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第19章
    長江水患初起,兩浙兩湖害怕圣上降罪,生生拖延了五天,見實在是解決不了,才將消息報送京城,快馬加急遞到京城最快也要三天,在京中又耽誤了兩天,行路十天,這一耽誤就是近一個月過去了,賀樓沿路行來,腳程快的難民已經(jīng)走到了河南界。
    城里人稠路窄,行路不便,車隊繞城而行,穿過河南境,行至出城處看見一群難民,賀樓抬手叫停了車隊。
    這一小股難民不算多,且都是青壯年,雖然衣衫襤褸,但精神狀態(tài)還算好,正在城門口處和人爭執(zhí),守城的士兵阻攔著不讓他們進城。
    車隊停在原處,賀樓打馬上前,不用他說話,早有乖覺的軍士沖在前面,
    “嚷嚷什么,這是京中過來的欽差大人,還不到宵禁時間,這么多人進城,怎么你單不讓他們進去。”
    逃難的災(zāi)民哪兒見過這種陣勢,聽說是官大人,跪伏在地上大氣兒都不敢出。
    長江水患,河南是必經(jīng)之地,遠處確實是插旗運糧的車隊,坐在馬上的大人身著大紅官服,這一身的氣派不像作假。
    昨天才接到命令說欽差大人經(jīng)過,沒想到朝廷派下來賑災(zāi)的人來得這么快。
    守城的小兵倒還算鎮(zhèn)定,將□□立在地上,抱拳行禮,
    “大人容稟,不是我不讓他們進去,知縣大人下了死命令,不讓兩浙兩湖過來的災(zāi)民進城,現(xiàn)在過來的人是不多,但過幾天大批的災(zāi)民來了,城里也安置不下,反而要壞事,何況他們連文書也沒有。”
    這倒也不能說人家知縣做的錯,災(zāi)民流離,又身無分文,總要休息和吃飯,城里雖然有救濟的地方,這么多難民,哪里安置得下。
    這些人情緒又不穩(wěn)定,一個處理不好就會影響城中治安,只好閉緊城門,不放難民入城,一勞永逸。
    賀樓嘆一口氣,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本以為京中來的官大人能幫他們說些好話,放他們進城,結(jié)果等了半天,坐在馬上的官老爺卻沉默著不說話,難民們騷動著開始磕頭哀求,
    “老爺救救我們吧,大水把房子都沖跑了,我們的身份文書都在屋子里,到哪兒去找哇……”
    跪在最前面的一個中年男人甚至開始抹眼淚,
    “地里的莊稼沒了,父母妻兒也都被水沖走了,我們幾十個人一路往北跑,頭都不敢回,好不容易一路做工一路走,到了河南,卻不讓我們進城,這是要我們的命啊……”
    不知道是誰帶動,這些難民沖著賀樓磕起頭來,
    “官老爺行行好,讓我們進去吧,我們不偷不搶,就求有口飯吃,我們身強力壯,都可以做工的…”
    賀樓一時間進退兩難,守城的士兵不讓難民進城,有不讓進的道理,難民們?yōu)榱嘶蠲灿斜仨氝M城的理由。
    勸哪邊都不合適,他略一思忖,
    “這樣吧,既然有力氣,我同知縣說讓你們留下幫我做工。”
    只要能留下,做什么都好,災(zāi)民們千恩萬謝。
    賀樓朝城門后招招手,
    “知縣大人別藏了,我有事吩咐你。”
    聽見消息過來的知縣貓在城門后躲躲閃閃,顯然是不想面對和賀樓一樣的困境,被賀樓發(fā)現(xiàn)了也能裝作若無其事,從城門后面急匆匆的繞出來,
    “豫州知縣劉光華,拜見欽差大人,下官來遲了,欽差大人莫怪。”
    這豫州知縣約莫四十歲年紀,不胖不瘦,面上很有些精明,沖過來納頭便拜,賀樓下馬虛扶一把,
    “劉大人免禮,你看著把這些人安置了,不讓你養(yǎng)閑人,你找些工匠教他們搓麻繩,做些油靴,都給我運到災(zāi)區(qū)去,吃飯和住宿的錢你先墊付,回來的時候我結(jié)給你,辛苦你了。”
    劉知縣擺手,
    “哎呦大人可千萬別這么客氣,都是下官應(yīng)該做的。”
    這些人都是剛一發(fā)水就跑出來了,問他們江南現(xiàn)在的情況也說不出,賀樓不欲久留,告別劉知縣,接著向南去了,按這個速度,明天就能到災(zāi)區(q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