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五章 短兵相接
在長生感召青龍之前,倭寇的注意力大多集中在北線,因為少林武僧人數(shù)較多,而且皆為紫氣高手。不過在青龍現(xiàn)身之后,倭寇立刻知道自南線攻來的是長生等人,隨即分出大量兵力前來阻擊。
雖然倭寇人數(shù)眾多,但是在移動之時卻并非一哄而上,而是整齊劃一,井然有序,,由此可見這些倭寇并不是由一人親自指揮,而是分為諸多隊陣,分別由不同的紫氣高手統(tǒng)領(lǐng),由于目前倭寇尚未完全分散,暫時還看不出聚集在姑婆山的倭寇具體分為幾個隊陣。
若是換做常人,五里遠近至少需要走上半個時辰,但是對于紫氣高手而言,五里不過是幾個起落,很快長生等人便與迎面而來的倭寇短兵相接。
倭寇個頭普遍不高,超過五尺的都少,但沖在最前面的居山高手卻足有八尺多高,身形也異常魁梧,幾乎與巴圖魯相當,由于身形高大,所用兵器也不是尋常的倭刀,而是一柄長達五尺的斬馬刀。
似這等人物,無疑是倭寇的一員猛將,但面對長生等人,卻連一個回合都不曾撐過,斬馬刀尚未揮出,大頭便急沖來到,陰陽雙輪分執(zhí)雙手,急斬倭寇雙膝。
倭寇吃痛,怒吼揮刀,大頭躺地翻滾,待對方長刀揮過立刻旋身站起,而此時那個高大的倭寇已經(jīng)因為雙膝受創(chuàng)而屈膝跪地,大頭站起之后恰好夠到他的脖頸,反手補刀,立斷咽喉。
倭寇人數(shù)眾多,與那高大倭寇同時沖至的還有其他人,在大頭斬殺那高大倭寇的同時,數(shù)名倭寇已經(jīng)同時沖其揮出了倭刀,釋玄明見狀立刻側(cè)身前沖,與此同時探臂橫槍,直接將試圖攻擊大頭的數(shù)人盡數(shù)擋下,而大頭則趁對手跌撞后退,身形不穩(wěn)之際急滾上前,左右開弓,見腿就砍。
待倭寇因為腿傷吃痛分神,釋玄明立刻急旋逼近,與此同時綠沉槍環(huán)腰旋舞,由于倭寇個頭普遍不高,環(huán)腰急旋的綠沉槍攻擊的恰好是倭寇的上盤要害,幾聲慘叫幾乎同時傳來。
大頭身形矮小,陰陽雙輪又是短兵器,故此大頭最適合近攻下盤,而釋玄明身形高大,所用綠沉槍又是長兵器,故此他擅長遠攻上盤,二人默契合作,眨眼之間便誅殺五人。
五人雖然并肩作戰(zhàn),卻也各司其職,大頭與釋玄明聯(lián)手攻堅開路,余一則負責(zé)開弓遠射,令蜂擁而至的倭寇不敢貿(mào)然上前,而楊開則手持工布拾遺補缺,攻擊敵人的同時保護己方眾人免受偷襲,與此同時還要以周天神功為余一補充靈氣,因為余一的無箭神弓所發(fā)箭矢乃靈氣所化,頻繁放箭需要耗費大量靈氣。Xιèωèи.CoM
沖在前面的大頭和釋玄明二人自然感受到了來自無箭神弓的保護,二人在前沖的同時也不忘偶爾留下幾個活口,供楊開施展周天神功為余一補充靈氣,能夠想到這一點已經(jīng)很不容易了,但大頭和釋玄明想的還遠不止這些,他們留下的活口無一不是缺胳膊少腿兒,之所以這么做除了令活口沒有反擊之力,便于楊開吸取靈氣,也是為了讓活口因為劇痛而凄厲慘叫,如此一來楊開就不需要分神尋找,哪個慘叫,哪個就是活口。
如果大頭和釋玄明沒有想到這一點,留下的活口就可能身受重傷,癱軟倒地,而混戰(zhàn)之時楊開根本無暇分辨躺在地上的倭寇是死是活。
默契的建立是極為困難的,不但需要隊伍里的人彼此熟悉,知道隊友在想什么,還要做到設(shè)身處地的為隊友著想,是對品德和心智的雙重考驗,品行不夠,就可能拈輕怕重,讓隊友分擔(dān)更多壓力,如果心智不夠,即便空有一腔熱忱也沒用,因為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應(yīng)該做什么。
而這也正是他沒有留下黃四郎的原因,黃四郎乃紫氣修為,品行也好,但黃四郎終究不是人,它不知道人在危急時刻都在想什么。
長生雖然親自參戰(zhàn),卻并沒有身先士卒,浴血拼殺,因為他是統(tǒng)帥而不是先鋒,他的任務(wù)不是攻堅殺敵,而是眼觀六路,統(tǒng)籌謀劃。
根據(jù)倭寇站位的遠近,長生發(fā)現(xiàn)南線的倭寇應(yīng)該分屬不同的三個隊伍,而且在雙方短兵相接之后,他還發(fā)現(xiàn)一群倭寇并未參戰(zhàn),而是徑直往南去了,倭寇之中多有紫氣高手,他無法通過氣色確定向南飛掠而去的那些倭寇就是早些時候獻祭玄蛇的那些人,但他卻清楚的記得獻祭之時有兩個年輕女子就站在對方法師的左右,而此番南去的那群倭寇中就有兩個年輕女子。
這群人往南去,無疑是召請玄蛇去了,由此可見倭寇的法師與玄蛇之間并無心靈感應(yīng),倭寇也并不知道玄蛇已經(jīng)被殺,這一點對己方是極為有利的。
此時同塵統(tǒng)領(lǐng)的少林武僧也自北面殺到,倭寇一方也已經(jīng)派人前往阻擊,眼下留在山頂?shù)馁量苓€有一千多人,由此可以判斷出這四千倭寇應(yīng)該分屬九個不同的隊伍,倭寇往南和往北各自派出了三支隊伍,還有三支隊伍則留在了山頂。
雖然戰(zhàn)事已經(jīng)全面打響,青龍也一直在上空的烏云中蜿蜒盤旋,但長生卻并未授意青龍參戰(zhàn),不是他不想讓青龍參戰(zhàn),而是眼下時機未到,青龍還不能參戰(zhàn)。
所謂的時機與戰(zhàn)事無關(guān),若是單就戰(zhàn)局考慮,青龍無疑是越早參戰(zhàn)對己方越有利,因為青龍不會一直存在,扶風(fēng)真人說的很清楚,青龍受控的時間只有半個時辰,時辰一到青龍立刻就會離去。
之所以不讓青龍參戰(zhàn)是因為青龍此時還無法參戰(zhàn),因為在此之前青龍并不是真正的青龍,由于逆鱗的缺失,它并不具備真龍所具備的強大能力,自逆鱗歸位的那一刻起,它才變成了真正的青龍,由蛇化龍等同超凡入圣,其體內(nèi)原本的蛇屬靈氣并不能支撐其施展青龍威能,化龍之后需要重新積蓄更加精純的天地靈氣。
雖然青龍眼下尚不能參戰(zhàn),長生卻知道這一仗己方已經(jīng)勝券在握了,因為他此時與青龍心靈相通,不但能夠指揮青龍,對其本體亦是了如指掌,除了利用本體進行攻擊,青龍還擁有異常霸道的龍族神通,不但可以行云布雨,還能夠催生雷霆,除此之外還可以控制一切木屬事物,而姑婆山所在區(qū)域恰好是巨木參天的深山密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