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原郡攻略(一)
,最快更新江山國色 !
div lign="ener">
史書上有云,太原東阻太行、常山,西有蒙山,南有霍太山、高壁嶺,北扼東陘、西陘關,是以謂之四塞也。
揮軍三萬,從雁門直入晉中盆地的李重九,重鎮(zhèn)太原郡現(xiàn)在正于他之面前,鋪就展開。
夕陽之下,汾河之水濁浪排岸。
古時汾水水流湍急,遠勝于今日,洪濤翻滾,折向西流,直奔大澤昭余祁而去。
在汾河之上,三支浮橋搭蓋而起,幽州軍士卒猶如洪流一般涌向河邊,
井然有序的府軍戰(zhàn)騎,高大魁梧的靺鞨重騎,徒步前行的府軍步卒,每一路人馬都是士氣高昂,各自按隊列向南而行。
“拿地圖來!”李重九沉聲言道。
隨即兩名親衛(wèi)小跑著來至馬頭,將地圖展開,溫彥博,姬川,尉遲恭,王馬漢等大將一并站在李重九身側。
“英賀弗,額托他們到位置了?”
“已是快到了昭余祁了!”行軍司馬溫彥博稟告言道。
一旁姬川不甘落后地言道今年天干,昭余祁方圓百里皆是干涸,故而不用擔心水澤泥濘,延緩了我們騎兵行進的速度。”
昭余祁乃是古代山西境內的大湖,與云夢湖(即洞庭湖),具區(qū)(太湖)相當,古時汾水不是直入黃河,而是先至昭余祁再灌入黃河。
李重九聞言,當下將馬鞭從離石郡大道之上,從左至右一滑,點到了昭余祁旁一處名為雀鼠谷之地。問道雀鼠谷是何地?”
一旁的溫彥博乃是太原人,熟知當?shù)氐貏荨Q缘廊甘蠊饶耸呛游髦撂亟?jīng)之地,古稱為冠爵津。此地臨近昭余祁,夏季之時訊澤一起,百姓寧避千里,也不敢走此道,今年雖是干旱,但此地亦是十分艱險難行。但一旦扼此可絕河西至太原之路。”
李重九聽了笑道去年李淵破宋老生,莫非就是在此。”
溫彥博言道上谷公明鑒,正是在雀鼠谷。”
李重九言道立即令額托,率一萬軍至雀鼠谷。堵住李唐河西援軍。若隰城敵軍出擊攔截,不必理會擊退就是,英賀弗,顏也列率兩萬騎,沿途不必攻城,直接至晉陽城下與我大軍會師。”
“諾。”溫彥博當即領命,當下刺史府的記室參軍薛萬淑立即在馬背上起草文書。
寫就之后,蓋上李重九印章,信封用火漆印上。之后命人用快馬前往石州。
這時姬川言道離石郡一下,太原失去呂梁山屏障,若兩翼折了一翼,沒有呂梁遮蔽。但井陘之處,李唐還屯有三萬大軍不可不防備。”
李重九聞言不由一笑。
姬川見李重九不以為意,當下言道上谷公。井陘所駐乃是唐皇三女平陽公主的嫡系,此女在關中募得七萬。乃是襲破長安第一功,其部下潘何仁。李仲文,向善志、丘師利,皆是驍勇善戰(zhàn)之輩皆不可小視。”
見姬川道出,眾將皆是心底一擰,誰都李重九與李芷婉的關系,只是大家心照不宣罷了。
這時溫彥博言道姬郎中不必擔心,上谷公已以聯(lián)絡恒山賊趙萬海,從東面并進,夾攻太原郡東側。”
趙萬海,眾人皆是一愣。隋末時,趙萬海自恒山郡起兵,聚眾十余萬后被楊義臣擊破,轉而蟄伏。現(xiàn)在隋廷覆滅,趙萬海再度從恒山郡興起。
李重九言道恒山郡郡守之前投效李唐,但趙萬海不服,故而意圖舉兵奪取此郡,我們不過恰好與他一拍即合,各取所需罷了。”
聽李重九之言,眾將皆是大喜,有趙萬海肘制李三娘的三萬大軍。李重九的大軍正好可勢如破竹,直取晉陽。
李重九言道榆次乃晉陽與井陘之間要害,誰為我絕此要道?”
聽李重九出言,尉遲恭,王馬漢一并出列,言道某愿往。”
李重九見眾將請戰(zhàn),斗志昂揚,不由笑道你們皆是我大將軍,榆次不過一縣爾。殺雞焉用牛刀。”
這時一名年輕將領站出身來,言道上谷公,某新入府軍,寸功未立,還懇請大將軍答允我出戰(zhàn)。”
李重九看去乃是鷹揚郎將薛萬徹,對方說完,鷹揚郎將薛萬均亦是出首言道上谷公,某也一樣,懇請讓我為先鋒。”
見薛萬均出面,薛萬徹怒道三哥,你怎能搶我之前?”
薛萬均言道我為兄長,哪里有小弟在前的道理。”
薛萬徹言道在軍前哪里伯仲之分的?”
