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1 章
51.
無鏞城離天子城極近,策馬只需半日。
謝九樓出了宮門,上馬趕回家,黃昏時到謝府門前,臉上已欣然換了副神色,眉梢都神采奕奕起來。只管把馬牽給小廝,自個兒三兩跨步跑進(jìn)角門,尥蹶子似的一路直奔內(nèi)院,上了臺階再過一道門,兩步跳下去,一手摸過廊下的柱子,一面跑著,一面往里頭喊:“阿嬤!”
不多時,園子里月洞門走出個兩鬢斑白卻腰背扳直,雙目清澈的老婦,笑道:“九爺回來啦。”
此次出征,一去半年,謝九樓今日回來,先去天子府復(fù)了命,再回的謝府。
謝家雖是百年世家,近幾十年因著戰(zhàn)亂去了不少兒女,加之旁支紛雜,主脈凋零,到了謝九樓這一輩,謝府就只剩了這么一個主子。
他年幼失了唯一的小姑,十五喪父,十六喪母,十七便任了一軍主帥,封五陵王,偌大一個城主府,上千人丁,能叫他親近的只剩一個阿嬤。
這次去之前,謝九樓先拿出一府上下所有外奴的賣身契,一契又附了十兩銀子,好叫那些愿意出走的放心拿著細(xì)軟拖家?guī)Э诘仉x開。這么一來,一府上下頓時去了大半人口,留下的多是自建府起就服侍的人,已在這府里成了家立了根的。他又清了自己那一房許多人,只留幾個小廝丫鬟每日打掃。
如今再回來,已過弱冠,謝府獨(dú)他這一處院子,格外清凈。
一時在碧紗櫥后換了衣裳,來偏廳吃畢了飯,謝九樓見阿嬤手里密密縫著雙鞋墊子,便問:“這是給我做的?”又道:“年前叫我?guī)サ倪€沒換過來,不急。”
阿嬤只靜靜看了他一會兒,說:“去過祠堂,便回房吧。”
謝九樓應(yīng)下。入了夜,自祠堂出來,卻見阿嬤打著燈籠在門外等他。一見了他,便迎上去。
“夜里風(fēng)寒,祠堂這一片兒又黑。我總說叫九爺隨性帶個什么人,爺慣不聽的。”
謝九樓說:“阿嬤,叫我九哥兒就好。”
“少城主時該叫哥兒,如今成了爺,就該叫爺。哪日府里添了新的少城主,自然有我們叫‘哥兒’的。”
謝九樓只管低頭笑,側(cè)頰一個淺淺的酒窩。
“九爺這年紀(jì),早該成家了。”阿嬤嘆了口氣,“是老爺夫人走得早……”
“阿嬤——”
“爺先聽我把話說完。”阿嬤這回沒任由他糊弄過去,“我們當(dāng)下人的,再沒規(guī)矩,也不能做您的主。今兒一早天子城來人,抬了頂花轎到府里,說是饕餮谷來和親的言三小姐配給您做正妻。府里沒動靜,乃因著天子下了密詔,此事不允許任何人對您提前透露,是以四處連塊紅布也不敢掛。如今臨門了,我這才大著膽子來說一嘴。姑娘是頂好的姑娘,阿嬤看過了——就是腳大了些,鞋都破了,這才連夜給她補(bǔ)一雙。”
謝九樓一愣。
又聽阿嬤說:“送人來的管事告訴我,昨兒都抬去天子府去驗(yàn)過身了,天子又不知怎的叫送來無鏞城——興許是姑娘不合他意吧。九爺受些委屈——那也是天子的委屈,天下誰受不得?我只盼著爺就算不喜歡,也別再虧待了那姑娘。異國他鄉(xiāng)的,被送走一次,放別的姑娘身上都不活了,哪里經(jīng)得起再被送走一次?爺若是愿意,便同她好些,再生個哥兒給我伺候,若不愿意,便養(yǎng)在這府里,跟我老人家做個伴,也是好的。”
阿嬤說完,也領(lǐng)著謝九樓到了園子門前,便自行告退,留他一個人佇立沉思。
如今祁國各城城主,雖受轄聽命于天子,但也保留著自己在封地的領(lǐng)主權(quán),除了無鏞城這種直接歸屬于天子的練兵之地,其余城主多數(shù)時候與天子之間的利益交換也需要談判。
饕餮谷自兩百年前收留了最后一批集體逃難的蝣人后,便將其世世代代圈養(yǎng)在自己的地盤,逼人繁殖,再以此為基業(yè)不斷壯大,拿蝣人到各城與領(lǐng)主做交易。如此一家獨(dú)大,注定是要被盯上的。那地方易守難攻,偏偏這回被兵強(qiáng)馬壯的漠塹人看上,防不住了,才找天子借兵。
謝九樓這半年出征,為的就是這回事。
那邊饕餮谷的置換條件,就是送谷主三小姐來和親。
天子好男風(fēng),舉國皆知。謝九樓以往數(shù)次推諉,只借口說自己不近男色。
如今這姑娘送去天子城不合圣意是意料之中,可依天子的性子,當(dāng)真會這么好意,成全他謝九樓一樁姻緣?
