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諾曼鐵冠
或許有人會奇怪,為什么要用鋼鐵來鍛造一個王冠,并且不添加任何的寶石來裝飾呢?雖然說在那個年代鋼鐵也的確詳單貴重沒錯。而埃吉爾所佩戴的諾曼鐵冠,更是他在擔當國王的時候,系統(tǒng)獎勵出品的,用現(xiàn)代工藝冶煉的合金鋼鍛造出來的,可以稱得上是最好的鋼鐵鍛造的――但是,無論如何,也比不過一頂金光璀璨的黃金王冠的吧?
“只有傻瓜和暴發(fā)戶會喜歡金子制作的王冠。”埃吉爾是這樣回答的:“鋼鐵很好啊,因為一切兵器都是用鋼鐵鍛造的。鋼鐵在這個時代的唯一使命便是殺戮。除了殺戮之外還是殺戮。將這樣一頂沾染著無盡鮮血的沉重王冠戴在頭頂,便有了隨時殺戮,或者被殺戮的覺悟。”
就是這樣。
埃吉爾斯卡德拉格里姆松,征服了瑞典。
當天夜里,戰(zhàn)士們已經(jīng)極端疲倦了,同時天色昏暗,也不適合追擊。所以埃吉爾很無奈的命令了回營。
就這樣,這一場戰(zhàn)役,雖然殺死的敵人接近兩萬,但是俘虜?shù)脑挘瑓s只有一萬五六千人。也就是說,有將近一半的敵人都逃走了。
此次,對于戰(zhàn)俘,埃吉爾并沒有采用屠殺或者活埋之類的方法。因為接下來,瑞典就是他的領(lǐng)地了。而這些瑞典人很明顯的也能歸納到曰耳曼語系北支,維京人,或者說諾曼人族裔。所以說,這些瑞典人對于埃吉爾的認可程度還是挺高的。埃吉爾也覺得有必要拉攏他們一下,便許諾將他們無罪釋放。同時要求他們返回鄉(xiāng)下之后,再和他們的親朋相鄰,以及那些提前逃走的瑞典人宣告:
這里,已經(jīng)是諾曼人的地盤了,你們已經(jīng)是諾曼國王,北方最強王國之主,冰雪之中無可爭議的最強者:埃吉爾斯卡德拉格里姆松的臣民們了!記得給你們的國王陛下交稅哦。
在古斯塔夫兵敗身死之后,大局已定。整個瑞典在諾曼鐵蹄下戰(zhàn)栗不已。在高舉著插著古斯塔夫已經(jīng)用石灰刷過一遍,但是仍舊顯得有些干別的頭顱的長槍,出現(xiàn)在了仍舊殘缺不全的斯德哥爾摩城下之后,瑞典人明智的選擇了屈服。接下來,大片的瑞典領(lǐng)地傳檄可定。整個北歐距離統(tǒng)一又邁進了一步。
接下來,便是整頓內(nèi)務(wù),補充軍隊,休整斯德哥爾摩城市,安定民心,以及……繼續(xù)出征了。
那兩個東歐的國家,莫斯科,諾夫哥羅德,埃吉爾可不想要如此輕易的繞過。特別是諾夫哥羅德,孱弱的軍事實力,廣闊的領(lǐng)土,發(fā)達的商業(yè),以及統(tǒng)一波羅的海沿岸,宣稱諾曼皇帝的最后一步……埃吉爾無論如何也不會放過他的。
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里,埃吉爾通過皇家資政院推薦了的名額,選擇了慣例斯德哥爾摩的官員――在建立了中央集權(quán)的政斧之后,埃吉爾再不用像之前那樣,靠著點券來兌換官員。而是可以通過中央政斧的皇家資政院推薦的人員,免費選擇出能力更加優(yōu)秀的城市管理人員,以此來建立地方官僚體系。
這倒是和漢朝的察舉制度有一定類似之處。不過,埃吉爾也知道這樣做并不是太好。官僚的選拔制度需要進一步的改善――但是在此之前,他需要更多能夠讀書識字的家伙,也就是說,他需要提升整個帝國的人口素質(zhì),并且建立選拔官員的一整套制度……這又是一件非常麻煩的工作。說起來,現(xiàn)在連被命名為諾曼語的曰耳曼通用語還沒有普及下去呢。
這些比較長遠的事情暫且不提,埃吉爾目前最緊要的人物,還是穩(wěn)定瑞典的局勢,古斯塔夫的腦袋真的很好用,有哪家不聽話的貴族想要反抗,只要將他的腦袋舉起來晃悠一下,貴族的木堡里面就人心惶惶,馬上就會有叛徒跳出來砍掉堡主的腦袋,之后開門投降了。
因為古斯塔夫,在瑞典這片領(lǐng)地上乃是僅次于天父與圣子這樣的存在。既然連他都會被殺死。那么敵人的強大可想而知。這個世界上并不是誰都不怕死。特別是在必死無疑的情況之下。
就這樣,埃吉爾極為輕易的,并且極為迅速的穩(wěn)定了瑞典的形勢。重新維修斯德哥爾摩。并且推行與諾曼王國其他地區(qū)完全同步的各種法令。在此之后,一支人數(shù)五百人的警備巡邏部隊進駐斯德哥爾摩。維持了當?shù)氐闹伟病?br/>
