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智取之計
“攻城,下策也?,F(xiàn)下劉整張弘范兵敗被俘,水軍覆滅,陛下切不可急于渡江求戰(zhàn),當全力恢復水軍才是。”皇后指著地圖上縱橫交錯的河流說道,“而今水軍雖覆,精于水戰(zhàn)之將還在,如張禧、解汝楫、張榮實等,陛下可命令他們重建水軍,再造戰(zhàn)船,方可水陸并進,再攻襄樊。此役已歷時六年,陛下不必急于一時?!?br/>
“你說的是,我的確是有些心急了。”忽必烈贊許的點了點頭,“張禧有勇有謀,可任其為都元帥,解汝楫、張榮實為副,統(tǒng)帶水軍?!?br/>
“陛下重整水軍,需以時日,這期間不妨和賈似道議和,乘隙離間宋君臣,是為智取之計?!被屎蠼又f道,“宋軍主力盡在襄陽,我三十萬大軍則不宜均集于此處,可分兵一路,遣宗王或重臣一人率領(lǐng)由四川進攻,以使宋軍顧此失彼?!?br/>
皇后的話一下子提醒了忽必烈,他回想起當年的往事,不由得連連點頭。
“多虧了你提醒,我一時心急,竟然忘了這一著好棋?!?br/>
“至于那妖人妖姬,就交給高先生好了,我與‘天使’從旁相助,當能成功?!被屎笥终f道。
“那就辛苦你了,不過你千萬不能出面,以免為那妖人所傷?!焙霰亓艺f著,眼中滿是關(guān)懷之色。
“陛下放心,我會小心行事的?!被屎蟠鸬馈?br/>
又商議了一會兒之后,皇后告辭而去,帳內(nèi)只剩下了忽必烈自己。
忽必烈起身走了兩步之后,來到床前坐下,他將一條腿置于床上,挽起褲腿,取下了粘在上面的一帖藥膏,露出了上面的一道青紫色的印痕。
這就是宋軍擊毀他的大纛那一炮所造成的傷痕。
想起當時的情景,他現(xiàn)在還心有余悸。
自己的侍衛(wèi)盡皆死于那顆炮彈的爆炸,而自己能夠幸免,真可以說是長生天的佑護。
也許,象臨行前伯顏勸自己的那樣,自己這一次的御駕親征,真的是一個錯誤……
忽必烈收起了紛亂的思緒,放下了褲腿,隨即喊來侍衛(wèi),召來美姬侍寢。
他需要好好休息,恢復最佳狀態(tài),才能應(yīng)付眼前的危機。
樊城此戰(zhàn)后,元軍再未向樊城發(fā)起大規(guī)模的進攻,而是退守鄧城,而在七日后,賈似道和呂文煥率宋軍先后克百丈山和新城,徹底擊破元軍的陸上封鎖線,得勝還襄陽,當日宋軍李庭芝部也順江而下,進入樊城,同范天順所部宋軍并力防守,至此襄樊之圍宣告解除,宋軍贏得了自宋元開戰(zhàn)以來少有的一場決定性勝利。
盡管襄樊圍解,但忽必烈親率元軍二十萬駐在鄧城一帶,仍然對襄樊保持著巨大的軍事壓力,忽必烈另遣丞相伯顏率軍十萬前往四川支援并節(jié)制汪良臣部進攻合州,形成兩路進攻的態(tài)勢,使宋軍首尾不能相顧,因而宋朝的邊防形勢仍非常嚴峻。
而就在這時,元左丞相史天澤卻突然派來了使者,求見賈似道,要求議和。
面對蒙古人的突然提議和談,宋軍眾將都頗感意外,但賈似道卻好象對此早有預(yù)感,欣然表示同意。
呂文煥對賈似道的舉動感到不解,因為在此之前,坊間便有傳言,當年是賈似道向忽必烈秘密乞和,以稱臣割地納歲幣換得忽必烈撤軍,盡管這種說法后來被證實是別有用心的人散布的流言,為賈似道所強力鎮(zhèn)壓,但還是給賈似道的名聲帶來了很大的傷害,而這一次賈似道竟然同意和蒙古人和談,極有可能被人象當年那樣的加以利用,作為攻擊他的武器。
對此賈似道則并不在意,他對呂文煥和宋軍諸將的解釋是宋軍迭經(jīng)劇戰(zhàn),需要時間休整,并從南方補充物資糧草,所以正好可以借和談的機會爭取時間。至于和談可能給他帶來名譽上的損害,他是不計較的。呂文煥和眾將聞言皆感動不已,孫琿也覺得賈似道同意和談爭取時間于宋軍有利,因為孫琿再造新的大炮需要運進大量的生鐵,訓練出一支強大的炮兵部隊也需要時間,于是和談便成定議,再無人有異議。
賈似道盡管身在襄樊前線,但號令仍然可以遍及全國。此次出師之前,為了防止有人背后使壞,他便向皇帝要“急切邊事,先行后奏,賞罰支用亦如之”的大權(quán),否則他就不親自出征了,皇帝答應(yīng)了他的請求,并檄召諸路軍兵,聽憑賈似道調(diào)遣,于是賈似道便建立了都督府隨軍,京城中留王倫、章鑒為左右丞相,小事專決,大事則由都督府遙制。在進入襄陽城后,賈似道的都督府也搬進了襄陽辦公。
因為在歷次戰(zhàn)斗中深刻體會了大炮的厲害,賈似道積極支持孫琿建立一支強大的炮兵部隊,為了鑄造更多的大炮,賈似道派專人前往南方重金采購大量生鐵,運往襄陽。
而那個承運生鐵前來襄陽的商人,第一次出現(xiàn),便給孫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個人名叫朱國晉。
孫琿現(xiàn)在還記得,那個朱國晉來到襄陽城時的情景。
那一天,守城的軍士忽然吹響了號角,震動了整個城池。號角是敵人進攻的預(yù)警,孫琿飛身上天,才看見遠處黑壓壓的騎軍,在襄陽城外的大道上魚貫而行。
守城軍士刀出鞘弓上弦,全神戒備的時候,天地間忽然響起一陣渺渺的笛聲。笛聲中,那支龐大的“騎軍”緩緩推進到離城墻不遠的地方,這時人們才看清那不是什么騎兵,而是上千頭扛著貨馱的健騾,精悍的仆從牽引著騾子,為首的是個年輕的公子。他懶散的斜跨在騾背上,吹著一根翠玉的笛子。
“我家朱公子,特奉上薄禮,請大人分贈全城百姓,”一名精干的隨從帶著二十箱禮物登上了城樓。
箱子打開,五箱是精美的玉簪,五箱是玳瑁的手鐲,五箱是西洋之地的香料,剩下的,則是碼得密密實實的長條金錠。聞風出來看熱鬧的百姓都為這豪闊的出手震驚時,年輕的朱國晉拍著小騾,衣衫輕揚的穿過城門,仿佛一陣不知來自何處的清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