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復(fù)發(fā)
夜涼如水。
沒風(fēng),十一月份的氣溫已經(jīng)達(dá)到了零度以下,呼出的哈氣在面前化成一團(tuán)白霧。
這個時間街道上沒有多少人,顯得有些冷清。
老譚和雅茹、王艷麗從火鍋店出來,準(zhǔn)備送她倆回寢室。走出去沒有二十米,感到嗓子眼發(fā)熱,還有點咸,直覺加經(jīng)驗告訴他有血涌了上來,要吐。
他使勁的往下咽了一下,感到一陣眩暈,下意識的拉了一下雅茹。
雅茹停下腳步看著他,從他的表情里看出很難受的樣子,同時也從眼神里看出不想叫王艷麗知道的意思。心里一驚,張口問:“咋啦?”
老譚搖搖頭。
王艷麗也停下腳步,向老譚看來。
老譚閉著嘴,沖王艷麗笑笑,那意思沒啥事。
雅茹看出了老譚的不對勁,于是對王艷麗說:“艷麗,你先回去,我陪他走走。”
王艷麗看看倆人,似乎明白了啥事,帶有深意的笑了,說:“不打擾你倆,我回了。”
看著王艷麗從前面的拐角處消失不見,老譚再也忍不住,“哇”的一口鮮血吐出,染紅了地面。
“啊——”雅茹驚叫起來。
把血吐出去之后感覺好受許多,但血是熱的,往外吐的時候刺激了嗓子眼,緊接著又吐了兩口。
見老譚一連吐了三口血,雅茹嚇壞了,緊張的直問:“咋地啦?咋地啦?”
老譚有些艱難的往下咽了咽,拿手擦了下嘴,說:“沒啥事,支擴(kuò)犯了,老毛病。”
雅茹當(dāng)然不相信沒事,這可是吐血呀,誰沒事好好地吐血?
“還沒事?都吐血了。”雅茹有些慌亂的說:“上醫(yī)院吧。”
“不用,打兩天吊瓶就行,沒啥事,不用擔(dān)心,支擴(kuò),支氣管擴(kuò)張,毛細(xì)血管破了,往外滲的血。”老譚說。
“那還滲這多?走,趕緊上醫(yī)院。”雅茹不相信,她覺著老譚這情況嚴(yán)重,甚至想到了會不會死------
老譚裂開嘴笑了一下,把雅茹嚇一跳,剛吐完血的嘴全是紅的,血淋淋的瘆人。
“不用上醫(yī)院,啥情況你不是不知道,打幾天吊瓶就好了。幫我買瓶水,嘴里腥的乎的。”老譚說。
雅茹是關(guān)心則亂,再說女人都見不得血,何況還是張嘴往外吐,就慌起神來。聽老譚這么說便想到之前他在診所打吊瓶的事,想起老譚確實有支擴(kuò)這病,心才稍微放下些。
轉(zhuǎn)頭四下撒摸小超市,前面就有一個,緊走進(jìn)步進(jìn)去買了瓶水。
老譚把嘴涮凈,沒了血腥味,這才清爽一些。
他這個情況雅茹當(dāng)然不放心,這個時間附近的診所也都關(guān)門了,想打吊瓶只能等到明天。好在藥房開門,買了消炎和止血藥,送老譚回到公寓。
老譚支擴(kuò)復(fù)發(fā),跟這段時間忙累有直接關(guān)系,再加上還有點著急上火,就爆發(fā)了。他這病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主要是不能累著,不能著急上火,還有就是不能抽煙喝酒。
說白了把煙酒戒了能好一半,但不好戒,這兩樣都快成他的命了。
伺候老譚吃完藥,雅茹說:“老譚,都這樣了就把煙和酒戒了吧。”
“好,聽你的,戒了。”老譚應(yīng)付道。
“啥都是答應(yīng)的挺好的,到時候該喝喝該抽抽,一樣也戒不了。”雅茹知道老譚在應(yīng)付,接著說:“你剛四十,孩子才十歲,家里啥都靠你呢,你說你身體這樣,動不動吐血,多嚇人------不考慮別的,咋說也得為兒子想想,就是不行也得等他成家立業(yè)之后的------”
雅茹說著眼圈有些泛紅。
“沒事呀,我這身體杠杠的。”老譚笑著說。
“還沒事!看看你,支擴(kuò),動不動就吐血,還高血壓、高血脂,估計血糖也低不了,三高人群。你這個年齡是最危險的時候,說不定啥時候就------干脆把酒戒了,煙也別抽了!”雅茹說。
“嗯,聽你的。”老譚又來了一句。
雅茹狠狠的瞪了一眼,說:“你呀,心里啥都知道,就是不那么做。也怨我,不找你喝酒就好了------”
“跟你沒關(guān)系,不跟你也得跟別人喝,我還有不喝酒的?”老譚安慰雅茹。
“少喝點兒不行呀?我看你現(xiàn)在比年輕的時候好喝,那時候你是喝酒,但不天天的,現(xiàn)在是天天的,中午喝完晚上的,長在酒桌上了。”雅茹關(guān)心的責(zé)怪道。
“你說咋整?你也看著了,來的客人大部分熟悉,喊你喝兩杯,總不能不喝吧?都知道我能喝酒,還是經(jīng)理,場面上的事沒辦法。”老譚無奈的說。
