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商家
娶妻這事,別人能忘,楚二郎的長輩卻是不會忘的,雖然大家有意無意都問楚二郎想娶一個什么樣的媳婦,但楚二郎一直是一種冷淡的表情,惹得楚父,一直在心里嘀咕:明明兒子取名叫楚丹,就有紅色熱情的意思,怎么越長大越像個冰塊?
楚家的老太太,也在尋思著這個重孫子的婚事,畢竟在他身上發(fā)生的事情,也是老人家第一次聽說,自然也會多尋思尋思。就想到了一個人選,就是不知道自己兒媳婦和孫媳婦愿不愿意了。
老太太選的這一個人,自然也是跟楚家門當戶對,什么會擔心不愿意,就是因為這個姑娘的情況不是四角周全,可這姑娘品性尚佳。絕對不會是包藏禍心之人。她不是不知道常氏與自家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就是因為知道,所以才更加覺得女子品性這方面要尤為看重。
所以她先跟兒媳婦說了,然后讓兒媳婦她們婆媳兩個商量。
楚王氏一開始聽到這姑娘條件時候有點不愿意,但是等婆婆說了,祖母那邊的想法之后才沉下心來,慢慢想老太太說的話。
確實,女子品性這一方面要好好看重,萬一再鬧出來一個跟常氏一樣搞事情的,這個時候他們家才真正是難堪至極,人家不會想媳婦怎么怎么樣,而是在想為什么,嫁給二郎的媳婦都出問題。ωωω.ΧしεωēN.CoM
老太太說的這個姑娘姓商,老家是姑蘇,可不知20多年之前,商家為什么來到這邊生活,商家主君原來是考取了功名之后開了一家小小的私塾,教幼童識字,規(guī)模不大,但也能維持一家子生活用度。可不幸的是,商家主母在幾年前意外去世,他擔心,后面娶的繼弦對三個兒女不用心,可孩子卻尚小,不能沒有母親照料。
沒想到商家大姑娘能挑起這個重任,將下面的兩個弟弟都照顧的很好,打掃家中,洗衣做飯,八九歲的小姑娘都做的不錯。隨著兩個弟弟慢慢長大,她也不用天天守著弟弟,弟弟去父親的私塾讀書之后,商家大姑娘閑下心來就打算做點小生意。
商姑娘自小有主意,連父親也沒有告訴,她母親擅長制胭脂口脂,所以商姑娘從小就耳濡目染,自然也沒有忘記。開始沒有那么多的本錢,就這一兩盒,主要的原材料就用一些鮮花汁子。他也沒有打算直接去店里寄賣,或者如何就找了旁邊的一些小姑娘,價格不高,樣子還比較新穎,小姑娘們自然也愿意掏錢。
攢了一點錢之后,再去買更好的材料,有的照常是賣給你,手里錢不多的小女生,而有的就到店里寄賣。
商姑娘做這件事情本來沒有太多人知曉,畢竟悄悄的進行,不知被哪一個嘴碎的婆子知道之后,就大肆宣傳,說什么讀書人家的閨女都走街串巷賣東西呦。
商家主君和商家的兩個弟弟,這才知道這大姑娘在家里一直在忙活什么,只不過他們沒有指責自家人,兩個弟弟年輕好勝,打算直接堵墻去揍人,但是商家主君沒有選擇這么做,這樣做的話他家不占理,反而是找了管理這邊秩序的市吏,將情況告知于他。為了更好的辦成這件事情,商家也沒少給這個人塞點錢,本身這事兒就是那婆子不占理,再加上商家還塞了銀子,市吏辦事的速度是很快的。
這婆子被帶回去打了十個嘴板,以示懲戒。
自此以后,再也沒有人對商家姑娘指手畫腳,評頭論足,只不過,大家更多的是私底下說一說。這件事情鬧得還是有點大,畢竟都鬧到官府了,在普通百姓心里面鬧到官府,那可就是有些厲害了,這也是為什么商家主君明知這件事情對自己女兒不利,還這樣去做,畢竟他們家在這邊無根無基,若是不一開始給這些人一點教訓,怕是往后傳自己女兒風言風語的話,可能就是滿個府城了。
在這個姑娘轉過年來就十六了,可是上門提親的人,商家大多數(shù)都看不上,因為這家姑娘有兩個缺點,就是四角不周全還是喪母長姐,并且還有著所謂走街串巷賣東西的先例,覺得她拋頭露面。上門提親的男子,雖然也不是一些好的。
甚至這幾年,商家主君年紀慢慢變大,身體也是有點撐不住,商家姑娘不想自己草草嫁人,反而擔心自家情況,就非常婉轉的告訴媒人自己的想法,希望找一家品行端厚的人家,她不是讓婆家來補貼幫扶娘家,而是想讓婆家可以允許她時常回來看望家中父親和弟弟。
這話一出,媒婆自己都不知道如何去接了,先答應下來,但是這哪一家能符合商姑娘這樣的說法呀?
本來有意向的男方聽了這話,也揣測了一下,有的人家想娶這雙姑娘,就是看她能干,要是時常回娘家照料,就不太愿意了。而且有的人暗地里還在想,這商家姑娘打的算盤可極好,他家正好是青黃不接之時,想找一個好姑爺幫他家渡過這個難關。
所以一直沒有說好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