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師父過壽徒弟賀
余時仲起了個早床,穿好平時的道袍,看上去神采奕奕。
朱冕走進房間,端來一碗薏仁紅米粥,笑臉盈盈。
米粥冒著熱氣,看上去很是誘人。余時仲端坐了下來,用完早餐就去找虞亭詢問大徒弟、二徒弟的下落。
他們這段時間到處奔波,尋找那群傷害四徒弟的土匪的線索。
聽朱冕說,張懷英已經(jīng)有簡單的邏輯了,但是看到白酒就會不自覺的害怕,有時甚至連白開水也會有相同的反應(yīng)。
或許是他太敏感了吧,酒和白開水還是有區(qū)別的,只是在張懷英心里留下了揮之不去的陰影。
不經(jīng)意間,朱冕的眼睛定住了,看上去有些莫名其妙。
“你在看什么?我有哪里不對勁嗎?”
“過些時就是你的六十大壽了,身上的衣袍都破了個洞。若是徒弟們看到了,還不被人見笑呀。”
“那我脫下來,給你補補,這衣服還能將就著穿。”
“不行,你的衣袍都穿腐化了,不能將就了。正好虞亭買了一件嶄新的花白道袍當做壽禮,托我送給你。”
接著,朱冕展開花白道袍,給余時仲換上,看合不合身。
換好以后,余時仲頓覺神清氣爽,樂呵呵道:“想不到虞亭挺用心的嘛,上次看我教導(dǎo)其余的弟子練武不動聲色,連我身上的一個破洞都看出來了,卻又礙于師父的面子沒說出來。真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后生可畏呀。”
隨后,朱冕拿出兩封信給余時仲過目。
上面大致的內(nèi)容就是目前兩人分開尋找匪徒的線索,大徒弟徐宏在案發(fā)地點遁甲客棧一無所獲,那里經(jīng)過的都是三教九流之徒,回頭客也少,再說那里臨近戈壁,晝夜溫差巨大。如果不是有事在身,沒人愿意在那地方遭第二次罪。現(xiàn)在,徐宏已經(jīng)離開了遁甲客棧,準備回到武當山。
二徒弟在調(diào)查戈壁周圍的小鎮(zhèn),那里人煙稀少,一個小鎮(zhèn)的人口也不過千百人。人口最多的小鎮(zhèn)是綺夢鎮(zhèn),那里有幾個惡霸,在不停地擴大他們的地盤,并且收取保護費。經(jīng)過俞樂的一番深入調(diào)查,他們有作案的動機,但是又找不到他們作案的證據(jù),突然出手又師出無名。現(xiàn)在,俞樂已經(jīng)到了武當山腳下,很快就會回來。
看過兩位徒弟的來信,余時仲放下心來,至少他們現(xiàn)在人身是安全的,沒有遭遇不幸就是最大的幸運。
轉(zhuǎn)眼已是深秋,天氣轉(zhuǎn)冷了,余時仲來到作案前,準備執(zhí)手寫回信。
朱冕眼尖,發(fā)現(xiàn)余時仲的手有些微微顫動,可能是天涼的原因吧。
等到余時仲寫完回信,才發(fā)現(xiàn)肩上多了一件披風(fēng)。朱冕真是無微不至,穿衣都是那么的小心翼翼,怕是影響到了丈夫的工作。
很快倆徒弟各自收到了回信,信中師父說他身體很健朗,不要為此擔(dān)心。還有四師弟已經(jīng)蘇醒過來了,只是好像得了失心瘋,虞亭一直在照顧他,希望倆徒弟能夠回來一起團聚。
過了幾日,俞樂率先回到了武當派,一副神采奕奕的樣子。手里還拿著一個長方形的盒子,用蝴蝶結(jié)系著。
余時仲帶著虞亭出了正殿的大門,過來迎接。
“俞樂,你回來就回來,帶什么禮物嘛,真是破費了。”
“師父,今天是你的六十大壽,作為徒弟的理應(yīng)送上大禮孝敬,這樣才合情誼嘛。”說著,俞樂打開蝴蝶結(jié),盒子里面裝著的是一棵人參,足足有三尺長,“這是長白山上的百年人參,有大補元氣、安神益智的功效。是我親自在長白山的陰面偶然發(fā)現(xiàn)的,行家欲高價收購,當被徒弟拒絕了。因為百年人參可遇不可求,有價無市,只有孝敬師父才沒有浪費他的價值。”
余時仲捋了捋胡須,笑的合不攏嘴道:“難得俞樂有這番孝心,但是你挖的可不是野生的人參哦。師父去過長白山,那里有許多農(nóng)家栽種的人參,七八年就能長到這個長度。”
俞樂垂下頭道:“不瞞師父,這是徒弟在農(nóng)家莊園里挖取的,確實是家養(yǎng)的人參。對不起,師父,野生的長白參實在太難尋找了。”
師父讓虞亭拿好禮物,回應(yīng)道:“家養(yǎng)的也好,也算是你的一番心意。但是偷取的做法不可取,以后記得要等價交換。”
很快,徐宏回到了武當派,看見余時仲正在和幾位師兄談話,看上去其樂融融。
來到他們跟前,徐宏給余時仲請安,然后展開了手里的一幅字畫。
上面是一群馬在奔騰前行,每一個馬的輪廓、形態(tài)、動作都畫得惟妙惟肖,實乃畫中的精品之作。
“師父,這畫名叫萬馬奔騰圖。”
“這畫中有話,萬馬奔騰意指武當派人才輩出,繁榮昌盛。特別是上面的題字‘呂布名駒為赤兔,浴血沙場飛快馳。馬上五關(guān)斬六將,壯繆乾坤萬年長。’用詞非常恰當,點名要義。”說完,余時仲讓虞亭將《萬馬奔騰圖》裱在偏殿的廳堂上,以此彰顯武當派的文化素養(yǎng)。
三位徒弟都已經(jīng)送完了禮物,這讓余時仲十分的高興,除了一位徒弟例外。
這讓何輝有機可乘,便招來二師兄俞樂,說起張懷英的不是。
師父每年的大壽都會收徒弟的禮物,盡管不是硬性規(guī)定,但是已經(jīng)是不成文的規(guī)定。
禮物不在于花了多少金錢和精力,重要的是送上的禮物要用心。
張懷英不缺錢,他的私房錢都被曹上木保管了,照說給師傅買一件像樣的禮物也不難,但是他沒有那么做,也就是不把師父放在眼里,實在是沽名釣譽之徒。
俞樂被這么一激惹,也是有些憤懣。
往年這個時候張懷英都會送上禮物,但是今年卻沒有,難道他有心懷異心?
很快,太岳派派人來給余時仲送禮,這讓余喜出望外。
太岳派和武當派沒什么來往,主要是太岳派主要是女弟子,而且十分神秘。
李灣拿了很多金銀首飾給武當派,這樣顯得有儀式感。李灣開門見山道,“我來有兩個目的,一是給余師傅賀壽,二是尋找一個叫張懷英的人。請問他人現(xiàn)在在哪?”
樂文小說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