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說明
出版說明
書法史上,繼王羲之后,唐代顏真卿是另一位影響巨大的書家。顏真卿出生于一個重視書法傳習的文化世家。其五代祖顏之推著有《顏氏家訓》,伯父顏元孫有《干祿字書》傳世。父親顏惟貞自小寄養(yǎng)在舅父殷仲容家,學習殷氏筆法。顏真卿少時即秉承家學,據(jù)傳,缺乏紙筆時用黃土掃墻習書。他擅長正書、草書,筆力遒婉。
顏真卿傳世的書跡約有七十多種,為世所重的有楷書《多寶塔碑》《東方朔畫贊》《顏勤禮碑》《大字麻姑仙壇記》《大唐中興頌》《顏家廟碑》等,以及行草書《祭侄文稿》《祭伯父文稿》《爭座位帖》等。其中《多寶塔碑》書于唐天寶十一年(七五二),顏真卿時年四十四歲,是顏真卿早期楷書范本。
《多寶塔碑》碑文記述了楚金禪師修建千福寺多寶塔的前后經(jīng)過,以及其間出現(xiàn)的種種靈應和神奇跡象。該碑共三十四行,每行六十六字,全篇共二千二百馀字,可謂鴻篇巨制。后人對于《多寶塔碑》褒貶不一,貶者以為“窘束”,褒者以為“渾勁”“姿媚”。無論如何,《多寶塔碑》是后人入門顏體楷書的階梯,因其筆法相比于后來的作品,盡顯“點畫出入之跡”,較為容易學習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