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供奉
曲終舞罷,當(dāng)王蘊(yùn)秀最后持劍而立,似是戰(zhàn)死于沙場時,四周的樂人們沉默片刻后,便瘋狂地拍起手來。
杜甫和岑參都是目瞪口呆,頭腦一片空白,他們都是見過世面的,更曾是平康坊的常客,他們不是沒看過舞姿更加妖嬈的軟舞,也不是沒看過舞姿更加矯捷騰躍的健舞。
可是偏偏這曲新編過的西河劍器舞,讓兩人不知該如何評論,而對于四周的舞姬們來說,卻仿佛為她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一般,原來舞蹈還可以如此編排。
也只有早知道這曲劍舞全貌的公孫大娘滿臉的鎮(zhèn)定自若,說起來沈郎當(dāng)真稱得上是樂圣舞神在世,如今圣人已讓太常寺重新編排《秦王破陣樂》,便是得了沈郎的啟發(fā)。
“沈郎,老身這些弟子,以后便托付于你了。”
公孫大娘感嘆道,她年歲越長,昔日風(fēng)華絕代的容顏不復(fù),當(dāng)年那些曾傾慕她的權(quán)貴又有幾人還會念她的情,阿離她們?nèi)羰菦]有沈郎看護(hù),遲早也會成為那些權(quán)貴的玩物。
“大娘客氣了。”
沈光看著公孫大娘,忽地道,“大娘,我已在豐樂坊購地以修建沈園,大娘若是愿意,便在沈園做個供奉,為我教導(dǎo)阿離她們可好?”
聽到沈光的話,不獨(dú)是公孫大娘,馬仙期亦是動了心思,他年事已高,雖說演奏技巧越發(fā)爐火純金,但是體力不濟(jì),已經(jīng)比不上賀懷智了,便是圣人也極少召他入宮演奏,與其老死于梨園,他倒是更希望能去沈園養(yǎng)老,得個自在。
“那就多謝沈郎了。”
公孫大娘自不會和沈光客氣,更何況她也舍不得自己那些弟子,她雖身在教坊司,可是她若是要走,也沒人能攔得了她。
“沈大家,老夫厚顏,不知可否為沈園供奉?”
馬仙期在邊上亦是開了口,他在貴妃那兒還有些情分在,到時候央求貴妃,想必圣人也愿意放他出宮的。
“馬老哥愿意來,自是再好不過,只是宮中?”
豐樂坊的沈園,是沈光在長安城興建的別業(yè),雖說他不在長安城,可是有王忠嗣和高力士照看,他也不怕那些遴選出來的樂人會受了委屈,只是這沈園總歸得有人打理,他手下不缺武夫,可是懂得音律的卻是一個也無,若是馬仙期這等開元時就成名的樂家愿來,他自是高興。
只是馬仙期這樣的宮廷樂師,并不是自由身,就是沈光也沒法明著和李隆基要人,馬仙期想去沈園養(yǎng)老,就得自己想辦法。
“宮中我自會想辦法,只要沈大家不嫌棄老夫這把老骨頭就是。”
“馬老哥哪里話,馬老哥愿去沈園,是沈光的榮幸。”
邊上賀懷智不無羨慕地看著馬仙期,他正值壯年,無論是演奏技巧還是體力都處于巔峰狀態(tài),圣人無論如何也是不會放他出宮的,不過有馬仙期在前,等他老了以后倒也能在沈園養(yǎng)老。
“沈郎,方才我和阿俏跳得如何?”
