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鈺逃往南蕭!
時宜帶著小懿莀去找鳳俏,將院子留給周生辰與謝崇談話。“殿下想與老臣說什么?”謝崇問道。
“軍師請坐,本王確有一事要與軍師商議。”周生辰請謝崇坐下,疑惑的謝崇,端坐在一旁等周生辰開口。
將思緒捋順后,緩緩開口,“軍師可想過與謝云相認(rèn)?”謝崇一怔,開口想說什么,卻啞然無聲。
周生辰也知道此事謝崇需要自己考量,便沒有催促。
當(dāng)年高氏與戚氏抗衡多年,眼見著高氏日間衰敗,謝崇與發(fā)妻育有一兒,又怕戚氏報復(fù),便將兒子送出中州,寄養(yǎng)在一位摯友家中,而后先帝駕崩,高氏失勢。
當(dāng)夜太子被戚氏與眾朝臣的扶持下,連夜登基,高氏一族被戚氏滅門。
謝云的養(yǎng)母在謝云記事的年紀(jì),將他從來南辰王軍。自此謝云便作為周生辰的第三位徒弟,跟隨周生辰四處征戰(zhàn)。
此時,除謝崇與周生辰無人知曉,時宜也是借著前世的記憶才知道。
多年來兒子近在咫尺卻不能相認(rèn),是何其痛苦,一時間謝崇紅了眼眸,頗為心酸。
“可...他母親是高氏人,若陛下知曉...恐怕”周生辰明白謝崇是擔(dān)心累及王府,所以不敢認(rèn),便打斷了謝崇的話,“軍師不必有所顧慮,且陛下并非心胸狹隘之人,本王相信陛下,不會問罪無辜之人,軍師只說可想認(rèn)。”
喜極而泣的軍師,起身向周生辰跪地行禮“多謝殿下!”眼疾手快的周生辰見人扶住,“軍師是本王的老師,無需跪本王。”
“謝云巡防也有些日子了,向來應(yīng)是快回來了,稍后本王便傳信給他,讓他快馬加鞭先回來。”謝崇抹了抹臉上的淚水,點點頭。
中州......
打殿內(nèi)劉徽將手中的邸報摔了出去,“好一個漢陽城刺史,竟敢臨陣脫逃!來人,將高鈺給朕緝拿歸案!”
其實周生辰早早便命人繪制了高鈺的畫像,以便追查。總是天涯海角也要將人追回來,否則如何對得起應(yīng)用犧牲的將士!
劉徽也下了旨傳給周生辰,表明人抓到了,可自行懲處。
這一日,鳳俏急急忙忙的跑進書房,“師父,師父,傳回消息說,畫像上的人曾出現(xiàn)在淮水一帶,據(jù)船夫回憶,高鈺曾乘船渡江,往南蕭去了!”
周生辰面色有些難看,手指有一搭沒一搭的敲擊這桌面,暗自思量,北辰與南蕭早已簽署和平協(xié)議,可...南蕭帝駕崩,那協(xié)議便作廢了。
可近兩年他與蕭宴的暗中聯(lián)系才知曉,蕭宴不僅順利登基,還講肆虐無道的太子及其黨羽,盡數(shù)除去。眼下南蕭逐漸有了穩(wěn)定之像,當(dāng)若此次,他帶人去南蕭拿人,必會令南蕭百姓恐慌,很難不起紛爭。
若有所思的周生辰忽然抬眼看著鳳俏,若是鳳俏前去呢?沉思許久后才開口,“你先回去,容本王想想。”
周生辰一想到漢陽城一戰(zhàn),數(shù)萬將士被高鈺丟棄在城中,數(shù)以萬百姓的姓名被棄置不顧,心中憤然。
身為一城刺史,卻在大戰(zhàn)來臨之際,啟程而逃。這樣的行徑無意識擾亂軍心,令城中將士的士氣驟減,更是主張了敵軍的氣焰,給了對方不戰(zhàn)而勝的機會。
若非還有位忠義的出來求援,此時漢陽城怕早已弓手他人,如此自私自利之人,萬死難辭其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