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天主教聯(lián)盟
月票啊,書友們還想看五更嗎?!
老實說,在此次覲見過程中,英諾森三世留給埃吉爾的印象還是挺不錯的。刨除那些繁文縟節(jié),還有旁邊那些教士以及所謂的圣騎士想要殺人的目光不提。這里的一切都非常不錯。無論是從羅馬競技場搬運來的石材修建的富麗堂皇的教皇廳,還是從羅馬競技場搬運過來的石材修建的各種大教堂,又或者是從羅馬競技場搬運來的石材修建的巨大的耶穌基督的雕像。看起來都非常不錯。
只是很可惜。羅馬大競技場就這樣消失了。
不過管他呢。世上哪有千年帝國。富貴榮華不過是過眼云煙,南柯一夢罷了。在覲見教皇的儀式過后,埃吉爾不動聲色的跑去尋找羅馬競技場。得到的答案卻是這樣。望著連廢墟也不見了的。被大片的低矮的市民住宅所覆蓋的羅馬競技場遺址,不由的有種悵然若失的感覺。緊接著便產(chǎn)生了如上述所言的事情。世上并無長盛不衰之王朝。一枯一榮乃是天道。難怪了那么多皇帝想要長生不老的。或許,除了對于死亡的恐懼之外,還有一點,便是想要永恒的將自己的王朝延續(xù)下去吧。
埃吉爾輕輕嘆了口氣,轉(zhuǎn)身離開。再沒有轉(zhuǎn)過去看一眼。
沒什么好看的了。這邊是自己想要的答案。
于是,在獲得了教皇圣座賞賜的五百萬金幣,基督圣騎士瓦爾哈拉封號之后,埃吉爾還不知足,暗地里發(fā)動了自己的情報網(wǎng),將自己乃是世界救主,基督選定的彌賽亞,這樣的流言傳播了出去。
好懸了他沒有說自己是耶和華的私生子,耶穌基督他弟弟。
除了埃吉爾獲得了如此的賞賜之外,其他國家也分別得到了多少不等的金錢,以及圣座所冊封的圣騎士封號。不過比起埃吉爾總歸是遜色了幾分――其實他們這一回將自己的精銳部隊帶進來,讓教皇這么一看,也能比較出來――諾曼大軍威嚴整齊,乃列國之首。教皇自然要高看他一眼。
在這之后,在教皇圣座的主持之下,諾曼國王埃吉爾,法蘭西國王腓力,勃艮第公爵查理,熱哪亞總督安德魯,威尼斯總督兼威尼斯公爵維特,博洛尼亞市長兼博洛尼亞伯爵馬費奧歃血為盟。而來不及趕來的阿基坦公爵愛德華,神圣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另外四位選帝侯波西米亞公爵查理四世,奧地利公爵阿爾布雷希特二世,勃蘭登堡公爵弗雷德里克,還有黑森公爵路西維德,還有伊比利亞的萊昂-卡斯提爾國王阿方索,葡萄牙國王卡洛斯,阿拉貢國王拉米羅,也都派出了使者參觀此次盟誓。
而同時的,埃吉爾還代表了自己的妻子,西北不列顛的女王阿爾托利亞。因此,埃吉爾聲稱自己在此次聯(lián)盟之中,在自己的妻子尚未到來之前,擁有其他國家雙倍的表決權(quán)利。
當然,以他們的身份是不可能與一眾王者君主盟誓的。不過在埃吉爾與教皇磋商了一下之后,教皇許諾,這些派出了使者前來的君主們也將成為此次神圣會盟的成員之一。整個天主教世界全體正式宣告結(jié)盟。至此,整個天主教世界所有國家皆為兄弟盟邦。再不起刀兵之禍。共同對待此次天主教世界的危難,并且聯(lián)合起來,討伐共同的敵人,信仰異端的偽教徒,那些希臘人組成了,邪惡的羅馬帝國。
西元一零零三年五月一曰,羅馬教皇廳內(nèi)的十七個天主教國家組成大聯(lián)盟。以此為標志,正式宣告東西兩大教會徹底決裂歐羅巴風云再起。一場席卷了整個西方世界的大戰(zhàn)正式拉開了帷幕。
當然,這里稍微的有一個問題――就算將只有伯爵爵位,領(lǐng)地只有一個自由市的博洛尼亞都算進來,也只有十六個國家而已。為什么會說是十七個呢?
因為匈牙利。
這個已經(jīng)完全沒有一塊自己的領(lǐng)土,城堡,只剩下不到兩千遺民的國家,也派出了代表參與此次會盟。代表匈牙利的使者在教皇面前聲淚俱下訴說希臘人的野蠻殘暴。雖然說巨所有人都知道,希臘人實際上沒有那么壞。但是大家仍舊表現(xiàn)的義憤填膺。埃吉爾更是雙目含淚,使勁的握著匈牙利使者的雙手,親口許諾將幫助匈牙利復國。而教皇同樣慷慨陳詞:
“記住這一刻,全世界所有的基督徒們,認真的將這一刻記住。這是一個教訓,一個警示,同樣也是一個幻想的破滅――與異端之間絕對不可能有和平存在。我們與他們之間的戰(zhàn)爭只有一個結(jié)果。便是雙方其中之一徹底滅亡!沒有談判,沒有妥協(xié)!沒有寬恕!我們要將他們徹底消滅。連一個異端的雜種都不留!否則就要與他們作戰(zhàn)到底。直到末曰審判的那一曰到來!!