前后總共十三天,埃吉爾將整個瑞典占領(lǐng),并且全部控制住。之后重新劃分斯堪的納維亞的行政分區(qū),按照緯度,而不是之前瑞典語挪威之間的國界,將整個斯堪的納維亞劃分成了兩個行政區(qū),包括首都哥德堡,以及南部的奧斯陸在內(nèi)的首都區(qū)。以及包括了畢亞德,卑爾根,斯德哥爾摩三座城市在內(nèi)的中部北歐行政區(qū),以及完全不包括一座城市的北極區(qū)。三塊。
在完成了這些事情之后,眼看著也要到七月份了。斯堪的納維亞進入了一整年中最溫暖的季節(jié)。正常人的話,就算是到緯度最高的芬蘭地區(qū)去,也不需要穿羽絨服了。機會稍縱即逝,于是,埃吉爾略作思考,便下達了命令,繼續(xù)進攻,將芬蘭也納入掌控之中。同時對于已經(jīng)完成了向諾曼底運輸援軍任務(wù)的海軍下達命令,除了維持必要的后勤物資運輸?shù)呐炾犞猓溆嗟暮\娙空{(diào)回到波羅的海地區(qū),搔擾諾夫哥羅德沿海地區(qū)。
同時,因為與諾夫哥羅德和莫斯科之間呈現(xiàn)出交戰(zhàn)狀態(tài),所以埃吉爾決定對于過境的兩國商人增收懲罰姓關(guān)稅。初步預(yù)訂就增收百分之一千五百好了。如果繳納不出的話就要用貨物抵債。如果貨物還抵消不了的話就要被抓起來當做農(nóng)奴或者礦工來使用。直到商人家里面拿錢來贖,或者等到國家之間停戰(zhàn)――也就是埃吉爾徹底吞并了這兩個國家,或者這兩個國家俯首稱臣,給埃吉爾提供龐大的戰(zhàn)爭賠款,以及割讓地盤之類的。
就是這樣。
而說到諾曼商人的話,埃吉爾倒是不用怕的。就算暫時少了諾夫哥羅德和莫斯科兩個貿(mào)易對象,在歐陸上卻還是有著大把的生意可以做。而實際上,諾曼商人們最大的貿(mào)易對象也并不是東歐,那兩個極為貧瘠的國家,而是南部的意大利城邦國家,東羅馬――甚至是奧斯曼土耳其,埃及這些異教徒。
異教徒的黃金也是黃金。這是在諾曼商人的小圈子內(nèi)很流行的一句話。出處是在于用一張次等毛皮就換了兩張波斯地毯,狠狠地坑了一把某個倒霉的土耳其商人的殲商。
而在與諾夫哥羅德,以及莫斯科大公國交易的時候,主要的交易物資卻是糧食――沒錯,就是糧食。
在埃吉爾靠著系統(tǒng)的強大作用,實行了輪更制度,精良,并且分類了農(nóng)具,以及使用綠肥,重型犁耕,等等措施之后,諾曼王國的農(nóng)業(yè)水平冠據(jù)歐陸列國之首。不但能夠滿足自身需求,提供給軍隊足夠的軍需物資,還能夠大量出口,賺取外匯。
在此之前,埃吉爾對于糧食的管理力度還是比較大的。不但在各地建立了應(yīng)急儲備糧倉的機制,還將糧食列為軍需物資之一。禁制私人買賣。不過等到獲得了普魯士,以及立窩尼亞兩塊土地之后,經(jīng)過系統(tǒng)鑒定,這兩塊土地都是極為肥沃,并且可以達到兩年三熟的很不錯的土地。這也是埃吉爾肯率先花費重金,投入并且打造這一塊土地的原因。
在獲得了這兩塊土地的農(nóng)業(yè)支援之后,埃吉爾逐步放緩了糧食出口限制。而這樣一來,一好像莫斯科大公國,以及諾夫哥羅德這樣的苦寒之地,常年的糧食都不夠吃的地方,便自然而然的與能夠提供大量糧食出口的諾曼王國產(chǎn)生了貿(mào)易。以當?shù)爻霎a(chǎn)的毛皮,貴金屬來教皇諾曼王國的糧食。
如果再這樣下去的話,擁有著足夠糧食食用的兩個國家,或許會在幾十年之后,因為人口的增加而實力加強。甚至,如果莫斯科大公國能夠?qū)⒅Z夫哥羅德強行吞并的話,也能夠躋身歐陸強國之列,但是現(xiàn)在完完全全的被這一場戰(zhàn)爭給毀掉了。現(xiàn)在這兩個國家不得不繼續(xù)忍耐饑餓――東歐的冰天雪地可不是那么好過的。
除此之外,埃吉爾還下達了命令,對于在此次戰(zhàn)爭中情況曖昧不明的立陶宛采取制裁,同樣增收了懲罰姓的百分之五十的關(guān)稅。同樣禁制對于立陶宛的糧食出口。并且,埃吉爾還盤算著,給東歐草原上的幾個與立陶宛不對付的部落,以及在立陶宛內(nèi)部,與維陶塔斯不對付的立陶宛貴族一部分的資助,許諾,以及煽動。進一步的,以非戰(zhàn)爭的方式削弱立陶宛的實力,畢竟,最近一段時間埃吉爾要轉(zhuǎn)變自己的著重點,與法蘭西展開戰(zhàn)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