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備考與修行
    金烏西墜,玉兔東升,好似白玉盤般的皎潔明月高懸于天際,將縷縷清輝垂傾灑下。
    清幽的月光透過鏤空雕花窗桕投射進入屋內(nèi),使得端坐在窗邊書桌前的周辰,身影在地板上面被拉扯出了一道好長好長的影跡。
    白日里,佟石頭和周辰閑聊了一段時間有關(guān)于江湖武林的事情以后,他也就告辭離去了。
    在佟石頭看來,剛剛患了離魂癥的周辰,眼下正是需要好好休息療養(yǎng)的時候,他自然是不愿意過多地打擾周辰。
    佟石頭的離開到是也并沒有讓周辰閑下來浪費時光,他反而是優(yōu)哉游哉地坐到了書桌前面,自己看起了四書五經(jīng)。
    畢竟在過幾個月的時間,就是科舉鄉(xiāng)試秋闈的大日子了,周辰既然是打算通過科舉來步入大明朝廷的官場當中,那么他肯定也要早早地進行準備了。
    一開始的時候,周辰對于這通篇古言古語的四書五經(jīng)也是看不進去的。
    但是為了將來的謀劃,周辰也只能夠強行逼迫著他自己用心去讀這些圣賢書。
    或許是因為經(jīng)過了星力淬體的緣故,周辰發(fā)現(xiàn)他自己的精力十分旺盛,頭腦也是格外地清明。
    這一看,竟然整整看了一天的時間都沒有感到乏累。
    當然,枯燥是絕對必不可免的。
    燭火輕輕搖曳,眼下周辰的手里面正手捧著一卷《禮記》,他在認真仔細地研讀著這卷傳承了上千年的圣賢書。
    說是研讀,其實也不過就是死記硬背罷了。
    周辰畢竟是經(jīng)歷過素質(zhì)教育,他到還不至于說是對《禮記》這本書一無所知,但是他卻也僅限于能夠讀的通順而已。
    倘若當真是讓周辰以這《禮記》一書來做學問的話,那就實在是有些難為他了。
    《禮記》連同《詩經(jīng)》、《尚書》、《周易》、《春秋》一起被統(tǒng)稱為五經(jīng)。
    再加上《大學》、《中庸》、《論語》、《孟子》這四書,乃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要義所在。
    這大明一朝的科舉考題,盡數(shù)都出自于這四書五經(jīng)當中。
    因此周辰只要是打算走科舉入仕途的道路,那么他就絕然避不開這四書五經(jīng)。
    四書五經(jīng)不僅僅嚴格規(guī)范了科舉選題取題的范圍,同時更是確定了試題的標準答案。
    在大明朝所舉辦的科舉當中,其實根本就沒有給考生多少自由發(fā)揮的空間,幾乎所有考生的答案都大同小異,必須全部都是嚴格符合八股之法。
    這種科舉制度之下,考的絕然不是考生自身學問的高深與否,而是考生對于四書五經(jīng)的閱讀記憶是否足夠。
    有些四書五經(jīng)閱讀量不足的考生,甚至就連考題究竟是出自于那一本書都弄不清楚,又何談什么應(yīng)試作答呢?
    不過這對于周辰來說,到是一件十分有利的事情。
    記憶力本就不錯的他,經(jīng)過了星力的洗禮以后更是精力愈加地充沛,頭腦越發(fā)地清明了。
    一本書籍看完后,周辰儼然能夠?qū)⑵渲兴涊d的內(nèi)容記得個七七八八了。
    倘若是繼續(xù)仔細的翻越四五遍以后,他甚至能夠?qū)⑦@本書的內(nèi)容通篇背誦下來。
    例如今天白日里所翻閱的這《禮記》一書,攏共有二十卷四十九篇,周辰現(xiàn)在就已經(jīng)能夠背誦下其中的八卷十六篇了。
    也正是因為如此,周辰索性就給自己定了一個小目標,那便是等到幾個月以后,鄉(xiāng)試秋闈開場的時候,徹底將這四書五經(jīng)倒背如流地刻在腦海里面。
    當然,讀書習文固然重要,但是對于周辰來說,練武修行也同樣是不可或缺的事情。
    畢竟文治武功齊頭并進,這是周辰自己對于他未來所作出的規(guī)劃。
    更何況看了整整一天時間的《禮記》,這讓周辰的心里面也不禁深感枯燥乏味,正好借助練武修行來換一番心情,文武張弛有度才是正理。
    思及此處,周辰當即便放下了手里面的那卷《禮記》,起身朝著房屋外面走了出去。
    緩緩?fù)崎_房門,望著蒼穹當中那明滅不定的漫天星辰,周辰的嘴角也不禁泛起了一抹欣喜地笑容來。
    也許是因為諸天星圖的緣故,周辰對于天空中的所有星星都有著一個格外親近的感覺,無論那些星星明亮與否。
    一邊踏步朝著院落當中走去,周辰一邊將暗自在心里面思索起了他今天白日里從佟石頭處打探到的一些信息,有關(guān)于此方世界當中武道修行的信息。
    在此方世界的江湖武林里面,武道修行算是頗有一番完整傳承了,各個境界皆盡擁有著詳細的劃分。
    當今江湖武林之上流傳的武道境界從低到高分別是后天、先天、宗師三境。
    后天境界又被詳細劃分為三流,二流,一流,以及絕頂這四個小境界。
    只要是凝煉出了內(nèi)力,便算得上是踏入了后天的境界當中。
    隨后便是積攢內(nèi)力,從而貫通人體身軀之內(nèi)的經(jīng)脈,以此來逐步強大自身的實力。
    人體身軀當中的經(jīng)脈分為正經(jīng)和奇經(jīng)兩類。
    正經(jīng)有十二條,分別是手三陰經(jīng)、足三陰經(jīng)、手三陽經(jīng)、足三陽經(jīng),合稱十二正經(jīng)。
    奇經(jīng)有八條,即督脈、任脈、沖脈、帶脈、陰蹺脈、陽蹺脈、陰維脈、陽蹺脈,是為奇經(jīng)八脈。
    后天境界所需要貫通的便是這十二正經(jīng),每貫通三條正經(jīng),自身的實力便會提升一個小境界。
    至于究竟是率先貫通這十二正經(jīng)當中的那三條,這一切卻是全部都因人而異。
    例如修行手上功夫的武者,那自然就會先行打通手上的經(jīng)脈。
    章法路數(shù)走陽剛之道的武者先行打通手三陽經(jīng),反之走陰柔路數(shù)的武者肯定就會先打通手三陰經(jīng)了。
    將十二正經(jīng)盡數(shù)貫通以后,武者的內(nèi)力便能夠在人體身軀當中形成一個小周天循環(huán),從而進一步被淬煉成為威能更加強大的真氣。
    唯有自身當中的所有內(nèi)力全部都徹底凝煉成為真氣,武道修為方才可以從后天境界突破突破到先天的武道境界。
    先天境界的武道強者,儼然能夠?qū)⒄鏆馔赴l(fā)于人體身軀之外。
    PS:新書發(fā)布,小撲街求投資,求收藏,求書單,求推薦,求支持,各種打滾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