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望眼欲穿
第二百四十七章 望眼欲穿
</br>
</br>陰素華這頭把國中諸務(wù)安排好。托付與權(quán)老爺子和母后監(jiān)管,旋即點起三路人馬,一路乃是衛(wèi)恨天的二十萬大齊軍,一路狄海景率領(lǐng)的中魏極品軍,也是二十萬精兵。她自己帶上龍行云,親將二十萬大齊祭祀軍,一共六十萬人馬,浩浩蕩蕩開往顯周本國。
</br>
</br>大軍尚未到藍屏山腳,毛步禪所部先鋒人馬,早循著張老夫子帶人開出的古道一路穿山過洞,逶迤朝前,不數(shù)日就趕上張老夫子一隊人馬,兩邊一匯合,開道速度大增,不幾日抵達潺陀江畔,見一道浮橋已經(jīng)在水流湍急的江面上鋪設(shè)好,顯周負責(zé)接待的官員受太皇太后使命,押送糧草,已經(jīng)等候在對岸多時了。
</br>
</br>毛步禪大喜,命兵士飛羽傳信回去,讓陰素華率兵入藍屏山。過潺陀江。
</br>
</br>陰素華率兵抵達顯周國境內(nèi),早有顯周國使者舉天子詔書恭迎在此,陰素華就地受封為顯周國大司馬,并領(lǐng)西征兵馬大元帥銜,領(lǐng)帥印,配顯周國兵符,有權(quán)直接調(diào)度顯周國境內(nèi)各路人馬征集糧草等。
</br>
</br>陰素華接了天子詔書,領(lǐng)兵晝夜奔行,火速去往大堯山。
</br>
</br>她一路領(lǐng)兵行到一半,糧草告急,派出人員到各處地方官吏那里催促數(shù)次,全無結(jié)果。而沿途各路的大小領(lǐng)主,為了逃避陰素華的征糧,借口躲避戰(zhàn)禍,早已帶著家眷,去往京城逍遙過日去了。如今陰素華率領(lǐng)大軍,遠離中魏國,糧草難繼,軍心未免浮動。她只好就地停下,一頭吩咐糧草官嚴(yán)密封鎖缺糧消息,另外發(fā)出小股精銳兵力到就近城池,強行索拿當(dāng)?shù)毓賳T前來見她。
</br>
</br>各城官員兵力甚少,如何敢與陰素華爭鋒,只得乖乖到來,陰素華命他們覲見,待得他們?nèi)霂ず螅约簠s不見他們。只命親信猛士將他們逐一拿下,斷絕他們飲食。
</br>
</br>各路官吏這才慌了神,紛紛肯求守帳衛(wèi)士讓他們一見陰素華。陰素華足足餓了他們一天****,一個個餓的前胸貼后骨,連說話都沒了力,這才命隨她前來的趙西樵去問他們何時發(fā)糧草過來?且威脅說,什么時候發(fā)來糧草,什么時候就放他們回去。
</br>
</br>這些官員哭哭啼啼下跪道:“大將軍有所不知,我等雖是各城父母官,但昔日強秦國主打理國政之時,給各城攤派許多苛捐雜稅,收歸己有,使得百姓怨聲載道,難以支撐。且去秋收集來的糧草,早在前幾月,就被他以強秦國遭受干旱天災(zāi)為由,一紙詔書輸送到強秦國去。如今時序開春,草木未發(fā),青黃不接,我們手上油枯燈盡,就連屬下各小吏。駐守的城卒,都欠著數(shù)月的糧餉未曾發(fā)放呢!還請大將軍明鑒開恩那!”
