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第二百七十五聲
這一年也就只有三格格下嫁這么一件大事。
年底時,大格格、三格格都寫了信回來,兩人都平安,大格格更是在十月時生了個兒子。
安妃看著信,心里石頭總算落地,“生了子嗣就好,看來大格格夫妻感情不錯?!?br/>
“咱們教出來的孩子自然是極好的,無論配誰,日子也不會難過?!?br/>
阮煙與有榮焉地說道。
她摩挲著茶杯,思量著說道:“這孩子也是,這好消息到現(xiàn)在才傳回來,要是早知道,咱們也該派人送禮過去,好叫科爾沁那邊知道大格格在宮里是有靠山的?!?br/>
雅莉奇臉上忍不住露出笑容,“額娘,大姐姐怕是擔心來咱們來信太多不妥?!?br/>
阮煙一想,也有這個可能,大格格性子謹慎,打小養(yǎng)成的性子,即便阮煙和安妃費心教養(yǎng),可哪里是那么好改的。
不過,這謹慎也有謹慎的好處,她這樣謹慎,縱然有人要挑刺,也找出麻煩來。
阮煙和安妃商量著給大格格、三格格準備回禮。
因為這好消息,兩人心里都松了口氣,都很高興,這年就熱熱鬧鬧地過去了。
過年時,倒是出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
皇太后興許是一時興起,瞧見大阿哥膝下好幾個格格了,再看太子形單影只,就有些同情,跟康熙道:“萬歲爺,過了年,太子可就又大了一歲,這親事什么時候定?”
這日是家宴。
宴席上是阿哥、格格、后宮妃嬪和宗親們。
歌舞動人、熱鬧非凡。
可當皇太后提起這事時,乾清宮竟有一瞬仿佛安靜的連眾人急促的呼吸聲都能聽見。
太子握緊了手中的杯子,眼中有驚喜,更有些錯愕。
皇太后一向不理政務,對他們這些阿哥也都是一視同仁,也就是對著五阿哥關心些,其他人除了面子功夫,是從不多嘴的。
今日怎么突然提起這事?
不過,太子沒擔心皇太后會害他?
皇太后壓根用不著害他,況且,無論誰將來當皇帝,都得對皇太后恭恭敬敬。
他環(huán)視了眾人一圈,見大阿哥面露驚訝神色,心里知道大阿哥對此事毫不知情后,就更放心了。
康熙愣了下后,滿座眾人都在猜忌皇太后此舉意圖,他卻清楚知道皇太后不過是為了緩和他和太子之間的感情才問出此話罷了。
這一兩年來,康熙明面上對太子依舊如常,可實際上早已不似以前那樣對太子的事樣樣關心。
旁人都以為是太子大了,康熙放手的緣故,但實際上,皇太后豈能沒察覺康熙是對太子有些失望。
“皇額娘說的是,其實朕已經(jīng)給太子看好太子妃人選了。”
康熙朗聲說道。
皇太后驚喜交加,“是哪家人家?”
康熙笑道:“是正白旗都統(tǒng),三等伯石文炳之女瓜爾佳氏,此女歲數(shù)和太子相仿。”
正白旗都統(tǒng)。
這太子妃家世夠可以了。
太子擔憂了這幾年,驟然得了結果,臉上禁不住露出笑容。
大阿哥扯了扯唇角,皮笑肉不笑地對太子說道:“恭喜太子了,今日太子可是大喜。”
太子稍微收了下臉上的笑容,對大阿哥道:“多謝大哥。”
其他阿哥們紛紛湊熱鬧,有拿酒杯來祝太子的,有要太子寫首詩來慶賀一番的,裕親王等人也都帶著笑容,見太子高興,皇上也高興,便讓自家子弟過去湊湊熱鬧。
太子婚事塵埃落定。
可婚期卻一直等到三年后,康熙三十四年才辦。
……
“娘娘,這是內(nèi)務府那邊送來的冊子?!?br/>
同喜捧了冊子上來,旁邊跟了幾個內(nèi)務府的大太監(jiān)。
小鈕鈷祿氏這幾年來越發(fā)雍容華貴,后宮事務料理得多了,處理起來也游刃有余,這回太子預備辦婚事,她自己沒怎么露面,畢竟太子奶父就在內(nèi)務府,她管得多,人家未必領情。
不過,即便如此,小鈕鈷祿氏辦得也是叫人夸贊不絕。
小鈕鈷祿氏接過冊子,仔細瞧過。
太子大婚盼了這么幾年,萬歲爺去年才定了今年三月初八的好日子,可不得大操大辦。
銀子如流水似的花了出去,起初是一千兩一千兩,到后來直接是一萬兩一萬兩的花。
小鈕鈷祿氏看著都心驚肉跳,現(xiàn)如今瞧見冊子,都不禁心如刀割。
這婚事少說花了十幾萬兩雪花銀。
要是真花了也就罷了,里面少說太子那邊的人摸了好幾萬兩。
幾萬兩銀子,可不是小數(shù)目。
小鈕鈷祿氏眼睛落在那一個個數(shù)目上,沒太子點頭,凌普哪里肯這么大膽?太子,到底想要干什么?
