準備完畢,大軍集結(jié),都在等著宣王的最后命令。
    議事之處,人們分左右而列,宣王一身錦衣,玉簪束發(fā),站在正上方的帥案前。
    到了這個時候,毫無疑問,有一些將領(lǐng)心中自然開始打鼓了。
    因為消息的閉塞,前番一萬精銳沒有回來一個,謝紅菱更是杳無音訊。
    “這不知紅菱將軍是否成功啊”
    “是啊,炎軍重兵圍堵,關(guān)山不是那么好突圍的,一萬將士,盡皆戰(zhàn)死啊”
    “就算紅菱將軍見到了秦王,也不知道秦王是否愿意啊”
    人們小聲議論,與左右竊竊私語。
    宣王見狀,并沒有被擾亂任何思緒,而是直接正聲說道:
    “無論紅菱將軍是否成功!無論秦王是否答應(yīng),三日之約已到,今日,宣軍全體將士,皆由北線突圍!”
    她是君王,一開口,眾將自然止聲,同時紛紛抱拳:“諾!”
    “出發(fā)!”宣王當即下令。
    此次五國會盟,皆出兵二十萬,宣軍因前番戰(zhàn)事,和兩次突圍,現(xiàn)在的總計兵力,大約在十七萬左右。
    隨著宣王一聲令下,十七萬大軍,上下齊動,直接撲向了北線。
    辰時一到,大戰(zhàn)也立即爆發(fā)。
    與此同時,秦軍那邊,蕭遠亦下達了進攻的命令。
    這是一場極大的突圍戰(zhàn),并不只是轄制于小小一地,而是整個戰(zhàn)線,綿延很長。
    丘陵平原,正面戰(zhàn)場。
    宣王正手持王劍,于戰(zhàn)車之上,親自指揮作戰(zhàn)。
    在她的喝令下,宣軍步卒,開始甩開步子,發(fā)動了大規(guī)模的沖鋒。
    對面,數(shù)不清的炎軍鋪天蓋地,早已設(shè)好防線。
    面對宣軍的沖鋒,前排弓弩手很快撘弓上箭,等到一定距離后,也立即松開了手指。
    萬箭齊發(fā),傾瀉而來。
    宣軍重盾手開始齊齊舉盾,大片箭雨,釘在了重盾上,叮叮當當?shù)穆曇粢恢睕]有停過。
    亦有宣軍士卒不時被流矢射中,慘嚎倒地。
    同時他們的弓弩手,在前沖過程中,一樣彎弓搭箭,斜指上空,展開回射。
    雙方箭雨,來回穿梭。
    岳征同樣位于帥車,戰(zhàn)劍朝前一指。
    “戰(zhàn)車出陣!”
    隨著他的命令,弓弩手立退,步軍從左右分開,一輛輛的戰(zhàn)車,由三兩匹戰(zhàn)馬拉著,身后拖著巨大的狼牙棒等東西,奔馳而出。
    戰(zhàn)車上的炎軍士卒,更是接連抖動韁繩,狠狠抽著馬鞭。
    戰(zhàn)馬吃痛,玩命奔馳,平原上塵土飛揚。
    雙方很快接觸,宣軍訓練有素,前排立即組成了傾斜的盾陣,戰(zhàn)車馳來,車輪斜著從盾牌滾過,轟隆砸地,滾出好遠,多樣的,也帶翻了大片宣軍士卒。
    人仰馬翻之中,入耳盡是慘嚎聲。
    戰(zhàn)爭,無疑是慘烈的。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