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落難公主(第二更)
,最快更新江山國色 !
div lign="ener">
黃河白馬津渡口,擾攘一片。
這十二月的天氣,黃河結(jié)了凍,底都凍實了,故而要北渡討食的黃河百姓,推著大車小車,攜家?guī)Э趶狞S河渡口乘著堅冰過河。
他們背井離鄉(xiāng),渡河往北,是為了前黎陽倉就食。
宇文化及與李密的童山之戰(zhàn),將整個黃河兩岸幾乎打成一片白地,宇文化及因為大軍乏糧,四處劫掠,將大小城鄉(xiāng)洗劫一空。
今年黃河泛濫,千里黃河顆粒無收,宇文化及如此之下,河南百姓更沒有活路。
宇文化及為李密所敗后,逃往魏縣,而李密得勝之后,瓦崗軍勁卒良馬死傷良多。于是李密在黎陽倉開倉放糧,以糧募兵。
故而百姓皆渡過黃河,向黎陽而去。
黃河河畔,寒風(fēng)陣陣,一輛破舊的小車沿著大路滿滿而行。
昔日的大隋齊王楊暕,現(xiàn)正穿著一身破襖,推著小車緩緩而行,一旁侍女拂衣亦是一旁幫著楊暕推車,而車上長樂公主楊娥皇蓋著一層厚被,卻雙目緊閉,昏迷不醒。
拂衣看著楊娥皇,幾乎垂淚言道,,求你醒醒,醒醒,我們已渡了黃河,快到黎陽了,到了黎陽就有米湯喝了。”
聽著拂衣的呼喚,楊娥皇囈語了幾聲,見楊娥皇,拂衣不由大喜,搖了搖楊娥皇。
楊娥皇緩緩睜開眼睛,問道拂衣,我們這是倒哪了?”
拂衣見楊娥皇醒了,生知這時候萬萬不能讓她再睡下。于是極力和她,言道河南米荒。千里之地,萬金難求斗米。我們現(xiàn)在渡河往河北而去,李密在黎陽倉開倉放糧,聽說任取多少,百姓背著米,手都拿不動了,丟在路上,從倉城到郭門,米積地都有數(shù)寸厚。現(xiàn)在黎陽,洛口兩倉。就食與家屬有百萬之多,因為沒有瓦盆,百姓就用沿河荊筐,聽說河水兩岸看去,好似一片白沙。”
楊娥皇聞言言道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李密如此糟蹋米糧,一旦米盡則民散,終究是難成大業(yè)了。”
這時齊王楊暕氣呼呼言道李密有好可惜,散來散去的。收買人心,還不是用我楊家的米糧。”
聽齊王這么說,楊娥皇搖了搖頭言道民若不存,要國何用。何況現(xiàn)在還有多少百姓記得楊家的好。”
楊暕聽楊娥皇這么說,還是怒意難平。
楊娥皇與拂衣相視苦笑,搖了搖頭。楊娥皇精神略好。勉強支起身子看了左右,當(dāng)見漫漫黃土。隨風(fēng)揚起,沿途之上盡是餓殍。
楊娥皇見了不由嘆息。拂衣連忙掩住車簾,言道,你病未好,別看這些骯臟。”
楊娥皇搖了搖頭,言道天下大亂,流民亡于野,說來說去,都是楊家之。眼下我只求天下能早日太平。”
“停下車,我們要這車子!”
車子陡然一停,楊娥皇從半昏半醒中醒來,只見一群拿起大棒刀子的流民半道攔住車子。
楊暕怒喝道光天化日下,還有沒有王法了!”
“王法?老子沒米吃了,王法在哪?老子孩子都餓死了,王法在哪?現(xiàn)在這刀子就是老子親爹,滾!”
不久拂衣攙扶著楊娥皇依在一顆被剝光樹皮的樹旁,而車子揚長而去,楊暕鼻青臉腫坐在樹邊。
“是二兄我沒用。”楊暕重重一跺腳。
楊娥皇言道二兄,別這么說。”
噔噔!
道旁有車輪碾路的聲音,楊娥皇抬起頭待見道上兩輛油布小車,正緩緩駛過。
馱載小車是青驄馬,毛色鮮亮,顯是飽食草料,而馬車之旁十?dāng)?shù)騎騎馬的青壯男子護衛(wèi)在旁。這些青壯男子皆背著弓弩,行色彪悍。
一旁楊暕重重哼了一聲,他已數(shù)日沒米下肚,而這些人居還有馬騎乘,頓時心生不平。楊暕卻沒有想到,往昔他在東都時,不也是如此鮮衣怒馬。
馬車本是駛過直往大路的,但這時卻陡然停下。
楊娥皇不由抬起頭,這時馬車車簾一開,她看見一名貂皮大衣的女子從馬車內(nèi)走出。楊娥皇仔細(xì)看去但見對方明眸皓齒,竟是一位罕見的絕代佳人。
在荒山野地之中,遇到如此佳人,真是有突兀之感。不知她為何在此經(jīng)過,又是往何處去?
楊娥皇感覺楊暕看到對方時身子扭了扭,而對方腳步一頓,當(dāng)下走到楊暕身前停下,柔聲言道貴人何故在此?”
