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忐忑
忐忑與不安慢慢爬滿了王希楊稚嫩的臉龐。
這是今天最值得期待的一戰(zhàn),也是角逐四大種子選手,究竟誰才是第一的一戰(zhàn)。
楊錚平靜的望著滿臉憂色的王希楊,一眼便知道這個少年是真的擔(dān)憂著這場比賽的勝負(fù)。
但他可不會因為對手年紀(jì)小,而故意放水。
相反,他還會竭盡全力的去應(yīng)戰(zhàn)。
不過,他倒是很紳士的放棄了先手后手的選擇,這也讓對面這位稚嫩的少年身上的壓力瞬間少了不少。
王希楊第一反應(yīng)便是沒有猶豫的選擇了先手紅方,但他很快又有些后悔。
因為他想起了自己曾分析過楊錚這段時間里的所有比賽,他好像和絕大多數(shù)參賽選手的習(xí)慣都有所不同。
他也好像極為擅長后手防守,對于一個防守經(jīng)驗極其老道的棋手來言,黑子后行的弊端也似乎在他們手里并不存在,可現(xiàn)在也容不了他后悔了。
因為,比賽即將開始。
王希楊先是平復(fù)了心態(tài),走出了一手中規(guī)中矩的當(dāng)頭炮,楊錚也本分的馬兒跳。
隨后他又跳馬,楊錚出車,他也出車。
這簡簡單單,看上去中規(guī)中矩的開局,其實也是王希楊深思熟慮的體現(xiàn)。
畢竟在不久之前,他已經(jīng)否定了非常規(guī)開局,的確能給楊錚這個善于思考的棋手造成一定的困擾。
但同時,非常規(guī)的開局,也會增添不少己方的壓力。
尤其是算力上的壓力,一個非常規(guī)的開局,不僅是要考慮對手會不會上當(dāng),還要計算如果對手不上當(dāng),自己該怎么去設(shè)計后手,拉回非常規(guī)開局自己前期所浪費的步數(shù)。
王希楊雖然是一個少年,但他很有自知之明。既然已經(jīng)得知自己的算力不如對面,與其玩那些花里胡哨的,不如腳踏實地的開局。
而王希楊這平穩(wěn)的開局,也讓楊錚不由在心中夸贊著這個少年心性平和。
他的下一手是進(jìn)炮過河,卡在四兵和五兵中間。
他的思路也很清晰,既然對面想穩(wěn)扎穩(wěn)打的開局,那自己就主動出擊,去讓對面的棋手跟不上他之前所制定好的節(jié)奏。
王希楊明顯被打的措手不及,他很難想到在自己心中視為防守型的楊錚,居然也會有進(jìn)攻手這么剛猛的一面。
他沖了四兵,想要拖慢節(jié)奏,而楊錚架上了另外一只炮,形成劣手炮的架勢。
一時間,所有觀戰(zhàn)的,對楊錚實力有所了解的人,也都和王希楊一樣摸不清頭腦。
難道是他輕敵?
王希楊腦海里忽然浮現(xiàn)出這個念頭,而且這個念頭隨著時間的推進(jìn),愈演愈烈。
的確,在四大種子選手里,自己的棋力是最低的。
尤其在上一盤的比賽里,自己好像連故意輸都做不到。
這般結(jié)果,也很容易讓對手輕視自己,但他心中卻有一種預(yù)感,那就是楊錚這個同樣從草根走出來的棋手,絕不會像自己所想的那么膚淺。
也因為他這精準(zhǔn)的判斷,讓他幸運的躲過了楊錚設(shè)下的第一個陷阱。
王希楊沒有貪心,這也導(dǎo)致他的下一手是拱二兵,形成了詭異的雙頭蛇陣型。
這一手雙頭蛇,讓評委席上的李天道和東東不由陷入了沉思之中。
也畢竟,這雙頭蛇的完美開局,是他們老朋友岳劍平的招牌開局。
然而,這被視為招牌很難效仿的開局,如今卻被一位不知名的選手完美的展示在擂臺上。
怎么能讓他們心情不復(fù)雜呢?
楊錚望著這漂亮的開局,他不同于李天道和東東,作為一個經(jīng)驗豐富的棋手,他一眼便看出了王希楊這雙頭蛇其實就是為了給馬讓路。
他當(dāng)機立斷的跳了一手正馬,王希楊同樣沒有猶豫的的跳了一手反手馬。
楊錚出車,王希楊也出車。
這幾乎看上去完全一致的棋路,更讓東東和李天道下意識的開始懷疑王希楊拜師的其實不是一級棋士楊鬼手,而是象棋大師李懷古。
可無論他的師父是誰,面對著楊錚這位經(jīng)驗豐富的老將,任何看上去美麗,完美的開局,都會隨著時間,而變得殘缺不堪。
楊錚沒有放棄進(jìn)攻,他直接將黑車徑直的放在紅方兵和炮的夾角處。
他也本可以有更好的選擇,比如巡河車,但這一手實在太慢,慢到很難去打斷王希楊前期的節(jié)奏。
而這一手,雖然冒險,但可以直接將他的紅馬,逼到楚河漢界的岸邊。
果不其然,面對這一手,王希楊選擇了妥協(xié)。
但他的妥協(xié),卻換來楊錚更瘋狂的布局,他走了一手窩心馬。
這一手窩心馬說實話算得上是一柄雙刃劍。因為老話說得好,馬回窩心,老將發(fā)暈。在開局,不到迫不得已,千萬別走窩心馬。不但是因為只要走了這一手,老將就被死死固定在原有位置,更多的是,老將身旁忠誠無比的雙士也會因為這一手窩心馬而變得無法動彈。
尤其在棋子較多的情況下,這一手窩心馬,不僅會降低對面算力難度,也會成倍的增加己方的算力壓力。
但這一手也有著一個容易被忽略的優(yōu)點,那便是這一手可以保住自己之前走的那一手劣手炮。
王希楊主動沖兵過河,想盤活自己的岸邊馬。楊錚平淡的移了一手車。
王希楊又主動的發(fā)起了進(jìn)攻,馬踩中卒,黑方移炮脅炮。
然而王希楊下一手車砍老炮。
至此來看,紅方大優(yōu)。
但王希楊的臉色卻越來越難看,明明再開局,他就毫發(fā)無損的連吃黑方兩個大子。
但為什么,他卻感覺到自己好像墜入了深淵之中呢?
不僅是他,許多有一定棋力的棋友,都看著這看似紅方大優(yōu)的局勢,心中隱隱都感覺到有些不對勁。
然而楊錚的下一手就是用車砍車,這一只過河車也隨后被王希楊的另一只炮,輕松解決。
但這樣的解決方式,也讓楊錚第一手的馬兒跳,順勢吃掉了那一只踩死中卒的紅馬。
這一輪交換看上去紅方打出了氣勢。
但仔細(xì)看,雙方的子力甚至棋子,竟完全相同。
王希楊也在這時,終于發(fā)現(xiàn)了自己好像從開局,就被對方牽著鼻子在走。
wap.xbiqug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