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4章 拍馬屁的最高境界
撤銷禁酒令? 戶部尚書皺眉深思。 “莫非是想效仿采礦證,也來個釀酒證?” 非法私礦開采風靡,其中有不少歷史原因。結果就是私鑄錢幣泛濫,朝廷損失大筆稅收。 為了打擊私鑄錢幣,當初顧玖給少府出主意,所有私礦全部納入朝廷管轄,統(tǒng)一辦理采礦證,非法私礦變身合法私礦。 若是拒不辦理采礦證的私礦,將被認定為非法私礦,官府和地方守備可以依法封礦,罰款,補辦采礦證。 罰款,地方官府留存五成,少府收取五成。 若是拒不繳納罰款,私礦將被沒收,變?yōu)樯俑a業(yè)。 一套連環(huán)拳打下來,民間非法私礦開采越來越少,天下礦業(yè),至少八成都在官府有備案。 有了備案就有了稅收。 礦業(yè)稅收,也是一筆不小的錢。 “撤銷禁酒令,效仿采礦證,辦理釀酒證,是個辦法。” “大人果真要撤銷禁酒令?如今北邊正在打仗,糧食緊張,禁酒令雖然名存實亡,好歹也是朝廷律法,必要的時候可以限制民間釀酒,節(jié)省糧食。撤銷禁酒令,就無法限制民間釀酒。” “錯了!撤銷禁酒令,頒發(fā)釀酒證,才能真正遏制民間私自釀酒風氣,節(jié)省糧食。還能增加朝廷稅收。猶如采礦證。” “難道自家釀點酒水來喝,也要辦證嗎?”下屬發(fā)出疑問。 “自家釀點酒水來喝,當然不用辦證。但是,拿到市場上售賣,就必須辦證。比如京城各大釀酒作坊,錢沒少賺,繳稅卻極少。這分明是在鉆朝廷的空子。” “不少酒肆賣的酒,通常都是自己釀造。下屬還是認為,撤銷禁酒令,頒發(fā)釀酒證一事,需要商榷。” 戶部尚書點點頭,“是有許多細節(jié)問題需要考慮清楚。” 想了想,戶部尚書提筆寫下一份條陳,裝在信封里。 “交給詔夫人。請她務必答復老夫。” 下屬接過信封,問道:“大人何不親自去見詔夫人?” 戶部尚書搖頭,“老夫政務繁忙,就不去打擾詔夫人。” 分明就是借口。 怕是去見詔夫人,會被追問去年的欠款還有今年的預算吧。 同詔夫人討價還價,戶部尚書是怕了。 下屬領命而去,再次上大皇子府見詔夫人。 顧玖看完了戶部尚書寫的條陳,笑了笑,提筆在條陳下方寫下一個數(shù)字,然后交給戶部官員。 “請轉告尚書大人,本夫人恭賀佳音。” …… 同戶部達成了協(xié)議,顧玖派人將今年的預算交到少府,請少府出錢出糧。 少府家令黃駙馬一推二做五,讓黃去病處理。他只要簽章就行。 黃去病蹙眉,“這么大的數(shù)量,最好請示陛下。否則,事后陛下追問起來,恐怕不好交代。” 黃駙馬當慣了甩手掌柜,“你替為父寫一本奏章送到宮里。” “兒子遵命。” 少府的奏章,不用走政事堂,可以直接遞到興慶宮。 常恩將少府的奏章放在中間位置,既不刻意,也不存在故意打壓的跡象。 能不能被陛下看見,全憑運氣。 每天奏章那么多,不是每一本都會被陛下親自批閱。 文德帝忙到中午,終于翻到了少府的奏章。 看完奏章上的內容,眉頭一皺,“戶部沒錢了?” 這才剛開年,戶部就沒錢。接下來一年時間怎么應付?別過幾個月,京官又嚷嚷著戶部拖欠大家的俸祿。 “啟稟陛下,北邊打仗,開支甚大。” 文德帝冷哼一聲,“這些年,朕左右騰挪,增加了那么多稅源,戶部竟然還是沒錢沒糧。” 常恩小心翼翼地說道:“戶部雖說沒錢沒糧,但是打仗期間,百姓賦稅沒有增加一文錢,徭役也沒增加,這就是德政啊!千年以下,打仗期間,不增加百姓負擔,陛下乃是千古第一人,千古明君啊!” 文德帝龍心大悅。 他一臉笑容,“說的不錯。北邊打仗,傾國之戰(zhàn),朕沒有加一文錢賦稅,沒有增加百姓徭役負擔,戰(zhàn)區(qū)以外的百姓依舊能安居樂業(yè),此乃千古德政。” “該叫世人知道陛下的德政,傳頌后世。” 常恩的馬屁拍的剛剛好。 文德帝放聲大笑,“哈哈哈……召陸愛卿覲見。陸愛卿文采風流,此事非他莫屬。” 忙得腳不沾地的中書令陸大人,突然多了一個任務,召集人員,寫文章歌功頌德。要將文德帝打造成千古一帝。 當然,文德帝不可能厚臉皮,夸自己千古一帝。 文德帝十分含蓄的提點了幾句。 主要是常恩馬屁精,說得最多。 陸大人領會了精髓。 說起來,戶部很窮,但是始終堅持不增加百姓負擔,不加稅,不加徭役攤派,千年以下少有,的確值得歌頌。 