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準備戰(zhàn)斗
    “報告總兵大人,李巖所領(lǐng)的流寇距離大同城不過二十里!”派出去的探馬再次將李巖所部的情況報告給了一直呆在大同城內(nèi)臨時行轅中的曹越。
    曹越并沒特別表示,只是揮揮手,讓報告情況的軍士退下。
    李巖的人馬將抵大同城下,劉宗敏的大軍距離大同還有近兩百里,先一步抵達的李巖會率先攻城,還是待劉宗敏部一起抵達呢?曹越傾向于前一種可能。
    可能是受一些野史記載影響,他總認為各方面才能都不錯的李巖,與農(nóng)民軍中其他重要人物關(guān)系不太好,最終李自成一片石戰(zhàn)役兵敗后李巖被殺,更印證了這一點。因此曹越認為,自認為指揮作戰(zhàn)能力不錯的李巖,肯定會借兵鋒剛抵大同時候的銳氣,先試探攻打一下。
    在接到一系列軍情報告后,曹越也再次召集了麾下將領(lǐng)商議軍情。
    被吳明職出任大同副總兵的趙亮,向曹越提議,可以趁李巖部立足未穩(wěn)之際,先發(fā)制人主動進攻,打其一個措手不及。“總兵大人,末將愿意帶一營將士,出城迎擊流寇,”趙亮也主動請戰(zhàn)。
    曹杰聽了后,也馬上站出來,表示愿意率自己的第一營將士,出城主動迎擊流寇。
    不過也有人站出來反對,認為不應(yīng)該為了求勝而放棄堅城,出城迎戰(zhàn),那樣即使取得勝利,也會付出慘重的代價。如今大同兵力雖然還算充足,但這些都是曹越這個總兵大人經(jīng)過了艱苦的努力訓練出來的精兵,不必要的損失就不必去付出了。有大同這座堅城可守,在充足的糧食和武器,就任流寇在大同城下碰個頭破血流好了。
    “總兵大人,我們?nèi)绻龀怯瓝簦辛肆骺艿南聭眩麄兛梢栽诔峭獯罅繐p耗我方人馬,李巖部人馬即使全部損失了,還有劉宗敏的大軍,即使我們付出的是以一敵二的損耗,最終我們大同軍全部打完了,流寇還剩不少人馬,大同也會落入流寇之手,”另外一位副總兵趙泰,就是持相反意見,他不認同趙亮和曹杰等人所說,“除非像上次建奴一樣,流寇大軍逼近大同城下,我們可以背靠城而戰(zhàn),利用火槍營強大的殺傷力,給予流寇以打擊。”
    “總兵大人,流寇只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他們的戰(zhàn)斗力遠不如建奴,我們能在大同成下全殲近萬建奴的精銳,還怕這曲曲幾萬流寇?”被上次大勝沖昏了頭腦的曹杰,對趙泰所言有點不以為然,“只要有人掩護我們的側(cè)翼,我第一營就可以將李巖所部擊敗。”
    “要是李巖令騎兵反復沖擊火槍營側(cè)翼,側(cè)翼掩護的人馬又抵擋不住流寇的攻擊,最終結(jié)果會怎么樣?”曹越忍不住反問了一句曹杰,“你部人馬還能有序組織抵抗或者攻擊嗎?”
    “總兵大人說的是,”見曹越支持他們的觀戰(zhàn),趙泰不禁得意了,“火槍營的威力雖然巨大,但流寇騎兵沖到附近的話,那只有挨宰的份了!”
    “趙副總兵不會對自己所領(lǐng)的騎兵戰(zhàn)斗力懷疑了嗎?”曹杰有點郁悶,但還是忍不住反駁了趙泰一句,作為曹越最親信的家將,如今的第一營參將,他在趙泰等人面前并沒多少心理上的劣勢。
    “正是因為我知道麾下的騎兵戰(zhàn)斗力不強,所以才擔心沒辦法頂住流寇騎兵的攻擊,”看曹越?jīng)]有進一步表態(tài),趙泰繼續(xù)陳述自己的觀點,“李巖麾下的騎兵有一萬余人,而我們只有八千人馬,大部都是訓練不久的新兵,戰(zhàn)斗力比流寇強不到哪兒。何況現(xiàn)在天暖了,騎兵攻擊的速度很快。”
    “本將覺得趙副總兵所言甚是有得,我們要小心謹慎,不能大意!”
    最后曹越認可了趙泰等人所說,不主動出城迎擊,就讓李巖部在慢慢做攻城的準備。趙泰說的不錯,如今的大同兵好不容易訓練的有模有樣,他不想輕易損失掉。還有,這畢竟不是抗擊外虜?shù)膽?zhàn)斗,而是手中同胞之間的同室操戈,城外的大規(guī)模對攻之戰(zhàn)導致的傷亡肯定非常大,他不希望看到這情況。
    現(xiàn)在打仗,曹越最依賴的就是火器,在如今火器相對比較落后的情況下,依城而守有勝算明顯大很多。曹越希望,利用火器的巨大威力,震懾住流寇,讓他們知難而退,不必要將大同演變成一個超級屠宰場。如今和流寇雖然是敵我雙方,但都是大明的子民,曹越希望戰(zhàn)爭能少死一些漢家人。
    最終軍情商討的結(jié)果就是,不離去迎戰(zhàn),等著流寇來攻城。
    流寇十幾萬大軍即使能將大同城圍住,他們也不可能長期呆在大同城下,畢竟十幾萬大軍所需的錢糧不是少數(shù),靠搶掠大同附近的百姓沒辦法滿足所需。更何況,流寇還以百姓救世主的面目出現(xiàn),他們除非出現(xiàn)極端情況,不然他們最想打主意的還是大同城及附近各州城的官倉。
    只不過曹越和魏大本已經(jīng)未雨綢繆,做足了防備。雖然沒辦法做到像上次應(yīng)對建奴來犯時候一樣的堅壁清野,但至少能加大流寇獲得糧食的難度。
    曹越還是認為,李巖在率軍抵達大同后,會借著兵鋒直接攻城,不過事實證明曹越所想是錯誤的,先一步抵達大同城下的李巖所部,并沒馬上攻城,而是屯于距離大同城十里的一個背靠山巒的坡地扎營,沒有直接開抵大同城下。李巖的大軍駐營口后,開始砍伐附近林木,制作云梯等攻城用具。
    李巖最初的打算就是想利用快速的奔襲,打曹越一個措手不及,但最終他知道這只是他一廂情愿的徒勞,曹越派出的探馬早就偵知了他大軍的行蹤,不可能再打一個突襲戰(zhàn)。
    最終李巖決定,先扎營休整,等著劉宗敏的大軍過來,兩路人馬聯(lián)手攻打大同城。他麾下的將士經(jīng)過長途行進,已經(jīng)疲憊不堪,急需要休整。李巖行伍多年,知道抵達大同附近后,要提防官軍的偷襲,因此選擇了一個距離大同城不遠不近,地勢非常有利于防守而不利于偷襲的地方扎營。
    偵知情況后,曹越也大概猜到了李巖的打算,他也馬上做出了布置。
    訓練了大半年的特種集訓隊,也正可以用來試試身手,曹越馬上令已經(jīng)尾隨李巖部歸來的特種集訓隊,做好偷襲流寇大營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