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八章 外掛的第三形態(tài)【求訂求票】
    雖說沒什么特別的體會,但總感覺這仙臺上指定是藏著些秘密。
    趙淮中蹲下以手指輕觸仙臺,意識延伸進(jìn)去,仔細(xì)勘察體會仙臺內(nèi)部。
    仍是一無所獲。
    趙淮中微微搖頭,心忖只能下次來再試試,眼下朝會的時間已經(jīng)到了。
    咸陽殿。
    趙淮中步履從容地登上王座,下方群臣依次入列,按流程匯報諸事。
    各類事項議定,臨近朝會結(jié)束,呂不韋從隊列里站出來,探手從寬袖之中掏出一部厚若字典的古籍,高舉過頂,對趙淮中執(zhí)禮道:
    “臣遵循陛下所命,為傳播民眾教化,特召集尋訪各家各派宗匠之人,共著‘秦時春秋’一書。此書行文通俗,利于民眾解悟,書中粗談修行,涉及農(nóng)商,側(cè)重畜牧耕作等法。
    穆大家亦多有指點。
    臣學(xué)識淺薄,唯得陛下信重,任我盛朝丞相一職,常感惶恐,只能加倍勤勉以補(bǔ)自身不足。此番著書,又恐多有錯漏,特獻(xiàn)書請陛下斧正,以告民知之!”
    呂不韋聲音清朗嚴(yán)肅,傳徹咸陽殿。
    他這番話說完,群臣都被他秀了一臉,心下各種羨慕嫉妒恨,有如翻江倒海。
    羨慕的是呂不韋馬屁翻新,拍到了點子上,他所說開啟民智,側(cè)重農(nóng)商……和趙淮中的治政理念高度符合,嘖。
    群臣嫉妒的是自己怎么就沒想到。
    丞相大人想名垂青史……虧他好意思說自己學(xué)識粗淺,常感惶恐,故而加倍勤勉……此是人言否?一邊拍馬屁,一邊還表揚自己……
    群臣心里mmp,臉上笑嘻嘻,羨慕到捶胸頓足,但面如平湖,絕不顯露心里的所思所想,各個精通為官之道。
    呂不韋應(yīng)該是華夏最早期就會炒熱度,博眼球,知道宣傳重要性的人。
    歷史上,他主持編著了《呂氏春秋》一書。
    并且公然把書的內(nèi)容寫在布匹上,將之刊布在府外,懸一千金的賞錢,遍請諸侯各國的游士賓客,說只要有人能增刪一字,就給一千金的獎勵。
    這波操作一出,話題性瞬間暴漲,立即傳遍天下,無人不知。
    呂不韋因而聲名大噪,《呂氏春秋》傳播之速,被人拜讀之廣,直追先賢諸子的著作。
    眼下他又在朝會上獻(xiàn)《秦時春秋》一書,還腆著臉請趙淮中斧正。
    這書要是能得到趙淮中斧正,鐵定會成為各地學(xué)宮的官學(xué)教材,勢必會一夜間再次天下聞名。
    且各地學(xué)宮皆學(xué)之,呂不韋除了賺取名聲,舔了趙淮中,還會因為在民間名聲大漲,此后民眾入百官殿,祭拜呂不韋而推送的念力增多,更是可以推動其提升修行。
    實惠老多了。
    宣揚名聲,利用百官殿的念力陣列增加修行,呂不韋算是把方方面面都玩明白了。
    群臣越想越嫉妒,你再聽這個書名,還秦時春秋。
    這書名就不要臉,就差直接寫成《陛下,臣想拍馬屁》
    群臣一起看向呂不韋,眼神里的嫉妒已經(jīng)有些藏不住了。
    呂不韋微微抬了抬下巴,眼神睥睨,掃視群臣,潛臺詞:本相教教你們該怎么為官。
    趙淮中確實頗為高興,呂不韋雜家大成,是有真才實學(xué)的,能牽頭著書以傳播教化,正是當(dāng)為之事,動機(jī)和出發(fā)點都是好的,利國利民,當(dāng)然也利己。
    至于拍馬屁,在干實事的基礎(chǔ)上拍馬屁,拍就拍吧,也挺好。
    趙淮中態(tài)度溫和:“呂相辛苦,把書呈上來,朕好好看看。”
    “陛下辛苦!