王蘊(yùn)秀和白阿俏打斷了沈光他們的對話,“秀娘和阿妮方才跳得自是極好。”
沈光撇開了話題,待王蘊(yùn)秀和白阿俏坐下后,自是和公孫大娘他們道,“咱們繼續(xù)。”
有著王蘊(yùn)秀她們的舞蹈在前,接下來登場的樂人們都是傾盡所能,他們彈奏得都是沈光所做的新曲。
可以說沈光幾乎以一己之力,對大唐的宮廷音樂機(jī)構(gòu)宜春院和梨園完成了屠榜,鮮少有人彈奏過去在長安城里風(fēng)行的樂曲。
看著或一人或兩三人結(jié)伴的樂人們上臺,場下抱著琵琶的雷海青聽著那些新曲,亦是心潮起伏,雖說大家彈奏得都是沈大家的新曲,可是也做出了不少精巧的改動,讓他也大開眼界。
沈光同樣也震驚于這些樂人們對于那些曲子的改動,他身邊的公孫大娘三人更甚,他們都是宮中的樂師舞姬,自然清楚這天下間能作曲的樂家只有寥寥幾人,而宮廷樂師所彈奏的曲子,是朝中那些賢相名臣所作。
多少年來,他們只是彈奏那些以頌圣為主的宮廷樂曲,又或是那些傳來的番邦胡樂,李龜年之所以能成為舉世稱贊的大家,便是他能以樂人之身作曲。
沈光的出現(xiàn),讓樂人們能夠?qū)W到作曲的理論知識,而且通俗易懂,這對于樂人們來說,便不下于開宗立派的祖師爺。
李龜年正是明白了這一點(diǎn),到最后連對沈光的嫉妒都生不出來,他看著一個個登臺的樂人里不時有讓他眼前一亮的編曲,知道屬于他的時代已經(jīng)過去,一時間他也生出了不如去沈園養(yǎng)老的念頭來。
“雷海青。”
輪到雷海青演奏時,沈光看著身旁動容的賀懷智,不由好奇地問道,“這位是何人,賀兄如此驚異?”
“沈大家有所不知,這雷海青乃是梨園中的后起之秀,他彈奏琵琶的技巧說實(shí)話不下于我,只是缺了些火候經(jīng)驗(yàn),他日能勝過我的必是此子。”
賀懷智看著年輕的雷海青感慨道,他這長安第一手的名頭,遲早都是雷海青的,只是他沒想到這位最有可能入宮成為樂師的梨園弟子居然也愿意投入沈大家門下。
“哦,那我倒是要好好聽聽他的彈奏。”
沈光說話間,懷抱琵琶的雷海青已經(jīng)撥動了琴弦,隨后沈光也不由為之動容,因?yàn)槔缀G鄰椬嗟姆置鞅闶窍惹巴跆N(yùn)秀他們跳舞時所用的《鳳鳴山之戰(zhàn)》,而這首曲子他還沒來得及把曲譜公布出去。
所以這雷海青便是靠著剛才聽過一遍后,便重新彈奏了出來,而且還加入了自己的改編,這放在后世妥妥的創(chuàng)作型才子,這讓沈光越發(fā)欣賞起來,覺得不能錯過這樣的人才。
殺氣透徹云霄,這便是沈光對于雷海青彈奏的評價,這時候他才發(fā)現(xiàn)這位彈奏琵琶的青年身形高大健碩,在一眾消瘦的樂人中算得上是異類,而且看他的樣子似乎是常年練武的。
當(dāng)雷海青彈奏完時,不少準(zhǔn)備了琵琶曲目的樂人這個時候都是后悔不已,珠玉在前,他們再上去演奏,也不過是貽笑方家,自取其辱。
將雷海青的名字記下后,沈光也沒有多說什么,只是繼續(xù)讓其他樂人接替演奏,他這兒又不是搞選秀,還來什么點(diǎn)評,再說這雷海青的琵琶彈得比他都好,還有什么好說的。
雷海青之后的樂人演奏,只能說中規(guī)中矩,沒有再讓沈光趕到驚艷的,但是也有好幾個顯然已經(jīng)摸到了編曲作曲訣竅的,這讓沈光頗為欣慰,即便他回到安西,這些人也足以撐起長安城的沈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