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待嫁 第一百零六章 花會 中
第一百零六章 花會 中
</br>
</br>如今的大齊朝只有一個(gè)長公主范世琳,封號夷陵公主。大齊朝的公主、親王都以封地為號,夷陵乃江南多丘地帶,也是漁米之鄉(xiāng),在皇室里面,一般都是嫡公主才能有的封邑。不過皇室的封邑都不世襲,夷陵公主若是沒了,她的封地會被宗室收回,賜給下一個(gè)夷陵公主。
</br>
</br>夷陵公主是先帝隆慶帝某位婕妤留下的女兒,同今上宏宣帝范世言和先前歿了的嘉祥帝范世昌是同父不同母 的兄妹,比兩個(gè)哥哥都小一些。隆慶帝薨了的時(shí)候,她才一歲,如今也不過十六歲,正是花一樣的年紀(jì)。
</br>
</br>范氏皇族的男人女人都生得極美。夷陵公主生母出身低微,卻是個(gè)絕色的美人,才有機(jī)會承寵有孕。隆慶帝和婕妤都生得好,夷陵公主自然也是個(gè)美人兒。不過比不上她生母婕妤的美,比皇后的庶妹楚中玉,也略遜色一些,但是她身份尊貴,一向自詡比她美的,沒有她尊貴;比她尊貴的,又沒她美,對自己的容貌極為自信。
</br>
</br>范世琳本不該受封嫡公主才能有的封號和封地。不過隆慶帝子嗣稀少,到如今,只有宏宣帝和夷陵公主還活著。龐貴妃亂政的時(shí)候,夷陵公主的生母對當(dāng)年的廢太子,如今的宏宣帝有恩,所以等宏宣帝登了基,就加封了婕妤為太妃,又給了范世琳嫡公主的待遇。
</br>
</br>那位婕妤在嘉祥帝一朝,一直戰(zhàn)戰(zhàn)兢兢,生怕被龐太后加罪,帶著女兒躲在冷宮這么多年,才等到宏宣帝登基的那一天。
</br>
</br>可惜她福薄,封了太妃,沒過幾天安生日子,便病死在自己的宮里。
</br>
</br>范世琳先前的十幾年,都是在冷宮里長大,練出了一番察言觀色的本事。等宏宣帝登基,給了她莫大的尊榮,又因她的生母沒有享用幾天榮華富貴,便撒手西去,宏宣帝對她更是照顧有加,她才真正有了些公主的氣派。
</br>
</br>安郡王和王妃深知這一點(diǎn),趕緊恭恭敬敬地從堂屋里出來,在門口臺階上拜倒,給圣上、長公主和皇后請安問好。
</br>
</br>院子里的人見王爺和王妃都跪下了,便也呼啦啦跪了一大片,連貼著墻角而站的許夫人、賀寧馨和宋良玉一行人也只好跪下。
</br>
</br>寧遠(yuǎn)侯夫人裴舒芬本來跟長公主并肩含笑走進(jìn)來,現(xiàn)在見安郡王和王妃都跪下了,她也只好給長公主跪下。
</br>
</br>長公主嘴角浮起一絲微笑,快步上前扶起安郡王妃,嗔道:“二哥、二嫂折殺小妹了。小妹不過是過來給皇嫂傳個(gè)信,你們這樣誠惶誠恐,讓皇帝哥哥知道了,又要罵我淘氣, 以后再也不放我出來了。”
</br>
</br>安郡王笑嘻嘻地從地上站起來,伸手將安郡王妃從長公主手上接過來,又做了個(gè)“請”的手勢,讓長公主先行入內(nèi)。
</br>
</br>長公主又抿嘴笑了笑,轉(zhuǎn)身對院子里的人道:“都起來吧。本宮今日微服私訪,你們不要這樣大張旗鼓地,唯恐人家不曉得。”
</br>
</br>院子里的人給長公主磕頭謝了恩,卻只有長公主帶來的內(nèi)侍站了起來。別的人還是低頭跪著。
</br>
</br>長公主臉色有些尷尬,看向安郡王,拉長聲音道:“二哥……”
</br>
</br>安郡王在臺階上轉(zhuǎn)身,對院子里的人道:“長公主讓你們起來呢。今日長公主大駕光臨,我們安郡王府蓬蓽生輝,你們還不趕緊去把緹騎給我調(diào)來,好好招待長公主帶來的人。——他們要是少了一根毫毛,我唯緹騎是問”
</br>
</br>長公主臉色一白,挺直的脊背有些軟,看著安郡王妃,囁嚅道:“二嫂,就找個(gè)院子讓他們歇著吧。我今日是微服過來的……”說完這話,又閉了嘴,有些心虛。
</br>
</br>若真的是微服進(jìn)府,就不該穿公主的禮服,也不用帶數(shù)十個(gè)內(nèi)侍前呼后擁,張揚(yáng)得連外院的仆婦都知道大齊朝的長公主到了安郡王府。