文德帝要打造千古一帝的個人形象,陸大人想勸,話到嘴邊又咽了下去。 有眼睛都看得出來,文德帝正在興頭上,而且十分熱衷。 勸不住的。 就算一時勸住了,文德帝還會搞出別的幺蛾子。 為了確保全天下的人,都知道朝廷和陛下的德政,常恩私下里甚至要求報業(yè)司下令京城各大報刊,統(tǒng)一宣傳口徑。 重點寫一寫戰(zhàn)爭和百姓賦稅的關系,對比本朝,凸顯本朝優(yōu)點,陛下德政。為打造千古一帝,打下堅實的群眾基礎。 《大周生活秀》接到報業(yè)司的通知,一臉懵逼,二臉傻眼。 三順有點不知所措。 頭一次接到這種政治任務,到底要怎么操作,沒經驗啊。 三順找到崔七,請崔七拿主意。 崔七當了一回甩手掌柜,找上顧玖。 顧玖聽聞此事,卻笑了起來。 “不錯,不錯,學得很快嗎。短短幾年,朝廷和宮里也知道統(tǒng)一輿論口徑的重要性,終于體現(xiàn)了報業(yè)司的作用。” 當年《大周生活秀》大戰(zhàn)《國子監(jiān)報》,請蔡鐘山,許成業(yè)扒皮國子監(jiān)黑歷史,恰好趕上科舉年,引發(fā)各大書院口水官司,學子地域之爭,整個京城鬧得沸沸揚揚,吵了好幾個月。 朝廷見風頭不對,禮部出面干涉。并且順勢成立了報業(yè)司。 然而報業(yè)司不歸禮部管。 當初文德帝不知怎么想的,成立報業(yè)司,歸內侍省管。 也就是說,報業(yè)司的老大,是內侍省的太監(jiān)。 太監(jiān)監(jiān)管報刊輿論,直接激起文官集體仇視太監(jiān)。 內侍省針鋒相對,毫不退讓。 文德帝顯然也是站在內侍省。 比起禮部,文德帝更信任內侍省。 太監(jiān)等于是皇帝的家奴,皇帝可以放心使喚。 報刊掌握在一群憤青筆桿子手里面,監(jiān)管一事萬萬不能再讓筆桿子掌握。 這就是文德帝的態(tài)度。 內侍省不懂文章,但是懂忠君體國。有這一點,足夠了。 常恩身為內侍監(jiān)監(jiān)正,內侍省老大,一聲令下,報業(yè)司自然是不打折扣的執(zhí)行。 崔七很好奇,問顧玖,“夫人認為這是好事?” 顧玖說道:“我始終堅持,報業(yè)出版,需要監(jiān)管。當然不是搞文字獄,而是要做到正面積極的引導。雖說報業(yè)司的要求,有拍馬屁,樹立個人形象的嫌疑,但是對比一下歷朝歷代戰(zhàn)爭和賦稅之間的關系,還是很有正面意義。 戶部的功績,不應該被抹殺,理應讓世人知道,這些年戶部都做了什么事,立下了多大的功勞。換做以往,如此大規(guī)模的戰(zhàn)爭,賦稅增加一倍都是少的,兩倍三倍也是有可能的。 一場戰(zhàn)爭打下來,后方百姓民不聊生,生不如死,那樣的人間慘事,不應該被遺忘,應該被銘記。這些年,天災人禍不少,賦稅沒增加,百姓還能安居樂業(yè),的確值得稱頌。” “夫人的意思是,按照報業(yè)司的要求,《大周生活秀》也要寫歌功頌德的文章?”崔七有些不滿。 顧玖輕聲一笑,“我的意思是,生活秀要報道事實。戶部沒有增加賦稅和徭役,這是不是事實?” 見崔七還有疑慮,顧玖提起一件還沒公開的事情,“前方最新消息,北榮饒過駐關關隘,扣霞關。霞關發(fā)生戰(zhàn)事,霞關駐軍堅守十日,付出近一萬人的傷亡代價,最終打退了北榮軍隊。迫使北榮改變進軍計劃。 這一切是怎么做到的?我告訴你,霞關在沒有后援的情況下能堅十***退北榮軍隊,靠的是上下一心,靠的是足夠的后勤補充給了霞關駐軍信心。 倉庫里沒有足夠的糧食衣物藥材和軍械,霞光駐軍用不了五天,信心就將崩潰。信心一旦崩潰,城門失守,北榮騎兵長驅而下,如入無人之境。霞關后面的幾個城池,都將被北榮屠城劫掠。 霞關充足的后勤補充,靠的就是戶部多年的努力和積攢,才免了一場人間禍事。戶部雖說時常鬧饑荒,但這場戰(zhàn)爭,戶部居功至偉。我們不能抹殺戶部和朝廷的功勞。” “霞關打退了北榮,京城怎么一點消息都沒有?”崔七詫異。 顧玖輕聲說道:“信使還在路上,再過兩三天,消息就能傳到京城。” “但是夫人卻提前得知了霞關的軍情。” “本夫人自有消息渠道。”</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