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憶往昔萬春船頭落淚
且說龐萬春沒有完成方臘交給的結(jié)盟任務(wù),心里便有些怏怏不樂,心里尋思著,回去如何向方臘交待?又想起見著了大哥史進,心里又有些高興。</br> 想起與大哥史進的淵源,龐萬春眼睛不禁又有些濕潤了!</br> 這龐萬春與史進到底有何淵源,為何又稱史進為兄,這個說起來話就長了。</br> 龐萬春原是北京大名府人氏,家里有些土地,家資頗為豐裕。龐萬春的父親龐顯希望兒子能夠讀書,長大后中個科舉,也算能夠光耀門楣。</br> 不料這龐萬春自小喜歡舞槍弄棒,對兵器武藝有著相當喜好。先時,龐顯不喜兒子習武,只希望他好生讀書,然苦勸不聽。</br> 后來有鄰居勸道:“男兒在世,并非學文才能立世,學武一樣,考個武狀元,與朝廷出力,一樣可以光宗耀祖!”</br> 龐顯聽了,深以為然,對兒子習武便不加約束,隨意任為。</br> 且說龐顯家旁有一家人,名喚做王義,此人是一個畫匠,而且是一個有名的畫匠。</br> 他畫的花草栩栩如生,他畫的動物走獸據(jù)說可以以假亂真。一日,家里老鼠甚是猖獗,王義便畫了一只貓貼于墻上,結(jié)果當晚老鼠便消失殆盡,再也不敢來,人皆稱奇,人送了個外號“賽道子”。</br> 道子,指的是唐朝著名畫家吳道子,擅長佛道人物、山水花鳥等,尤長于壁畫創(chuàng)作,史稱為“畫圣”。</br> 因為王義畫得好,所以得此諢名。而且王義也最擅長畫佛道人像,遠近聞名,周遭寺院道觀經(jīng)常邀請他去畫畫。</br> 那王義靠畫畫生活,日子倒也過得不錯,除過日常開支,還略有積蓄。</br> 年過三十,王義便娶了妻,生有一女,小名嬌枝,大名玉嬌。中年得女,王義當然愛不自勝。</br> 此女自小聰慧,也愛畫畫,深得父親真?zhèn)鳎嬷L得又是花容月貌,王義便愛之如寶。五歲時,母親生病去世,父女倆便相依為命。</br> 且說這王義有一個遠房堂叔,名喚王升,乃是京城禁軍的督軍教頭,他有一個兒子名王進,自幼跟父親習武,練就了一個好身手,也在禁軍任職教頭。</br> 王進平時閑暇無事,便經(jīng)常來大名府看望堂兄王義,看看他的畫作,一起聊聊家常。</br> 這一天,王進正在堂兄家中喝茶,與王義說閑話。忽然聽見隔壁有槍棒聲和人的喝呼聲,似有人在練武。</br> 王進便問王義:“隔壁何人練武?”王義道:“應(yīng)是龐顯的兒子龐萬春!”</br> 王進便信步出外,站在籬笆墻外。只見一個少年,大約十五六歲的樣子,揮舞著一根木棒,使得呼呼有風,地上塵土飛揚。</br> 那少年見有人觀看,使得越發(fā)賣力,以求得個口彩。哪知,王進看了半天,只是搖頭,沒有說一句話。</br> 待得一陣棒使完,少年便問王進:“我使得如何?”王進沒言語。那少年以為不夠,便又使了一套拳術(shù),又問王進:“如何?”</br> 王進依然搖了搖頭說:“此花拳繡腿,只是好看,恐不能上陣也!”</br> 這一下,那少年不樂意了,便道:“你敢過來與我較量一下么?”</br> 王進也是年輕氣盛,從籬笆墻上一躍而過,拿過一條棒擺了一個開山式,等那少年過來。</br> 那少年看了一看,拿條棒滾將入來,一招“橫掃千軍”,直向王進腰部掃來。</br> 王進一見,使了一招“縮地翻身”身子一矮,便躲過了此招。隨即一招“鷂子撲食”,矮身一縱,左手支地,右手棒在少年腿踝處輕輕一撥,那少年便立足不住,已然倒了。</br> 少年心中不服,翻身而起,掄了棒正待重新來戰(zhàn),這時有人大喝“畜生,還不退下,你怎能是王教頭的對手?”</br> 王進抬眼一看,只見一個老者大約五旬左右,奔過來,對王進深施一禮道:“原來是王教頭光臨,適才犬子多有得罪,恕罪則個!”</br> 王進也還了一禮道:“得罪令郎了!”</br> 龐顯隨即將龐萬春叫過來,給王進賠禮。龐萬春一聽王進是禁軍教頭,知道遇上高人了,立時心服口服。</br> 龐顯道:“教頭,請到寒舍奉茶!”隨即將王進迎至室內(nèi),奉上茶來。</br> 龐顯又說:“教頭,犬子自幼喜武,找了不少師傅,卻無真本事,今遇到教頭,可憐犬子則個,教授教授!”</br> 王進一看,盛情難卻,便答應(yīng)了。就這樣,一連數(shù)年,王進只要有空,便來大名府教授龐萬春武藝。</br> 數(shù)年中,龐萬春習得王進所有本事,尤精箭術(shù),人送綽號“小養(yǎng)由基”。</br> 數(shù)年里,王義的女兒玉嬌也長成了千嬌百媚的大姑娘,與龐萬春時常接觸,心內(nèi)互生情愫。雙方長輩見了,就決定結(jié)為秦晉之好。</br> 那一年里,王進在京城惡了新任殿帥高俅,沒奈何,只好帶著母親趕赴延安府尋找故舊安身,恰好在史家莊遇上史進,又教了史進半年的武藝。</br> 又過了數(shù)年,西岳華山金天圣帝廟內(nèi)裝畫影壁,廟中道人便來請王義前去,王義便帶女兒玉嬌同行。</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