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第17章
今年雨水足,京里淅淅瀝瀝下了半個月的雨,后院的湖水已經(jīng)漲齊了石岸。
江南地區(qū)已經(jīng)有快兩個月沒見過太陽了,梅雨連上了夏季暴雨,見不到陽光,雨水泡爛了莊稼的根系,江南今年一夏的收成泡了湯,兩浙兩湖官員的折子一封接一封,要救濟,要撥款,要免稅。
整個六月,賀樓日日都去翰林院值守,面帶憂色,眉頭緊鎖,再沒有了那副悠閑讀書人模樣,整個翰林院都在寫祭文禱告上天,祈求暴雨止歇,蒼天放晴。
皇帝焦頭爛額,繼位三年頭一次遇到災(zāi)情,一個月里親自祭祀了八回,可惜還是沒能阻止災(zāi)難降臨。
七月初一,江南水患的消息遞到京里,長江潰堤,兩浙兩湖已成汪洋澤國,賀尚書從休沐中被召入宮,兩日未歸。
豎日
宮里遞來消息,召賀樓入宮。
皇帝懷疑兩浙兩湖貪污了年年撥去加固堤壩的錢款,衛(wèi)承祚信不過旁人,賜賀樓金刀寶印,要他押運糧草,欽差南巡,若遇貪官酷吏或阻攔賑災(zāi)者,可便宜行事,不必上報,就地格殺。
京中半個月前就做好了最壞的準(zhǔn)備,糧草已經(jīng)停在城外,情勢危急,民生為先,賀樓二話不說,領(lǐng)命出城。
朝中有老臣不服,言賀樓年輕位卑,恐怕難當(dāng)重任,請皇帝另選欽差。
皇帝震怒,一朝天子一朝臣,在朝的多是弘德帝舊臣,提拔的新人資歷尚淺,能力還沒有經(jīng)過考驗,除了一起長大的賀樓,他誰也不敢信任,災(zāi)情險峻,這些老臣還在這里站著說話不腰疼。
衛(wèi)承祚強壓住怒氣,將說話的人打量一番,
“劉卿既然不服,那你與賀樓同去,賀樓此時估計已出了城門,你即刻出發(fā),不得耽誤。”
可憐這劉大人是個言官,年紀(jì)比賀樓的爹還大,就這么被皇帝打包扔出了城。
江南等著糧草賑災(zāi),賀樓片刻不敢耽誤,出了城點兵便走,匆忙遣了個人給家里傳話。
傳話的是個小兵,將消息遞回賀府時,賀樓人已經(jīng)出了京城,言說他來替欽差大人拿行李。
李依依手忙腳亂,行李當(dāng)然該她這個夫人收拾,可是她并不知道賀樓都要些什么衣服。
既然是去災(zāi)區(qū),那賀樓平日里常穿的白衣服不要,泥水濺一身太難看,帶幾件顏色深的,道路濕濘,鞋襪多帶幾副……不知道古代有沒有雨靴,李依依抓著蕓兒一通比劃,問她有沒有下雨趟水穿的鞋。
油靴嘛,有是有,不過都是尋常百姓穿的,官員們下雨有人給打傘,腳上都穿木屐,雨再大些就不出門了。
雨才不管老爺還是平民,平等的落在每個人頭上。管它是誰穿的,有就好,李依依連忙讓阿松出去買,多買幾雙輪換著穿,洪水污濁不比雨水,腳泡在里面恐怕會感染潰爛。
知道李依依不會做針線活,老夫人和夫人都派人送了新做的鞋和衣服過來,讓給賀樓帶去穿。賀樓一向喜歡素淡,所以她們做的衣服多是些月白淺青,不禁臟的顏色,怎么看也不適合帶過去風(fēng)里雨里的滾。
還有新鞋,賀府沒有奢侈到絲綢做鞋的地步,男人們穿的都是最普通的□□白底的皂靴,但穿著踩泥水也糟蹋了。
江南水患,長江潰堤,不知道沖垮了多少房屋農(nóng)田,難民恐怕不計其數(shù),朝中大臣自然不能袖手旁觀,到時候府里要出錢出糧救濟,現(xiàn)在能省則省。
李依依做主,讓下人們找來賀樓不穿的舊衣裳,說是舊衣裳,其實也沒穿幾回,賀府好歹是正二品尚書府,有鋪子有田莊,衣服短不了這唯一的兒子的。
京里樣式流行的又快,一件衣裳穿上身的日子,加起來攏共不到二十天,新衣服變舊衣服的時候還是嶄新的。鞋更是,一個月兩雙,還有夫人再給做一雙,一年幾十雙根本穿不過來,帶去這些舊衣服舊鞋,穿臟就扔也不心疼。
衣服鞋襪準(zhǔn)備齊了,還有藥材,雨還沒停,要帶些治療傷寒的藥,大災(zāi)過后必有大疫,瘧疾更要防范,古代常說的瘟疫其實就是傳染病,那多帶些艾草。
賀府的下人都遣出去到各個藥店里采買,李依依趁著這個功夫給賀樓寫信,才練了兩個月,李依依的毛筆字還寫不好,一急手就更抖,她索性拿毛筆當(dāng)鋼筆用,要什么字體,能看清楚就行。
現(xiàn)代應(yīng)對洪水災(zāi)害的措施李依依記得不多,循著記憶拼命回想,她是北方人,從小到大見洪水都是在電視上,哪里決堤,人民子弟兵很快到場,堵沙袋、筑堤壩,政府組織救援,發(fā)放物資,過不了幾天就有好消息傳來。
這還是頭一次感覺水患距離自己這么近,身邊的人竟然上了前線。
李依依一邊想一邊寫,
要安撫災(zāi)民,要先保住各地的醫(yī)生,萬一有疫病沒有大夫怎么行,光有醫(yī)生不夠,還要醫(yī)書,賀樓書房里書籍挺全,李依依記得好像見過幾本講醫(yī)術(shù)的書,賀樓看不懂,給當(dāng)?shù)氐尼t(yī)生看也是好的,翻出來和衣服一塊兒用油布裹了,也裝進(jìn)包袱里。
來來回回折騰了將近一個時辰,賀樓的兩個包袱放在馬背上就可以帶走,買的藥材卻滿滿當(dāng)當(dāng)裝了一輛馬車。
賀樓此行不僅是賑災(zāi),還要查貪,阿松年紀(jì)小,又不會武功,隨行的換成了賀府家養(yǎng)的心腹,三十多歲沉默寡言的幾個漢子,身材魁梧,看著十分可靠,一人一騎當(dāng)先出城去追,送信的小兵帶著馬車隨后。
送走了一行人,李依依摸摸眼眶,不知道為什么有點想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