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二章 復(fù)仇(第一更)
,最快更新江山國色 !
魏征,張玄素聽李重之言,魏征當(dāng)下率先欣然道:“陛下,釋放宮女,此乃是善舉啊!”
李重點點頭,問張玄素:“張卿你怎么看?”
張玄素道:“回稟陛下,這些宮人十歲入宮,大半早已是韶華老去,若是放她們自己為生,恐怕毫無生計,將來多會淪為娼妓。陛下還請慎之啊。”
李重道:“你說的是,朕放她們走,也可能害了她們,當(dāng)年曹操教宮女自謀生計養(yǎng)老,也是如此。不過朕一來是體恤百姓,二來也是連番用兵,國庫空虛,不要多增開支。”
魏征道:“若是陛下覺得如意,將蕭娘娘和皇后都遷至洛陽安居,畢竟洛陽是蕭娘娘和皇后故居,這些宮人們侍奉她們也會是舒心和盡心。”
李重點點頭道:“如此甚好。那朕就頒下旨意,讓宮女可自謀出路。愿意留者留之,不愿意留者,給程儀讓她們自謀出路。但朕不是煬皇帝,不要三宮院的,也不需那么多人服侍,若是留在宮內(nèi)的女,可自織錦緞謀生。至于女樂嘛。”
魏征言道:“陛下宮廷之禮不可廢,女樂還是要保留的。”
李重道:“嗯,就那如此定下。”
張玄素道:“陛下,洛陽乃是龍基之地,我軍攻陷洛陽,天下為之震動,聲聞遠播。陛下雖是稱帝,但尚未登基,不如在洛陽辦登基大典,來洛陽百姓同賀。”
魏征一旁道:“此事尚需商榷,要知道我軍根基在于河北,幽京士民對我軍也會十分支持,若是在洛陽登基,恐怕會寒了幽燕百姓之心。”
李重聞此不由哈哈大笑,這真是一個幸福的煩惱。
張玄素道:“不如如此,在幽京和洛陽各舉行一個登基大殿好了,如此兩邊也就都不得罪。”
魏征道:“陛下。我軍還可以將在洛陽登基之事,告之各方勢力。若是李淵得知,陛下在洛陽稱帝,不知會氣得什么樣。”
說到這里,眾人又是一笑。
在距離長安近在咫尺的洛陽登基,對于沒有攻下洛陽李淵而言,絕對是"chi luo"裸的打臉。李重笑著道:“沒想到魏愛卿。也會如此針鋒相對。”
魏征笑了笑沒有說話。
李重道:“不僅僅是李唐,如徐圓朗,王世辯,苑君璋,梁師都,孟海公。林士弘,臧君相等勢力都要告之,并告訴他們要在李唐與我大趙之間做出取舍。若是支持李唐的,我們就興兵攻之,告訴他們順我者昌逆我者亡,任何膽敢傾向李唐者,就是我們趙國的敵人!”
張玄素。魏征皆是紛紛點頭,若是王馬漢等軍方將領(lǐng)在此,恐怕要當(dāng)場叫好了。
這才是帝王,真正席卷天下的氣勢,如果說之前李重緩稱王之策,是為了韜光養(yǎng)晦,那么到了攻陷洛陽,正式稱帝的時刻。就是張揚,要將王霸之道,推至天下的時刻。
這并非是狂傲,而是真正的有底氣,以趙國現(xiàn)在的勢力,以及攻陷洛陽的聲勢,足以放此豪言了。
張玄素振聲道:“王世充已滅。將來天下非趙即唐,是該到了那幫墻頭草們站隊的時候了。”
李重點點頭,豪氣一收道:“在洛陽登基如此有必要,那么就此定下了。”
“陛下是否考慮遷都洛陽呢?”張玄素這么問道。“陛下,微臣并非是第一個,日后肯定還有其他人如此說。”
魏征道:“陛下,洛陽乃是天下之,正如秦漢之時的關(guān),當(dāng)時項羽攻破關(guān)時,有人勸他定都關(guān),但項羽卻道富貴不歸故鄉(xiāng),如衣錦夜行。項羽沒有定都關(guān),最后為劉邦多得,最終失了天下。”
李重道:“遷都之事,茲事體大,朕如何不知,要進取原,建都洛陽為上呢?當(dāng)時眼下洛陽周邊,經(jīng)歷數(shù)場大戰(zhàn),十戶不存一二,昔日繁華之地,幾如鬼域,現(xiàn)在建都在此,并非上策。不過朕不是楚霸王,遷都之事,過一至兩年再議。”
張玄素,魏征聽李重這么說,都是不再堅持,遷都一事,在趙國內(nèi),一直有所爭議,兩邊相互堅持不下。
李重道:“在洛陽登基之事,就交給兩位愛卿來辦了,不要鋪張,但一定要隆重,讓天下人都知道。”
“諾。”魏征,張玄素一并稱是。
洛陽天街,百姓人潮如涌。
王世充,王玄應(yīng),朱粲三人被關(guān)在囚車之內(nèi),被趙軍士卒推在大街上,百姓紛紛朝他們?nèi)藬S著石塊。
“畜生,孽畜!”
“王世充,你也有今天!”
“朱粲,老恨不能生食你肉!”
