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意外的消息
陳思思左思右想都覺得不對勁,于是把這件事告訴給了傅家明。
傅家明對兩個老人并沒有什么懷疑,但還是找了朋友查了于蓉蓉父母的資料。
讓傅家明意外的是:于蓉蓉并非他們親生。
傅家明也有些震驚了,因為和于蓉蓉是大學同學,于蓉蓉還追過傅家明,兩人之間了解很多,他從來沒聽人說過于蓉蓉不是父母親生。
“你不覺得這件事很奇怪?”一旁的沈曼也感到了疑惑。
“我第一次見于蓉蓉的時候,能看得出來她是喜歡孫興才的,可沒過幾天于蓉蓉就要跟孫興才分手。我記得你說過,孫興才剛和于蓉蓉認識的時候,還沒發(fā)跡,而且還很落魄,如果于蓉蓉真的是嫌貧愛富才分手,這顯然是說不通的。這也是我和思思刨根問底的原因。”
沈曼這么一說,傅家明也覺得不對勁:“你覺得是哪里有問題?”
“如果我沒猜錯的話,于蓉蓉這里應該是有問題的。”沈曼指了指腦袋。
其實跟于蓉蓉接觸沒多久之后,沈曼就想到了一個人:徐建民。
徐建民有精神疾病,還曾經(jīng)逼婚沈曼,沈曼對這個男人很了解,而于蓉蓉的一些反應恰恰跟徐建民很像。
聽完沈曼的解釋,再加上陳思思在這兩天了解到的情況基本跟沈曼猜想的一樣,傅家明再也淡定不下去了。
這件事不僅關(guān)乎這孫興才和于蓉蓉的關(guān)系,更重要的是于蓉蓉很可能處于水深火熱之中,傅家明不可能袖手旁觀。
當天晚上,傅家明就去找孫興才,試圖從他和于蓉蓉的交往中找到一些蛛絲馬跡。
果然,兩人的交往中于蓉蓉有很多怪異的舉動,但孫興才都把這些歸結(jié)為“女人喜怒無常”,也并沒有重視。
直到此刻,傅家明才知道事情遠沒有表面看上去這么簡單。
第二天,傅家明就悄悄聯(lián)系上了他在精神病院的醫(yī)生朋友,沈曼也借著跟于蓉蓉吃飯的理由把于蓉蓉約到了一家飯店的包廂。
有傅家明和沈曼在,于蓉蓉并不介意還有一個陌生人作陪。邊吃邊聊了一會,兩人看得出來于蓉蓉對這個陌生人已經(jīng)放下了戒備,便借口離開了包廂。
傅家明的醫(yī)生朋友和于蓉蓉在包廂里足足待了兩個多小時。
等房門打開的時候,于蓉蓉已經(jīng)是發(fā)呆的狀態(tài),整個人像是虛脫了一樣半躺在沙發(fā)上。
“怎么回事?”傅家明問。
醫(yī)生皺著眉頭說:“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陳小姐的戒備心理很強,聊了很久才讓她徹底放松,我剛才給她做了催眠。”
果然,跟沈曼預想的一樣,于蓉蓉精神上果然有問題。
“嚴重么?這個需要治療么?”傅家明繼續(xù)問道。
谷</span> 醫(yī)生搖了搖頭:“這種病很難通過藥物治療,得找到她的心結(jié)幫她解開才行。嚴不嚴重要分怎么看,我的判斷陳小姐沒有什么破壞性人格,不會像你通常見到的精神病患者那樣危害別人,從這個角度上說,并不嚴重。可如果從陳小姐自己的生活上說……這么說吧,如果這個心結(jié)打不開,陳小姐是很難獨立生活的。她……她有很強的依賴性,但只針對特定的某個人,這個人……”
說到這里,于蓉蓉的狀態(tài)已經(jīng)有所好轉(zhuǎn),她睜開眼看到沈曼和傅家明立馬恢復了正常的狀態(tài)。起身看到桌子上的飯菜已經(jīng)吃完,看了看表就說下午還有事兒要先走了,似乎沒發(fā)現(xiàn)有什么不妥。
醫(yī)生拉住了傅家明:“有件事我得告訴你。”
朋友的面色很緊張,顯然不是什么小事。
“你們報警吧。”傅家明的朋友突然說道。
聽說要報警,沈曼和傅家明兩個人瞬間都緊張起來。
傅家明的醫(yī)生朋友叫陳鵬,他告訴傅家明:“剛才我給陳小姐催眠的時候,她說了一些事兒,于蓉蓉所謂的父母不是她的親生父母這一點是可以肯定的,但是……”
陳鵬猶豫了片刻,還是說道:“我從于蓉蓉的陳述中基本可以斷定,于蓉蓉的心結(jié)跟親生父親的死有關(guān),而且,極有可能跟她現(xiàn)在的父母有關(guān)……你懂我的意思么?”
聽到這里,傅家明已經(jīng)十分震驚。
“你的意思是,于蓉蓉的養(yǎng)父母殺害了她的親生父親?”這種時候沈曼明顯比傅家明的判斷更果斷。
陳鵬點了點頭,“很有可能是這樣。”
誰也沒有預料到事情會發(fā)展到如此極端的狀態(tài),眼看于蓉蓉已經(jīng)處于水深火熱之中,傅家明更不可能放手不管。
可現(xiàn)在的問題是,一切都只是陳鵬的猜測,想要救于蓉蓉出來,他們根本沒有直接的證據(jù)。
沈曼一下子就想到了張律師,馬不停蹄就去了律師事務所。
等沈曼帶著張律師回來的時候,陳鵬已經(jīng)回去了醫(yī)院。沈曼知道這種事的沖擊力太大,而且陳鵬是工作時間偷偷跑出來,于情于理都不該把他牽扯進來。
張律師倒是很冷靜,聽完了整件事情的過程短暫了梳理了一下思緒便立馬提出了兩個建議。
“不管這件事是不是真的,我知道你們倆的性格,不弄出個結(jié)果來你們不可能罷休。現(xiàn)在的問題有三個:首先,追訴期。按照現(xiàn)在的情況看,養(yǎng)父母收養(yǎng)了于蓉蓉,如果他們之間有收養(yǎng)關(guān)系,說明于蓉蓉父親被害的事情在當時可能沒有立案。于蓉蓉已經(jīng)二十六歲,如果時間超過了二十年就是過了追訴期,法院不會受理。”
“第二,證據(jù)。于蓉蓉有精神疾病,她的陳述法院很大可能不會采納,找不到直接的證據(jù)證明,等于白費。”
“第三,從朋友的角度上考慮,我得給你們一個明確的建議。”
張律師很嚴肅地看了看兩人才說:“以于蓉蓉目前的狀態(tài)來看,如果你們真的打算追究這件事,不管成功與否都不可避免地會對于蓉蓉造成二次傷害。我經(jīng)歷的這種案件很多,從專業(yè)的角度上考慮,目前這種情況找到真相的概率很小。”
事情陷入了兩難的境地,傅家明和沈曼都沉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