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敬一法師
“說來慚愧,那只惡獸正是本寺圈養(yǎng)的一只長壽龜啊!”
釋延年搖頭可惜道。
普佗寺的一大特點便是在寺前的大池塘里養(yǎng)了許多長壽龜,沒想到竟出了一只變異長壽龜,將同類吞食完后把目光盯在了平時奉養(yǎng)它的僧人身上。
這只變異長壽龜足有一棟小樓大小,它毀壞寺墻,闖入寺內(nèi)大肆破壞,好在不是人群密集之處,不然造成的后果恐怕難以想象。
釋大龍與武僧和鄉(xiāng)民進化者不敵變異長壽龜,最終靠著那名俠客仗義出手才讓普佗寺化險為安。
“敢問那名俠客如今何在?”
陳武問道。
“可惜,他于兩日前就離開寺廟,前往市區(qū)方向了。”
釋延年說道:“貧僧也只知道那位施主復(fù)姓上官,擅長使用一柄長劍,劍氣摧鋒,勢能開山。”
釋延年說完,渾厚悠遠的鐘聲響徹整座普佗寺。
鐘聲連著敲了五下,似有魔力一般,令聽聞?wù)卟唤潘尚那椤?br/>
“時間到了,我?guī)ш愂┲魅ヒ婇L老,請余施主在此稍候。”
釋延年起身說道:“大龍,照顧好客人,不可再口出輕薄之語。”
“主持放心!”
釋大龍抱拳應(yīng)道。
陳武理了理衣服,讓自己看上去精神些,他隨釋延年穿過回廊進入偏殿。
一路上見到不少忙碌的僧人和精壯男人扛著農(nóng)具從后山歸來,看來這鐘聲除了報時、靜心外還有通知的作用。
從門前經(jīng)過氣勢恢宏的大雄寶殿,陳武隨釋延年來到一處少有人前來的鐘樓,里面居住著普佗寺前任住持,現(xiàn)在被尊為寺院長老的敬一法師。
鐘樓上有一尊重達7000斤的大呂銅鐘,頂層還有一條通道直通藏經(jīng)閣。
陳武隨釋延年沿著臺階而上,直直上到最高一層,陳武發(fā)覺此處天然便有充沛的靈氣環(huán)繞,是修行的好地方。
兩名留守在鐘樓內(nèi)敲鐘的小和尚行禮告退,釋延年帶著陳武進入最高處的一處小室內(nèi)。
一名老和尚素衣端坐,他雙目緊閉,如活佛般入定。
“方丈。”
釋延年畢恭畢敬的稱呼老人。
“阿彌陀佛,這位小道友身上的殺孽不小啊。”
老方丈抬開眼,慈眉善目的說道。
他是一位得道高僧,人稱敬一法師,在華國佛界很有名望,因為年紀大了行動不便,才不再擔(dān)任寺廟主持,轉(zhuǎn)而被尊為普佗寺長老。
陳武也是一驚,這老方丈雖不是進化者,身體內(nèi)卻有無數(shù)靈氣環(huán)繞!
不愧是得道高僧。
敬一法師的名字陳武也是聽說過的,他訕笑著不知該如何作答。
釋延年在問安后,對敬一法師耳語一番便告退。
“我聽主持說,小道友是撒米宗的傳人?”
敬一法師笑瞇瞇的說道,一雙眼睛并不大,卻讓陳武感覺自己被看了個穿。
“是,我有法器相證。”
陳武笑著掏出貔貅玉佩說道。
一進室內(nèi)貔貅玉佩便自覺的開始吸收靈氣,發(fā)光的胸部擋也擋不住,陳武索性拿出來光明正大的讓它吸收靈氣。
“小道友,此物可不能隨意拿出來給別人看啊。”
敬一法師的眼睛睜大了些,他饒有興趣的問:
“小道友姓陳,龍虎道長陳金木是你什么人?”
陳武一愣,龍虎道長他從未聽說過,可陳金木就是他爺爺?shù)拿郑?br/>
“是家祖。”
陳武乖乖答道,手中的貔貅玉佩正瘋狂的吸收靈氣,讓他多少有些不好意思。
敬一法師倒是沒有制止陳武,這座小室面積雖不大,靈氣卻十分充沛,即使貔貅玉佩瘋狂吸取也不見靈氣變得稀薄。
“敢問令祖如今何在?老衲與他已經(jīng)近三十年沒有見過了。”
敬一法師感嘆道。
“敢告法師,家祖已于兩年前羽化。”
陳武低頭道。
“可惜,不過若他還健在,這宗門法器也不會傳到你手中。”
“撒米宗一向單傳,信徒雖廣,香火卻不盛,已經(jīng)快要失傳了。”
“就拿你手上的貔貅玉佩來說,這可是你的宗門鎮(zhèn)靈法器,從東漢末年的第三代天師道君開始傳下來,陳金木寶貝的很,連我也只見他拿出來用過一次。”
敬一法師有些傷感。
“金木啊,老衲本以為三十年前鳳凰山一別,今世再無瓜葛,沒想到今日竟見到你的孫子,真是造化弄人。”
敬一法師感嘆道。
“法師與家祖是舊相識?”
陳武好奇的問道。
“這是自然...”
敬一法師緩緩說著。
撒米宗發(fā)源于天師道,由初代“天師”張道陵創(chuàng)立,后在第三代天師張魯手中發(fā)揚光大,撒米宗只是天師道二十四宗中的一個。
西晉時天師道開始分化為南北兩派,直到宋元時期才合為正一道重新流傳于世,而撒米宗則是遺落于川蜀故地的民間宗門,屬于南派天師道。
陳武腦中的記憶一下子活泛開來,這些孩提時爺爺曾跟他講過的事情盡數(shù)涌入他的意識里!
“所以,小道友別再提什么茅山南派了,你可是正統(tǒng)天師道二十四宗的撒米宗宗主,比茅山那些野道士的身份不知高貴多少。”
敬一法師笑呵呵的說道,看穿了陳武偽造的身份。
“小道才疏學(xué)淺,還請法師多告訴我一些家祖舊事。”
陳武不好意思的低下頭。
通過敬一法師的敘述,陳武得知自己的爺爺陳金木是第15代撒米宗宗門傳人,30年前曾與好友,也就是當(dāng)時的普陀寺主持敬一法師一同前往鳳凰山鎮(zhèn)壓惡靈。
在粵東地區(qū)再無惡靈之患后,本就無意修仙的陳金木選擇隱姓埋名30年,世間少了一個逍遙行俠的龍虎道長,多了一個愛給孫子講故事的老頑童。
而爺爺過世前傳給陳武的貔貅玉佩,代表他成為了撒米宗的第16代傳人。
“小道友是金木的孫子,老衲自然不可怠慢,這滿屋的天地靈氣,你可自取,至于能將這法器恢復(fù)到何種狀態(tài),就看你自己的造化了。”
敬一法師笑道。
陳武心下大駭,險些忘記用精神力牽引玉佩吸收靈氣。
自己居然真的是撒米宗的第十六代傳人,而且是獨苗!
爺爺,你不想修仙我想啊!
“法師開悟之恩,小道感激不盡!”
陳武正色道。
敬一法師笑而不語。
“小道友莫急,老衲有件事想請教你。”
wap.xbiqug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