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打開局面
田義屯村長李萬山和老譚有一見如故的感覺,用老百姓的話說就是能尿到一個壺里去。現(xiàn)在總到關東人家吃飯,每次來老譚都過去陪著喝幾杯,倆人惺惺相惜,成了朋友。
通過李萬山有兩份婚禮定在關東人家,還有兩個喪宴也是在這里辦的。
王明把車間的會餐定在這里,吃了一次后大家感覺非常好,回去后在廠內做了宣傳,于是好幾個車間過來找老譚訂餐。老譚熱情接待,給出優(yōu)惠,在交到朋友的同時把生意也帶動起來。
在三臺子開飯店飛機廠是最大客戶,把它抓住了就不會賠錢。徐總也知道這點,只是以前一直在市里了,對三臺子不熟悉,也不認識廠里的人,所以開業(yè)后飛機廠的客源很少。
三臺子不像市里繁華,人流密集,過路客多。飯店只要把飯菜和服務做好就有人來,不用擔心客源問題。三臺子就這么地方,大部分都是飛機廠職工,每天吃飯的固定是那些人,所以人情化比較嚴重。
一個外來人在這里開飯店,剛開始都不是太好干。
赤山酒家為啥火?主要老板是三臺子坐地戶,從他爹那輩就開飯店,三臺子人不說都上他家吃過飯吧也差不多,已經(jīng)有了口碑。加上老板會來事,跟飛機廠各層領導關系杠杠的,都是忠實主道,生意有保障,所以越做越火。
三臺子大小宴會赤山酒家?guī)缀鯄艛嗔艘话搿V灰粎⒓踊槎Y,大部分都是去赤山,其次是漁港、航飛等二流酒店。
現(xiàn)在老譚要大規(guī)模操作宴會,赤山酒家一家獨大的局面將被打破。
五一期間關東人家一共接待了八個婚禮,赤山酒家十個。
通過接待八個婚禮,關東人家的宴會贏得了量大實惠、好吃公道的口碑,參加宴會的客人都說比赤山酒家好,以后辦事情就到這來。
宴會是酒店最有效最直接的宣傳途徑。
一般情況下,參加宴會的客人百分之七十是飯店周邊方圓三公里之內的,沒參加宴會之前可能不知道飯店的存在,或者知道但沒吃過,不知道好壞。通過參加宴會親身感受吃的可口,服務周到,價格合理,量大實惠,有了這樣直觀深刻的印象,下次來吃飯的幾率就會大增。
現(xiàn)在三臺子很多人都知道了關東人家的存在,最直觀的印象是一家很大的農家院,小毛驢拉磨,小笨雞現(xiàn)宰現(xiàn)殺,水庫活魚,大鍋燉菜,農村大席的肉腸、粉腸、蛋腸、鉗子、豬頭燜子等等。
裝修的非常好,有包房有散臺,還有宴會大廳。
服務員不喊先生小姐,而是親切的喊大舅二舅三舅媽,穿著蘭花花的小襖,瞅著都順眼------
關東人家在三臺子漸漸有了名氣。
這天面點老大王淑蘭找到老譚,說有個面點準備離職,得招一個新的。老譚問離職的面點是負責什么的,王淑蘭說是負責餃子的。
說到餃子,這不禁讓老譚想起濱海的青花閣來。從去年回來后就沒再聯(lián)系過,春節(jié)時還在那里干的幾個本地廚師給他來過電話,說生意不太好,管理挺亂,很多老員工都不干了。
上兩天王紅給他打電話說不在那了,準備找活干。老譚想她正是包餃子的,可以叫過來,
想到這跟王淑蘭說不用著急,這事他解決。然后出了廚房準備往大廳走,正好碰上王剛。
王剛第一階段的學習已經(jīng)完事,看上去收獲頗豐,精神頭上來了。
“譚師傅,正要找你呢。”王剛說。
“有事?”老譚問。
“這五一不忙完了嗎,大伙兒挺累的,剛才我和張經(jīng)理、周經(jīng)理、爽姐我們四個碰了一下,想給員工聚下餐,熱鬧熱鬧。”王剛興奮的說。
“好事呀,定哪天沒?”
王剛沒先說定哪天,而是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我們這樣商量的,每天不是跳舞嗎,我看了一下,有的跳得挺好,有的干脆不咋跳,就在那濫竽充數(shù),瞅著都難受。”
老譚認可的點下頭,示意他繼續(xù)往下說。
“現(xiàn)在不是三個團隊嗎,搭建完咱們也沒搞啥活動,干脆來個跳舞pk,你看咋樣?”王剛問。
“好呀,pk唄,想好咋整了嗎?”老譚問。
“三個團隊輪流跳,哪個隊跳得好哪個隊第一,給獎勵,直接加五十分,pk完了會餐。”王剛說。
老譚點頭說好,然后笑著問:“比賽就得有評委,想好誰當評委了嗎?現(xiàn)在咱們跳三個舞蹈,比賽的時候是全跳還是跳一個?”