</br>
</br>安郡王妃淡淡地道:“王爺做事,沒有我們婦道人家插嘴的份兒。”
</br>
</br>院子里的人聽了安郡王的吩咐,紛紛起身,回到各自先前的位置上。許夫人、賀寧馨和宋良玉趁機(jī)連忙出了王妃的上房院子,往內(nèi)院的客院行去。
</br>
</br>安郡王瞥見許夫人一行人已經(jīng)出去了,才回身走到屋里坐下,對長公主道:“夷陵公主千金之體,若是有個(gè)閃失,本王難見圣上。——還請夷陵公主見諒,規(guī)矩是一定要守的。”
</br>
</br>正說著話,外面的緹騎已經(jīng)來了人,將長公主帶來的內(nèi)侍宮女,一個(gè)不拉地都請到外院專門的院子里歇著去了。又有四個(gè)女緹騎,穿了下人的衣飾,上來給安郡王和王妃行禮。
</br>
</br>安郡王對她們吩咐道:“今日夷陵公主大駕光臨,你們要好好伺候。若是夷陵公主有個(gè)閃失,你們也不用來回我,直接抹脖子算了。”
</br>
</br>長公主的臉色越來越沉,坐在一旁默不做聲。
</br>
</br>安郡王又對長公主拱手笑道:“夷陵公主,這四個(gè)侍女身懷絕技。一會兒花會的時(shí)候,本王和王妃都有事在身,唯恐怠慢了公主。就讓她們四人跟著公主,一直到公主平安回宮,她們再回來我王府復(fù)命就是了。”
</br>
</br>長公主咬了咬唇,低聲道:“本宮能說一個(gè)‘不’字嗎?”
</br>
</br>將先前口里自稱的“小妹”換成了“本宮”,看了長公主已經(jīng)心生不悅了。
</br>
</br>寧遠(yuǎn)侯夫人裴舒芬侍立在長公主身邊,眸光閃動(dòng),微笑著往前俯身在長公主耳邊道:“安郡王也是為了公主的安危著想,公主就勉為其難,應(yīng)下來吧。”
</br>
</br>長公主端坐著沒有應(yīng)聲。
</br>
</br>安郡王看著站在長公主身后的裴舒芬,淡然問道:“你也是從宮里出來,伺候夷陵公主的下人?怎么不跟著緹騎出去喝茶?還待在這里做什么?”
</br>
</br>裴舒芬未料到看上去如天人一般的安郡王突然翻臉,忙從夷陵公主身后轉(zhuǎn)出來,對著安郡王和王妃屈膝行禮陪笑道:“妾身見過王爺、王妃。妾身是寧遠(yuǎn)侯的夫人,今兒跟長公主一起從皇后娘娘那里出來的。”暗忖自己點(diǎn)明了跟皇后娘娘的姑嫂關(guān)系,安郡王大概不會不給這個(gè)面子。
</br>
</br>安郡王妃聞聲起身肅立,正色問道:“請問寧遠(yuǎn)侯夫人可攜了皇后的諭旨?”
</br>
</br>裴舒芬搖搖頭,回頭看向長公主道:“是夷陵公主帶了皇后的口諭……”
</br>
</br>“那就不是你傳旨了?——對不起,我們王府的內(nèi)院,非請勿入。”安郡王端起一旁的茶盅,看著裴舒芬,有些端茶送客的意思。
</br>
</br>把他的王府當(dāng)菜園子,想進(jìn)就進(jìn),想出就出,就是打錯(cuò)了主意
</br>
</br>大齊朝這么多年來,就連范氏的皇帝都沒有這樣對安郡王府放肆過。
</br>
</br>安郡王著實(shí)對今日不請自來的長公主有幾分惱怒。只是長公主到底帶了皇后的諭旨,他只好把氣撒在寧遠(yuǎn)侯的填房夫人身上。
</br>
</br>裴舒芬見安郡王神色不虞,忙收了笑容,恭聲賠禮道:“是臣婦大意了。既如此,臣婦告退。”又鼓勵(lì)地看了長公主一眼,道:“夷陵公主,臣婦在外面的客院等著公主殿下。”
</br>
</br>安郡王妃起身送客,聞言對裴舒芬道:“寧遠(yuǎn)侯夫人,夷陵公主是貴客,不會去客院同無關(guān)緊要的客人在一起廝混。——寧遠(yuǎn)侯夫人不用掛心,我們會好好招待夷陵公主的。”
</br>
</br>已經(jīng)站到夷陵公主身后的四個(gè)女緹騎馬上挺了挺胸脯,表示此地有她們照應(yīng),不勞寧遠(yuǎn)侯夫人費(fèi)心。
</br>
</br>裴舒芬訕訕地笑了笑,起身行禮退下。
</br>
</br>等裴舒芬走了,安郡王和王妃才看向長公主,恭敬地起身,肅立在她面前問道:“請問皇后有何諭旨?”
