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章
恰逢一束陽光從梅枝窗欞間斜落,袁巧鳶便站在那束陽光之中。陽光穿透了她身上最外層衣服天青色的輕紗,讓她輕盈得仿佛剛從梅園里化形的精靈。
她身上衣服是女子少穿的純色,不見明花也沒有暗紋,十分素凈,腰間佩戴了一個香囊,沒有吊珮,通身只有銀子打的半副頭面。
顧林顏落座,袁巧鳶又坐了回去繼續(xù)寫魚鲊的做法。
“你來的正好。”袁氏笑道,“今年的炭敬到了,昌邑那邊送了八筐山澗里的鮮魚,你去挑一筐,另選一些蜜餞和各地特產(chǎn)添在年底的禮單里,明天給蘇家送過去。”
顧林顏應(yīng)下:“是。”
袁巧鳶寫完了方子,拿起來給袁氏過目:“姑母。”
袁氏接過方子看了看,遞給了菊幽:“拿去給張婆子,讓她們好生按照這個方子去做。”
菊幽接過方子抿唇朝著袁巧鳶一笑,掀起簾子去了大廚房。
“你母親把你教養(yǎng)得極好。”袁氏夸贊袁巧鳶,“女紅、廚藝、琴棋書畫、茶道,還有些天南地北的雜識,也不知道你這小腦瓜怎么裝下了這么多東西!”
袁巧鳶聽見姑母夸贊只是矜持地微微低頭,露出了幾分小女兒的嬌羞狀,并未言語。
因有袁巧鳶在,顧林顏只是略坐了一坐,就回了自己的院子。
等到顧林顏一走,袁氏就吩咐蘭馨:“你去,把我匣子里那套絞絲纏花的頭面拿來。”
蘭馨應(yīng)下,不多時從臥房里拿出一個紅綢盤子,上面放著一套銀質(zhì)的頭面,那頭釵用了紅珊瑚點(diǎn)綴,看著精巧細(xì)致。
袁氏讓蘭馨把頭面送到袁巧鳶面前:“小女兒家的,就應(yīng)穿一些鮮亮的顏色,打扮得漂亮些。正是好顏色的年紀(jì),穿戴得這般素凈!”
袁巧鳶讓菱角接過托盤,乖巧道謝:“多謝姑母。”
“你過來。”袁氏招了招手,袁巧鳶依言走到近前。袁氏拉起她的手,見她腕間就戴了一個透水的碧玉鐲子,便又從自己的手腕上褪下一個鐲子戴到她手腕上,細(xì)語道,“我們袁家的女兒,出門在外,代表的是袁家的臉面。你愛凈是好,穿戴得太素凈,卻會讓那些踩高捧低的人低瞧你。明兒個我再讓人給你做幾身新衣裳,你是袁府的嫡小姐,顧府的表小姐,怎么能穿戴得還不如家里的大丫鬟鮮亮?”
袁巧鳶咬了咬嘴唇,欲言又止,最終還是咽下了所有的話語乖巧應(yīng)道:“是。”
晚膳大廚房果然做了炸魚,還做了爐焙雞、炒羊肚兒兩道菜,另配了清蒸油灼灼和鵪鶉茄、東風(fēng)薺正好六盤,用瓷碟裝了擺了開花的模樣,配上蒸得晶瑩剔透的當(dāng)年新米。許是吃到了幼時家鄉(xiāng)的味道,顧大人心情舒暢,難得多吃了一碗飯。
顧大人在家里又歇了一日,翌日探親期滿便帶著人馬動身去了西南巡查河道。
入冬以后下了兩場薄雪,此后一直是晴天。顧大人動身這日,一大早天色便不好,天上滿布鉛灰色的厚厚烏云,北風(fēng)像刀子一樣刮在身上,風(fēng)從身上一透,骨子里發(fā)冷。
顧大人的人馬頂著寒風(fēng)上了官道,在荒野里凍得瑟瑟發(fā)抖。城里的五芳齋卻是另外一番景象。
地龍、火爐讓屋子里溫暖如春,來往穿梭的侍女身著薄紗。環(huán)塔狀的樓內(nèi)雖是室內(nèi),卻砌了假山引了活水搭了木橋,又用綢緞扎了栩栩如生的絹花點(diǎn)綴在假山旁的桃樹上。大廳尚且如此,二三樓的包房內(nèi)更是奢華:地上鋪就著貴重的羊毛地毯,點(diǎn)綴在房間里的也是真正地、正在盛開的蘭花。
三樓天字號包房的圓桌上擺放著大爊肉、白熊背、雞樅菌、油爆雞、烹鱉、芙蓉蟹、魚膏等等美味,更有色艷如血的葡萄美酒,圍著圓桌一圈坐著顧林書和他的四五個好友,酒過三巡,此時都已經(jīng)有了幾分醉意。
周玉醉眼朦朧,提著酒壺把顧林書的酒杯斟滿:“顧二,你我再飲一杯!”
