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 劉邦斬白蛇
芒碭山,月夜。
劉邦持劍斬白蛇,伴隨著一顆蛇頭落下,劉邦手中的長劍之中,猛然生出了一道強(qiáng)大的靈性。
虛空中,高維信息海亦是陡然翻涌起來,一條赤龍好似流星一般,融入了劉邦的精神世界。
原本劉邦的修為只有心道五重天,但隨著這條赤龍融入他的精神世界,他的識神卻是突然升華,竟也化作赤龍之狀,隱約之間,更好似要凝聚成實質(zhì)!
這就是兩個世界碰撞之間,所掉落的本源,這本源對于世界而言也是極其珍貴的東西,而對凡人而言,更是無上的至寶,只要得到,輕易的便能脫胎換骨,再非凡人。
就如那陳勝吳廣,一夢一生,醒來之后便是直入心道九重天,而被楚明將本源抽出之后,境界卻是瞬間跌落。
劉邦之前僥幸從時光長河上躍起,看了一眼未來,因此開竅,在很短的一段時間便從一個凡人,達(dá)到了心道五重天。
這已經(jīng)是一個極快的速度,但終究還是抵不上天地的造化。
劉邦知道,這團(tuán)本源遲早都會落到他的身上,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因為只有他的精神世界,最契合這團(tuán)本源。
至于他持劍斬白蛇,更類似于一個儀式,就如同上古時代的祭祀之道,以期通過這種方式,接近上天。
歸根結(jié)底,不過是想通過種種手段,來調(diào)整自己的精神狀態(tài)。
這些知識,他原本也是不知道的,還是最近看了天書院刊印的書籍,他才恍然大悟。
不止如此,天書院還將超凡力量以精神強(qiáng)度為基礎(chǔ),劃分了等級。
普通人的精神強(qiáng)度可以忽略不計,道神的精神強(qiáng)度是十點(diǎn),至于道神之下,每一點(diǎn)之間都是天差地別。
天書院還公布了一個計算自身精神強(qiáng)度的公式,斬殺白蛇之前,劉邦的精神強(qiáng)度是5.1,而現(xiàn)在,他再次計算,發(fā)現(xiàn)自己的精神強(qiáng)度已經(jīng)到了9.4,這還不是他的極限,他還可以繼續(xù)變強(qiáng),他估摸著,等到自己徹底消化這團(tuán)本源,自己的精神強(qiáng)度至少也能到9.7。
精神強(qiáng)度的計算,越往后,哪怕是0.1的差距,都是差距巨大。
就天書閣所公布的數(shù)據(jù),陳勝和吳廣兩個人的精神強(qiáng)度都是9.5,比他現(xiàn)在要強(qiáng)上一點(diǎn),東皇太一的精神強(qiáng)度是9。
“我雖然一步登天,但越是強(qiáng)大,就越發(fā)的感覺自己離道神越遠(yuǎn),難怪楊朱言第一批道神身上有問題,難以想象,究竟是什么樣的東西,能夠讓人跨出最后一步!”
劉邦自語。
別看他在徹底消化本源之后,精神強(qiáng)度能達(dá)到9.7,離道神的10只差0.3,但就這最后0.3,也許他一生都不可能再增加哪怕0.1點(diǎn)。
“看來我真想成為道神,永恒不滅,只能傳揚(yáng)我的理念,以帝道統(tǒng)攝人心,以此獲得無上的功果!”
……
南云鄉(xiāng),項羽夜半忽聞劍鳴。
他是楚人之后,志在復(fù)興大楚,怎奈秦國強(qiáng)勢,不可動搖。
他雖然天生神力,神思敏捷,早早的就跨入了修行路,但終究大勢難改。
但今日,他卻是福臨心至的感應(yīng)到了一點(diǎn)靈機(jī),也不睡覺,就這么坐了半夜,然后他就聽到了劍鳴之聲。
出了房間,他追溯源頭,來到了一塊大石頭前,見此,他毫不猶豫的舉拳轟碎了石頭。
石頭炸裂開來,里面盡是空心的,一柄長劍赫然出現(xiàn)在石頭里。
長劍并未顫動,但項羽腦海里的劍鳴卻是不絕,見此,項羽直接伸手,握住了神劍,緊接著,一道晴空霹靂一般的精神力量,轟擊進(jìn)了項羽的腦海。
“天子之劍,以燕溪石城為鋒,齊岱為鍔;晉衛(wèi)為脊,周宋為譚,韓魏為夾;包以四夷,裹以四時;繞以渤海,帶以常山;制以五行,論以刑德;開以陰陽,持以春夏,行以秋冬。此劍直之無前,舉之無上,案之無下,運(yùn)之無旁。上決浮云,下絕地紀(jì)。此劍一用,匡諸侯,天下服矣?!?br/>
恢弘肅穆的聲音響徹項羽的腦海,冥冥之中項羽只感覺到一團(tuán)不可思議的力量從虛空中落下,融入了自己的精神世界,讓項羽的精神力量,在這一瞬間強(qiáng)橫了不知道多少倍。
伴隨著膨脹的精神力量,一種名為野心的東西在項羽心頭滋生,他再一次的回想起了自己少時的狂言:“我可取而代之!”
……
劉邦斬白蛇,項羽得神劍,諸多的因緣在虛空中假合,落于人間,憑空締造出了一個個強(qiáng)人。
這些人一步登天,都因此而滋生出了巨大的野心,只是有陳勝吳廣的前車之鑒在前,他們也不敢輕易的動作,只是默默等待著時機(jī)。
對于這一切,楚明都洞若觀火,不過他沒有直接動手,而是任由這些人匯聚密謀,想出一個個顛覆大秦的計劃。
要消滅這些人以楚明的手段很容易,但想要讓這些人心服口服,為自己所用,卻是沒有那么容易。
何況這些人正處于一個成長的階段,源于大秦的壓力正好加速他們的成長。
楚明要做的,是在他們最巔峰的時刻從正面將他們徹底擊潰,以此讓他們奉行自己的道理。
其實無論哪個時代都不缺乏野心家,只是就這個時代野心家特別多罷了,時代的浪潮滾滾前行,一下子蹦出了太多的強(qiáng)人,若非他手段夠強(qiáng),壓得住局勢,天下早就亂了。
而隨著高維信息海的劇烈變化,諸多強(qiáng)人誕生,楚明也見到了不少人精神世界劇烈變化的過程,對于高維信息海,對于識神,有了更深的理解和體悟。
心道最飄,并不是說說的,精氣神心勢五道之中,也只有心道的提升能夠一蹴而就,一念凡人一念仙佛。
當(dāng)然,此間的修行人,除了少數(shù)妖孽之外,并沒有幾個人修出第七感,而是凝聚意識之后,走向了一個無限強(qiáng)大識神的路子。
而楚明卻是發(fā)現(xiàn),如若不修出第七感,也就根本沒有所謂的半步道神的境界,難怪人世間只有道神和心道九重天,而道神界里,卻有半步道神。
相比道神界,人世間的修行路還是太粗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