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謀反還是誣告
吳明所送的這份密報,前兩天就送到了北京,但被王承恩扣著,沒有送到崇禎皇帝的案前。
說來也巧,在收到吳明所送這份官報的一天之前,王承恩接待了一個自稱是曹越手下的人。這個叫曹能的人,除呈上了曹越的親筆信,還帶來了五萬兩白銀。
曹越在信中說,他因為嚴(yán)格治軍,侵犯了副總兵吳明的利益,對方懷恨在心。前兩天,他探到消息,說吳明準(zhǔn)備聯(lián)合副將朱陽、高清,想在皇帝面前誣告他謀反。高清和朱陽因為大義,已經(jīng)將此事密報了他,但吳明的誣告奏意可能已經(jīng)送到北京,曹越希望王承恩能幫忙,讓朝廷派人查清這件事。他在大同所做之事全是為了朝廷,為了大明,沒有任何私利,更沒有任何謀逆之心,這件事高清和朱陽都愿意作證,他和麾下所有將領(lǐng)都愿意配合調(diào)查。
王承恩當(dāng)然不相信曹越會謀反,曹越雖然在奇襲盛京中的表現(xiàn)非常出色,表現(xiàn)的很有謀略,但曹越只是在軍中呆了段時間,也沒掌握太多兵力,剛到大同去就想謀反,那很不現(xiàn)實。
再者,曹越數(shù)次給他厚禮,這次也送上五萬兩白銀,拿人錢財,總要**。
但王承恩也知道崇禎皇帝多疑,如果這份“誣告”的奏章被皇帝看到,說不定曹越就有麻煩。因此他就大膽將這份奏章私藏,想等機會合適再呈上去。曹越的信中表述很自信,王承恩已經(jīng)下了定論,這是副總兵倚仗朝廷所賦的特殊使命,想借機報復(fù),取曹越而代之。
王承恩不會卷入曹越和吳明之間的爭斗中去,不過王承恩肯定不會幫吳明,因為曹越給他的好處遠勝于吳明,吳明對他來說,是個無足輕重的人,但曹越不一樣。皇帝都想將寶貝女兒下嫁,他也認為曹越是個難得的人才,以后只要不走錯路,前途不可限量。
因此,在這件事上,王承恩肯定會幫曹越一把,會踩上吳明兩腳。
今天大同送來緊急軍報,還是鎮(zhèn)守太監(jiān)、大同知府、曹越這個總兵一起送來的,王承恩馬上猜到大同那個方向有異常情況,或者戰(zhàn)事發(fā)生。這種時候,朝廷是不可能責(zé)罰鎮(zhèn)邊大將的,也就是說,即使有其他人彈劾或者指責(zé)曹越有什么問題,皇帝也不會馬上下詔查辦。
要是一會他趁機為曹越說上幾句話,那皇帝會慎重考慮這件事,很可能派人追查,而不是依著性子將曹越革職查辦。要是這樣的話,那事情就好辦了。甚至有可能皇帝也認為這是副總兵吳明是想借機取代曹越而做的事,曹越是無辜的。
深知崇禎皇帝性子的王承恩,靜靜地站在一邊,等著崇禎的問詢。
只一會兒間,崇禎皇帝就看罷那份密奏,面無表情地扔到一邊,捧起茶呷了一口,不帶一點感情地問王承恩:“承恩,你說曹越所稟建奴來襲之事,是否確有其事?有沒有可能他為了特殊目的,串唆其他官員一道,慌報軍情,以達到不可等人的目的?”
“萬歲,這種事,無論是曹越,還是魏大同,還是張安都不敢瞎報,奴婢認為確有其事,朝廷應(yīng)該嚴(yán)令北京附近的各府州,嚴(yán)加戒備,以免被建奴所攻!”王承恩說的非常肯定。
“你看看這份大同副總兵吳明所呈的密奏!”崇禎皇帝指著案上那份密奏。
王承恩應(yīng)了聲,走過去拿起密奏認真看了看,再放下,露出一副很吃驚的神色。“萬歲,大同副總兵吳明竟然上奏總兵曹越要謀反?曹越募集這么多的兵馬,就是為了這個目的?”
“你覺得有這種可能嗎?”崇禎皇帝反問王承恩道。
王承恩并沒馬上回答,而是認真想了想后,這才緩緩搖搖頭:“萬歲,奴婢認來不太可能。”
“為什么?”
“如果曹越有反意,他奪了傳國玉璽,還會呈給陛下你嗎?”王承恩很認真地說道:“得傳國玉璽者,是天命所歸,如果曹越有謀天下的想法,他得了此物,定加以隱瞞,而不會獻給陛下。還有,曹越如果真的有謀反之意,他也不可能剛?cè)ゴ笸B腳跟都沒站穩(wěn),就有些打算,他肯定會等了幾年,待一切都在掌握之中了,這才會有所企圖。奴婢所想不多,但覺得就憑這兩點,就足以說明曹越不可能現(xiàn)在有謀反企圖,吳明所奏定是誣告。至于是何原因吳明誣告曹越,奴婢想不出來。”
“說的甚有理!”崇禎皇帝微微地點點頭,臉色稍稍好看了些,他站起來,背著手又開始踱步:“他在盛京得了傳國玉璽,相信知道此事的人不多,即使他私藏不上交朝廷,也不會鬧的沸沸揚揚。但他一回松山就告訴了洪承疇,并親自護送傳國玉璽進京。”
“萬歲,要不派人嚴(yán)查此事,相信肯定會水落石出,如果吳明誣告曹越,那定要嚴(yán)懲。如果曹越真有此意,朝廷派人嚴(yán)查,也可起震懾作用,待過上一兩年,朝廷調(diào)其到另外地方任職,那他也就失去了謀反的基礎(chǔ),”說了這些后,王承恩又覺得自己說的過了點,又小心翼翼地問了一句:“陛下你覺得呢?”
“說的不錯,就依你的建議去辦,待一會議事后,朕就委派以員,以勞軍名義去大同,順便調(diào)查此事,”崇禎下定決心后,心情也好了一些,重新坐回火爐邊,并感嘆了一句:“唉,傳國玉璽進京時候,朕應(yīng)該率百官親自去迎接,那樣方顯得隆重。朕失策也!唉!”
這時候,傳召的大臣已經(jīng)在殿外稟報,崇禎皇帝也停止了感慨,令宮人領(lǐng)他們進來。
在崇禎皇帝如今大臣就他和另外幾位大同重要官員所呈緊急軍情進行商量的時候,曹越正在大同城頭上,親自指揮抵御即將到來的建奴攻城。據(jù)曹信所報,建奴加快速度往大同方向而來,最早明天上午就可以抵達大同城外,曹越不敢有任何的大意。
但曹越并沒有太多的擔(dān)心,曹信率百來名家丁連續(xù)兩次重創(chuàng)建奴,自身幾乎是零傷亡的作戰(zhàn)經(jīng)過曹越已經(jīng)知曉。冰天雪地里,與建奴的交手竟然可以這般輕松獲勝,曹越有點難以想象。這兩次小型的勝利也給予了他非常大的自信,他覺得這次不但可以抵擋住建奴的攻城,有可能可以給予建奴以極大的殺傷。因此,他非但沒有害怕,反而非常期待大戰(zhàn)快點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