謝九樓想著,不自覺就在外頭站了許久。
涼風(fēng)習(xí)習(xí),忽將他吹醒了神。
他推門進(jìn)去,房中紅燭躍動,外頭雖不敢張揚(yáng),里面卻是喜字紅幔,四鮮四干一應(yīng)俱……
桌上的干果蜜餞似乎少了大半。
或是阿嬤準(zhǔn)備得倉促,沒來得及放滿。謝九樓這樣想。
百十八坐在床上,蓋著紅蓋頭,兩腿岔開,屈膝踩著床沿,雙手搭在膝蓋上——一如他以往坐在籠子里的姿勢。今夜他手指頭還勾著一盞八角琉璃宮燈,里頭燭火已滅,只剩個燈罩子在他腿間晃悠悠地蕩。
這燈是三姑娘的燈,多年前饕餮谷谷主到天子城赴宴,從天子府給她帶了一個回來,她很喜歡。
百十八自五年前到斗獸場便吸引了不少買家,從十三歲到現(xiàn)在,多少筆沖他來的生意都是三姑娘擋下來的。
起先有人來買,三姑娘只說他太小,暫且不賣,后頭人家找上谷主,指名要交易,押了天價,是三姑娘一句“日后要拿百十八當(dāng)嫁妝”才免了他被買走。
蝣人么,但凡被買走,下場大多是被剖骨取珠,給人分食。三姑娘擋生意,是一次次在救他的命。盡管他的命到了二十歲就遲早要完蛋。
年前饕餮谷找天子城借兵,條件是從谷主三個女兒里挑一個送去和親,大小姐一心渴望天家富貴,二小姐性子軟弱無比,谷主說,只有三姑娘的定力,去了那水深火熱的地方能有一方天地。
三姑娘卻對百十八說:“我志不在四壁后宮。”
“……百十八,你要不要活命?”
百十八知道,如果沒有別的辦法,他跟著三姑娘被送去天子城,就離被宰殺的結(jié)局不遠(yuǎn)了。
其實(shí)百十八對被不被宰,什么時候被宰都無所謂。他們這樣的人,生來就是等死的。
他這時還不懂人們口中的“茍活”是何意,他只是想起,九十四當(dāng)年被買走時,一步步回頭,沖他喊:“活著!百十八,活著!”