    臣所為都是當(dāng)做之事。臣據(jù)高位,為秦相,理當(dāng)為百官表率,多為陛下分憂。”呂不韋躬身道。
    趙淮中瞇了瞇眼,這句‘呂相辛苦’而后對‘陛下辛苦’的切口,頭一回被人對出來。
    “呂相著書以教民眾,當(dāng)賞。朕觀呂相事務(wù)不少,卻無隨身法器便于攜帶諸般事物,就賜呂相袖里乾坤之術(shù)。”
    趙淮中道:“此術(shù)可在袖中演化洞天小世界,對呂相修行也有莫大益處。”
    話罷彈指,有關(guān)于袖里乾坤的修行之法,落在呂不韋眉心,融入其意識。
    這道傳法訊息當(dāng)中,還帶有趙淮中的講解和稍許造化之力,呂不韋氣息流轉(zhuǎn),一時三刻間便得以入門,修成三十三層乾坤天的第一層,袖口激蕩,生成空間。
    呂不韋大喜深鞠,道:“臣呂不韋謝陛下厚賜,臣惶恐!”
    這老賊得了便宜還賣乖……下方群臣之中,有秦人宗室宿老并不畏懼呂不韋的權(quán)勢,多年來一直看呂不韋不順眼,偷偷謾罵。
    “陛下,臣亦有言!”
    尉繚也從位置上走出,深鞠后居然也取出一部典籍,托在手中:
    “臣數(shù)月以來多次和陛下探討兵策,匯總所學(xué)和往圣先賢,以及我朝王翦將軍等名將的行軍經(jīng)驗,著兵策行軍之法名神行修兵卷,也請陛下斧正。”
    “陛下,臣入我大秦,蒙陛下看重,位居廷尉一職,司長刑律諸事,數(shù)年積累亦成書一部,名秦律百例,同請陛下斧正。”韓非第三個走了出來。
    臥槽,臥槽……其余群臣猝不及防,紛紛心態(tài)炸裂,你們這是商議好了嗎?都有著作在同一天的朝會上拿出來。
    韓非和尉繚各自著書,是早就在進(jìn)行之事,隨身攜帶以補(bǔ)遺。
    他們本來沒想今天拿出來,見呂不韋專美在前,才跟著有樣學(xué)樣。
    來了來了,群臣內(nèi)卷的氛圍越來越濃……趙淮中欣然點頭。
    遂賞賜尉繚天兵古卷一部。
    這也是一件上次去天庭打死護(hù)世天王,從其遺物中所得的法寶,可用來推演兵策,有仙器之威。
    又賞韓非神念修行之法。
    韓非參加朝會時,在咸陽正殿映現(xiàn)出來的神念法相是神獸解豸,修行此法可以讓神念凝實,衍生出類似莊周的夢魂生物解豸,如同護(hù)法神獸,大增他法家修行的刑律之威。
    封賞過后,趙淮中也取出獻(xiàn)祭所得仙臺六九兵策,和自己近期整理的其他兵策之法,一并遞給王翦,尉繚:“你二人觀閱此卷,而后在我秦軍當(dāng)中推行普及。
    待朕看完尉卿所呈兵策,擇其內(nèi)容,共同在軍中推廣修行,以強(qiáng)我百萬秦軍。”
    王翦和尉繚同聲答應(yīng)。
    朝會旋即散去,趙淮中返回書房,批閱奏卷之余便開始翻閱呂不韋等眾臣所著書卷。
    午后。
    一天的事情忙完,趙淮中起身伸了個懶腰,決定出去走走。
    不片刻間,帝輦從宮中被青龍拉乘,騰空而起,一路往東。
    ————
    仙界。
    天庭之主注視著面前的三界九州卷。
    “九州卷上說,地書生死簿將出世……此書若和九州卷相合,便是混沌陰陽相合,可掌天機(jī),赦仙魔眾生生死。
    此為寡人必得之物!”
