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二章 水淹(第二更)
,最快更新江山國色 !
出乎眾將的意料,輔公佑沒有選擇硬拼,是用壯士斷腕的方式,舍棄了前軍兩支人馬。
輔公佑對部下道:“無需戀戰(zhàn),我只要上募營和丹陽軍就在,就可以了,趙軍攻擊的都是我們的棄子,只是有宋金剛隊封堵,我們必須要繞路了前進。”
聽到舍棄前軍,這雖然是意料之中的事,但是將士面上都有幾分不忍。
但這時候聽聞后方趙軍追兵又是追了上來,離江淮軍后衛(wèi)軍不足三五里時,眼見自身難保,眾將聽了心都是提起來,不再為這支失陷的前軍擔(dān)憂了。
當(dāng)下輔公佑率領(lǐng)江淮軍從前方湖澤繞過,雖是行程距離拉長,但這一日之間卻是再也沒有碰到趙軍。不過江淮軍前軍應(yīng)已是盡數(shù)為趙軍殲滅了。
到了夜間,幕煙四合,江淮軍選擇一個河流旁的坡地上扎營。坡地上帳幕羅列。
江淮軍的斥候盡數(shù)散了出去,在附近嚴(yán)加查探,提防趙軍人馬夜間前來襲營。
輔公佑簡單清點了了一下人馬,最精銳的上募營還有三千多人馬,于杜伏威在時五千人相較,并沒有損失多少,但丹陽兵則由進徐州前的一萬人馬,銳減到現(xiàn)在不到三千人,至于其余人馬則有五六千之?dāng)?shù),不過這些在輔公佑看來都是雞肋,用來充數(shù)的炮灰。
到了夜間,火把拂動,馬蹄聲響起,上百名騎兵趕到了營壘,騎兵戰(zhàn)袍上多是染血,不過卻是精神健旺。
為首將領(lǐng)正是輔公佑義子高項,他跳下戰(zhàn)馬直接進入中軍大帳。
輔公佑與眾將正在議事,高項一甩披風(fēng)跪下叩頭道:“義父,我剛剛攻陷了符離縣,生擒了投降趙軍的縣令。”
符離縣乃是徐州以南的縣城,城墻高厚,高項竟然以一隊騎兵攻下了此縣,足見其軍十分驍勇。
輔公佑似對高項攻下縣城并不出乎意料,只是問道:“怎么樣從縣令口中問出了什么嗎?”
高項道:“此人對趙軍防線部署雖不了解,但也從他口中打探了幾個消息,唐軍派來增援徐州張鎮(zhèn)周已被擊退,眼下只能退回自保。我軍周圍已沒有援兵。另外趙軍在昨日從縣內(nèi)調(diào)走了三千民役,不知是作何之用?”
輔公佑默然不語。
這時候一名將領(lǐng)上前勸道:“輔公,我們往哪個方向突圍都行,唯獨不能回江東!”
“為什么?”輔公佑轉(zhuǎn)過頭來。
那將領(lǐng)道:“李重九料定我們返回江東,故而在路途上,設(shè)下重重伏兵要殲滅我軍,我們?nèi)羰抢^續(xù)往江東走,只有自尋死路。”
輔公佑聞言道:“我怎么會不知道,但是我軍起家于江東,聞之江東失陷,士卒夢里都要返回家鄉(xiāng),我若對士卒說不走江東,不要片刻,全軍即會嘩變。所以明知道李重九在前埋伏,我仍舊不得不不去。”
聽輔公佑這么說,眾將皆是垂下頭。
“輔公,我們認(rèn)為跟隨你一定會突出重圍的。”眾將紛紛言道。
輔公佑笑了笑道:“我也有這個把握帶你們返回江東,李重九不是劉邦,我也不是項羽!”
輔公佑話音剛落,突然帳外傳來士卒奔走的聲音,無數(shù)士卒在這時候大呼“不好了,不好了,大水淹過來了。”
輔公佑一愣,他之前將營帳駐扎在小河邊上,這小河最深不過入褲腿深淺,怎么可以會變成大水。
“義父,必然是趙軍在上游堰水作壩,待我軍扎營后,在掘堤放水!”高項一語道出真相。
輔公佑眉頭擰成了川字,大怒道:“混賬!”