見二人爭執(zhí),李重九言道莫要吵了。”
薛萬均,薛萬徹一并告罪。李重九言道聽我的,鷹揚郎將薛萬均,我給你三千人馬,加上你的本部襲擊榆次,攻占之后務必切斷晉陽東面之聯(lián)系。”
“諾!”薛萬均得李重九答允,當下得意洋洋地看了弟弟一眼,下去領命了。
“鷹揚郎將薛萬均聽令,我令你為先鋒,率本部攻打汾陽,打通我軍前往晉陽的通道。”
汾陽原名陽曲,后楊家創(chuàng)建大隋,以楊姓,惡陽曲之名,改曰陽直。開皇十六年時又改曰汾陽,縣治位于木井城。汾陽乃是晉陽北面通道,一旦被攻破,晉陽北面再也無險可守,李重九大軍可直通晉陽城城下。
聽聞李重九將此重任交給后,薛萬均心情頓由失落轉為大喜,領命言道諾。”
當下薛萬均大步而下。
李重九當下看向眾將,繼續(xù)發(fā)布軍令。
“虎賁郎將烏古乃聽令,你率本部人馬攻交城,破城之后,來晉陽城下與我會師。”
“諾!”
猶如鐵塔般魁梧的烏古乃,于李重九前重重一抱拳,當下跨上他的遼東大馬而去。
“虎賁郎將曇宗聽命,你率本部人馬,攻孟縣,破城之后,來晉陽城下與我會師。”
“是,師兄。”
曇宗當下一舞鐵杵,也是領命而去。
這時一旁尉遲恭言道上谷公,交城,孟縣皆并非汾陽,榆次那般重鎮(zhèn),何必派軍去攻打,分我軍勢。”
李重九言道我如何不知,只是這一次千里奔襲太原郡,軍中也是缺糧,故而這才不得不分兵,劫掠各縣,擄劫糧草。否則憑著軍中糧秣不足以十日之資。”
從雁門至太原郡,一路之上都是崎嶇山路,己方大軍運糧已是十分不便,若是分兵運糧,又要派兵保護糧道。李重九記得歷史上,劉武周就是軍糧不足,后糧草又被李唐大將所劫,故而才敗北的。
所以李重九吸取劉武周的教訓,將攻打太原,能否成事,糧草視作勝敗的第一要素,所幸眼下正值九月,秋高氣爽。
不僅的番軍騎兵,在秋季時正是最膘肥馬壯的時候,而對于太原郡而言,九月也是麥粟豐收之際,只要能夠就食于敵,就不至于匱糧。
所以現(xiàn)在無論步軍馬軍,行軍時人手兩個大麻袋,已成為了李重九的固定戰(zhàn)法。
這也是孫子兵法有云,食敵一鐘,當吾二十鐘。
為了奪取糧草,李重九的三萬主力大軍進入了太原府境內之后,就迅速分化為無數(shù)涓涓細流,四地漫卷而過。
西線的三萬番騎攻下石州之下,也完成了集結,與正面的李重九步軍主力,猶如兩支巨大的蟹鉗將太原夾在當中,來勢兇猛。
晉陽城之中,李唐的兵力本就不多,而李芷婉返回井陘之后,憑借著晉陽城內這點兵力,更是難以支撐。
城內殷開山作為太原道行軍總管,整日愁煞了眉頭,兵力不足,只能眼看李重九大軍如蝗蟲過境一般,于太原郡境內肆掠。
秋季的莊稼已是在城外都熟透了,但是城內就是無法派人去割取。
而李重九的士卒各個如經(jīng)驗豐富的老農一般,下地收割取麥。
收割莊稼也就罷了,同時榆次,孟縣,汾陽,交城四縣皆傳來,被李重九大軍包圍攻擊的消息。
同時在雀鼠谷的方向,李重九也派兵切斷了河西方向來的援軍。
殷開山想要出城一戰(zhàn),但雙方兵力太過懸殊,就算李重九將士卒分一半去田里收割麥子,剩下的人馬還是晉陽城內守軍的兩倍。
眼見李重九肆無忌憚地收割著糧草,太原城內眾將皆是坐不下去了,要求請戰(zhàn)。而殷開山竟然忍氣功夫,十分了得,下令城門四閉,在援軍抵達之前,不可浪戰(zhàn)。
殷開山現(xiàn)在指望的李芷婉在井陘的三萬大軍,潞州刺史郭子武,浩州刺史劉贍三人之中,任何一人大軍抵達,他就可以展開反擊。
但是事與愿違,到了十月,先是孟縣,之后榆次,汾陽,交城各城,依次失守,太原郡門戶洞開。
齊王李元吉聞之晉陽城邊各縣失守的消息,這時也是坐不住,當下質問殷開山,疾言厲色地問道汝身為太原總管,為何敵軍前來,不發(fā)一矢,這就是替孤保境安民之法嗎不跳字。
殷開山當下只能言道敵我兵力相差懸殊,李賊又占據(jù)了先機,現(xiàn)在只能依靠太原堅城固守,若是一旦出戰(zhàn)必敗。”
李元吉卻冷笑言道我從未聽說過守城,可以擊敗敵軍的,我現(xiàn)在令你立即出城破敵!”(未完待續(xù)……)
第三百四十七章太原郡攻略(一)
第三百四十七章太原郡攻略(一)是 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