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章 一套接一套
慈寧宮這邊散了,裴皇后還不忘將顧玖叫到未央宮敲打。 “陛下讓御哥兒進宮啟蒙,這是看重。回去后好好和劉詔說清楚,早點給御哥兒做好準備。” 顧玖斗膽問道:“母后是否清楚,父皇為何會突然決定讓皇孫進宮啟蒙?” 裴皇后板著臉,“不得擅自揣測圣心。陛下叫你如何做,你只需聽話照做就行。” 顧玖皺眉,完全不贊同裴皇后的話。 “母后心中就沒疑問嗎?” “放肆!” 顧玖并不怕裴皇后,她繼續(xù)說道:“兒媳心頭有許多疑問,卻得不到解答。陛下突然做出這個決定,莫非是誰在陛下耳邊進了讒言?” 裴皇后低頭深思,“或許真的有人進了讒言。” 看來裴皇后已經(jīng)有了答案。 “誰?” “自然是孫家那個老不死的。” 孫家家主? 這事怎么和孫家扯上了關(guān)系? 裴皇后嘲諷一笑,“孫家人也動了凡心。” 這么一說,顧玖就明白過來。 孫家最引以為傲的榮耀,書寫歷代帝王傳位詔書,結(jié)果在這一代被李侍中搶了去。 過去因為孫家有書寫歷代帝王傳位詔書的榮耀,歷代帝王都對孫家很優(yōu)容。各種大風大浪,那么多世家敗落,孫家卻始終屹立不倒。 而今,孫家失去了最大的榮耀,怎么辦? 只能另尋榮耀所在。 做個太傅,太師如何? 不分嫡庶,教導所有的皇子皇孫。 未來不管那個皇子皇孫登基,和孫家人都有師徒情分。 這份榮耀,足以讓孫家繼續(xù)屹立不倒,再享百年富貴。 明白了孫家人所求,也就不難理解孫家為何會上書文德帝,要在宮里開小學堂,教導皇子皇孫,宗室子弟。 以孫家一家子的學識,足以擔任這份重擔。 顧玖了然一笑,“孫家家主學問一流,他當先生,倒還好。” 忽略孫家所求,這件事也有益處。 裴皇后說道:“御哥兒到宮里讀書,安全方面你不用擔心。有本宮盯著,陛下那邊也會派人看著,除非吃了雄心豹子膽,否則無人敢將手伸入學堂。” “兒媳倒是不擔心孩子的安全。兒媳是擔心孩子小,在學堂被其他人欺負。” 顧玖半點不加掩飾自己對其他孩子不信任。 小孩子沒有善惡之分,小孩子做起惡來,有時候比成年人更令人恐懼黑暗。 顧玖就是擔心御哥兒年齡小,在學堂受到霸凌,影響性格塑造。 裴皇后說道:“所以要給御哥兒準備兩個伴讀。你要是不放心其他人,就從顧家挑選伴讀。若是顧家沒合適的,可以考慮從裴家挑選伴讀。” 裴皇后一副真心替御哥兒著想的模樣,不管有沒有私心,辦法的確是個好辦法,顧玖承她的情 “伴讀的人選,兒媳會慎重考慮。多謝母后。” …… 閑人居,已然成為京城富貴名流的首選去處。 暗地里有種說法,閑人居經(jīng)詔夫人點化,此處就有了別處沒有的氣運。 顧玖本人否認,她都不知道自己有點化風水的本事。 這話到底是從何處傳出來的,如今已經(jīng)不可考。 但是京城很多人都相信這話是真的。 一開始,去閑人居消費的大部分都是商行老板,家貲萬貫,不差錢。 后來竟然也有讀書人,甚至當官的出現(xiàn)在閑人居。 尤其是一個久候?qū)嵢倍坏玫拈e散進士,去了一回閑人居,一個月后吏部就給他派了實缺。 消息一出,眾人震驚。更是坐實了閑人居有非同一般氣運的說法。 普通人去了,都能沾染一絲氣運。 更別提本身氣運就強的人,去了閑人居,絕對能錦上添花。 這一日,李府管家親自駕著馬車,將自家老爺李侍中李大人送到閑人居大門口。 李侍中從馬車上下來,長相端正,穿著制服的伙計就應了上來,“李大人快請進,您定的小院已經(jīng)備好。” 李侍中打著扇子,走進閑人居大門。 一處喝茶聊天清談的地方,經(jīng)顧玖的手一點撥,檔次明顯就高了。 瞧瞧門口停著的馬車,喝個茶,都有這么多人。 莫非顧玖果真有點石成金的本事? 李侍中抱著一絲好奇走進閑人居。 他好奇,旁人對他更好奇。 “李侍中都來閑人居喝茶,此處果真有氣運。” 綠植隔開的半私密客座里面,有客人竊竊私語。 李侍中看不清他們,他們透過綠植縫隙,卻看得清清楚楚。 “難不成李侍中在朝中不順,需要到此處去去晦氣?” “那可說不準。” “新年題詞,孫家那老不死的,得了陛下賞賜。李侍中卻無賞賜。” “難道李侍中江郎才盡,文采江河日下了嗎?新春題詞,竟然沒得賞賜。” “具體怎么回事,你們倒是說清楚啊。李侍中新春題詞題的什么,快說。” 李侍中并沒有聽到其他人的竊竊私語,即便聽見,也不會在意。 今兒過來,是為了見一個人。 那人為何家要將見面地點定在閑人居,李侍中略微猜到了一些。 跟隨伙計,穿過前院,中庭,到了后院。 后院幽靜,平時少有人來。 今日,李侍中是后院唯一的客人。 在茶室中靜坐,隨手拿起一本放在案幾上的書本看了起來。才看了幾頁,房門從外面推開,他等的人到了。 “殿下來遲了!” 劉詔淡漠一笑,“是李大人來早了。” 二人面對面,席地而坐。 屋里燒著地暖,不僅不冷,甚至還覺著熱。 紅泥小爐,水已開。 沖泡茶水,刮茶沫,倒茶,點茶…… 一套茶藝下來,行云流水,極為雅致。 李侍中見了,哈哈大笑起來,“本官可能是第一個有幸喝到大殿下親手沖泡的茶水。” 劉詔一雙眸子,平靜無波。說出的話,猶如含了砒霜。 “李大人不怕本殿下在茶水中下毒?” 笑容僵在臉上,幾秒鐘后,李侍中臉上肌肉微微顫動,神情錯愕地看著劉詔,“大殿下叫本官過來,就是為了在茶水中下毒嗎?” 劉詔笑了起來,“李大人請喝茶。” 手往前一推,茶杯落在李侍中面前。 茶香悠遠。 李侍中盯著放在面前的茶杯,有些心累。 “這茶本官還能喝嗎?” 劉詔意有所指地說道:“端看李大人是否信任本殿下。” 李侍中捏著下頜骨,“本官實在是信不過大殿下。” 劉詔沉默地端起自己的那杯茶,一口飲下。 李侍中見劉詔不肯多說一句話,斟酌了一下,學著對方的樣子,端起茶杯輕輕吹口氣,然后一飲而盡。 “好茶!” 劉詔似笑非笑地看著他,“李大人不怕本殿下下毒?” “你我二人乃是合作關(guān)系,暫無利益沖突。殿下沒有理由下毒害我。” 劉詔卻一擊絕殺,“誰說我沒理由殺你。看你不順眼,不是理由嗎?” 李侍中張口結(jié)舌,滿臉錯愕。 他指著劉詔,“你看本官不順眼,本官看你還不順眼。別忘了,本官幫了你多少忙。” “我也沒少給你好處。南城門外那些投資,京城到洛州的水泥路,年前分紅,李大人沒少分錢吧。” 李侍中齜牙,“一碼歸一碼。你拖我的事情已經(jīng)辦妥了,不出意外,過了正月,諸位皇孫,還有部分宗室子弟就要進宮讀書。” 劉詔滿意地點點頭,“孫家可有懷疑你?” 李侍中嗤笑道:“送上門的機會,孫家即便懷疑,也舍不得放棄。孫家人想做太傅,本官就成全他們。” 劉詔問道:“你沒問孫家要好處?” 李侍中笑了起來,“要了三個名額。兩個御史臺,一個大理寺,等過了正月就開始操作這件事。” 劉詔點點頭,直接要求道:“大理寺的位置留給本殿下,本殿下要安置一個人。” 李侍中挑眉,“給誰?” 劉詔淡漠一笑,“正月過后,你自會知道。” 李侍中有些不服氣,只是劉詔開了口,大理寺的位置他就只能讓出來。 他咬咬牙,“據(jù)本官所知,殿下的孩子才三歲大小。這么小送入皇宮讀書,不擔心嗎?” 劉詔一本正經(jīng)地說道:“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這話不盡不實。 李侍中又問道:“殿下為何非要送孩子進宮讀書?完全可以在王府單獨開一個學堂,相信很多大儒都樂意上門教導皇孫。” 劉詔微微搖頭,一邊斟茶,一邊說道:“李大人可知,仁宣太子過世后,有一段時間,先帝曾想過要立趙王為儲君。” “這不可能!” 李侍中臉色都變了,“先帝絕不可能立趙王為儲君。” “現(xiàn)在看來的確不可能。可是數(shù)年前,李大人敢確定,那個時候先帝真的沒動過立趙王為儲君的心思嗎?” 劉詔像是一條毒蛇,他已經(jīng)盯上了李侍中。</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