顧林書雙頰緋紅,眼神迷離,顯然也已半醉。顧林書道:“你這令主做不得,推你做令主,酒都進(jìn)了你的肚子里!”
周玉哈哈大笑,滿飲一杯,提著空杯吟道:“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顧林書提起酒杯,一仰頭,整杯進(jìn)肚。他頓覺肚腹鼓脹有些內(nèi)急,沖著眾人擺了擺手,推門出了包房。
大廳里歌姬正在唱小調(diào)《兩頭蠻》:“……倚定門兒手托則個腮,好傷則個懷,一似那行了他不見則個來……”
顧林書在門口站了站,大廳的空氣更悶更熱,裹挾著脂粉的香氣、酒氣和嘈雜的人聲歌曲,讓他腦子發(fā)悶,顧林書只覺得酒意上涌,看東西都帶了重影,醉得更加厲害。
他摸索著朝茅房走,走到半路讓人一撞原地轉(zhuǎn)了半圈,再站定時已經(jīng)頭暈?zāi)X脹分不清東南西北,只覺腹中內(nèi)急更甚,踉踉蹌蹌的不知道怎么就下了樓出了五芳齋的大門,朝著旁邊巷子的背人處而去。
外面不知道什么時候下起了鵝毛大雪,大片大片的雪花悄然無聲地從天空飄落,整個同安城披上一層銀裝,地上的積雪已有兩寸多厚。
顧林書在巷子里扶著墻放水,許是方便帶走了他身上大量的熱氣和酒氣,他身上又穿得單薄,寒意外激之下,他狠狠打了個寒顫,清醒了少許。
他看了看天色,大雪讓街上的行人很少,長街上的酒肆樂坊都亮著燈,隱有絲竹之聲和歌聲斷斷續(xù)續(xù)從緊閉的窗戶里傳來,落到耳朵里極為縹緲遙遠(yuǎn)。顧林書仰起頭,感受著雪花落到臉上,輕盈冰涼,一時間整個世界仿佛只剩下他一人。
就在這寂靜中,不遠(yuǎn)處突然傳來一聲重物落地的聲音,帶著一聲悶哼。
顧林書扭頭去看,只見巷子深處的地上不知何時多了一個麻袋,在雪地上極為顯眼。
緊跟著從高墻外翻跳進(jìn)來兩個人,都是一身勁裝打扮,用黑布巾蒙了臉,手上提著闊背長刀。那刀身寒光閃閃,刃口處還有血跡。
那跳進(jìn)來的兩人一抬頭也看見了顧林書,雙方俱都一愣。對方?jīng)]想到這僻靜的后巷里竟然還有人,見是個酒醉的半大少年,他兩互相使了個眼色,其中一人抓起地上的麻袋抗在肩上轉(zhuǎn)身就走,另外一人則提刀朝顧林書殺來。
來人身上有功夫,眨眼間就到了近前,長刀帶著森森寒意朝著顧林書劈頭砍下。
千鈞一發(fā)之際,顧林書果斷后撤一步,堪堪避開頭頂?shù)拈L刀。那刀尖從他面前劃過,劃破了他的前襟和胸膛,見了血。
來人一擊不中有些意外,卻立刻橫刀反手斜劈,顧林書手上沒有能夠應(yīng)對的武器,幸好墻角累著一摞五芳齋用來運(yùn)雞鴨的竹籠。他情急之下抓住了竹籠用力一拉,長刀劈在了竹籠上,顧林書借機(jī)轉(zhuǎn)身就跑。
來人還要再追,顧林書已經(jīng)跑到了巷口。那扛著麻袋走到深處的同伙見狀低喝一聲:“回來!”
來人不甘地看了顧林書的背影一眼,果斷轉(zhuǎn)身追上自己的同伙,兩人的身影很快就消失在了夜色之中。
顧林書跑進(jìn)了長街,五芳齋的大門大敞著,明亮的燈光流瀉在雪地上,驅(qū)散了后巷的陰霾和危險。他跑到大門口,扶著門框大口喘著氣,五芳齋的跑堂見狀趕緊上前:“顧二爺,唷,二爺你這是怎么了?”
顧林書低頭一看,自己的前襟被劃出了一道大口子,長刀斜劈之處,有血跡滲出。
這時他才覺得身上又冷又痛,渾身又如被辣椒水泡過一般熱辣,冷熱交擊加上驚嚇,讓他的面色慘白中帶著不自然的血紅。
跑堂的趕緊扶住他往里走:“我的爺哎,您怎么穿這么少跑出去!”