“這些還沒定呢,省思跟你商量一下。”王剛說。
“這樣吧,忙完中午飯口,咱們幾個坐下來研究研究,整就整得像樣點,別水淌尿褲的。頭一次,整的不好下次員工就不愛參加了。”老譚說。
“是這回事,中午咱們商量商量。”
老譚現(xiàn)在儼然成了管理層的靈魂人物,不管是廚房還是前臺,有事都找他商量,往往他的決定就是最終決定。
他也早就想搞次活動了,只是這段時間一直忙活菜品,沒倒出空策劃。現(xiàn)在菜品剛剛穩(wěn)定,已經(jīng)可以吃住客人,這才喘口氣。他計劃繼續(xù)狠抓一個月,把現(xiàn)有的成果固化下來,不能出現(xiàn)反彈現(xiàn)象。
五一這幾天忙,做完宴會做散賣,營業(yè)額一直在五萬以上。二號那天賣了歷史性新高——六萬四,把大伙兒高興壞了。
賣錢額是提高了,但問題也凸顯出來。四萬之內出品能保持穩(wěn)定,超過四萬就開始走形走樣,明顯是基礎不行,打根不牢靠。
四萬只是個起步,以后要達到五萬以上,這種狀態(tài)保證不行,得跟進狠抓,用笨方法盯死了,把基礎打好。
在今天的例會上他提出“晚五秒出菜”原則。灶臺師傅、檔口負責人、直接負責出品的,必須在出菜前拿出五秒時間仔細檢查菜品,合格了再上。
“菜品一旦上桌我們就沒解釋機會,一定要把好出品的最后一關。”
“菜品不會撒謊,你認真的對待它,它就認真的對待你。這是我們賴以生存的資本,也是我們養(yǎng)家糊口的手段,晚五秒出品不是慢,是為了出精品。”
整體來看,現(xiàn)在能叫他放心的是豆腐坊和涼菜。
豆腐坊一直穩(wěn)定,水豆腐、豆腐腦十分受歡迎,每天都不夠賣。
涼菜經(jīng)過調整之后質量穩(wěn)定,有了特色。加上周宏友做事認真,責任心強,現(xiàn)在的涼菜間井井有條,規(guī)規(guī)矩矩,出品速度大幅度提升,受到客人的認可和好評。
面點的出品也穩(wěn)定,就是沒有拳頭產品。疙瘩湯改進之后雖然達到了桌桌必點的程度,但不能作為特色推出。窩窩頭和玉米面發(fā)糕還行,很受客人喜歡。
餃子和手抓餅一般,老譚一直想把這兩樣提升一下,也沒倒出時間來,王紅要是能來等于幫了他大忙——餃子問題就解決了。
需要加強的還是熱菜,熱菜出品穩(wěn)定之后可以倒出時間專攻面點。
現(xiàn)在的老譚是一點不敢松勁兒,每天很少出廚房,眼睛一直盯在菜品上,發(fā)現(xiàn)不合格的馬上攔住,堅決不許出品。以至于廚師出菜的時候都下意識的先看看他在不在,要是在的話都會仔細的檢查一下,唯恐不合格被攔下來重做——要給團隊扣分的。
老譚是敬業(yè)的,到現(xiàn)在為止兩個月時間一天沒休息過,并且每天都是最后一個離開廚房。
從事業(yè)上講,他要把關東人家做起來,證明自己的能力。在生存的角度講,他要養(yǎng)家糊口。
下午兩點,老譚辦公室。
王剛、張麗、李爽、周曉梅、胡靜、李旭、加上老譚七個人圍著辦公桌坐一圈,研究會餐和跳舞比賽的事。
老譚先說:“我建議比賽、會餐一天進行,早上比賽,晚上會餐。”
王剛說:“我也是這個意思。”
張麗提出不同意見:“能不能都放到晚上舉行,比完賽會餐,那樣熱鬧。”
“我覺著也是一起舉行好。”李爽說。
周曉梅、胡靜、李旭三人沒說話,看表情是同意張麗的意見。
老譚說:“一起舉行也行,就怕時間太長鬧到半夜去,第二天還得上班呢。”
“玩就玩?zhèn)€盡興。”張麗笑道。
最后定下在十二號晚上九點舉行,先跳舞后會餐。三個隊伍統(tǒng)一跳抓錢舞,評委是張麗、王剛、老譚、李會計、張娟。
第一名獎勵五百元活動資金,團隊加五十分,第二名和第三名沒有獎勵,給加三十分和十分。
主持人周曉梅,協(xié)助人王剛。
活動的事定完之后老譚多說了兩句,中心思想是五月份要突破一百五十萬,六月份開啟動會,對五月份的優(yōu)秀檔口和員工進行表彰,六月份的銷售任務為一百五十五萬。
“跟大伙說一下我的計劃,用三個月時間做基礎工作,修煉內功。主要是菜品,包括出品質量和上菜速度,達到每道菜都是精品,這樣才能有競爭力。”
“飯店是個整體,廚房飯菜做得再好沒前臺配合也不行。”說到這老譚笑了,對前臺的幾位領導說:“我當廚師長這些年,最不敢得罪前臺,你們一高興我們的菜就賣的好,你們一生氣我們的菜就賣不動。”
“老大,多請我們吃幾頓飯,那菜保證賣的唰唰的。”李爽開玩笑道。
“那必須的。”老譚爽快答應,接著說:“現(xiàn)在是五月份,三月份不算,四月份開始抓的菜品,這個月和下個月還繼續(xù)抓,希望你們前臺大力配合,把客人對菜品的意見及時反饋給我,好及時做出調整。”
“放心,保證及時反饋。”張麗說。
老譚沖張麗笑笑,說:“四月份賣了一百三十二萬,這個月有信心突破一百五十萬,要是突破了六月份一百五十五萬沒問題。”
“我感覺沒問題,譚師傅你領著大伙干,咱們一起使勁兒,不就一百五十萬嗎,小意思。”王剛說。
“那咱們就一起努力,突破一百五十萬老譚請客,吃大餐!”老譚道。
“耶!”
李爽夸張的打個勝利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