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域境
在吳淵的神念意識中,原本能感知到浩瀚天地間的一股股神秘力量。</br> 厚重?zé)o盡的土之力感知最清晰。</br> 可是,像鋒芒凌厲的金之力,有熾熱爆裂的火之力,有連綿無盡的水之力……他亦能感知,只是清晰程度遠(yuǎn)不如土之力。</br> 但這一瞬。</br> 吳淵的意識心靈,和無邊大地完全契合到了一起,感知中,也完全只剩下浩瀚厚重的土之力。</br> 其余一切天地之力,盡皆感知不到。</br> “這就是大地?”吳淵自凝聚巫紋,數(shù)年來,一直都在參悟大地奧妙。</br> 一直在參悟天地間浩蕩偉岸的土之力!</br> 這,是他身為‘大地神體’與生俱來的天賦和本能。</br> 數(shù)年感悟,令他對天地之力感悟已達(dá)很高地步,遠(yuǎn)超越尋常天榜高手。</br> 看似依舊處于天人合一的境界,實則距跨入域境只剩下一步之遙。</br> 這一步,猶如天塹!</br> 中土大陸上,一代代頂尖強(qiáng)者,都難以跨越這一障礙。</br> “過去,我只是將‘土之力’當(dāng)做我所要掌控的力量,卻從未有這樣全身心去感受。”吳淵完全沉醉其中:“從未體悟到大地的美麗!”</br> 對!美麗!</br> 這種美,不是具象的某種景色,而是一種觸動心靈的美,美得驚心動魄。</br> 大地,廣闊浩瀚。</br> 所謂山河壯闊、鬼斧神工,風(fēng)花雪月的四季輪回,鳥遨藍(lán)天、魚潛水底的物競天擇,盡皆源自大地。</br> 正因大地承載一切,孕育一切,方才有了這方絢爛的世界!</br> “只是。”</br> “大地的存在,是永恒的,它不會因萬物衍變而變,它猶如母親般滋潤萬物,不求回報,卻又始終在這里。”吳淵心有所悟,默默感悟著大地波動中的重重奧妙。</br> 過去數(shù)年的感悟、積累,如潮水般涌上心頭,匯聚形成不一樣的風(fēng)景,凝聚為獨屬吳淵的感悟。</br> “過去,我感悟的是整個大地奧妙,卻始終不得門而入。”</br> “可大地何等浩瀚?所蘊(yùn)含的天地奧妙偉岸無窮,想要理順其中一星半點,都難。”</br> “我心中真正熱愛的,是生活在這片大地上的生命。”吳淵感知著大地中的那一個個光點。</br> 他的神念,亦感知無數(shù)生命。</br> 大戰(zhàn)的廢墟中,陽光沐浴下,孩童閃動著自己靈動的眸子,揮舞著雙臂,生活的苦難難掩生命的活力……</br> 荒草地中,青青小草,它們孱弱弱小,在風(fēng)中搖曳,誰都可以欺凌它們,卻開遍了整個世界……</br> 吳淵想到了母親,在艱難困苦中,依舊從未放棄,這是生命的堅韌不拔。</br> 吳淵想到了這一場蟲魔浩劫,相對于血脈高貴的蟲魔,中土大陸上的一位位修行者何等弱小,可為了中土,為了億萬生靈,依舊毫不猶豫,自天南地北奔赴荒州,浴血疆場,這是生命的熾熱澎湃。</br> “生命的偉力。”</br> “從來不是留存于豪言壯語天地間,更是寓于無數(shù)平凡中。”吳淵的眼角隱隱有淚花閃過。</br> 他感知萬物,回首眾生,方才尋到了生命的感動。</br> ……</br> 荒山之上,吳淵一身白袍,盤膝而坐,他完全沉浸于這種頓悟狀態(tài)。</br> 一縷縷淡淡的,稀薄的土黃色氣流,環(huán)繞周身。</br> 這些氣流,并非真實氣流,而是吳淵頓悟下,不自主調(diào)動天地之力的外顯。</br> 若有天榜高手靠近吳淵,都能感受到那一股澎湃的生命熱情,會由衷感到溫暖。</br> 而這。</br> 正是域境的力量。</br> 天地之力,是天地萬道的外顯,浩瀚如海,繁多駁雜,萬道融匯共同構(gòu)成浩瀚天地的運轉(zhuǎn),唯有對某一種天地之力感悟到極高深層次,乃至逐漸觸碰到天地之力本質(zhì)——道之奧妙。</br> 方才能形成域!</br> 域境,代表跨入了一條道的大門。</br> 像方夏,就是跨入金之道的大門,方才調(diào)動天地之力,形成了金之域。</br> 而吳淵所跨入的,則屬于土之道。</br> 時間一分一秒流逝。</br> 足足大半天過去。</br> “呼!”</br> 一直沉浸于修煉的吳淵,緩緩張開了眼,他的眼眸變得愈發(fā)深沉寧靜,氣息截然不同。</br> “生命的熾熱!”</br> 吳淵暗自感慨:“真沒想到,荒州一行,對我的觸動竟會如此之大。”</br> “竟讓我一舉跨入了域境大門。”</br> 在荒州,見證了魔兵的血腥殺戮,見識到一位位天榜高手不惜生命的熱血決心。</br> 加上那一瞬的頓悟和數(shù)年的厚積薄發(fā)。</br> 讓吳淵成功突破!</br> “我所感悟,應(yīng)該屬于大地之道中的‘生命熾熱’的入門。”吳淵若有所思:“恐怕,只是土之道中極小的一個方面。”</br> 他閱覽過仙簡,很清楚天地萬道絕非是虛言。</br> “天地萬道,有大道,有小道,有有形之道,亦有無形之道。”吳淵暗道。</br> 像土之道、金之道、風(fēng)之道,火之道,都代表著茫茫天地中極高深的大道,是天地運轉(zhuǎn)的基石之一。</br> 而大地之道,便是隸屬于土之道的一部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