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穆耳的即位
鐵穆耳的即位
在1294年2月忽必烈去世后立刻爆發(fā)了第一次繼承人危機,因為忽必烈并未正式冊立他的孫子、真金第二子鐵穆耳(1265—1307年)為繼承人。在真金1285年去世之后,年邁的忽必烈在確定繼承人上顯然一時猶豫不決。根據(jù)波斯史家拉施特的說法,是真金的正妻闊闊真(亦名伯藍也怯赤,1300年去世)、鐵穆耳之母在積極促成兒子即位。鐵穆耳的帝位競爭對手是他的哥哥甘麻剌(1263—1302年)。作為真金的長子,甘麻剌與鐵穆耳一樣有資格成為他們的祖父的繼承者。因為甘麻剌曾多年任蒙古本土的指揮官并于1292年被封為晉王,統(tǒng)領(lǐng)成吉思汗的“四大斡耳朵及軍馬、達達國土”
同樣有意義的是重要的大臣支持鐵穆耳即位。忽必烈為他去世后指定了三個輔政大臣:玉昔帖木兒(1242—1295年),成吉思汗的著名伴當(dāng)博爾術(shù)(死于1227年)的孫子,樞密院知院;伯顏(1236—1294年),八鄰部人,曾領(lǐng)軍滅宋并多年任北方和西北諸軍的統(tǒng)帥;不忽木(1255—1300年),受儒學(xué)影響的康里政治家,中書省平章政事。這三個大臣都通過不同的途徑與鐵穆耳或他的母親建立了密切的關(guān)系。
當(dāng)1294年4月14日在夏都上都舉行忽鄰勒臺時,支持甘麻剌的不乏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