</br>
</br>陰素華在后面聽聞他們訴苦,暗暗惱恨。她昨日問過當(dāng)?shù)馗咐希v扎之地名喚麋鹿原,此處一馬平川,水土豐美,百姓富饒,斷不是糧草艱難之所。地方官推諉無糧,一則想必是顯周國吏治不清,官員貪墨盛行中飽私囊,或者是強秦國主主持政務(wù)時,將這些油水頗豐的地方官吏換成自己心腹。如今變起肘腋,顯周太皇太后來不及清查呂先政余孽,讓他們鉆了空子不發(fā)糧草,拖延自己兵馬前行也極有可能。
</br>
</br>她想到此處,遂命前來覲見他的趙西樵開殺戒,她就不信,這些一個個吃得油光水滑的狡猾狐貍們會不貪愛自己性命。
</br>
</br>趙西樵領(lǐng)命,帶著兵士回去拖出兩個為首訴苦的官吏,當(dāng)場利劍出鞘,刺個透心涼嗚呼哀哉。其余官吏一見,嚇得雙目圓睜,驚恐萬分。好一會兒才回過神來,一個個叩首不迭叫嚷道:“大將軍饒命啊,我等這就回去想法子籌集糧草,給大將軍送來。”
</br>
</br>趙西樵卻惱了性子,怒目道:“適才訴苦也是爾等,這會兒說回去籌措糧草也是爾等。現(xiàn)在若悔,卻沒了門兒。爺把爾等這群身在其位不謀其政的官蟲統(tǒng)統(tǒng)滅了。再選派官吏去籌措糧草,豈不省心?”
</br>
</br>這些官吏聞言,忙不迭捶胸頓足鼻涕一把眼淚一把哭號起來,有那膽子大一些頭腦靈活一些的官吏叩首道:“大將軍饒命,雖然國庫空虛,難以籌措糧草。所幸我等為官多年,小有積蓄。不若大將軍派人到我等府上給家眷傳個信,讓他們?nèi)砦业确e蓄宦囊,火速購買大戶人家手中囤積糧草,供應(yīng)大將軍。”
</br>
</br>其余哭號者為求保命,也忙忙附和,愿意掏腰包買糧犒軍。
</br>
</br>趙西樵聞言,稍微息怒,回去和陰素華一商量,陰素華命他們寫出愿意出資的價目,再做計較。這些官吏暗暗揣度,給得少了,這幫子土匪一樣兒的軍爺惹不起,性命難保,給得多了,又肉疼的緊。說不得選了個折中之?dāng)?shù)填寫上報,那頭暗暗尋思回去把這些錢款攤派到哪些倒霉蛋頭上。其實他們所言國庫空虛,大多被呂先政當(dāng)政之時搜刮去。這話一點不假。不過若說他們無法籌措糧草,卻是原因多多,一句話虛與委蛇,欺負陰素華罷了。
</br>
</br>可他們?nèi)f萬沒想到,陰素華一發(fā)蠻,哪管你是什么背景,誰家領(lǐng)主轄管,沒有糧草接應(yīng)大軍,只有兩個字:“去死!”
</br>
</br>陰素華從趙西樵手上接過各官吏填報的數(shù)目,暗暗估算,雖然能一解此時燃眉之急。但離她去往大堯山畔,還是不足。她估摸著這些官吏斷不會傾盡宦囊,她難得做一次土匪,索性一不做二不休,讓趙西樵回去發(fā)話,叫他們把上報價目翻三番兒,就饒過他們性命去。
</br>
</br>各官員聽聞此信,比要了他們的命還難受。須知其中好些官吏,若要湊齊陰素華所要之?dāng)?shù),說不得只好變賣家產(chǎn),東借西湊還不一定能湊齊。他們一番哭號,眼看趙西樵又瞪圓了眼,一揮手手下兵士利劍出鞘,一個個慌忙閉聲,乖乖點頭。
</br>
</br>趙西樵再一揮手,兵士送上紙墨,讓他們寫好家書,派出兵士上門坐地索要。這一番不出兩日,糧草很快籌集到手,陰素華還不肯罷休,讓他們寫了悔過保證書,一定要為她再籌糧草,不許耽誤以應(yīng)軍需,否則人頭落地,斷然不饒云云,簽字畫押后才放了他們自去。