“你就說身體不好,吃藥呢。”
老譚笑了,說:“一回兩回吃藥,還總吃?喊喝酒都是好不錯的,人家來捧場,不能不陪著喝兩杯。干飯店就這樣,挺多客戶都是喝出來的------飯菜再好吃也會可來可不來,成了朋友就不一樣了,不來會想,來了熱鬧,得叫惦記著。”
“那也得要命呀。”雅茹說。
“命是得要,只要心情好就行。”老譚說。
“我看你一天天挺累的,媳婦又不在跟前兒,有時候心疼------”雅茹說完感覺說的有些那個,馬上補充道:“一天見不著你閑著,忙完前邊忙后邊,省城呼市兩頭跑,啥都你一個人,不光我說,大伙都這么說,楊志軍張嘴就是我三哥瞅著都累。”
老譚感到心里熱乎乎的,能被人理解和關(guān)心是一種安慰,也是一種幸福。
“你們覺著我累,我自己到?jīng)]覺著,只是有時候覺著時間不夠用------咋說呢,四十了,干了二十年餐飲才有點名堂。記著跟你說過,出來打工的時候沒想當(dāng)廚師干飯店這一行,純屬于陰錯陽差。干上了,還干到現(xiàn)在,想轉(zhuǎn)行也不行了,就得干好它。
剛干的時候想法簡單,只想掙錢,把窮家舍業(yè)過好了,娶個媳婦,生個孩子,把老媽接到城里享福。我家啥樣你知道,那時候窮,根本娶不上媳婦,看上一個還------”
老譚看了雅茹一眼,雅茹看著他。
兩個人用眼神說了句話------
“呵呵,過去了,不提。”老譚裝作輕松的繼續(xù)說:“后來當(dāng)了廚師長,領(lǐng)著弟兄們干,說實話老譚一直沒輸過,生意不好的飯店到我手也能起死回生。不是說咋能耐,啥都在干,只要用心就能做好,這是我總結(jié)的。”
“你是挺能干,大伙都佩服。”雅茹說。
“那時候就想,我行了,叫兄弟們也得行。家趁萬貫沒有出來打工的,都是家窮,沒啥出路,為了掙倆錢才出來的。我從那時候過過,知道啥樣。
別說是理想,沒那么高尚,也沒那大能耐,就是想有多大能力使多大能力,讓跟著干的弟兄有個穩(wěn)定的工作,掙到養(yǎng)家糊口的錢,把日子過好了就行。
這么說吧雅茹,我是這么想的,開一家店就能安排三、四十個員工,這三、四十個員工就對餃子館抱著希望,啥希望?希望能干長遠(yuǎn),別總換地方,每個月到時候開資,解決養(yǎng)家糊口問題。
我是因為窮念不起書,不得不出來打工。自己這樣就不希望看到別人這樣,不希望這樣的事情發(fā)生。咱家現(xiàn)在二百來個員工,每個人啥樣我都清楚,家庭困難的不少,有的人家甚至是就等著每月開資過日子呢------
以前沒這些想法,有也不強烈,因為自己不行呀,四處打食吃呢,沒能力,只能是同情,或者是給點力所能及的,也是小來小去。
知道我現(xiàn)在腦子成天想啥嗎?說出來有點夸大,但真這么想。就想把餃子館做好,多開幾家店,多掙錢,多招員工,讓他們安心在這工作,不像我那時候成天的四處找活干,朝不保夕。要是能做成像國企那樣就更好了,給員工交勞保,退休了有退休金-------呵呵,我成天就想這些事,有時候想著想著就樂,也不知道累,干的起勁兒。”
“你現(xiàn)在做的就夠好了,能保證開資,福利還好,知道員工都說啥嗎?”雅茹問。
“說啥?”
“餃子館干一輩子他們就干一輩子,不動地方。”
“這就是我想要的。”老譚感慨的說:“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我現(xiàn)在整天精神繃得緊緊的,就怕哪地方?jīng)]做到位,出點啥事,把生意搞砸了,二百來口人等著吃飯呢------”
“那也別太累了,該放松就放松放松。”雅茹關(guān)心的說。
“嗯,我現(xiàn)在不擔(dān)心生意,咱家這個模式保證賺錢,餃子館接地氣,老百姓喜歡,十年二十年不帶倒牌子的。擔(dān)心的是管理,沒有好管理不行,再好的牌子也完蛋。說實話缺人,干活的管理的都缺,尤其是管理的。”老譚沉重的說。
“不是在培養(yǎng)楊志軍和木蘭嗎?”雅茹問。
“有他倆也不行呀,他倆是第一梯隊,第二梯隊呢?你和涼菜小周都得厲害起來,中央廚房店一完事,你倆就得調(diào)過去,開始負(fù)責(zé)配送。現(xiàn)在你倆就得培養(yǎng)接班人,以后得連上趟,咱們至少開八家店,興許十家。十家店,十個調(diào)餡師傅和十個涼菜老大,不但手藝好還得人品過關(guān),不容易培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