有機(jī)靈的雜役跑去給廂房里歇著取暖的林祿傳了消息,林祿及時趕來,用厚厚的大氅包裹住了顧林書,擋住了他面前的狼藉和傷口。見著林祿,顧林書猛地握緊了他的手。林綠只覺顧林書的手冰冷僵硬,他不自覺地用了極大的力氣緊緊抓著他。
林祿驚問:“爺,怎的了,爺?”
大廳里飲酒取樂的人們并沒有注意到門口顧林書方才的狼狽。
曲臺上歌姬還在唱小調(diào):“……你那里歡娛我這里憂,自僝則個愁,一似那行了他不見則個游,怕登則個樓,月兒彎彎照九州,黃花一綻秋……”
大廳里的溫暖和人氣慢慢讓顧林書回過了神,他想起了尤正的話,壓住林祿的手背搖了搖頭:“沒事,沒事。”
林祿低聲開口:“爺,您身上的傷?”
顧林書搖了搖頭同樣輕聲回答:“不要聲張。”他沉吟片刻,低頭在林祿耳邊低聲囑咐,“你讓綠松去街上尋個流浪兒,給他幾枚錢去總鋪衙門報個信兒,就說在五芳齋后巷發(fā)現(xiàn)了流寇的蹤跡。”顧林書緊盯著林祿的眼睛加重了聲音,“讓他小心些,莫要露了痕跡。”
林祿鄭重應(yīng)下:“二爺放心,小的一定好生囑咐。”
這場宴飲草草收場。顧林書去了顧府慣用的郎中那里處理了胸前的傷口后悄悄回了府。
外傷加上驚嚇,顧林書夜里發(fā)起了高熱。綠荷不敢耽擱,使喚小丫鬟趕緊去鶴延堂報信,袁氏聽聞消息半夜驚起,冒著風(fēng)雪趕到霞蔚居,見兒子雙頰通紅渾身滾燙,燒得已經(jīng)有些神志不清,渾身僵硬嘴里喃喃有詞。
袁氏靠近了去聽,勉強(qiáng)能聽到他在說別殺我,別殺我。
袁氏憂心不已:“好端端的,怎么就糊涂了。”
顧林書聽不到母親在說什么。他高熱中進(jìn)入了夢魘,還身處后巷里,正被賊人提刀追殺。他一時覺得身上極熱,一時又覺得如墜冰窖,渾渾噩噩中找不到出口。
府里連夜請來了郎中,那郎中一看這情形,心里就明白了八九分。只是路上林祿已經(jīng)拿銀子打點(diǎn)過,郎中也不說破,給顧林書把脈后安慰了袁氏幾句,當(dāng)夜便歇在了顧府親自開方煎藥,守著給顧二退熱。
袁氏守到五更天,被盧嬤嬤和郎中勸了回去休息。袁氏雖然人回了屋,心還在兒子那里,躺在榻上輾轉(zhuǎn)反側(cè),睡不安寧,長吁短嘆。
在外間守夜的大丫鬟蘭馨聽見帳子里的響動,輕聲問道:“太太可是睡不安穩(wěn)?”
袁氏嘆息:“書兒這樣,我哪兒有心思睡覺!在他那看著還好,在這里躺著,心里沒個著落,偏你們都要我回來!”
蘭馨并不多言,轉(zhuǎn)身去了外面請盧嬤嬤進(jìn)來。
盧嬤嬤進(jìn)屋撩開帳子,袁氏背對著外側(cè)躺著,拿了手帕在按眼角,似在落淚。
“我的好姑娘。”盧嬤嬤在榻沿坐下,袁氏還在家里做女兒時盧嬤嬤便一直伴在左右,見她如此不由得喚起了以前的稱呼,“你自己的身子也要緊。便是再惦念二爺,也得好好睡好了吃好了,顧好了自個兒再去顧他。”
袁氏聽到盧嬤嬤的聲音,轉(zhuǎn)過身來坐起。盧嬤嬤趕緊拿了厚衣服給她披上。袁氏心事重重:“我剛才看那孩子嘴里胡言亂語,喊著什么別殺我,莫不是沖撞了什么不成?”
“哥兒成天在外面跑,難免會遇到些什么。”盧嬤嬤想了想,“姑娘若是不放心,不如請人回來看看。”
袁氏收了淚,低頭想了想:“也好,不如請白云觀的道長回來給瞧一瞧,眼瞅著進(jìn)了年底,正好給小四求個平安符帶著。”
盧嬤嬤安慰地輕拍袁氏的手背:“明日我就讓忠兒去白云觀問問,你安心的睡,二爺那邊我親去看著。”
袁氏這才略微放心,依了盧嬤嬤的話睡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