    天庭之主看向下方佇立的董璉:“九州卷所顯,地書將出,那下界小國之主也已經(jīng)得知,屆時怕是會有一番爭奪。
    寡人將遣天庭各部兵馬配合,你來負(fù)責(zé)此事,絕不可讓地書旁落。”
    董璉進(jìn)言道:“陛下,此番或可借截教太清圣母來對付秦皇,至不濟(jì)也能起到牽制作用。
    那太清圣母多年來鮮少出手,世人只知其是造化境,卻不知她的具體修行。
    這次正可一舉數(shù)得,讓她與秦皇對壘,亦可摸清其底細(xì)。”
    ————
    趙淮中離開咸陽的車架上,還有嬪妃們同乘,但并不是出去游玩。
    車輦一路往東,直逼秦境東北邊境。
    到了前燕國國境內(nèi),趙淮中看向下方的神州大地,地脈深處,千丈以下的某處,有一縷綠色的微光旋即被攝取出來。
    那是一顆藏在地下深處的沙碩,被趙淮中隔空收入手中。
    沙碩破碎,露出一扇還處于沉寂當(dāng)中,沒被啟用的陰司銅門。
    這是諦聽尋找到位置,因而被發(fā)現(xiàn)的一扇陰司銅門。
    趙淮中的車輦轉(zhuǎn)而往北,不久后又找到第二扇銅門,最終在原百越各族的沿海區(qū)域,尋獲第三扇銅門。
    陰司銅門沒被啟動前,危害并不大,只是深藏地下,毫無波動,便是造化境也不易尋找。
    一旦發(fā)現(xiàn)位置,憑趙淮中如今的修行,收取倒是不難。
    下方沿海的一座雄城內(nèi),守將王賁身著甲胄,正在城頭巡防,心生所感,仰頭看見天空中有流光逝去:是陛下的帝輦……
    帶著嬪妃們出來走走,順便收取陰司銅門。
    算上以往所得的兩扇銅門,趙淮中手里就有了一共五扇銅門,等諦聽后續(xù)再找到其他銅門,算是消除了一宗藏在神州地下的隱患。
    趙淮中回到咸陽后,取出其中一扇銅門。
    其中傳出沙沙的聲響,內(nèi)部的燭龍,在大量吞噬陰靈后,出現(xiàn)了變化。
    它蛻下了一層巨大的遺蛻,身上的每枚鱗片,包括飛翼,獠牙上都有新的咒文在生長浮現(xiàn),身體也在增長。
    “大量吞噬陰靈,確實能讓燭龍快速成長,這么快就晉升了一階。
    若是后續(xù)銅門內(nèi)封存的陰靈都被它吞噬,雖然境界會止步金仙境之前,但力量卻會強(qiáng)行拔高,戰(zhàn)斗力怕是還要超越普通金仙。”
    趙淮中打量燭龍,忽然生出奇妙的感覺。
    體內(nèi)丹田,外掛緩緩從法力之海中游曳上浮。
    他這幾日修行勤勉,外掛在他每次修行的時候,都會沉入地脈深處,和神龍氣息相合,并且吞吐吸收九州母鼎的初始之氣。
    昨日的修行后,外掛吸收母鼎內(nèi)的初始之氣,回歸體內(nèi)就在丹田的法力之海沉寂不動。
    此時律動,卻是展現(xiàn)出了奇妙的變化。
    它的形態(tài)呈現(xiàn)出前所未見的改變,身體拉伸,體表滋生出鱗片,前端生出麟角,眼睛,龍須,居然變成了一條幽暗虛幻的小龍,目光開闔,蓄滿了無盡的威嚴(yán)。
    “這是因為近期時常和地脈神龍相合,帶來的變化?!”
    之前外掛曾有過一次形態(tài)轉(zhuǎn)變,從原本的環(huán)狀,多了個球狀的變化。
    這次則是它在環(huán)狀,球狀之外的第三形態(tài),一條幽暗的龍!
    第二次的球狀變化,帶來的改變并不明顯,但這次顯然有所不同。
    它的變化持續(xù),眼睛睜開后,腹下慢慢生出四條龍足,每足生五爪。
    “這到底是和地脈神龍相合帶來的變化,還是這貨自己進(jìn)化成長,本來就有的變化?”趙淮中心忖。
    它的變化,仍然沒有結(jié)束。
    Ps:求訂求票,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