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當當當,當當當!”</br> 下課了。</br> 老師敲的掛在屋檐口的一個破鈴鐺。</br> 敲了幾下后,他才忽然看到地壩邊放著的那根樹干上坐著好幾個人,這才訝然問道:</br> “你們是……”</br> 雖然他是老師,卻也不認得羅先浩和冉雄飛這兩個市教育局的頂頭上司。</br> 羅先浩趕緊上前對他介紹起來:</br> “你是李曉春老師吧?\"</br> \"我是羅先浩,市教育局局長.\"</br> \"這位是陳力陳副市長,今天我們下鄉(xiāng)來主要是了解一下鄉(xiāng)村小學校的困難.\"</br> \"李老師,有什么困難就提出來!”</br> 李曉春愣了愣,似乎壓根兒就沒想過會忽然來這么多領導!</br> 對他來說,哪怕就是鎮(zhèn)里的領導都是大人物了!</br> 現(xiàn)在來的這幾個竟然還是市里面的領導,而且還有個副市長,他一時有點懵!</br> 陳力趕緊跟他握了握手,然后溫和的說道:</br> “李老師,你不用緊張.\"</br> \"市里面來的也是人!\"</br> \"一個嘴巴兩只眼,沒什么特別,不吃飯也會餓得慌!”</br> “呵呵……”</br> 李曉春給陳力的話惹得笑了起來,氣氛倒是柔和起來了。</br> “李老師,現(xiàn)在咱們村小學最困難的是哪方面?”</br> “最困難啊?”</br> 李曉春摸了摸頭,想了一陣又搖了搖頭:</br> “我覺得……沒啥困難的.\"</br> \"天天都這個樣,孩子們來學校有課上,中午還有補貼的午餐.\"</br> \"我一般一個星期去一趟集鎮(zhèn),補貼的午餐錢都用來買點大米買點肉,還行。”</br> 羅先浩和冉雄飛都不禁愣了起來!</br> 都困難成這個樣子了,他卻說沒什么困難。</br> 要是換成城區(qū)或者集鎮(zhèn)學校,你要問一句有什么困難的話,一分鐘就能跟你倒一斗的苦水出來!</br> 學生們也出來了,撒著腿丫子跑.</br> 這些孩子們的衣服幾乎都有一層亮亮的油光,也不知道穿了多久.</br> 一個個頭發(fā)也是亂糟糟的,但孩子們的臉蛋卻無疑都透著高興。</br> “叔叔好,姐姐好……”</br> 幾個跑到跟前的孩子也很禮貌的稱呼,其中一個七八歲的孩子望著周雪瓊還說了句:</br> “姐姐你好好看哦,跟電視里的人一樣好看!”</br> 都說童言無忌,童言無虛,兒童說的話是真話。</br> 周雪瓊聽得笑面如花,想要給孩子們點東西呢,卻又什么也摸不出來!</br> 羅先浩把李曉春拉近了有意提醒他:</br> “李老師,你看這房子,下雨漏不漏?\"</br> \"窗戶沒玻璃,刮風冷不冷?\"</br> \"擔不擔心房子垮掉?\"</br> \"課桌椅子這些需不需要換?\"</br> \"你的工資有沒有及時發(fā)放?”</br> 李曉春又摸了摸頭,苦笑著說:</br> “羅局長,這些……困難是有,但不是必須!\"</br> \"前個月鎮(zhèn)上教育站的黃站長都說過了,財政困難,大家都一樣.\"</br> \"我們在山上只有生活物資夠就沒別的事兒,發(fā)了錢也沒地兒用!\"</br> \"所以發(fā)不發(fā)、遲多久發(fā),對我們沒啥影響,哪里能沒有困難嘛,哪里都有!”</br> 陳力轉(zhuǎn)身揉了揉眼,說眼里進了沙子。</br> 李曉春趕緊說道:</br> “到屋里坐,到屋里坐,我來燒水!”</br> 看著李曉春拄著拐杖卻頗為靈活的動作,顯然也早習慣了。</br> 進門里面靠墻邊有一個灶,燒柴火的.</br> 邊上靠墻處打橫放著一塊門板,門板上盆盆碗碗的,有剩菜的用布罩子罩著。</br> 旁邊還有一個水缸,水缸是用黃沙石打出來的,面上架著一個三岔形的樹枝,三岔處放著一個木水瓢。</br> 周雪瓊跑過來幫忙燒水,看著這些簡陋到極點的廚具和生活用品,鼻子也一陣發(fā)酸!</br> 她真的無法想象到吳川市范圍內(nèi)還有條件這么差的學校!</br> 聽羅局長說起過,這樣的山村學校還有七八十處。</br> “李老師,你個人有沒有什么困難需要解決的?”</br> 陳力恢復了些心緒兒后又問李曉春。</br> “我個人?”</br> 李曉春搖了搖頭回答:</br> “我還好,老家也是這兒的,家里還有老父母,種點自家吃的菜.\"</br> \"另外還喂了兩頭豬,不缺吃不缺穿,日子過得還行,沒啥需要解決的問題。”</br> “李老師,你……比如個人感情家庭方面沒什么問題?”</br> 陳力試探著問了一句,一般的老師在鄉(xiāng)村呆不下來主要就是感情問題。</br> 李曉春苦笑著搖了搖頭:</br> “有一個,離了,嫌我沒本事。”</br> “這種事就算了吧,講緣份。”</br> “能吃得下來苦的就呆得下來,吃不了苦的我留也留不住。”</br> 李曉春的表情還是很豁達,但陳力心里卻不是個味兒。</br> 李曉春似乎已經(jīng)到了無欲無求的境界,他唯一的需求就是把村里這七個孩子的教育做好,不耽擱孩子。</br> “羅局長,冉老師,對李老師,我覺得我們的關(guān)懷少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