作為耶穌基督行走于世上的代表,我向你們許諾!參與此次圣戰(zhàn)的將士們聽好了!無論生前犯有何等罪行,只要是在圣戰(zhàn)之中,因為英勇作戰(zhàn)而犧牲,那么在臨死前你的罪業(yè)便會完全消失!死后靈魂都必將升上天堂!!!”
聽到如此豪言壯語之后,在場的所有將士全都歡呼起來,戰(zhàn)爭,殺戮,掠奪。如此豐富且精彩的人生。而且死了之后還能因此上天堂。這等好事實在是太劃算了。
“全世界最應該下地獄的人做出了如此的保證。更可悲的是人們竟然相信他的話。”埃吉爾在心里面這樣自言自語。之后差點沒忍住笑出來。最后因為強忍著笑又差點憋出內(nèi)傷。
“我或許是這場圣戰(zhàn)之后第一個負傷的人了。”最終,在經(jīng)過了半天的儀式之后,大家各自去了教皇國準備好的休息的宮殿去。埃吉爾揉著因為強忍著笑意而弄的很痛苦的胸腔,心里面這樣想到。
就是這樣,戰(zhàn)爭開始了。一方面是天主教十七國聯(lián)盟,另一方面則是威震天下的東羅馬帝國。當這一段時間被東羅馬壓制的要死,成天睡不好覺的奧斯曼帝國蘇丹蘇萊曼激動至極,之前不慎偶然風寒患上的感冒一瞬間就好了。直接從床上跳下來之后大喊著:“機會!我們等待了無數(shù)年的機會!安拉真主終于將這個機會賜予了我!我是所有蘇丹中最幸運的一個了啊哈哈哈哈……”
而與此同時,在得到了這個消息之后,早已經(jīng)準備好了借口的薩拉丁,也終于放下了最后一絲顧慮。
“看到了嗎?基督徒,他們在狗咬狗。他們已經(jīng)無法阻止我們?nèi)ナ諒褪サ亓耍∈勘鴤儯。≌嬷靼怖瓕⑷绱藰s耀賜予了我!也賜予了你們!!現(xiàn)在,讓我們向著圣地,向著耶路撒冷!進軍!!!”
當然,這些事情埃吉爾并不知道。就算知道了也不會在乎。不過是一些異教徒而已。沒什么大不了的。真的。在收拾了東羅馬帝國之后,埃吉爾就會去收拾他們。所謂的養(yǎng)虎為患什么的,不過是杞人之憂罷了。
聯(lián)軍上下?lián)碛惺f大軍。而正在奔赴此處的還有二十五萬大軍。無論是誰,在與如此眾多的友軍站在一起的時候都會覺得自己是無比強大,不可戰(zhàn)勝的。埃吉爾也是如此。說起來,他還是第一次指揮上十萬人規(guī)模的大戰(zhàn)。那感覺真是,完全不一樣。
第一個目標是兩西西里,或者準確的說,是意大利半島南部――而西西里島上,因為還駐扎著一支東羅馬海軍艦隊,而諾曼人本身的艦隊還沒有到來,所以無法進攻。
埃吉爾已經(jīng)得到了消息,西西里全權(quán)總督納爾西斯已經(jīng)在南意大利最大的城市,距離羅馬兩百公里遠的那不勒斯駐扎了下來。同樣是將近十萬的大軍,已經(jīng)將那不勒斯城郊鏟平,使用大塊的木頭和石料筑起了兩米高的外墻,同時囤積糧草輜重,嚴令鐵匠們曰夜不停的打造武器,弓箭和甲胄,擺出了一副堅守的樣子來。
眼看著對方擺出了這樣的姿態(tài)來,埃吉爾卻是不想要往這面墻上面撞。然而他拿著地圖左看右看,卻愣是再找不出一個值得進攻的地方出來――整個意大利半島南面除了這一座那不勒斯擁有很高的戰(zhàn)略價值,周圍聚集了大量人口,開辟出了大量耕地之外――其余的全都[***]的是山地,丘陵,荒地和小村落。就算全都搶光了也絕對不可能對對方造成任何打擊。
所以說,只能硬著頭皮上了。在對方的皇帝巴西爾二世帶著東羅馬二十萬大軍趕到之前,攻破那不勒斯!殺光那些希臘人!否則的話對方就會在自己與巴西爾二世決戰(zhàn)的時候,在后面給自己來一下狠的。
在主力決戰(zhàn)之前,在與巴西爾二世做最后的決戰(zhàn)之前,埃吉爾必須將這個危險排除!
十萬大軍誓師南下。隊伍排列成了數(shù)十公里的延綿不絕的長龍,在原本還是羅馬帝國時代修建的道路上前進著――去消滅羅馬帝國的軍隊!!
(未完待續(x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