這時一旁楊暕雙手連搖,言道你認(rèn)人了,你說的是貴人,某不,某是逃荒來的。”
楊娥皇與拂衣對望一眼,心道這女子竟認(rèn)出了二哥身份,當(dāng)現(xiàn)在亂世之際,他們二人身份曝光,不知有多少人,要打二人的主意。
不過楊娥皇察言觀色,他見二哥更多則是愧疚之意。
對方見楊暕矢口否認(rèn),微微欠身言道抱歉,可能是奴家認(rèn)人。蕓娘。”
身旁一名徐娘半老的美婦人走到這女子身邊,對方與對方低言幾句,對方拿出一個精致的荷包。
這女子將荷包捧在手里,言道大家都是天涯淪落人,能幫就幫,這位兄臺極像我昔年一位主顧,平日還多蒙他照顧,才能衣食飽暖,所以請勿萬萬推辭,也算了一點報恩之念吧。”
楊娥皇聽對方這么說,當(dāng)下微微點了點頭,心道這姑娘之際,卻是照顧到兄長的顏面。
兄長昔日走馬章臺,結(jié)識的盡是酒肉之徒,阿諛奉承之輩,沒料到今日落難之時,竟遇上幾位知恩的。
一旁拂衣卻言道這位姑娘,這錢我們拿之也是無用,方圓百里萬金難求斗米,若可以給我們些路上備用藥材,如此感激不盡。”
這位女子聽拂衣,言道這倒是我疏忽了。”
對方轉(zhuǎn)過頭看向楊娥皇,目光一亮,心底暗道好美的女子。對方也是自負(fù)美貌的人,但見楊娥皇若有病容,不由大生比較之意。
這也是女子常有心態(tài),不過他見楊娥皇面有病容,不由言道這位姑娘病得可不輕啊,需請良醫(yī)才是。”
“是的,我他已病了兩個月了。”拂衣梗咽言道。
那女子看了一眼天色,言道這天氣嚴(yán)寒,若無避風(fēng)之所,恐怕會癥上加癥,我這里有馬車,可與你們一并避風(fēng)寒。待到了歇腳之處,再請良醫(yī)為你們治病如何?”
楊暕聽了言道可真有如此嚴(yán)重么?”
那女子言道此乃救人一命,積累功德之事,若是齊……若是能信得過奴家,奴家必照顧姑娘周全。”
楊暕聽對方,不由搖了搖頭。他心中感慨,以往這位佳人是求之一面而不得,但現(xiàn)在現(xiàn)在只恨對方不認(rèn)得才好。
楊暕抱拳言道我落難至此,也是無策,既是姑娘能夠幫手,某不甚感激。”
只見佳人微微一笑,言道別說那么多了,還請兩位姑娘上車吧,可否騎馬?”
楊暕心知車內(nèi)都是女眷,當(dāng)避嫌,當(dāng)下言道當(dāng)然可以。”
于是楊娥皇與拂衣二人一并上車,與對方還有那蕓娘中年女子,擠在一車內(nèi)。
當(dāng)下那佳人取出一藥丸來,言道奴家自幼體弱,容易生病,故而常配藥在身邊,此藥能舒活血脈,往常有病痛一吃即好,這位姑娘先服下如何。”
楊娥皇點了點頭,當(dāng)下和水服下藥丸。
不久楊娥皇只覺得精神略好,勉強可以在車內(nèi)支起身子半坐。拂衣見楊娥皇病情有了起色,不由喜極而泣。
一旁蕓娘笑了笑,從手帕里拿出一疊糕點對二人言道體饑方容易生病,乘現(xiàn)在身子好些,快先吃點吧。”
楊娥皇,拂衣自是好幾日沒吃到了。
拂衣當(dāng)下拿起糕點,也不喝水就吞入。
而楊娥皇卻是取了一點一點放在唇邊,動作雅致,甚至沒撒下絲毫屑末。
一旁蕓娘見了稱奇,這教養(yǎng)氣度必是從小養(yǎng)成的,不由暗暗稱奇,言道這位姑娘好美,大家能萍水相逢在此,也算是緣分一場。”
楊娥皇言道萍水相逢,亦足感二位相救,大恩不言謝,不知可否告之姓名,我們也好銘記。”
對方欣然開口言道我乃是月下名花的善才曲嫣然,這位是蕓娘。”
“原來是曲大家!當(dāng)下一曲琵琶行,東都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呢?嗯,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拂衣?lián)屩缘溃@然能見到曲嫣然十分興奮。
楊娥皇點點頭,言道原來是曲大家。”
她也對方名字,不過是因為楊暕的緣故。當(dāng)時她對曲嫣然還頗有芥蒂,現(xiàn)在一見也知對方卻不是普通的風(fēng)塵女子。
曲嫣然見長樂公主,臉龐圓潤,舉止端莊恬靜,容貌美而不艷,越看越是喜歡。
四人相談越發(fā)熟稔了,彼此也是卸了不少初識之人的心防,在提起琵琶行,曲嫣然與蕓娘不由相視一笑。
蕓娘不由言道說起琵琶行,當(dāng)初還是齊王殿下所作呢?”
而對于此事的內(nèi)幕,楊娥皇與拂衣也是再清楚不過,拂衣笑道此事恐是個誤會,所作另有其人。”(未完待續(xù)……)
第三百六十六章落難公主(第二更)
第三百六十六章落難公主(第二更)是 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