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夏四月
魏國黃初三年三月乙丑,曹丕立齊公叡為平原王,帝弟曹熊等十人皆為王。初制封王之庶子為鄉(xiāng)公,嗣王之庶子為亭侯,公之庶子為亭伯。甲戌,立皇子霖為河?xùn)|王。甲午,行幸襄邑。
吳國鄱陽言黃龍見。劉備令蜀軍分據(jù)險地,前后五十馀營,陸遜隨輕重以兵應(yīng)拒。
夏四月戊申,曹丕立鄄城侯植為鄄城王。癸亥,行還許昌宮。
時當(dāng)暮春初夏時節(jié),天氣漸漸變得炎熱起來,此時的劉備,臉上有風(fēng)霜之色,皺紋遍布,頭上已有點點銀霜,他遙望那自勝了一場后就龜縮不出的吳軍,不由十分焦躁,他自去年率大軍攻打東吳已經(jīng)有好幾個月了,蜀軍已深入?yún)蔷扯俟铮捎陂_始遭到吳軍的扼阻抵御,其東進的勢頭停頓了下來。再這樣下去的話,隨著天氣的逐漸轉(zhuǎn)熱,蜀軍的銳氣一定會慢慢被消耗殆盡。
劉備的身邊侍中馬良,馬季常進諫道:“陸遜深有謀略。今陛下遠來攻戰(zhàn),自春歷夏;彼之不出,欲待我軍之變也。愿陛下察之。”
馬良乃是襄陽宜城人,顯然是蜀國荊州派系的,他有四個兄弟,都有才名,而馬良又在五人中最為出色,因此有“馬氏五常,白眉最良”的贊譽。而他的那位弟弟馬謖在蜀國也頗有才名,深受諸葛亮的賞識。
馬良眉中有白毛,故有“白眉最良”的說法,他歷官從事、左將軍掾、侍中。之前馬良奉命招納五溪蠻夷,蠻夷全部順從蜀漢,為此深受劉備器重。
總的來說,馬良算是一位能力比較出眾的文官了,剛剛向劉備提出的建議也頗為中肯。
劉備聞言,滄桑的臉頰上一片陰沉,讓馬良頗為不自在,他覺得皇帝陛下在他的那兩位結(jié)義兄弟死后,仿佛就像變了一個人一樣,一切舉動都有種癲狂的趨向,讓馬良膽戰(zhàn)心驚。他無法理解劉備對于關(guān)羽和張飛的手足之情的執(zhí)著。
“彼有何謀?但怯敵耳。向者數(shù)敗,今安敢再出!”劉備冷哼一聲,用不屑的語氣的說道。至于之前黃忠的失敗,他覺得是黃忠年老,又不服老不愿別人配合而輕敵冒進所致,說到底是吳國的那位小周郎運氣好罷了,劉備覺得若是讓自己領(lǐng)兵,絕對不會失敗。
這時先鋒大將馮習(xí)憂慮道:“而今天氣漸漸炎熱,軍屯于赤火之中,取水深為不便。請陛下早作打算,若軍士不服熱,戰(zhàn)力必降。”
這馮習(xí)在歷史上只有一句話記錄他那龍?zhí)椎娜松S劉備入蜀。劉備東征吳,習(xí)為領(lǐng)軍,統(tǒng)諸軍,大敗于猇亭,為吳將潘璋部下所斬。
不過,馮習(xí)雖然是無名之輩,但能得到劉備如此重用,應(yīng)該還是有他的長處的,剛剛他提出的問題,就讓劉備重視了起來。
劉備沉吟片刻,忽然露出一絲狠辣的笑容,似乎已經(jīng)想到了破吳之策,于是他下旨道:“馮將軍,請命各營,移于山林茂盛之地,近溪傍澗;待過夏到秋,并力進兵。”
馮習(xí)遂奉旨,將諸寨皆移于林木陰密之處。
馬良提醒道:“我軍若動,倘吳兵驟至,如之奈何?”
劉備淡淡道:“朕令吳班引萬余弱兵,近吳寨平地屯住;朕親選八千精兵,伏于山谷之中。若陸遜知朕移營,必乘勢來擊,卻令吳班詐敗;遜若追來,朕引兵突出,斷其歸路,小子可擒矣。”
這時文武皆賀道:“陛下神機妙算,諸臣不及也!”
馬良卻心里卻隱隱覺得哪里有些不妥:“近聞諸葛丞相在東川點看各處隘口,恐魏兵入寇。陛下何不將各營移居之地,畫成圖本,問于丞相?”
劉備臉上出現(xiàn)一絲不耐煩的神色:“朕亦頗知兵法,何必又問丞相?”
馬良:“古云兼聽則明,偏聽則蔽。望陛下察之。”
劉備冷哼一聲:“卿可自去各營,畫成四至八道圖本,親到東川去向丞相。如有不便,可急來報知。”
馬良怏怏領(lǐng)命而去。
于是劉備移兵于林木陰密/處避暑。
……
四月向來是個宜人的季節(jié),大地一片欣欣向榮,一切令人神清氣爽,景色明媚,更不用說是風(fēng)光無限秀麗的三峽之地了。
就在劉備未雨綢繆,連營三百里,準(zhǔn)備率領(lǐng)移大軍進山林間避暑時,荀粲同諸葛蕓兩人卻悠哉悠哉的乘舟來到了這魚腹浦之地。
大江之上,一葉扁舟順流而下,荀粲站在船頭,負手而立,感受這大自然的瑰麗,頓時覺得心中曠然,他覺得自己只要全身一震,王八之氣一放,那兩岸的絕壁必定會以一種盛大的方式的分崩離析……呃,難道又陷入妄想癥了?
就在荀粲在自顧自的妄想,并且擺出“負手而立”這樣自我感覺良好的裝逼姿勢時,諸葛蕓卻從后面撲向了荀粲,一下子便摟住他的脖子,而荀粲只能順勢背著這不安分的小妮子,臉上卻露出了溫柔的神色。
“大笨蛋,你再把上次對爹爹說的話,在我耳邊說一次!”諸葛蕓帶著無憂的甜美笑容,用一種無比撒嬌的語氣湊近荀粲的耳畔說道。
===============
第二更~~~~~~~~~求收藏票票~~~~~~~~~</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