</br>
</br>這一批官員回到自己地頭,好一番哭天搶地,消息早不脛而走。陰素華一路前行,人馬尚未到各郡縣,早有各路官吏早早備齊糧草,等候在此。
</br>
</br>陰素華順利前行,眼看抵達大堯山畔,接到前方官吏告急消息,說是屈氏領(lǐng)地不保,情況十萬火急,她火速派出趙西樵所部快馬加鞭,日夜馳援屈皓文。這頭大軍擇了緊要地勢。駐扎下來。
</br>
</br>陰素華雖然派出先鋒人馬增援屈氏,猶覺不放心。她也深知呂氏兵馬從大堯山過來,只得一條路途。想必屈皓文為了阻擋呂氏大軍過來,定然在中途使了許多法子,才能拖延如此久。
</br>
</br>可兩方實力相差懸殊,就算屈皓文傾盡全力,也斷不是呂氏對手。
</br>
</br>到了晚間,先鋒部隊派回人馬,向陰素華稟告屈氏情形,并求火速增援兵馬。
</br>
</br>原來呂先政出兵顯周,尚在山中,就被屈皓文屢屢算計,損失七八萬兵馬。他氣急敗壞之下,下令不惜任何代價,強度大堯山,終于使得屈皓文節(jié)節(jié)敗退,據(jù)城死守。呂先政清點人馬,見己方統(tǒng)共損失十余萬人馬,而屈皓文卻安然無恙,如何肯善罷甘休,發(fā)誓要攻取屈氏據(jù)守之城,血洗其族,雞犬不留。如今他一頭通知國中再籌兵力增援,一頭把這座城池層層包圍,不停攻打,情況十分危急。
</br>
</br>陰素華火速召集眾臣,和大伙兒商議一番,決定她這邊分兵三路,迂回包抄屈氏領(lǐng)地,逐步收緊包圍圈,攻打呂先政人馬。另一頭派出祭祀軍中輕功厲害的幾位高手,設(shè)法和屈皓文聯(lián)系上,讓他固守城池,無論任何情形下斷然不許出戰(zhàn),并遣燕風(fēng)耿小鑫火速回轉(zhuǎn),取去炸藥同時發(fā)動攻擊,轟炸呂氏軍。
</br>
</br>大家計議已定,各將連夜領(lǐng)兵自去。陰素華這支祭祀軍,由她親自率領(lǐng)殺敵。
</br>
</br>屈皓文固守的城池,名喚羿射城,取名其駐守族人善射之意。其祖上經(jīng)營此領(lǐng)地日久,就連顯周邊防戍守部隊,都由他們族人擔(dān)任。其父尚在之時,有十余萬兵士之眾,后遭變故,軍餉也被扣,由朝中派出他人接手這支精銳部隊。后屈氏經(jīng)平反,父親已亡,他雖獲得經(jīng)營領(lǐng)地之權(quán),卻并未恢復(fù)爵位,故而這支人馬并不歸他管轄。他回轉(zhuǎn)封地后,立刻悉發(fā)族中十五歲以上,五十以下丁壯男兒,組編成軍,得三萬余眾。所幸這些族人日常尚武練習(xí),上陣即可用。他又去懇求戍軍主將,讓他們出兵。可這主將推諉未得朝中詔書,不敢擅動。惹得屈皓文大為惱怒,率領(lǐng)族丁于夜半突襲闖營,趁亂引箭射殺了這主將。這支隊伍本就是他父手上舊人,家中父老也都在屈氏領(lǐng)地生存。屈皓文滅了那主將,沒費多大勁兒,就號召眾軍士聽他號令行事。再加上陰素華陸續(xù)派過來的六萬精兵,雖被呂先政層層包圍,若是糧草充實,要想守住此地一年半載,也不成問題。
</br>
</br>可他要想養(yǎng)起這十多萬人馬,手中也缺糧草資費,如何能撐持許久?也不過是拖延一時, 望眼欲穿地期望顯周大軍接應(yīng)。</br>