</br>
</br>安郡王和王妃一番唱念做打,已經(jīng)打消了長公主剛來時(shí)候的氣焰。聽見兩位問起來,長公主悶悶地道:“你們坐吧。也不是正經(jīng)的口諭,皇嫂說,她很想錚兒,想讓二嫂有空多帶錚兒進(jìn)宮去玩。——大公主也很想錚兒。”
</br>
</br>大公主是皇后娘娘的嫡女,也是當(dāng)今宏宣帝嫡長女,受封江陰公主。兩年前皇貴妃也生了一個(gè)女兒,還在襁褓之中就封了涂山公主。如今皇宮里倒是熱鬧了一些,比以前多了些人氣。
</br>
</br>可是讓安郡王的獨(dú)子進(jìn)宮去,卻不是個(gè)好主意。
</br>
</br>安郡王府因?yàn)榈谝淮部ね醴冻L(fēng)幼時(shí)中過毒,子嗣上一直很艱難。后來雖然解了毒,到底毒素在身體里****這么多年,后世的子嗣也都不甚昌健。所以安郡王府的子嗣一向不盛,好在每一代也有一兩個(gè)兒子傳宗接代,撐門面,都是當(dāng)寶貝疙瘩一樣看著長大的。
</br>
</br>歷代范氏的皇帝,都曉得安郡王府的特殊地位,對他們的子嗣也都厚待有加,等閑正經(jīng)的皇子都要靠后幾分。各位皇子也都知道安郡王府在大齊朝的特殊地位,都不敢去捋虎須,招惹安郡王府的世子小王爺。
</br>
</br>皇后娘娘今兒這個(gè)話,真是奇怪地很。歷來皇宮大內(nèi),都是不利幼兒的所在。一般人遠(yuǎn)著安郡王府的世子小王爺,唯恐惹禍上身還來不及呢。她還專門傳旨讓小世子進(jìn)宮,實(shí)在是破天荒頭一遭。
</br>
</br>安郡王也冷了臉,肅然問道:“皇后從來沒有招過我們錚兒入宮,今兒怎么突然想起我們錚兒了?”
</br>
</br>長公主沒了熟悉的人在身旁伺候,渾身不對勁,聽了安郡王的問話,笑著道:“也是皇嫂為安郡王府的一片心。皇嫂還說了,若不想去,也使得。她這個(gè)做伯母的,只是掛念侄兒罷了。還望王爺和王妃不要多想。”又看著安郡王妃,掩袖笑道:“皇嫂還有話要單獨(dú)跟王妃說呢。”
</br>
</br>安郡王看了王妃一眼,見她神態(tài)自若,面色如常,心里放了心,起身道:“既如此,你就跟你二嫂多說幾句,我先出去了。”又看了王妃一眼:“你也別在這里太久了,外面的客人大概都到了。”
</br>
</br>王妃起身送了安郡王出去,回來將長公主帶到內(nèi)室,親手給她烹了茶,笑著問道:“皇后有何吩咐?”
</br>
</br>長公主端著茶盅,笑嘻嘻地道:“是喜事呢。寧遠(yuǎn)侯夫人今日進(jìn)宮,跟皇后娘娘說,前兒帶了他們家的姑娘楚中玉,也就是皇后娘娘的妹子,去了大覺寺求簽。據(jù)說得了一支‘日邊紅杏倚云栽’的上上簽,又得好幾個(gè)神尼朝過相,說是大富大貴的宜男之相,極益子嗣。”說完 ,長公主目光閃爍地看著安郡王妃,又輕輕加了一句,“按制,安郡王可有一正妃,兩側(cè)妃。”皇室的人都曉得,安郡王同安郡王妃結(jié)縭十載,只有正妃,沒有側(cè)妃。
</br>
</br>安郡王妃對長公主的言外之意置若罔聞,伸手揭了茶盅蓋子,輕輕地刮了刮起了蟹爪泡的茶水,對著長公主展顏笑道:“那要恭喜寧遠(yuǎn)侯府和皇后娘娘了。——有此貴女,為何不送進(jìn)宮里,伺候圣上去?”</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