這時候輔公佑攜劍走出帳外,但見營帳之外士卒爭相奔走,外面水聲濤濤,一股泛黃的河流沖擊入江淮軍的軍營之內(nèi)。
而靠著河岸旁豎在一排大營,三十幾個帳篷,盡數(shù)被沖毀。上千名的士卒就這么被洪流直接帶走,連反應(yīng)的時間也沒有,而洪水又沖入大營之內(nèi)。
“快,立即拔營,趙軍必安排人馬,在此河邊埋伏,等洪水一盡必然殺來。”
輔公佑也算經(jīng)驗豐富,立即道出趙軍的意圖。于是帳內(nèi)的江淮軍盡數(shù)退至一旁高地上重新集結(jié)人馬。
就在江淮軍剛剛重新集結(jié)之際,從大河的另一頭山梁后,喊殺聲大作。
瞬間山梁上,一排火把出現(xiàn),聚攏在一起沖下山梁來,火把越聚越多,無數(shù)人馬越過了山梁,舉著火把加入了士卒的洪流之中。
趙軍伏兵盡出!
輔公佑見此道:“左右跟隨我殺出去!”
話音落下,江淮軍士卒都是一并發(fā)喊,迎著山梁上涌來的趙軍沖了上去。其義子高項騎著馬率領(lǐng)上百精銳突前,而輔公佑左右則是江淮軍中最精銳的上募營。
在山坡上趙軍將領(lǐng)張青特,蔣善合,李義滿等人看著江淮軍殺來都是一愣。
張青特道:“沒料到,江淮軍明知中伏,還敢正面出擊!”
這三人之中的主將蔣善合道:“那是,江淮軍銳氣還在,之前陛下給我們將令,不可與江淮軍硬拼,消磨其人馬足可了。我看我們的人馬,還是不要正面堵住路口,不如放江淮軍正面過去,再截殺其末尾好了。”
李義滿道:“正該如此,我們?nèi)瞬肯虏贿^是郡兵,訓(xùn)練裝備都不如江淮軍這支百戰(zhàn)精銳,打起戰(zhàn)來撿撿便宜,打打秋風(fēng)還可以,若是真的正面打起來就難了。全殲輔公佑的事,還是交給第三道埋伏的人辦吧!”
張青特道:“不過就算放過輔公佑精銳,但這一戰(zhàn)斬殺繳獲也必是不少,日后平定了江淮軍,陛下也必會論及我們的功勞。”
“那是自然。”
說到這里,三人一并都是大笑。當(dāng)下他們下令放開正面,讓輔公佑的江淮軍主力突圍出去,而士卒則是轉(zhuǎn)其攻打江淮軍的兩翼。
戰(zhàn)場上輔公佑親率著中軍人馬并沒有費了多少功夫,殺透了趙軍的包圍,其身后的士卒也是跟隨著輔公佑殺出,但這時候趙軍開始合攏,扎上口袋了。
趙軍左右兩側(cè)的郡兵,重新殺上。趙軍郡兵裝備較差,論戰(zhàn)斗力自然不可與趙軍府兵同日而語。不過三人之中,李義滿最善治軍,蔣善合最富智謀,張青特倒是沒有什么長處。
由這三人組成的第二道埋伏,雖是兵馬不多,但是仍給與江淮軍造成了很大的麻煩。
兩軍士卒舉著火把,在夜幕之下,交戰(zhàn)在一起,刀槍撞擊聲響作一片。
這時候一旁火光突起,原來是李義滿的子弟兵在靠近江淮軍的大營附近放起火來。火勢雄雄,頓時席卷了一大片的原野來,逼得江淮軍士卒在火勢襲來時,到處亂奔,散亂了陣形。
至于蔣善合和張青特也是打得很聰明,遇到大股集結(jié),全副武裝的江淮軍士卒就盡數(shù)放走,碰上小股流竄或者是落單了江淮軍士卒,他們就毫不客氣,沖上去圍殲。
兩軍交戰(zhàn)了一夜,直至天明時,火勢熄滅才結(jié)束了戰(zhàn)斗。
雖然輔公佑已是率著中軍突出了重圍,但是蔣善合他們卻是收獲頗豐。
到了清晨時,待王馬漢,宋金剛率領(lǐng)的追兵趕到時,看見是滿地的旌旗,鎧甲和兵器,以及數(shù)百匹繳獲的戰(zhàn)馬,數(shù)千江淮軍士卒抱著頭,就這么蹲坐著,一旁披著革甲,拿著長槍的趙軍郡兵看守著這些江淮軍士卒。
看到這一幕,王馬漢不由眼紅,不甘心地道:“老子拼死拼活打了這么久,便宜都給你們占了。”
宋金剛道:“王將軍有什么不甘心的,這都是郡兵弟兄們拼了命打下的戰(zhàn)功,要不服氣,我們比比誰拿到輔公佑的人頭?”
王馬漢將眼一橫道:“就你還和我老王比?”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