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一雙白瓷
剛聽到咔嚓聲音的時候,就有人想出手阻攔,但是被旁人給攔下來了,因為這個叫楚白的男子不像是裝模作樣的,是真的有本事的。
大家都沒有想到,在博物館待了有十多年的妝奩,里面還有一個暗格。楚白輕輕地松了一口氣,然后舉起它,有的人看明白,的確是有一個暗格,而且這個暗格設計非常精巧,是跟周圍的裝飾和雕花鑲嵌在一起。
里面赫然的就放著一封非常古老的信,博物館的院長最先反應過來,顫顫巍巍的將這一張紙張慢慢的拿起來。
有文字出土的東西都是非常珍貴的,而且這個妝奩,就是南宋時期一位貴族女子的墓冢。這封信也非常的薄,讓人感覺里面可能只有一張紙。
“我覺得除了破譯這封信外,更重要的事情是,那一對白瓷瓶。”
楚白的一句話打破了眾人的深思,一下子還沒有反應過來,白瓷瓶,什么白瓷瓶?
楚白細心地將這一份妝奩重新的歸置好,然后館長也讓人迅速的把真品重新保存起來,就跟著楚白來到了,他所說的那一對白瓷瓶旁邊。
或許察覺出楚白語氣中的謹慎和嚴肅,所以有一大半的人都被安排了出去。
“小伙子,你快說吧,這對白瓷瓶怎么了?”看著楚白探究白瓷瓶的模樣,館長心里有點不安。
白瓷最早出現(xiàn)在北齊,唐代時陶瓷已形成"南青北白”的分布局面。
在最一開始,秦柳晨和楚白去的會展時候,他們兩個盯著那盞青瓷去看,就是因為,他們上一個世界生活日常的用品,很多就是青瓷。
北邊,尤其是現(xiàn)在河北地區(qū)大部分生產的就是白瓷,這一對在博物館里保存的白瓷就是隨朝的文物。非常小巧,這一對只有一個成年男子手掌大小,瓶底和瓶口有簡單的花紋去雕飾,顯現(xiàn)出了一種樸素簡約的感覺。
對白瓷瓶偽造的也很真,但是最大的一個問題點就是,白瓷仿的太真了,真到了上面做舊的東西都帶了很多現(xiàn)代的雜質。拿出來仔細的去辨別,就能看得出來。
秦柳晨猜測,為什么沒有人看得出來。很有可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大家都被那個妝奩引出了目光。樂文小說網(wǎng)
她讓系統(tǒng)幫忙調出了這段時間發(fā)生的事情,很快她就發(fā)現(xiàn)了不對,一起出差的文物清單,里面除了有妝奩之外,還有的就是這對白瓷瓶,但是在回博物館的同一時間,檢查人員就繳獲了這一批,當檢查人員給聯(lián)系到博物館的時候,注意力肯定都會放在了,可能被盜取的文物身上,而當時那一批可能被偷盜的文物里邊根本就沒有白瓷瓶。
所以,要么就是有人看出不說破,要么就是大家當時的重心真的放在了妝態(tài)身上,沒有仔細去檢查白瓷瓶,而這對白瓷瓶跟現(xiàn)代仿古的工藝品是非常像的。
這些人就是打一開始,就是想用大的妝奩去吸引目光,偷偷的將白瓷瓶偷換過去,而且白瓷瓶不易被人認出,利用白瓷瓶不易被人認出的這一個特點,達到偷龍轉鳳的目的。等博物館這邊真正察覺出來的時候,白瓷瓶早就不知道落入誰家手中了。
秦柳晨不知道自己的這個猜測正不正確,但是她迅速的把這個想法,同步傳遞到了楚白那里,楚白也帶著眾人檢查出了白瓷瓶就是假的,眾人的心涼的很徹底了,真的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但是再涼也要辦事情,博物館館長迅速命人,打電話聯(lián)系上面的人。轉頭又跟自己的師兄,也就是帶著楚白夫婦來這邊的大佬,鄭重的道了一聲謝,“楊師兄,今日多謝你帶人幫忙了。”
楊老也擺擺手,拍了拍自己這個師弟的肩膀,人歲數(shù)大了,經(jīng)不起這么多事情了,看來他當時早早的退下來,過一個富貴閑人,讓子孫后代頂上去是一個正確的選擇。
“兩位小友,我也謝謝你們今日出手相助,解開了我們的謎題,旁的話,我現(xiàn)在也不知道該如何去說,等這件事情了清了,我會鄭重上門道謝。”
年近花甲的一位老學者,向他們彎腰致謝,楚白他們覺得還是承受不住的,連忙攙扶,“您放心,可能那對白瓷瓶,還沒有流失到國外去,現(xiàn)在,或許還有追回來的機會。”秦柳晨小聲安撫道。
他們已經(jīng)拜托系統(tǒng),快速地查看,能不能查出那對白瓷瓶現(xiàn)在在哪里,隋朝流傳下來的文物,那可是華夏民族的寶貝,不能輕易的被這一群人給流傳到外面去。
華夏的瑰寶已經(jīng)流失掉很多,還拿不回來了,所以這個無論如何都不能在次的丟失。
雖然不知道這些人到底如何偷龍轉鳳的,但是破解了謎題,辨別了真假,總歸是好的,只不過秦柳晨跟楚白在回去的路上,心里還是不舒服的。
“突然有一種特別的無力感。”秦柳晨低聲說了這么一句,這一句話也是楚白心里的感覺,面對文化斷層的這個平行世界,有的時候壓抑著夫妻兩人的心情。
他們希望這件事情,能快速的有個定論,要將膽大包天的人,以最快的速度可以繩之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