啟祥宮此時自鳴鐘咚咚響起。
已經(jīng)是未時了。
小鈕鈷祿氏笑道:“都這個時辰了,本宮都沒留意,這樣吧,你們先回去,冊子留在這里便是,內(nèi)務府那邊,本宮再放心不過,畢竟凌總管這些日子可是沒日沒夜地盯著,定出不了差池。”
那幾個太監(jiān)都是凌普心腹,聽話聽音,哪里能不明白小鈕鈷祿氏的意思,笑著道了聲是。
其中一個衣裳鮮亮的太監(jiān)道:“那奴才們就先告辭了,娘娘回頭有什么事打發(fā)人去內(nèi)務府便是?!?br/>
小鈕鈷祿氏嗯了一聲。
幾個太監(jiān)一走,同喜瞧小鈕鈷祿氏皺起眉頭,不由得關心道:“娘娘,都這個時辰,先叫人傳膳吧,您這老是用膳不準時,太醫(yī)都說了,就是您這個毛病,這胃才總是不舒坦。”
小鈕鈷祿氏被念得頭疼,也不敢和同喜辯駁,只好點頭道:“那就讓人傳膳吧,昨兒個的紅糖小米粥味道還不錯,讓膳房多送些,肘子這些菜油膩膩的就別上了,上些山藥之類的素菜。”
同喜一一記下,下去吩咐人去提膳。
小鈕鈷祿氏用了膳,因著心里存著事,也不想睡,想著善貴妃那邊這個點兒估計午睡起來了,便坐了輦子過去。
她到得巧,阮煙和安妃正喝著銀耳燕窩羹,阮煙見到她就笑了,放下手里湯勺,“你可來晚了,這會子廚房也沒這燕窩羹了。”
小鈕鈷祿氏爽朗笑道:“那我也不嫌棄,我喝你的便是?!?br/>
說完,還真拿了阮煙面前的碗過去喝了幾口。
阮煙一時愣住,料想不到她臉皮這么厚,哼哼兩聲:“罷了,瞧你這陣子辛苦,就當便宜你了?!?br/>
她見小鈕鈷祿氏眉眼有郁色,叫人去泡了玫瑰決明子茶來。
小鈕鈷祿氏其實也沒什么食欲,畢竟才剛吃完,不過因著阮煙這里不喜浪費,便和安妃把燕窩羹喝完了才放下。
“這毓慶宮可收拾妥了?”
安妃關心地問道。
小鈕鈷祿氏點了下頭,“早上我去看了一遍,處處都收拾妥當,仙宮也比不上毓慶宮。”
“又胡說,”阮煙道,“你這話可大不敬?!?br/>
“我可沒瞎說?!毙♀o鈷祿氏笑了一聲,這笑聲有些許刺耳,“你們沒去見過,還不知道,內(nèi)務府什么好東西都往毓慶宮送,如今毓慶宮里頭一塊石頭怕也是漢代的古董。”
阮煙和安妃心里驚奇。
小鈕鈷祿氏雖然說話直,可這也是她的好處,有一說一。
她既然這么說,那毓慶宮恐怕真的比仙宮差不了多少。
“毓慶宮本就不差,收拾下成婚,填補些古董擺設也就罷了,何至于此?”
安妃蹙眉道。
當年萬歲爺給太子安設這個毓慶宮,安妃已經(jīng)入宮,對毓慶宮的華美有所了解,再加上這些年萬歲爺給太子的東西都是好東西,可以說,連乾清宮都不如毓慶宮里面擺設貴重。
阮煙皺眉:“萬歲爺可知曉?”
“正是萬歲爺許的。”小鈕鈷祿氏心情復雜說道,“我并不在乎那些錢花在太子身上,說到底,這國、這家是萬歲爺?shù)?,萬歲爺愿意給誰花錢,是萬歲爺?shù)囊馑?。可我瞧著,這事里面怪著?!?br/>
小鈕鈷祿氏朝同喜看去一眼。
同喜會意,退了出去,阮煙也把春曉等人打發(fā)出去看著門。
春曉帶上門后,小鈕鈷祿氏才壓低聲道:“你們可知曉,這回辦這婚事,太子那邊的人,少說貪了這個數(shù)?!?br/>
她比劃了個五。
“五千兩?”
安妃眉頭皺緊。
小鈕鈷祿氏笑了一聲,“五萬兩!”
“嘶?!?br/>
阮煙倒吸了一口涼氣,她的心都要跳出嗓子眼:“這怎么回事?五萬兩這可不是小數(shù)目,大格格她們嫁妝預備也才不過一萬兩而已!五萬兩能買多少東西了!”
“就這數(shù),還是我往少了猜,采買都是內(nèi)務府那邊經(jīng)手,蠟燭綢緞,多少價,都是他們說了算,我是一概不知?!?br/>
小鈕鈷祿氏嘆氣道:“這事,萬歲爺要是不知情,打死我我都不相信。可我就看不明白,這父子倆到底在干什么?”
阮煙和安妃都感覺到后背竄起一股寒意。
阮煙想到,怪不得小鈕鈷祿氏剛才來的時候,眉眼帶著郁色。
這么大的事,攤在她身上,將來事情敗露,小鈕鈷祿氏固然可以推說自己被蒙蔽,可難也難逃一難。
“兩位姐姐和我也是多年感情,我厚著臉皮求你們一件事,日后倘若我真的出事,到時候我兒子就托你們照拂?!?br/>
小鈕鈷祿氏越說越覺得灰心喪氣。
阮煙見她話語里說的決絕,握住了她的手,“胡說什么,萬歲爺是再明裁不過的人,定知道你有苦衷。你兒子,你自己看著!”
安妃也道:“是啊,事情未必就到那個地步,再說,真要罰,罰了你,太子難道就能脫身?萬歲爺不會做這種事的?!?br/>
兩人勸說一番,小鈕鈷祿氏臉色這才好轉了不少。
她道:“咱們也就盼著平安過日子,上面這天家父子,只盼他們別鬧騰了?!?br/>
作者有話要說:啊,我剛發(fā)現(xiàn)自己把大綱上面那句太子妃家世的參考資料直接復制上去了,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扣出了萬里長城了,地球恐怕不能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