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要給文麗找阿哥
外婆要給文麗找阿哥
雨花說,“該向人家說明或是道歉呀。”文麗說,“咋向他說明道歉?”雨花說,“打個電話。”文麗搖了搖頭,說,“我可沒有他的電話號碼。”雨花說,“你沒有我有。”文麗又說,“哪有電話?”雨花說,“我給你借一部,可是,我給借來了,你可不能不說話。”文麗說,“好吧。”
于是,雨花站起身來,朝著一位游客招了下手。那位游客不知雨花叫他過來干嘛,就問,“這位美女,是叫我嗎?”雨花說,“能不能把你的手機借我們用用?”那個游客馬上說,“當(dāng)然可以了。”說著便把手機拿出來遞給雨花。可是雨花并不會使用手機,就拿出一張照片,讓那位游客照著后面寫的電話號碼拔號。游客把手機拔通了,就讓雨花說話。
雨花拿著手機就問,“你是那位姓許的導(dǎo)游嗎?”對方說,“是的,我是許亞龍,你是誰呀?”雨花說,“我是雨花,就是那個侗鄉(xiāng)古寨的接待員雨花呀。”對方顯得很驚訝,說,“就是侗鄉(xiāng)古寨的美女阿姐雨花。”然后就問,“這是你的手機?”雨花說,“我們哪有什么手機?借人家游客的。”對方問“你有啥要緊的事?”雨花說,“沒事就不能給你打電話了。”對方說,“那也是,沒想到你會給我打電話。真是讓我太意外太高興了。”可雨花說,“不是我給你打電話,是文麗有話要跟你說。”說著,便把手機遞給文麗。
文麗拿起手機,怯怯生生說了聲,“你好。”那邊一聽,說,“你是文麗阿妹?”文麗說,“是呀。”那邊就說,“真沒想到你會給我打電話,真是讓我有點受寵若驚了。”文麗說,“你又在笑話我了。”那邊說,“我討好都討好不過來呢,哪敢笑話你。我每次過去都想能見到你的笑臉,可是,你老是對我板著面孔,而且又不對我說為啥,弄得我老是在想你是不是非常討厭我。”
文麗用很認(rèn)真的口氣解釋著說,“我怎么會討厭你。我是想我們侗族人的風(fēng)俗習(xí)慣和你們漢族人是不一樣的。如果我們倆人真地好上了,又不能在一起,會是很痛苦的。”那邊先是“哦”了一聲,但馬上說,“現(xiàn)在都啥年代了,不要說侗族人和漢族人相互戀愛通婚,就是中國人和外國人相愛結(jié)婚的都很多。只要我們倆人情投意合相親相愛,啥事都好辦,你說是不?”
文麗沒想到對方會說這話,一時吱唔起來,說,“可是,我們侗族人的思想還是比較傳統(tǒng)和保守的。”對方說,“其實咱們廣西有許多侗族人,跟漢族人通婚相愛的也不少,有的是漢族男人上門到侗族阿妹家,也有許多是侗族阿妹嫁到漢族人家。”
沒等文麗跟桂林導(dǎo)游通完話,那個游客要上車了,文麗就急忙把手機還給了人家。吉娜就問文麗,“你沒問那個桂林導(dǎo)游啥時過來?我還想讓他給我?guī)€叉蘿卜絲的叉子呢。”文麗搖搖頭說,“沒有。”然后又說,“這種事要說你自己說,我才不說呢。一個叉蘿卜的叉子也要讓人家從桂林帶,多不值得。”
吉娜說,“不讓他帶蘿卜叉子,讓他帶彩電,他能帶得動嗎?他就是能帶得動,我還買不起呢。”玉秀一旁說,“你能買得起,可文麗還怕把人家給累著了呢。”文麗又可笑又可惱地呶著鼻子,說,“你們老是拿人家開我的玩笑,要是讓我外婆和阿媽知道,非要罵死我不可。”
下班后,吃完晚飯,文麗就上樓進到自己的臥室里。臥室不大,有八九個平方,一張床就占據(jù)了將近一半的地方。床邊有個木桌,木桌很舊,舊得就跟古老的古懂文物似地。文麗坐在一把椅子上,一邊對著鏡子孤芳自賞,一邊看著照片上的那個導(dǎo)游。導(dǎo)游穿著一件花格子短袖上衣,拿著一個藍色的小旗,腰間扎著一個皮包,一邊招著手,一邊咧著大嘴嘻嘻地笑著,顯得很隨和很開心的樣子。看著他很開心很暢快的笑著,她也忍不住地“撲嗤”一聲地笑了出來。
不知是不是外婆聽到了她的笑聲,就在樓下喊起她來,“文麗呀,你在做么子?”文麗馬上把頭從門口伸了出來,見外婆正獨自坐在堂屋門旁乘涼,就問,“外婆,叫我有事?”外婆說,“你下來,我有話要對你說。”
文麗馬上把照片鎖在抽屜里,下到樓下,搬個小凳坐在外婆的身旁。外婆有六十來歲,但每天照常下地干活,身板還是很硬朗的。她親熱地拉著文麗的手,說,“我今天去了谷雨鄉(xiāng)你姨婆家,見到了你姨婆的孫子順正。幾個月沒見,你順正阿哥又長高了許多,寬肩大個,虎背熊腰,一大麻袋谷子,一下子就背上了肩。厚厚的嘴唇,大大的嘴巴,一看就是個有錢有糧的福相,年齡才比你大上個兩三歲,老實憨厚,懂情懂理,是個讓人喜歡的好伢子。”
外婆說到這里,就用眼睛深情地看著文麗,然后又說,“我給你阿媽說過了,要是咱們家能招來這樣的女婿,也算是咱們家的福氣。”
文麗三兩個月前跟著外婆去過谷雨鄉(xiāng),見過那個老實憨厚的表親順正阿哥。順正確是侗鄉(xiāng)四村里數(shù)一數(shù)二的好阿哥,但是,要讓文麗跟他去相親相愛,結(jié)為夫妻,這卻是讓文麗連想都不曾想到過的。文麗馬上搖動著外婆的手,撒著嬌說“外婆莫要為我操心,我現(xiàn)在還小,再過兩三年,我會選一個讓外婆最鐘意的阿哥。”可外婆說,“我的小阿妹,你都十七歲了,按理說去年就該找阿哥了,只怪我嫌你身體瘦小,沒好給你找。”
說著,拉著文麗的手,愛溺般地說,“世上的好阿哥都讓人瞅著呢,你要是不搶先找,就會讓別人搶在前面。聽你姨婆說有好幾個人家都已經(jīng)相中了你順正阿哥了,我怕咱家要是不早點提媒,要讓別人搶了先,事情就不好辦了。如果你要是喜歡和同意,我明天就和你阿媽帶你去谷雨村請人提媒,你姨婆跟我是親姐妹,我的話她不能不聽。”文麗一聽這話,覺得哭笑不得,說,“外婆呀,我聽說買東西有走后門的,沒見過找阿哥也有走后門的。”外婆很認(rèn)真地說,“走后門就是比走前門管用。”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yōu)質(zhì)的閱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