在三人后面,王氏宗族都被繩牽著,長長的拉作一串。王世充稱帝時,將自己的兄弟,皆是封王,而眼下洛陽一破,這些人已淪為階下囚,等待他們的是要被流放遼東下場。
在天街一旁,張小虎靜靜的站著,他并沒有如百姓一般,奮力將石塊朝王世充的囚車上砸去。
張小虎的目光而看向,王世充囚車后的王世惲,王則仁二人,他們被趙軍拖著前行。王小虎想到當(dāng)年王仁則高高在上的樣,騎馬至自己家搶奪田地,派官兵抓走自己父母的樣,這一幕他一輩也不會忘記。
而現(xiàn)在王則仁卻被雙手被捆著,與他父親一齊,猶如被拔了脊梁骨的老虎般,頹廢地走到街上。
見了這二人,張小虎摸了摸腰間的匕首,心想你王家父也有今日,當(dāng)下他沖到二人面前,不顧身前趙軍的阻攔道:“王則仁,你還認得我張小虎嗎?”
王則仁抬起頭,面上兇悍之氣猶在朝著張小虎問道:“你是什么人?我為什么要認得你。”
王小虎冷笑道:“當(dāng)初你取我王家白馬寺旁的田產(chǎn),害死我父母之事,你難道都忘了嗎?”
王則仁被對方如此喝問,罵道:“老殺得人多了,要償命,老一百輩都償不完的。”
“我只要你還王家兩條人命!”
王則仁哼地一聲道:“我已是被判流放遼東了,你要殺我,就是違抗趙王詔令,到時候你也跑不了,幾位大爺,他要殺我。”
“好了,好了!”一旁趙軍聽王則仁的話,推開王小虎道,“你們的恩怨,我們也難計較,不過不要妨礙我們,此人雖死有余辜,但趙王赦他不死,你就不能殺他,否則你膽敢當(dāng)街殺人,你也要償命!”
“償命?”王小虎冷笑一聲朝腰間匕首按出,王則仁反應(yīng)極快,當(dāng)下后退并驚呼道:“你敢動手!救我,就我。”
一旁趙軍皆是看了過來,紛紛舉槍喝道:“你要作什么,要劫法場嗎?”王小虎冷笑一聲,他心底早是將生死置之度外了,就算以命換命,也要報了父母之仇。他早已下了決心,就算拼了自己的命,也要殺了王家二人。
就在王小虎沖動一刻的時候,突覺得肩上被人一扳。
“師伯!”王小虎一愣。
一旁趙軍正圍了上來,曇宗當(dāng)下喝道:“怎么了,連我都認不得了嗎?”
趙軍士卒看見是曇宗當(dāng)下連忙道:“原來是曇將軍。此人要劫法場,我們正要將他拿下。”
“什么人劫持法場,我怎么沒看見。”曇宗大聲道。
趙軍士卒聽曇宗這么說,也是會意,一人當(dāng)下道:“曇將軍說沒有,就沒有,大家散了吧,繼續(xù)前進。”
王小虎被曇宗救下后垂淚道:“師伯,我要替爹娘個報仇!”
曇宗道:“小虎,你這樣做,會賠上自己命懂嗎?”
王小虎堅決地道:“就算如此,我也要去做。”
曇宗道:“小虎,不要傻了,某和你說過了,早已經(jīng)替你向陛下說了你的事,旨意馬上就會下來,放心,陛下這個人我知道,他最是護短了,必叫這父二人給你王家償命!”
王小虎當(dāng)下點點頭。
而這時囚車一路上,被押到天津橋前,百姓在此聚了一圈。當(dāng)下王世充,王玄應(yīng)父人頭落地的一刻。無數(shù)洛陽百姓,都是在天津橋前燒紙發(fā)喪痛哭被王世充他們所害的親人。
朱粲就戮的一刻,百姓們則將瓦礫都是擲于其尸身上,不久瓦礫就堆積成山。
王小虎看王則仁完好無事的站著,不由雙拳緊握。
“有旨意下!”
一騎快馬奔過天津橋,對監(jiān)斬官道:“陛下有令,查王世惲,王則仁父二人霸占田產(chǎn),作惡多端,于王世充一并于天津橋前棄市!”
“諾。”監(jiān)斬官答允一聲喝道,“劊手何在,將王世惲,王則仁給我拖出來!”
詔令一出,王世惲,王則仁父嚇得魂不附體,王世惲上了年紀,當(dāng)場更是嚇得屎尿齊出,王則仁則是不甘心地大叫說:“趙王答允了,饒我等不死,怎么出爾反爾啊!我不能死,我不能死!”
王小虎則是雙目淚下,突然噗通一下雙膝跪在地上,朝天津橋北方宮闕方向噗通噗通叩了三個頭道:“多謝陛下,為我父母報仇!”
王小虎當(dāng)下在頭上扎起白布,看著王世惲,王則仁父二人被趙軍士卒如同拖著死狗般,拖到刑場。
兩名身穿紅衣的劊手喝了一口酒,噴在大刀之上,各將父二人的頭朝下一按。
樸!
腔血直竄而起,兩頭人頭滾滾落地。
王小虎大聲道:“爹娘,你們的大仇得報了!”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