九十四大他三歲,現(xiàn)在應(yīng)該早就死了,尸體在籠子外那些漂亮衣服人的肚子里。
三姑娘救他那么多次,他也該救她一次。
百十八點(diǎn)點(diǎn)頭。
三姑娘說:“天子好男風(fēng)。你去了那里,要聽他們的話。實(shí)在不想聽了,就跑。”
他仍舊呆在那個籠子里,被運(yùn)上隨行的車馬,跟著三姑娘一路顛簸到了天子城。
嬤嬤每晚都要去檢查三姑娘是否安好。
直到進(jìn)天子府前的最后一夜,百十八被關(guān)在后院,三姑娘一身便裝,趁夜打開他的籠子,解了他手腳的鐵鏈,帶他去房里,房內(nèi)擺著一套金翠輝煌的嫁衣。
三姑娘把那盞八角琉璃宮燈遞給百十八:“就到這兒了。百十八,今后的路,只有它陪你走了。”
百十八能幻化成別人的樣子,從模樣,到身形,甚至是聲音。這是他與生俱來的一點(diǎn)奇能,只不過不能維持太久。這事只有三姑娘和九十四知道。
他化作三姑娘的樣子,換上嫁衣,被送進(jìn)天子府。
百十八能還原自己所看到的三姑娘的一切,可是他認(rèn)知以外的,他還原不來。
驗(yàn)身的嬤嬤讓他躺在一張窄榻上,要他張腿。
褲子一脫,嬤嬤大驚失色。
派人到天子跟前傳話,天子聽了,垂眼一笑,下了個密詔:此女轉(zhuǎn)送無鏞城主府,賜與五陵王,做正妻。封五陵王妃。
百十八輾轉(zhuǎn)到謝府,房里坐了半日,趁著沒人,變回原來的樣子。
第一件事就是把鞋撐破了。衣裳也刺啦裂開幾個口子。
阿嬤進(jìn)來瞧時,他才變成三姑娘。她偷偷往他手里塞了兩塊糕,又看了看他的腳,叫幾個丫頭進(jìn)來布了婚房,便關(guān)門出去。
手里頭的糕香得饞人,百十八一口兩個,嚼都不帶嚼。既覺著沒嘗到味兒,又覺著這輩子沒吃過這么干凈稀奇的玩意兒。
他竟也能吃籠子外的那些人吃的東西了。
過去十八年在籠子里,他和什么關(guān)在一處,就跟著什么吃。
他和雞關(guān)在一處,就跟著被撒兩把雞食,跟豬狗一處,別人就舀他兩勺豬狗的糧食。偶爾也有湯飯,不知是誰吃剩的——那對百十八而言,算得上頂好的一頓了。
房門吱呀一聲,有人進(jìn)來。
百十八身子一僵,來者不是阿嬤,是個四階的刃。
他也是。
只是他因著要扮三姑娘,特意收了玄息,對方卻沒有。
骨子里對同級玄者的敵意叫百十八警覺起來。
謝九樓看過正堂,一轉(zhuǎn)身,就見這么副光景——他的新娘子蓋著蓋頭,右腳繡花鞋破了個洞,把床當(dāng)?shù)貋碜炔淼帽人饺绽镞€開。
他怔怔看了會兒,放輕步子過去,先瞥見新娘子手里那盞燈。
這燈是天子府的制式,謝九樓想了想,應(yīng)該是對方心里頭害怕,所以離開天子府順手拿了一個,一直捏在手里,緩解緊張。
他小時候第一次被父親逼著去懸珠墓林過夜,手里頭也抱著個母親給他雕的小玉馬。明知那玉馬沒多大用,可抱著,就不那么害怕。
他在床前站定,猶豫一瞬,方才揭開蓋頭,對上一雙直挺挺的視線。
這是個五官英氣而利落的姑娘。
謝九樓不著痕跡地退了退——坐姿倒也罷了,只是別家姑娘出嫁,也這么不怯生,蓋頭一掀,兩只眼睛睜得溜圓,一動不動盯著人看的?
不是說新娘子,都嬌得很么?
百十八眼也不眨,和謝九樓面面相覷半晌,歪了歪腦袋。
謝九樓反倒不自在起來。他局促地往門外看了看——第一次迎親,這時候該干什么,自己也沒主意。
可惜門外沒有教引的先生,亦沒有出謀劃策的軍師。阿嬤不在,母親走時還沒來得及告訴他這門要領(lǐng),只有父親的話在他腦子里回蕩:越不敢走,越要把路走到頭。
他收回目光,定了定神,往前一步,先伸手去拿百十八手里的琉璃燈。
百十八下意識把燈抓緊,又忽想:要聽話。
三姑娘說,要聽話。
便慢慢松了手。
謝九樓把燈放在一側(cè)架子上,遲遲不愿轉(zhuǎn)回去。
他手里弄著燈,來來回回把上頭每一寸都看了幾遍,又拿袖子在那上頭煞有其事地到處擦,擦得一點(diǎn)灰也找不著了。
他嘆了口氣。
想去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